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起源和转型

2009-03-17朱红春郄海霞

关键词:高等工程教育传统教学

王 杰 朱红春 郄海霞

关键词:中国高等教育;高等工程教育;追赶型教育;传统教学;西方教学模式;教育体制创新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的产生不是中国传统教育自身演进的结果,而是“后发移植型”的产物。与西方高等教育不同的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和高等教育同步诞生,追赶型教育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特点。在追赶中高等教育由传统的教学型向现代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型转型。因此,转型体制的创新和培养成熟的赶超心态及健全的创新心理,是实现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功能转型和创新的前提。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09)01—0053—06

一、高等工程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产生的重要标志

中国高等教育产生于近代,它不是中国传统教育自身演进的结果,而是“后发移植型”的产物。教育学者潘懋元先生的这一观点,已经被很多人接受。我们想突出强调的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产生于中国近代社会,这一教育形式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和高等教育同步诞生,高等工程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产生的重要标志,而追赶型教育成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特点。

一定的教育形式,是适应一定的社会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产生、发展也符合这一规律。

中国的工业化始于清朝末年。19世纪60年代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失败教训的清政府,开始了以军事工业为核心内容的洋务运动。从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开始,到1890年张之洞开办“湖北枪炮厂”止,共建有大小军工企业21家,雇用工人一万余人,资本总额1071余万元。创办军事工业离不开相关的企业支撑,如交通运输、电力电讯、矿山燃料、机械制造、钢铁建材等等,为此一批相关企业开始创办。到了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提出了“强”、“富”并重,“寓强于富”的方针,基础工业和民用工业得以发展。从此,中国开启了工业化的历史进程。

中国进入工业化进程后遇到的第一个瓶颈,就是人才的短缺。显然,几千年农业经济和儒学教育培养的精通“四书五经”、“科举取士”的人才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必须变革,由此新式教育随之诞生。从1862年到1894年甲午战争以前,清政府在全国先后设立了二十多所新式学校。这些学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方言学堂,即外国语学堂,如1862年开设的京师同文馆、1863年开设的上海广方言馆、1864年开设的广州同文馆等等;第二类是军事学堂,如1866年开设的福州船政学堂、1881年开设的北洋水师学堂、1886年开设的天津武备学堂等等;第三类是技术学堂,如1865年开设的上海江南制造局附属机械学堂、1880年开设的天津电报学堂、1882年开设的上海电报学堂等等。这些学堂的建立,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也为高等教育的产生提供了教育基础和经验。如福州船政学堂的教学模式分为基础课和专业课,培养模式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明显是引进了西方的教学模式和培养模式。北洋水师学堂开设驾驶和轮管两科,引进了西方学科设置和分科培养的模式。天津武备学堂课程内容包括了学科和术科两方面,反映了当时西方教育“重学轻术”和“重术轻学”两种主流的教育思潮。这些教育实践在中国都是破天荒的探索,既是对于西学模式的借鉴,也是摸索一条中国新式教育的道路。

这种摸索可贵之处在于:首先是中国人从被动接受先进教育到主动接受先进教育的转变;其次摒弃了虚浮无用的儒学,转向实用的应用教育,其核心是工程教育;同时认识到了教育对于国家的重要作用。但是,当时的摸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新式教育的规模小、层次低,从1860年到1894年,虽然洋务学堂开办了三十余年,可是培养的工程技术人才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正如洋务派大臣盛宣怀在1895年指出的那样:“中国智能之士,何地蔑有,但选将才于俦人广众之中,拔使才于诗文帖括之内。至于制造工艺皆取才于不通文理不解测算之匠徒,而欲与各国絷长较短,断乎不能。”维新派梁启超在1896年亦慨叹道:“今之明于机械,习于工程学,才任工程师者,几何人已?中国矿产,封谲千年,得旨开采,设局渐多,今之能查矿苗,化分矿质,才任矿人者,几何人已?……能制造器械,乃能致强,能制造货物,乃能致富,今之创造新法,出新制,足以方驾彼族,衣被天下者,几何人已?”结论是:“实业与人才相表里,非此不足以致富强”。

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的破产。面对列强对中国的瓜分,寻找新的求强之路仍然是中华民族面临的主要抉择。1895年5月清光绪皇帝下谕:“自来求治之道,必当因时制宜。况当国事艰难,尤宜上下一心,图自强而弭隐患。朕宵旰忧勤,惩前毖后,惟以除痼习力行实政为先,叠据中外臣工条陈时务,详加披览,采择实行。如修铁路,铸钞币,造机器,开矿产,折南槽,减兵额,创邮政,练陆军,整海军,立学堂……应及时举办。……各直省将军督抚将以上诸条,各就本眢情形上藩臬两司暨各地方官悉心筹划,酌度办法,除文到一月内分折复奏。”从中可以看到,强国之路的主张是“实政为先”,继续发展工业,同时加强军事和教育。是年5月,维新派代表康有为等人“公车上书”,主张改良政体,“废科举,兴学校”,批判“中学”,提倡“西学”。9月,洋务派代表盛宣怀提出“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主张,并上奏《拟设天津中西学堂章程禀》,建议引进西学,开办大学。为了“御辱强国”,中国必须走工业化的道路,融人世界发展的大潮。因此,中国高等教育的诞生表现出了与国家发展方向一致的特点,以工程教育为主“实政为先”。

浙江大学王沛民等学者在《工程教育基础》一书中指出:“天津中西学堂的创立,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工程教育在中国的诞生。”这也是中国近代大学教育的开始。天津中西学堂即是北洋大学堂。它的建立起点高于洋务运动开办的其他学堂,表现为:第一,学堂以哈佛办学模式为创建的蓝本,设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类学科,带有综合性质;第二。它以现代工程教育为核心,设有工程(土木)、电学、矿冶和机械等学科,在现代5大工程学科中占了3个;第三,它采取美国大学的层次结构,设有头等学堂和二等学堂,“头等学堂此外国所谓大学堂也”,二等学堂相当于大学预科;第四,将留学教育作为研究生教育阶段写入规划,第一批大学生毕业后即送入美国哈佛、康乃尔等大学的研究院深造。

从北洋大学堂的建立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和高等教育同步诞生,而且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和标志,这与西方高等教育的渐进过程明显的不同,属于一步到位式的“移植”;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高起点,反映了处于“民族危亡”压力下国人“教育强国”的迫切心理,启动了追赶型教育的行程。一方面表现为奔跑式的追赶方式,在百年的时间内不断地向世界强国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学习,另

一方面表现为不停地从多种方式来进行探索,同时伴生了浮躁和急迫的追赶情绪,影响着中国高等教育百年的转型过程。

二、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艰难转型

在高等教育界将传统的高等教育和现代高等教育的区别作了功能上的划分,传统的高等教育是单纯的教育机构,主要是具有教育功能,用今天的话来表述就是“教书育人”。而现代高等教育则具有教学和科学研究两种功能,其标志就是德国教育家洪堡创建的柏林大学“教育和科学研究并重”的模式。我国在清末民初开办的第一批近代大学属于西方传统大学的类型,无论是北洋大学堂、京师大学堂、山西大学堂虽然都有工程教育,但是仅限于教学包括课堂教学和教学实践,而不具有科学研究的任务,更没有将科学研究作为人才培养的方式。

中国高等教育由传统大学向现代大学转型源自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首先由工程院校开始。这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第一次功能性转型,它经历了60年的艰难历程。

1920年,我国的工程院校中开始有了自发的研究工作。此时的北洋大学建有材料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机械实验室、水利实验室和冶金实验室。交通大学建有电机、材料、无线电和机械4个实验室。这些实验室的仪器设备都来自工业发达国家,十分先进。这些实验室主要为进行教学而设立,但是也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条件。当时学校的教员大多是聘请西方国家具有教学和科研能力的人才,如北洋大学的美籍化学教员福拉尔博士“留心中国实业,研究华靛,至年余之久,所得甚宏”。少数学生也作了一些研究工作,并取得了成果。如《北洋大学校季刊》记载:该校学生罗万年“偕同学俞景钱君亲赴湘省考察,归著三湘锑业谈,复发明锑炉一事,经工商部派员来校考察,得许专利。”这些只是大学生自发的、零星的参加了一些科研工作。

1926年南洋大学工业研究所和1928年由北洋大学教授、水利工程专家、中国水利工程学会会长李仪祉发起组织的,由黄河水利委员会、北洋工学院和河北省立专门学校合作建立的“天津水工试验所”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大学有了专门的科学研究机构。天津水工试验所是学校与工程单位结合,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研究项目联合开展科学研究的产学研一体化的研究所,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产学研相结合模式的先驱和开创者。他所体现的“教学和科学研究相结合”,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本身,而且体现在更广的层面上,即学校与社会相结合。这一产学研结合的办所模式得到了社会的欢迎,展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1934年该所进行了扩充,加入了华北水利委员会、导淮委员会、太湖流域水利委员会。1935年更名为“中国第一水工试验所”,该所几乎汇聚了当时中国水利工程界的全部专家,取得了黄河、淮河、海河治理的一批研究成果。

1931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通令全国国立各大学酌设研究所,推广科学研究”,“并望中央能指拨的款,以作奖金及补助基金,以利进行”。由此,大学的科研功能被正式提出作为大学的任务之一。中国大学开始向现代大学转型。1934年教育部颁布了《大学研究院暂行组织规程》,对于研究院设立的目的、组织机构、设置研究所的大学应具备的条件等都作了详尽的规定。大学的科研任务被正式纳入了教育体制。

第一,明确大学开展科学研究的宗旨。如“国立北洋工学院工科研究所”章程中规定,“以招收国内外大学或独立学院工科毕业生,研究高深学问。并供给教授研究各项工程问题之便利,及代外界解决各项工程实际技术问题”为宗旨。这包括了三项核心内容,即:培养研究生、开展学术研究和为社会生产服务。这一宗旨完全吻合现代大学的职能。

第二,相继建立了一批研究所。到1936年全国已有12所大学设立了25个研究所,其中设有工程研究所的有交通大学、北洋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等。如1933年北洋工学院成立了矿冶工程研究所和工程材料研究所。1934年,合并两个研究所为北洋工学院工科研究所。研究所都制定有完整详细的管理制度和研究计划。

第三,成立了专业学会。我国高等工程院校中成立最早的学会是交通大学学生发起的“工程学会”,成立于1921年。1932年清华大学成立了“土木工程学会”,1936年北洋大学成立了土木、矿冶、机械、机电4个工程学会,重庆大学成立了土木、采冶工程学会,湖南大学成立了土木、电气、矿冶工程学会。这些学会不仅召开学术会议,还派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如1929年11月,北洋工学院院长李书田教授作为中国工程学会代表赴日本东京出席万国工业会议。会上,李书田宣读了《铁道工程与运用》等四篇论文,显示了中国工程界在此领域的科研实力与科研水平,赢得与会专家的高度赞赏,其论文被收入《万国工业会议文集》。

第四,明确大学教师具有教学和科学研究两项职能。大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皆由大学教师兼任,为此建立研究所的院校还为教师开展研究工作做出了相关的规定。如交通大学在1929年制定了鼓励教师开展研究和著书立说的若干办法。北洋工学院为了保证教师的科研时间,采取了减少教师授课课时和增加教师人数的办法。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也将科研成果作为大学教师晋升职称的标准。如1927年公布的《大学教员资格条例》就将在学术研究上有相当成绩作为大学教师晋升职称的条件之一。

第五,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尤其是工程院校研究成果丰厚。仅以北洋工学院为例,这一时期科研刊物大量涌现,如北洋工学院办有《北洋理工季刊》、《北洋工学院工程研究所丛刊》,交通大学办有《工程学报》、《工程半月刊》,湖南大学办有《电工会刊》、《矿冶期刊》,清华大学办有《清华大学工程学会会刊》、《清华大学工程季刊》,武汉大学办有《工程年刊》等等。这些刊物除介绍国外的最新科研成果外,就是刊载本校师生所撰写的学术论文。

这一时期教师,尤其是教授著述蔚然成风,仅以北洋工学院为例,每一位教授都有自己编写的学术专著,如:张润田教授所著的《道路曲线及土方学》,方颐朴教授所著的《地形测量学》、《大地测量学》和《实用天文学》,高步昆教授的《构造理论》和《钢筋混凝土理论》,谭锡畴教授所著的《矿物学》、《岩石学》和翻译的《世界矿产与国际政策》,丁绪怀教授所著的《高等化学》,王子祜所著的《试金学》等。

此外,这些研究所还招收研究生,开启了我国自己培养研究生的先河。

通过以上事例我们可以明确地判定从1920年到1937年“七七事变”之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向现代大学的转型期。

但是这一转型期的完成却经过了60年的艰难历程。1937年日本对华侵略打断了中国大学向现代化转型的进程,直到新中国建立之前,旧中国的高等教育没能再重新踏上现代化之路。

新中国成立以后,大学以恢复教学功能为主,科学研究没能及时提上议事日程。直到“文革”结束之前强调的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

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科学研究在学校始终处于边缘位置。这也和解放以后教育和科研分家的体制有关。改革开放以前的高等学校的科研工作呈现出反反复复的“运动型”状态,这与我国政治运动的潮起潮落密切相关。如在国民经济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党中央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1956年教育部制定了《高等教育12年规划草案》,明确提出:“加强科研工作”,“将学校的科研工作纳入国家总的计划”,“创造条件在两三年内使大部分教授和副教授都能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并获的一定研究成果。部分讲师和助教能进行科学研究,在学生中建立科学研究小组。争取到1967年在各个重要科学领域内都能培养出一批能掌握世界先进水平的专家,在主要科学领域的研究成就上达到国际水平”。由此掀起了高等学校的第一个科学研究的热潮。但随之而来的是1958年大跃进带来的冲击。1961年纠正大跃进的错误,教育部颁布了“高校六十条”,其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应该积极地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以促进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的提高。”1963年又颁布了《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工作暂行简则》,提出直属院校要注意科研工作与教学结合,科研工作为社会服务。高等院校的科研工作再次重起。但是其间“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四清)和“文化大革命”接踵而来,使得高校的科研工作无法继续。尽管这一时期高等院校的科研工作断断续续,但是为改革开放后高校科研工作的重新起步打下了基础,训练了人才。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高等院校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尤其是高等工程院校的科研工作开始快速起步。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是一个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全面转轨的纲领性文件。《决定》提出:“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的改革越来越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战略性任务”。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重点学科相对集中的院校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学研究中心。1987年发布的《关于改革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工作的意见》,就高等院校的科学技术工作的改革和发展进行了全面的部署,至此,国家将科学研究列入高等教育的体制规划之中,教学、科研成为我国大学的两项中心任务,这标志着我国大学经过60年的艰难努力终于完成了向现代大学的转型。

与此同时,我国大学向第三功能的转型也同时起步。现代大学的第三个功能是服务社会。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高等学校尤其是工程院校要“建立教育、科研、生产联合体”,为经济建设作贡献。

中国的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工程教育,从1895年第一所大学的建立到1985年第二次转型的完成和第三次转型的确立,90年间其功能转型的速度可以用这样的时间线段表示(见图1)。

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这段历史呈现出两头发展速度快,中间发展速度慢的情况,以往我们关于“旧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缓慢”的结论不够准确。以工程教育为例,从第一所大学的建立到第一次功能的转型,仅用了大约30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大学几百年发展历程,发展速度不可谓不快。当然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加快了对于世界高等教育的追超步伐,实现了第二和第三种功能的同时发挥。

三、高等工程教育发展历史给我们的启迪

百余年来中国近代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历史,对于我们今天高等工程教育的创新具有许多启迪,值得我们借鉴。

第一,高等教育功能的转型必须是体制的创新。纵观中外高等教育,大学功能的转型无不是先从某所院校开始,形成“规式”然后带动全面。但是要将大学功能转型作为一种整体的行为,就必须涉及到体制创新。这涉及到战略部署、科教体制、组织制度、管理制度、运作模式以及学科结构、课程结构、培养模式等一系列的改革。新的功能转型会使大学前所未有地贴近社会、贴近自然,尤其是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与现实世界联系得更加紧密。大学通过功能转型将完成从社会边缘逐步成为社会核心的位置转移,牵涉到整个社会体制(系统)的调整。因此,大学功能转型的同时要有体制创新作保证。也只有实行大学整体功能的创新才能够实现我国高等教育从追赶型变为超越型。

第二,通过功能转型实现从追赶型到超越型的发展,必须选准创新方向。回顾历史我们看到,大学功能的转型是受社会发展制约的,是大学适应社会需要的结果。近代大学随着人类进入工业社会而诞生,又随着工业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而转型。由于大学知识密集和人才密集的优势,大学功能的转型是人类将大学作为解决人类发展问题的钥匙。21世纪人类进入了后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几百年造成的负面影响凸现,地球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保护生态,服务自然是人类必须解决的问题。服务自然将是大学别无选择的又一次功能转型(见图2)。

从图2可以看出,为了适应社会需要大学诞生,同时产生了作为第一功能的教育功能;其后大学与科学技术结合产生了第一次功能转型,实现了第二个功能——科学研究功能;随着大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开始了第二次转型,实现了大学的第三个功能——服务社会功能;随着大学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作用的发挥,我们设想大学会出现第三次功能转型,实现大学的第四个功能——服务自然功能。从而使大学在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存在的环境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第三,培养成熟的赶超心态和健全的创新心理。培养成熟的赶超心态和健全的创新心理,就是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克服盲目性、冲动性,坚守大学的理性,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我们知道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人类过分看重工程技术和科学知识的作用,习惯于改造世界,缺乏对自然的尊重,只重视自然为人服务,而忽视人对于自然的服务。无论是“大跃进”狂热的赶超,还是乱砍乱伐森林树木和对于资源的过度开采,都反映出我们人类在认识论上的缺陷,反映出我们在赶超心态上的幼稚和创新心理的脆弱。因此,树立科学发展观,培养成熟的赶超心态和健全的创新心理是我国大学实现功能转型和创新的前提。

猜你喜欢

高等工程教育传统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慕课结合传统教学对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
高等工程教育中学生工程素质培养的探讨
基于协同创新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路径探索
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在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中的拓展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