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触动心底最柔软的那根弦

2009-03-18杨雪丽

电影文学 2009年4期
关键词:童心亲情

杨雪丽

[摘要]由巴西、法国等多家公司于1998年联合摄制的电影《中央车站》,荟萃了诸多感动人心的元素。闪耀着浓郁的人道主义光辉,其情绪氛围感染征服了观众。影片中那沉重浓郁的亲情,亘久绵长的爱情,底层民众问萍水相逢而惺惺相惜的友谊,天然未琢的童心,虔诚的信仰以及贯穿影片始末的音乐,成功地营造出一种压抑苦痛但又浑厚温柔的氛围,向观众展示了一系列感人至深的画面。

[关键词]《中央车站》;感动元素;情绪氛围;亲情;童心

一部优秀的电影能够通过营造恰当的情绪氛围感染与征服观众。由巴西、法国、西班牙及日本等多家公司于1998年联合摄制的电影《中央车站》,以“寻找家园,收获感动”为主题,荟萃了诸多感动人心的元素,闪耀着浓郁的人道主义光辉,影片中那沉重浓郁的亲情,亘久绵长的爱情,底层民众间萍水相逢的友情,天然未琢的童心,虔诚的信仰以及贯穿影片始末、充满悲悯意蕴的具有民谣风格的音乐,成功地营造出一种压抑苦痛但又充满浑厚温柔基调的氛围,不断轻轻触动我们心底最柔软的那根弦,漾起一圈圈感动的涟漪。

《中央车站》被世界各地的影评人誉为“全世界最好看的电影”之一,影片不遗余力地向我们展示了一系列感动的画面,让我们生命中层层设防的冷漠之墙最终颓然倒塌。

一、爱深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鸯

贯穿影片始终并最为让人感动震撼的是浓郁的亲情。母性的本能驱使安娜在千钧一发之际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拯救了被疾驰而来的大卡车吓坏的儿子,九岁的男孩在见到父亲之前成为里约热内卢的孤儿。这个倔强孤傲的孩子脸上的悲痛代替了天真,深深的无助与对母亲的怀恋常常使他泪流满面,他不止一次问自己一个也许永远也不可能有答案的问题:“不知妈妈埋得好不好?”

生活的打磨使朵拉拥有了沧桑的面容与冷硬的心肠,对生活中接踵而至的苦难变得麻木不仁。如果没有碰到可怜的小约书亚,这个女人也许会孤独终老。但是,偏偏她碰到了约书亚。贩卖小约书亚后,良心的谴责让她噩梦连连,未泯的良知让她那颗磨出老茧的心生生地疼痛。或许,在约书亚身上,她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孤独、沉默、倔强、悲伤和恐惧,小约书亚感受到的寒冷与饥饿,接触到的狰狞面孔下的不友善的目光,她至今历历在目。她无法对约书亚哭红的眼睛中的幽怨无助与清瘦脸庞上止不住的泪水视而不见。约书亚唤醒了她身上沉睡多年的母性与温情的细胞,她不顾一切地将约书亚救出了虎口,也使自己陷入地狱的心灵得到了救赎。二人之间萌生了母子一般的依恋。回家的路如此漫长,所幸的是。归途中两颗心紧紧相依。朵拉珍惜约书亚的信任,自动地肩负起一个母亲的责任,悉心呵护着这颗稚嫩敏感的心,看到约书亚偷来的食物,饥肠辘辘的朵拉并没有毫不犹豫地训斥约书亚,她郑重其事地以约书亚崇敬的父亲的名义教育他:“你想坐牢吗?你爸爸会打你的!”然后,她返回商店,开始往包里偷偷塞更多的食物……但是,旅途的曲折坎坷以及身无分文的窘迫,终于使朵拉不堪重负,她委屈,她埋怨,她不知道是否应将路程继续下去,又该如何继续下去。她身心俱疲,情绪失控,看到倔强敏感的小约书亚扭头跑开,她又开始担心,绝望地追赶,歇斯底里地呼喊。熙熙攘攘的人流,淹没了弱小而无助的约书亚,鞭炮声、高呼声,祈祷声覆盖了朵拉微弱的声音,绚烂的火光迷离了朵拉的双眼。她充满了悲伤与绝望,又累又饿的朵拉终于体力不支应声倒地……醒来的朵拉看到了身旁静静坐着、望着自己的约书亚,又安详地闭上了眼睛,此刻,荒凉的落日下。纯真与苍老,忧伤与喜悦,两个相互依偎的身影,凝成一幅永恒的画面……

离别的时刻终于到来,约书亚回到了朝思暮想的家乡,见到了两个同父异母的哥哥,朵拉看到了久违的血浓于水的亲情画面,欣慰之余的朵拉,清楚地明白自己与约书亚离别的时刻来临了。在浓浓夜色的包围下,朵拉静悄悄地离开了约书亚,踏上了回归里约热内卢的归程,但她不再是寂寞的,她昂首挺胸地走在路上。回到家,看到破旧的沙发,朵拉会想起在清晨阳光的照射下那个蜷缩着小身子、只露出毛茸茸的小脑袋的小男孩,他的甜美的睡相与均匀的呼吸。看到那条浅蓝色的裙子,她一定会记起曾经有一个小男孩说过她穿裙子更好看,看到那只口红,她会记起那个小男孩的懂事的安慰,她也一定记着向她眨眼睛的约书亚那调皮的样子。她一定记得他们之间曾经有过的对话:

“不久你也会忘了我!”

“我不想忘记你!”

“放心,你会的。”……

约书亚也一定不会忘记朵拉,这个让他第一次开上卡车的女人,他们曾经相携着走完那么长却又那么短的一段旅途,九岁的孩子与饱经沧桑的老女人的泪流满面的脸,都笑得那样灿烂,却又那样苦涩,他们之间的点点滴滴的回忆,足够他们温暖地过完一生了,每一个相信爱的观众,都可以从中找到使自己活得更坚强的力量……

二、浓郁的亲情:执着寻找与紧密相依

《中央车站》中,除了自始至终弥漫的母子之情,对其他亲情的展示也淋漓尽致。约书亚对素未谋面的父亲的维护与寻找,执著甚至执拗,血浓于水的亲情促使他义无反顾地踏上寻父归家之旅。路途坎坷多变,他们的终点显得遥不可及,可他从未放弃过。约书亚的坚持是值得的,他的父亲一直牵挂着他与母亲,他已经按捺不住思念前往里约热内卢寻找他们,而留在家中的两个同父异母的哥哥,以赛亚与摩西都真诚收留了约书亚,傲陀螺,踢足球。念绕口令,亲情使这三个兄弟的心紧紧相依…“约书亚应该是个幸福的孩子。因为他的仅仅九岁的生命里已经拥有了那么多沉甸甸的亲情。

三、未琢的童心:孩子眼中的世界

孩子的世界是一个纯净的世界。无论约书亚经历过怎样的痛苦,他毕竟是一个只有九岁的未经世事琢磨的孩子。正是由于这个少年老成的孩子时时流露出的天真率性,让朵拉想要尽力呵护这颗无瑕的童心,让观众为他的懵懂而心疼、心酸。妈妈写信给爸爸时,他瞪着聪明的大眼睛对妈妈说“这信没装进信封所以不会寄出去”,在他未建立起对朵拉的信任时,虽然饥肠辘辘但他还是咽下口水毅然拒绝了朵拉递过来的三明治,进入朵拉的陋居。他先礼貌地询问一句:“我可以上厕所吗?”他疑惑年老的朵拉与艾琳竟然无人照顾,并自豪地拍着自己的小胸脯说:“妈妈当然是我照顾!”他渴望拥有一身崭新的衣服,仅仅是为了“给爸爸一个好印象”;他想弄清“爸爸”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于是他仔细地观察每一个与爸爸年龄相仿的男乘客。他努力使自己像个大人般与恺撒谈论他的“两个女朋友”,与朵拉谈论他的“女人”;有钱时,他终于可以舒心地大笑大叫了……看着小约书亚,失落已久的许多弥足珍贵的东西会温暖我们一度冰冷的心,激起我们最深沉的感动。

四、感人至深的其他元素

除了亲情,影片对爱情的阐释也让我们动容。带着幼子生活在里约热内卢的安娜身心俱疲,但对爱情仍执著守望,在儿子的催促下,她终于在信中向丈夫倾吐了自己的心里话:“其实我心里面是爱你的。你回来吧,我们再也不争争吵吵了……”约书亚的父亲耶稣,面对爱情更显出其单纯可爱,他因为安娜的负气离去而伤心绝望,等她回家等了两年多。因情绪消沉而借酒浇愁,荒废了工作,最终耐不住牵挂与思念而毅然前往里约热内卢。

对底层人物命运的关注与关怀,使影片始终闪耀着人道主义光辉。爱,始终是人性中不可或缺的底色,萍水相逢的底层民众之间的怜惜互助,为影片增色不少。退休女教师艾琳虽然生活落魄孤寂,却有一颗正直善良的心;她希冀痛失母爱的约书亚能够“父子相认,一家团圆”,她对朵拉收取钱财却不帮人寄信的行为大为不满,她不忍心约书亚陷入虎口,为说服朵拉营救约书亚不惜以多年的友谊为要挟,对逃奔的朵拉倾囊相助……与朵拉和约书亚萍水相逢的货车司机凯撒热情和善,义气十足,见惯离别的他对窘境中的朵拉与约书亚同情关切,他理解朵拉的盗窃实为无奈之举,在朵拉被发现后以“朋友”的名义作担保,维护了朵拉的自尊。

欣赏《中央车站》,每个人都会爱上那个远在南美洲的国度。《中央车站》向我们完整展示了南美大地独特的风景风情与风俗。贯穿影片始末、充满悲悯意蕴的具有民谣风格的配乐,适时在片中不断响起,主旋律由钢琴独奏前半段,后加入大提琴浑厚的弦音,将那种背井离乡、痛苦而矛盾茫然的情绪酣畅宣泄,成功地营造出一种感动人心的温情氛围。

生、死与爱是电影的永恒主题,对英雄精神的渴望,对人性、亲情、友情、平等、公正与真诚交往的呼唤,是人类向善的永恒动因。这些因素在这部影片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并成就这部电影成为经典,感动了一颗又一颗温柔的心。

猜你喜欢

童心亲情
永不凋零的亲情
童心向党
童心向党 快乐成长
亲情密码
童心加油,战“疫”必胜
自然与童心
伪亲情何以大行其道
清明话亲情
抱抱獴的亲情启示
亲情互动 潜移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