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高切坡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及其稳定性评价

2009-03-17陈丽丽

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 2009年11期

陈丽丽

摘 要:某高切坡为Ⅱ1型,安全等级为三级。高切坡主要由侏罗系沙溪庙组以及第四系残坡积层等构成,文章对某高切坡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稳定性计算方对其安全性做了评价。

关键词:高切坡;工程地质条件;稳定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U418.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22-0134-01

某高切坡为Ⅱ1型,安全等级为三级。高切坡原规划坡长100m,切坡面积1160m2;勘察实测坡长298.6m,高切坡面积3696m2;根据危害性与危险性,初步设计拟定长度126m,切面面积1880m2,施工图设计长度126m,切坡面积1880m2。该高切坡分为二段:第一段切坡最大坡高为31m,切坡平均坡度为60°,自然坡平均坡度为40°。第二段切坡最大坡高为19m,切坡平均坡度为60°,自然坡平均坡度为40°。高切坡顶部为碎石土,坡面主要由侏罗系沙溪庙组砂岩、粉砂岩、泥岩构成,局部为第四系残坡积碎石土。

1工程地质概况

工程地处中纬度的亚热带季风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内,主要受季节变化的影响,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8℃,最高气温42℃,最低气温-8.9℃,相对湿度77%,多年平均降雨量1028.6mm。雨季暴雨多,降雨量大,日降雨量最大达192.3mm,年降雨天数约120~159天,多集中于4~10月,其降雨量占全年192.3mm的70%以上。年平均蒸发量为1500mm。

该段高切坡属中低山区,出露地层主要有侏罗系沙溪庙组(J3s)以及第四系残坡积层(Qel+dl)。侏罗系沙溪庙组(J3s)主要为灰黄色厚层砂岩、粉砂岩夹紫红色泥岩,紫红色厚层-中厚层泥岩、粉砂质泥岩夹砂岩等。第四系残坡积层(Qel+dl)主要由碎石土组成,碎石成分主要为砂岩、泥质粉砂岩,粘土主要为粉质粘土,土石比约为6∶4,厚度1~5m。广布于高切坡上下方的地表。

高切坡区位于长江南岸,总体地势为南高北低,斜坡倾向北侧的长江,地形坡度一般在30°~35°左右。大气降水多沿坡面直接排向长江或排入两侧的沟谷,部分渗入岩体内部,转化为地下水排泄到长江。

高边坡区地下水主要有第四系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其中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堆积物中,埋深浅,受大气降水补给,无统一地下水位,季节变化明显。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在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等基岩裂隙中,地下水位埋深相对较大。根据水质分析资料,地下水对混凝土不具有腐蚀性。

2地质特征及主要地质问题

高边坡区目前尚未发现整体的大面积变形破坏现象,由于修建移民公路与移民迁建房屋使原来的斜坡应力状态发生改变,经受长时间的风化作用,边坡表层岩体十分破碎,导致边坡表层局部位置出现小规模的剥落、掉块现象发生。

3边坡稳定性计算

根据野外地质调查和宏观分析,高切坡具备可能滑动的坡段为1+142~1+165段的土质坡,可能的变形破坏模式为沿岩土界面滑移。其他坡段基本上不存在整体滑移的几何边界条件,不会发生整体的变形破坏,但存在表层风化破裂岩体的塌落、掉块等。

考虑高切坡区域可能遇到的各类情况,特别是最危险的情况,由于区内基本地震烈度为6度,可不考虑地震的影响,故综合确定以下两种计算工况:①天然状况(坡体自重);②天然状况+暴雨(坡体自重+暴雨)。

本高切坡的安全等级为三级,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规定,采用平面滑动法和折线滑动法计算安全系数为1.25,采用瑞典圆弧法计算安全系数为1.20。

为了考察1+142~1+165段的整体稳定性,选择5-5'剖面作为稳定性计算剖面,其潜在滑动面qzhm1为残坡积物与强风化岩体的接触面。

在以上模型与参数给出的情况下,利用瑞典条分法与剩余推力法对每一潜在滑面进行稳定性计算,可得出以下结论:①现状条件下,切坡整体处于稳定或基本稳定状态,仅局部位置出现表层岩体的剥落、崩塌等小规模的破坏现象。②在工况二的条件下,主要滑动面安全系数为1.176,安全储备不足,需要进行加固处理。③对其他坡段,高切坡整体稳定性较好,发生整体失稳的可能性较小。但鉴于切坡表面风化、剥落与掉块的发生,应对其进行处理或防护。

4结语

文章对该高切坡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具体情况提出分层次治理的方法,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佑荣,唐辉明.岩体力学[M].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