西方文学中爱情观
2009-03-18袁建军
袁建军
[摘要]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也是人类生命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拥有幸福、美好的爱情,是我们人人都渴望的人生理想。因而爱情成为文学描写的永恒主题。西方文学中的爱情观有其独特的地方。具体表现在:一是崇尚爱情至上,敢于真情流露;二是尊重女性,爱情与事业并重甚至视爱情高于事业,三是注重灵与肉的结合,使爱情具有宗教的神圣底蕴。
[关键词]西方文学;爱情观;爱情至上;尊重女性;灵肉结合;宗教底蕴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也是人类生命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拥有幸福、美好的爱情是我们人人都渴望的人生遭遇和理想。德国诗人歌德对青年男女的爱情这样写道:“青年男子谁个不善钟情?妙龄女人谁个不善怀春?这是人性中的至洁至纯。”
因此,爱情也就成为文学中一个永恒的话题,是文学创作中永不衰竭的一大母题之一。在西方文学最古老的文学源头——古希腊的神话与传说中,就有一个专管爱情的神,即爱神——阿弗洛狄特。她还有个儿子叫小爱神厄洛斯,身上经常背着两枝箭,一枝金箭和一枝铅箭。若有人被他的金箭射中,此人必获得爱情,若被他的铅箭射中,此人就必失去爱情。翻开一都西方文学史,透过一部部经典作品,我们就会发现它简直就是一部绚丽多姿、五光十色的爱情史。美狄亚对伊阿宋的爱极而恨深、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挚爱而殉情、简·爱的追求爱的平等、安娜的真爱无果而自杀……在西方文学史上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撼人灵魂的爱情故事,读后让我们久久不能忘怀。我们深思一下其中的奥妙,便会发现西方文学中的爱情观有其独特的地方。
一、崇尚“爱情至上”,敢于真情流露
1西方人对爱情的追求是大胆地表露,勇敢的行动
西方人的直率,对爱慕对象的爱和美的赞颂是直接的、不加任何掩饰地表露出来的。古希腊时期的女抒情诗人萨福就对爱情做了这样的表白:“亲爱的妈妈,我简直操不好这纺织机,阿弗洛狄特总控制着我,想那消瘦的青年。”
罗密欧对朱丽叶爱的表达更是一览无遗:
“那就是东方,朱丽叶就是太阳!起来吧,美丽的太阳!……啊!那是我的爱;……她脸上的光辉会掩盖了星星的明亮,正像灯光在朝阳下黯然失色一样;在天上的她的眼睛会在太空中大放光明,使鸟儿误认为黑夜已经过去而展开它们的歌声。瞧!她用纤纤细手托住了脸,那姿态是多么美妙!啊,但愿我是那一只手上的手套,好让我亲一亲她脸上的香泽!……啊!光明的天使,因为我在这夜色之中仰视着你,就像一个尘世的凡人,张大了出神的眼睛,瞻望着一个生着翅膀的天使,驾着白云缓缓地驰过了天空一样。”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雅典的少女》这样写道:
“你是我的生命,我爱你。……我要凭那松开的卷发,每阵爱琴海的风都追逐着它,我要凭那长睫毛的眼睛,睫毛直吻着你颇上的桃缸,我要凭那野鹿似的眼睛誓语,你是我的生命,我爱你。还有我久欲一尝的虹唇,还有那轻盈紧束的腰身,我要凭这些定情的鲜花(古希腊习俗少女赠男子鲜花表示‘你带我走吧),它们胜过一切言语的表达,我要说。凭爱情的一串悲喜,你是我的生命,我爱你。”
他们对恋人的爱情表白可谓激情似火,熊熊燃烧,喷薄而出。除了语言的表白外,在行动上也是胆识过人、勇气十足。《美狄亚》中美狄亚舍弃一切对伊阿宋的痴情追求,《红与黑》中于连以反抗的心理对德瑞娜夫人的猛烈追求,《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以向往自由爱情对沃伦斯基的激情追求,《茶花女》中阿尔芒以不计地位和身份的差异对玛格丽特的苦苦追求,等等,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西方人为了爱情和自由,可以赴汤蹈火乃至牺牲生命
西方人热爱自由,崇尚人格独立,有着个体本位的自觉意识。“不自由,勿如死。”是他们酷爱自由的最好写照。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写过这样的诗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可以看出西方人对爱情和自由的重视程度,爱情和自由远远高过生命。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写的特洛伊战争就是为了一个美女(海伦),而爆发的。莎士比亚笔下朱丽叶对罗密欧的爱情追求,超过了一切人为的樊篱,驾临在一切束缚之上,比天空展翅飞翔的小鸟还要自由,还要无拘无束。正是因为西方人将爱情看成是自由的象征,所以他们才会为了爱情勇往直前、万死不辞。后来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了自由爱情而双双殉情。实际上。他们的为情而死,让我们更进一步看到了爱情的崇高和伟大。莎士比亚让罗密欧在爱的面前表现出的义无反顾、勇于赴死的精神胜过了死亡,突显了精神对死亡的藐视。这种美在《哈姆雷特》中莪菲丽亚身上同样得到体现。哈姆雷特与莪菲丽亚的爱情没有任何的杂质。用哈姆雷特的话来说是:“我爱莪菲丽亚,四万个弟兄的爱/全部加在一起休想抵得上/我的分量。”哈姆雷特虽然误杀了莪菲丽亚的父亲,但是莪菲丽亚对哈姆雷特的爱并没有熄灭。莪菲丽亚怀着对哈姆雷特的爱唱着古老的曲调死去,她奏响的绝不是死亡的凯歌,而是爱之美的序曲。西方文艺理论家马尔库塞分析过美对于死亡的解放:“由于美与爱欲相关,它就表达着快乐原则。因此,美反抗控制人的占支配地位的现实原则,艺术作品倾诉着解放的语言,激发那种把死亡和毁灭从属于生存意志的自由想象。这就是审美肯定中的解放因素”。莎士比亚借助美化解了能间接从莪菲丽亚死中体会到的阴霾。爱获得了肯定,精神获得了拯救。
3追求爱情自由平等,保持自身人格的独立和尊严
西方人在追求爱情自由平等时,一旦人格独立尊严遭到损害,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奋起反抗,乃至走上死亡的悲剧道路也在所不惜。美狄亚对伊阿宋的痴情和忠贞,以及后来的凶狠复仇足以说明这一点。爱玛的悲剧,安娜的悲剧,以及简·爱对罗切斯特的不平等的爱的拒绝都可以得到说明。请听当罗切斯特向简·爱求爱,而简·爱又听说罗切斯特另有新娘时,是怎样拒绝罗切斯特的求爱的吧:
“你以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一样,我的心也跟你完全一样!……我现在跟你说话,并不是通过习俗、惯例,甚至不是通过凡人的肉体——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说话;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我不是鸟;没有罗网捕捉我;我是个有独立意志的自由人;我现在就要运用我的独立意志离开你。”
简·爱最终在罗切斯特双目失明、财产尽失的情况下才回到他的身边,与他结合在一起。这可以看做是西方女性要求爱情平等独立的宣言,后来在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娜拉的口中我们又听到了同样的声音。这种直率表露,勇敢行动,为了爱情而藐视死亡、勇于追求爱情自由平等的反抗精神,在我们中国文学中表现的是不多见的。《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等作品表现的爱情,尽管男女主人公都有共赴黄泉的决心。但显得是那么的犹豫和凄惨,给人以无限的忧伤和柔弱之感,缺乏西方文学
作品中主人公那种果敢坚决、毅然而然的坚定和勇气。
二、尊重女性,重视爱情与事业并进甚至超过事业
在西方人看来,爱情是事业的动力,能促使事业成功。因此,当爱情与事业发生矛盾时,常常弃事业而取爱情。故朱光潜认为,西方人是在恋爱中实现人生,而中国人是在恋爱中消遣人生。在罗马历史上,就曾有安东尼为了埃及美女皇后克丽奥佩特拉而放弃自己江山的惊世之举,莎士比亚为此写了《安东尼与克丽奥佩特拉》。讲述了安东尼为了爱情而舍弃江山的惊天动地的故事。中国也有“只爱美人不爱江山”的例子,如纣王宠幸妲姬。但把女性当成了红颜祸水,这与安东尼将埃及女王看成是一尊美神的爱情观是完全不一样的。《茶花女》中的阿尔芒为了玛格丽特放弃了父亲为他安排好的美妙前程,《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为了玛丝洛娃变卖了所有家产,《红与黑》中的于连随着爱情的破灭,其人生也就走到了终点,《安娜·卡列尼娜》中的沃伦斯基与安娜爱情的破裂,其事业和生命也就终结了。西方人是将爱情当作生命的全过程来经营的。他们追求荣誉,夺取功勋,主要是为了博得心上人的青睐,为了能胜过其他的情敌。
在爱情中,西方人素有尊重女性的历史传统。这可以在西方的文学源头古希腊神话和《圣经》中得到印证。古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王宙斯为了赢得人间女子的爱情,常常是幻化成温顺可亲、美丽可爱的小白马、小山羊和白天鹅的形象出现在人间的公主们面前,任由她们亲吻和抚摸的。在《圣经》的“创世纪”里,女人是男人的骨中骨、肉中肉,两者是合二为一,不可分离的。
到了中世纪,西方出现了骑士阶层:对女性的尊重达到顶峰。骑士原本是封建领主庄园的护卫保镖,是从事保卫的武士。但他们对其领主有极强的忠诚精神。骑士不仅是一位视死如归的英雄,而且也是一位虔诚高尚的殉道者。他们身上具备了一种独特的骑士理想和骑士精神:“忠君、护教、行侠”。由此骑士成为一种文明高雅的形象。他们温文尔雅,对理想的爱情,尤其是对他们效忠的女主人的浪漫爱情忠贞不渝,保持着一种“骑士风度”,由此产生许多惊险动人,充满传奇色彩的爱情故事。
西方中世纪的骑士文学主要表现骑士的三大美德,即对君主的忠诚,对上帝的虔诚,对理想女性的爱慕与赞美。法国作家托马斯写过《特里斯丹和绮瑟》:国王马尔克派骑士特里斯丹到爱尔兰去迎接未婚妻绮瑟,绮瑟对他一见钟情,回来后国王怀疑他俩有私情。将他们逐出了王宫。两人在森林里住了下来,后来国王在林中茅屋发现他们俩在熟睡,两人之间用一柄剑隔开,才明白事情真相,将绮瑟接回了宫里。骑士追求的纯洁爱情由此可见一斑。尽管骑士文学没有留下多少举世名著,但骑士们的个人英雄主义和热忱的献身精神、强烈的荣誉感、对妇女的尊重和罗曼蒂克的爱情、对弱者的同情和侠肝义胆,以及讲究仪表潇洒和言辞文雅的风气,却深深地影响了法国乃至整个欧洲。
西方的绅士风度也是由此演变而来。在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当中就有鲜明的体现。作为骑士的堂吉诃德虽然言行不合于时代潮流,但他的行侠仗义,对心爱女人(养猪女郎达西尼娅)的虔敬崇拜,仍然让我们感受到了西方人对女性的尊重和仰慕之情。朱光潜先生认为,西方人重个人主义,爱情成为他们生命中最关痛痒之事,所以尽量发展它,甚至掩盖了其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故西方一个诗人的恋爱史,就可以看成是一个人的生命史(拜伦就是典型的例子)。西方人是在恋爱中实现人生,西方人在写爱情时,往往申诉爱慕之情者居多。西方人对女性的尊重和仰慕还使得男性能够抛开世俗的偏见,不顾女性的身份和地位,只要他对她真心相爱,哪怕所爱的对象是一贫如洗的孤儿或出身下贱的妓女,也能演绎出惊世骇俗、惊天动地的爱情故事来。如前面提到的《茶花女》的故事,还有《灰姑娘》的故事等等,都是很好的例证。
西方女性的受尊重,除受西方文化传统影响外,当然还与西方女性自身的觉醒、争取人格独立和平等紧密相关。这在前文有所阐述。另外,西方的女权主义运动的兴起进一步提高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和权利,赢得了男性更多的尊重。
中国缺乏对女性尊重的历史传统,封建社会对女性的要求是“德、言、容、工”四项标准,“美色”不如“生儿育女”重要,婚后无子是大过。妇女深受“三从四德”,夫权、族权、政权的束缚和压榨,在家庭和社会的地位极为低下,当然就根本谈不上得到尊重和仰慕。
另外古代妇女自身也缺乏独立反抗意识,依赖思想较为严重也是造成女性得不到尊重的原因之一。至今还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说法,找一张“饭票和粮票”的说法。这都体现了女性的依赖和爱享受的思想和心态,这怎能得到男性的尊重和仰慕呢?所以中国文学作品在表现爱情时,以写“怨”情的居多,写“慕”情的稀少。这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得到了鲜明的反映。
三、注重灵与肉的结合,使爱情具有宗教的神圣底蕴
基督教是西方人信仰的精神支柱,是他们灵魂的归依,也是他们建立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道德准绳,这当然也包括两性间的爱情关系在内。故西方人的爱情除追求肉体的融合外,还追隶灵魂的相通。他们相信人死后是有灵魂的,而且相信人死后,善的灵魂可以进天堂,而恶的灵魂下地狱。所以他们认为只要两个人真心相爱,不管是生是死,灵魂和肉体都能结合在一起。这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西方人为了爱情能产生誓死相求的决心和勇气之缘由。也正是基于此,西方人将爱情看得更为神圣和纯洁,更具有超凡脱俗之意蕴,因而更注重的是两人的情趣相投和心灵相通,夫妇就像是朋友般默契欣合,是精神上相互依存的伴侣。婚姻上是合则留,不合则散的思想占上风,即使是找情人也同样奉行这一原则。《包法利夫人》中的爱玛就是这种思想的典型例证。《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的婚外恋也同样表现了这一点。当然,由于她们的这种婚外爱情与西方人的宗教道德观相违背,从而最终都走向了悲剧性的结局。但她们追求那种理想的肉体和灵魂完美统一的勇敢精神,却深深地留在了我们的心中。正是因为西方人的爱情打上了具有宗教色彩的神圣底蕴,才使得西方文学中的爱情故事更具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让人读后产生深深的震撼之感。
朱光潜先生认为,西方人的诗由于具有哲学和宗教的土壤,所以具有深广和伟大的境界。台湾诗人余光中也认为,正是因为有天国的信仰支撑着,西方人的爱情趋于理想主义,易将爱情对象神圣化,不然便以为情人是神恩宠的媒介。这确实是真知灼见。但丁写过一首爱情诗,叫《贝亚德丽丝的魅力》,其中写道:“啊,她恍若上界的一位天使,降临人间,把奇迹向我们显示。”在但丁的心目中,他的恋人貌若天仙,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的优雅气质。在这样的恋人面前,你的心灵不禁会涌起一种对美丽纯洁境界的向往之情,并由此而变得庄重、崇高起来。
我们中国人由于缺乏这种宗教情结,所以震撼人心的爱情诗较为少见。正如余光中先生所说,中国的情诗往往是一往情深。却不奉若神明。故在爱情上较重实际,对两人是否心灵相通不太执著,只要能实实在在过日子就行,有句俗语叫“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就很能说明这种心态。爱情作为人类一种高级的情感体验,应该对我们的心灵起到一种提升和净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