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中的体会和思考
2009-03-17刘艳芳张力军曹庆华洪飞焦福菊
刘艳芳 张力军 曹庆华 洪 飞 焦福菊
文章编号:1672-5913(2009)02-0051-03
摘要:本文探讨了实验教学对于计算机学科的重要性以及兴趣对于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提出了“乐趣→兴趣→志趣”的实验与实践教学思路,并就怎样搞好计算机网络实验与实践教学进行了思考和总结。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引言
2005年和2006年教育部已经分别建设了84个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而且计划2010年以前在全国建成500个国家级的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还每年拨付大量经费资助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支持其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和创新,研究开发创新性实验教学项目,开展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建设,探索建立适应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现代实验教学管理机制等。教育部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还联合召开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实验与实践教学研讨会,邀请专家和各高校教师就高校实验与实践教学展开研讨,相互探讨和交流,以加强实验教学建设和改革。可见,实验与实践教学得到教育部和全国各高校的高度重视和鼎力支持,实验与实践教学在大学生高等教育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1 实验与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新世纪,社会迫切需要有很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才,而高校的实验教学和实验室恰恰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科研和教学基地,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提供了重要的场地。实验与实践教学队伍是培养具有创新人才的主力军,我国的高等教育要想培养出高素质的适应时代需要的人才,就必须重视实验与实践教学这一环节,实验与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方面具有其他教学环节所不可替代的作用[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样,实验是巩固理论知识、强化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最好方法。任何理论都来源于实践,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而没有说服力的。高校作为培养理论知识丰富扎实、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创新型科技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教学应同等重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辩证统一于高校教学的全过程。理论教学着手于打牢学生的理论功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实验教学作为高校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与理论教学相比则具有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启发性和探索性的特点,不仅能帮助学生验证和深刻理解本学科的基本理论,还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判断以及动手实践能力,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计算机学科是发展速度很快的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不仅要通过理论课的学习培养出扎实的计算机理论功底,还应通过实验课的学习培养其出色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课的上机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打下初步的基础。所以计算机实验教学是整个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如何搞好计算机实验教学以更好的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计算机学科的优秀人才成为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2 实验与实践教学的思路
著名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些至理名言充分说明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兴趣是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也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掘自己在计算机学科方面的潜力[2]。浓厚的兴趣将是学生坚持学习、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巨大动力。
怎样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学科的兴趣呢? 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学生认识兴趣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一方面,选择和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充满乐趣的实验内容;另一方面,采用生动有趣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更多思考和自由发挥的空间。也就是说,要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前提就是实验内容和教学方法要有乐趣。只有充满“乐趣”的实验内容及实验,学生才乐于接受、学习、理解、思考和动手实践,知识传递伴随着浓烈的趣味,才能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有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的欲望。因此,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让实验和教学充满乐趣,用乐趣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然而,计算机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大学生对计算机技术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渴望很快掌握这门技术。他们的认识兴趣容易被这种高科技所激发。但学生的这种因计算机的独特功能而引发的兴趣属于暂时兴趣,带有盲目性,教师要帮助学生将这种暂时性的带有盲目性的兴趣转化为一种比较稳定带有持久性的兴趣。这样学生就会沿着这个方向努力,进而对这门学科产生了学习研究和探索的兴趣,甚至愿意将来继续从事这门学科,也就形成了志趣。
因此,教师的实验与实践教学应该做到:教学充满“乐趣”、学生产生“兴趣”并最终形成“志趣”,教师应该本着“乐趣→兴趣→志趣”的思路设计和开展自己的实验与实践教学。
3 怎样搞好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
众所周知,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当今计算机网络更是无处不在。无论是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还是非专业的学生,他们现在的学习以及将来走上工作岗位,都脱离不了计算机网络,有的是专门从事与计算机网络相关的设计和研发工作,有的是从事计算机网络管理维护工作,还有从事其他各行各业的毕业生基本每天都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工作。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是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基础,怎样搞好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让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实验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欲望,并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动手实践能力强和富有创新思维的高素质人才?
要搞好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作为实验与实践教学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明确实验与实践的目的:(1)通过实验辅助理论教学,加深对计算机网络原理和技术的感观认知和深入理解;(2)以素质教育为目标,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及信息网络的动手实践能力;(3)激励新发明、新理念、新技术和新应用,通过鼓励学生在实验课中对各种问题的变位思考和对同一问题的多种不同实现方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4)通过宽口径、分层次、突出前沿的实验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综合认识和全面理解。
那么,明确了搞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的教学目的之后,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怎么开展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呢?
1.紧抓基础。俗话说,打好地基高楼起。讲的就是基础是关键。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要协调与相应理论课程的衔接,在实验内容的设计与安排上要注重专业基础能力的培养。
2.突出前沿。前沿与基础并重,在保证基础教学的同时,要不断将计算机网络方面的新技术、新协议和新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并增加到实验教学中来,及时补充和修改实验教程、讲义和课件,根据新的内容精心选择和设计实验,使学生通过课程教学与大量实验,对计算机网络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有全局把握。
3.构建多层次实验体系。按照不同的培养层次将培养目标划分为基本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针对不同的培养目标分别设计“验证型、分析型、设计型、综合型和研究创新型”不同层次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内容分为基本、提高、课内、课外以及课程设计等多个部分。在课外和课程设计部分,学生可根据自己兴趣在指定范围内自主选题,自主设计和自主实现。
4.网络编程与网络配置相结合。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网络协议和原理设计和编写网络程序,通过网络配置和网络编程加深对网络协议和原理的体会和理解,同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激励创新。通过设立创新研究基金,资助学生开展计算机网络相关的创新实践项目。提供开放的实验环境,为学生创建自由的发展空间,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让
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自己完成实验,鼓励学生做自己感兴趣的实验,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6.保证实验教学的先进性和实用性。除了不断加入新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内容之外,还要及时将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实验辅助工具引入到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尽可能及时接触计算机网络方向的新设备新工具,使得学生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
7.增加实验教学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新颖的实验教学方法和计算机网络实验内容将会增加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的趣味性。而对同一问题要求不同的解决办法以及对同一实验做适当改变等都将会增加实验教学的挑战性。
8.以小组为实验单位,提高效率,促进团队合作精神。心理学实验表明:许多人在一起共做,可以促进提高个人活动(学习和工作)效率。同时,通过在实验过程中的合作,可以加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9.提高实验教师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实验教师需要不断学习计算机网络新知识,才能够及时引入新的知识到实验教学中,保证实验教学的先进性和前沿性。
4 总结
实验与实践教学是高校大学生教育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特别是对于像计算机这样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显得尤为重要。虽然教育部和全国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并已投入大量的经费和精力在实验与实践教学中,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搞好实验与实践教学的道路还很漫长,需要我们实验教师在实验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要勇于创新,不断努力总结、探索和改进。
参考文献
[1] 关雪梅. 浅谈高校实验教学的重要性[J]. 实验室科学,2005,(4).
[2] 吕春荣. 从兴趣出发,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J]. 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2007,(16).
[3] 于贺玲,王洪肖.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改革[R]. 吉林省第五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
[4] 李芒,成志国,于丽娜. 日本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特点评价[J]. 比较教育研究. 2000,(1):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