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专业创业教育课程模式研究
2009-03-17陆红云
摘要:宝应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机电专业通过研究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构建了创业课程教育模式,并围绕“培养学生创业素质”的总体目标,在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上进行了创新性实践。通过多年实践,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机电专业创业教育模式,即围绕创业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和课程设置,强化案例分析教学,模拟创业过程及环节,开展创业案例社会调查活动,增强学生主体意识等。在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实际问题,并提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机电专业;创业教育;课程模式;研究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迅速推进,中等职业教育面临严峻挑战。面对现实,研究发展对策是摆在中职学校面前的严峻课题。在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全面实施创业教育显得十分必要。近年来,我校从创业教育的目标与内涵上展开研究,认真分析了国内外创业教育的先进经验,进而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创业教育课程体
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创业教育课程的重要性
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近年来,随着国际教育科学研究和交流的深入,教育界对创业教育也进行了积极探索。但总体上,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创业教育存在很多不足,比如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课课程门数多,课程内容过多、过杂和过深,个别课程甚至采用大专教材,不适合中职学生的特点,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加上学生的基础较差,学生学这些课程效果较差。基于此,我们选择了创业教育课程模式作为研究的突破口。
创业教育课程模式
创业教育的基本思想通过研究,我们确立了中等职业学校创业教育的总体目标:适应世界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趋势,结合我国国情,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企业家思维的新一代复合型经济与管理人才。21世纪是知识和信息时代,一个人要立足于竞争激烈的社会,除要求自身具有渊博的学识外,还应具备创业精神。根据这一总体目标,创业教育应重点加强对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品质与创业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上要做到教学思想以培养创业素质为主导、课程设置以创业要素为基础、课程内容以创新为本质、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课程设计以创业活动为核心、考核评价以创业素质为标准。
创业教育课程模式框架按创业教育课程总体目标,我们将课程设置成职业类课程、专业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三大类。(1)职业类课程:指为培养学生创业意识、丰富学生创业知识、完善学生创业知识结构而设置的课程,如集中论述小企业的创办过程、发展战略、管理方法、经营理念等的创业常识课程《职业道德与创业指导》,集中反映我校历届优秀毕业生创业故事的案例集《宝应职校毕业生创业风采》等。(2)专业类课程:指为提高学生创业能力,尤其是提高其专业能力而设置的课程,其开发过程包括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内容的组织和教材讲义的编写等。创业是一系列实践性很强的社会实践活动,所以创业教育专业类课程也应该突出实践性。(3)活动类课程:指为学生获得创业的感性认识和创业实践经验而设置的课程,它融创业知识、创业技能、创业人格教育于一体,一般通过课外活动或校外实践的方式进行,主要包括考察企业、聆听有关创业知识讲座、举办校友论坛、进行模拟创业活动等。
机电专业创业教育课程教学实践
根据创业教育的目标,通过反复实践摸索,我们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创业教育教学模式。
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培养创业意识新生入学,第一堂课是“认识自我,规划自我”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刚入校的学生,平均年龄在16岁左右,对于自己的认识和未来的目标都很茫然,如果不及时引导,会缺乏学习目标和动力,很容易荒废在校的学习时间。如果引导仅是说教,很难达到期望的效果。而讲座则不同,它及时地从科学的、理性的、现实的角度为学生剖析人生追求,通过讲座,引导学生自己确定奋斗目标。
围绕创业所需,注重实用性一是在专业类课程教学中,重点围绕“创业者所需”这一目标进行教学。注重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实用性、前瞻性等。对课本内容进行筛选,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大实训课份额。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注入创业教育知识、能力相关内容,让学生边学专业知识边了解行业信息,取得双重收获。二是在职业类课程中,开设《职业道德与创业指导》课,主要对学生进行就业形势、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就业观念、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创业能力、人际交往与礼仪、创业心理激励等方面的教育,重点培养学生就业与创业思想道德素质;开设《创业基础知识》课,主要内容为工商、税务、金融、保险、经济法律、创业基本程序、生产经营管理等,重点培养学生创业实用知识。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判断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学生作为企业家所必需的判断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从现实生活中,从学校、学生身边,从报纸杂志中,撷取创业的案例,成功的、失败的都要选取。如《味高兴亡——一个小企业的成功与失败》、《彭震:从“创业输家”到“创智赢家”》、《李嘉诚的成功之道》等等。并把它们作为教学的重点,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研究其成败的原因,从而使学生们学到很多从未了解过的创业经验和教训。教师还可以设置问题:“假如是我,应该怎么办?”为学生毕业前进行就业调查、拟写创业方案打下基础。
模拟创业,培养创业兴趣模拟创业是通过小游戏、小品、小设计等形式展开创业某个环节教学活动。如 “筹集创业资金”教学设计,就是让学生课前预先设计,课堂上以小品的形式展示,通过对创业过程实景再现来加深印象,结合有关的思考,提问解答,分组研究讨论等,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思辨能力、写作总结能力。同时,学生的创业兴趣也得到提高。
市场调查,提高综合素质为加深学生对创业的认识,我们开展了多种与创业有关的活动。比如创业案例调查。让学生分组对本地的企业主进行调查访问,听取和记录他们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回来后进行总结,撰写调查报告和有关文章,然后全班交流,共同探讨有关案例成功和失败的原因。调查活动结合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分析自己获得的案例,使调查效果得到升华。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可以获得一定的实践经验,包括人际交往、团体合作。在分析研究过程中,他们也同样能提高总结和概括能力,对今后的创业大有帮助。在活动中,尽可能地让学生做主,自行设计调查方案、自行决定调查对象、自己完成总结,有效地发挥其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确立主体意识,健全学生创业人格创业人格包括:独立性、坚韧性、适应性、能接受锻炼和考验、学会做人、学会选择、希望为今后创业奠定良好基础等。健全的创业人格一般应具备三个特征:一是具有正确的择业观念,二是具有坚定的职业信念,三是构建起自己的职业理想。为此,在创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具体表现在让学生更多地介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比如在创业案例调查中,在课堂模拟创业中,在小组活动和辩论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观点、设计意图,使学生的积极性高涨,更愿意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并在活动中体会到成功带来的乐趣。
稳定创业教育,进行师资培训我校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对创业教育师资进行专门培训,鼓励和选派教师参与创业实践,进行创业教育的案例示范教学或研讨,交流创业教育经验,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师创业教育水平,稳定了师资队伍。我校自2004年开始,先后选派了九名专业课教师出国培训,多名专业课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并采取了多种措施,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每年暑假都安排专业课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此外,学校还经常邀请一些社会上既有创业经验又有一定学术背景的人士从事兼职教学和研究,特别是聘请成功的企业家作为创业教育的客座教师,提高了我校专业课教师的创业能力。
机电专业创业教育课程实施成效
通过近几年创业教育的实施,我们已初步取得了成效。体现在专业课上,机电班学生在实训课方面有较为突出的表现,各项考证(数控车、数控铣、普车、钳工、电工等中级证)一次性通过率达到90%左右。我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自2003年以来,就业率一直稳居100%,对口就业率达85%。同时还涌现出一批自主创业的佼佼者,其中有一部分已经非常成功。如我校2005年机电专业某位毕业生,现在上海航天局一个研究所从事检验工作,2007年参与了中国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研制工作,2007年“五一”期间被评为优秀员工。2004年机电专业另一位毕业生,现成为北京凯龙万帮厨房设备有限公司某部门经理。这样的学生还很多,对在校生的激励作用很大,促进了创业教育在我校的推进,学校里有了良好的创业氛围。
主要问题与设想
教材尚缺乏系统性为了开展创业教育,我们收集了大量资料,但其中的内容有很多并不适用于我校的教学,只能多套教材综合使用,难免有系统性不强的弊病。而专业教学上目前更是缺乏与创业教育相适应的配套教材,任课教师只能根据现有教材进行新的教学设计,加大了教学难度。下一步我们将着手进行创业教育校本教材的研究和编制,形成职业类课程、专业类课程、活动类课程三合一的系统教材。
传统专业设置对创业教育的掣肘学生选择专业有很大的随机性,有些学生并不是带着对本专业的兴趣来学习的,在学习上多少有被动的表现。而另一方面,创业教育的背景应该是比较宽阔的,它可能涉及目前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除机械加工外,饮食、旅游、服装、电子技术、信息服务、农业等等都是职校毕业生可创业的领域,但目前的创业教育局限于机电专业,一时还无法整合学校各种资源,进行综合性的创业课程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创业教育实施的效果。今后我们将对此进行专项研究,将创业教育全面推开。
创业实践需要大力支持政府各职能部门应给职业学校开展创业教育以更有力的支持和帮助。企业管理和经营类课程需要银行、工商、税务、环保等政府职能部门的指导,学生模拟公司的创建和运行更需要得到这些部门的政策支持和帮助。行业、企业要以更大的改革力度支持职业学校学生前来见习和顶岗锻炼,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企业、体验创业、锻炼能力。
参考文献:
[1]职业道德与就业创业指导编写组.职业道德与就业创业指导[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
[2]徐海峰,刘夏亮.以创业带动就业 提升毕业生职业发展能力[J].成才与就业,2008,(8).
[3]吴建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模式与实践探索[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4]李昌权.高职高专学校开展创业教育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6,(12).
[5]郑金芳,武士勋,陈晓枫.基于创业活动的创业教育内容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8,(8).
作者简介:
陆红云(1966—),女,江苏宝应人,江苏省宝应县职业教育中心教师,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机电一体化教学和创业教育模式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