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散文写作之联想

2009-03-17李法会

新校园·中旬刊 2009年12期
关键词:散文事物

李法会

写作指导

1,联想的作用

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征,决定了散文的思维内核是联想。联想就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由此及彼的一种思维活动。它的特点是,从某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另一事物。一篇散文,常是作者在生活中受到某种事物的触动,情怀激荡,浮想联翩,然后构思成篇的。触发物(动情物)可能是一个人物,一件事,一处场景,一点感受……它往往是不完整的。因此,散文刨作需要善于抓住一点,联想开去。材料的组织,境界的开拓,感情的抒发,主题的表现,都有赖于联想。运用联想和想象,犹如使思维添上了彩色的翅膀,在散文写作时真正散开去,由一景一物一事一题,想到众多相关的材料,一个接一个,浮想联翩,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谈天说地,道古论今,横贯中外,视野开阔,笔触宽广。这样,不但会使文章丰富多采,而且会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有效的培养。

2,联想的种类

(1)因果联想。即对事物由因求果或由果溯因的一种联想方法。一提到“秋风”,往往立刻会想到“落叶”,为什么会想到“落叶”呢?因为“秋风”和“落叶”不但在时空上往往相伴出现,而且它们之间还有一定的因果关系,这就是“因果联想”或“相关联想”。

(2)类似联想。就是类比事物之间在本质上具有某种相似点,通过类似联想,可以由小及大、由浅入深、由近及远。我们好把小朋友比作“花朵”,因为花朵的鲜艳、惹人喜爱,和小朋友有相似之处;我们看到一位慈祥的女教师时,往往会想到妈妈,因为她们在某些方面相近,对我们都是一样的关怀、体贴。这就是“相似联想”。

(3)对比联想。即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联结在一起,以表达鲜明的爱憎之情。当我们提到被父母遗弃的孤儿时,会自然想到我们在父母身边的幸福,这就是“对比联想”。

由此可见,“相关”“因果”“相似”“对比”“相近”,就是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联系,这种联系就是“联想的桥梁”。散文写作时,应以联想作为桥梁,把互不相干的事物自然而有机地联系起来,或由眼前的景物想到其他景物,或由现在的事物想到类似的事物,或由某一话题想到古今中外的相关的人和事,或由抽象的符号、概念想到生动形象的画面等等。

3,联想的运用

我们在生活中,随时随地会产生联想。散文的联想,总是同精细的观察、细微的描述相结合。散文的画面,首先力求真实、具体,使人读之如身临其境,同时也要做到含蓄、深邃,使人读之能临境生情。作者给读者想象空间、回味余地愈大,则诗意的芬芳愈浓,这就离不开丰富而活跃的联想。联想,实质上是观察的深化,是此时此地的观察,与彼时彼地观察的融会贯通。没有这种融会贯通,便没有感受的加深、思想的升华、诗意的结晶。如果说。精细的观察。为作者采集了丰富的矿石,那活跃的联想,则是对这些矿石的冶炼和加工。

联想不是凭着个人的闪念所得,漫无边际地胡思乱想。要想让联想的翅膀飞起来,必须有广博的学识,掌握事物之间内在的联系和底蕴,有个人的创造性和激情,有个人爱好和思想的广大空间。否则,只能像蓬间雀那样在草梢上徘徊,而不能像大鹏那样展翅万里,海阔天空自由飞翔。

例如“水”这个话题,可以指导学生由水能溶解多种物质,海可包容万物想到人宽容的心境;由水的形状多变,适应于装它的各种容器、管道想到人也要根据不同的环境灵活变通;由水有三态变化但它的化学性质始终不变想到人不论处在什么环境,都要保持高洁的品质;等等。例如“垂钓”这话题,可从自我感受角度将众多垂钓的轶闻趣事、诗词佳句熔于一炉,以历史空间拓展主题内涵。如“自由”一话题,可从水中的鱼,想到空中的鸟,从地上的万物想到社会中的人事,等等。

例文评析

1,网中人生

有一首诗叫《生活》,内容只一个字:网——经典得无话可说。

有人说我活得潇洒,无拘无束,可我不信你真地就挣得破生活这只比如来佛的手掌还大的网。

我们管爸爸的姐妹叫姑姑,管妈妈的兄弟叫舅舅,管姐妹的孩子叫侄子,管爷爷的儿子(除爸爸)叫叔伯……就在我们出生后,我们就开始编织一张复杂得连我们自己也搞不清的人际关系网。然后随着我们的成长,这张网也被编得越来越复杂。我们得沿着连结那一个个结点的经线、纬线行事,容不得有半点偏差。如果不小心对老板提高了嗓门,对不起,那根线就得绷——你被炒鱿鱼了!只要不是游离于文明社会之外的人,谁又能逃得出这张网呢?

有一个幼稚的问题:看足球你看什么?回答:看场上22个人你拼我杀,为了将一个球送进一张牢不可破的网。—哈哈!球如人生!你拼命要想取得成功,可前面有那么多人挡着你的去路,你左攻右突,前拼后杀,最后终于突破了所有的防线,可在你面前的只有一张网。你无奈得将自己送进那张网——因为那就是你历经艰难险阻追求的成功目标呀!威尼斯墨尔多岛上的玻璃富商为了不泄露制造秘方把自己永远地“囚禁”在了那个孤独的小岛上;美丽的黛安娜王妃为了挣脱媒体、公共舆论、“狗仔队”的大网而撞得头破血流……于是成功人士的定义就是把自己一次次地送进编织好的“成功乏网”,如果你要成功,只能接受既定的“网络人生”的命运。

似乎很多人还嫌生活这张网不够大,他们又用电话线连结成一张四通八达、包裹整个世界的互联网。于是人们打开电脑,纵身一跃,跳进了这张“多姿多彩”的大网中。这张网可以帮你连接跟你脚底相对的纳斯达克,让你聪明的脑袋实现最大的利益;也可以让来自西伯利亚的病毒跟你交流交流,让你在键盘上辛苦经营十余年的心血毁于一旦。反正这是一张无所不能的神奇的网,不管它带来的是福音还是灾祸,人类已越来越离不开这张网了。

此外,你还能触摸到各色各样的网:婚姻网、世俗网、国际社会网……那么多的网就构成了一张生活的网。你诧异吗?你每天都呼吸着从“网孔”里钻进来的那团空气。不必抱怨生活的网限制了你大展拳脚,也不必盛赞这张网限制了不良念头的萌发,这就是生活的本来面目——一张缠缠绕绕的网。

简评:这篇文章的最大特色是联想丰富,作者跨上思想的骏马,在“网”中左冲右突,从人际关系网谈到足球场上,从威尼斯墨尔多岛上的玻璃富商谈到黛安娜王妃,又从互联网回到生活中,纵横开阖,伸缩自如,充分体现了作者丰富的阅历和驾驭语言的能力。同时,小作者又时时刻刻不忘在一张张网的背后。是人生,这里有无奈、有欣喜,也有感慨,充分表现了“人生如网”的感受,真正做到了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

2,世界因多彩而精彩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世界因万物而多彩,因多彩而精彩。在这个多元又多极的世界中,每一天都有新鲜事物产生。很多问题本来就没有一定的答案,如果有,也只有高下之分,而无对错之分。何必去穷究根底。追求统一呢?

还记得历史课上那个教完古代史后的必答题:你最喜

欢哪个朝代?答案是无奇不有,让老师眼花缭乱。谁也没有想去评出一个大众化的“最爱”。那本身就是无益之举。何必要统一呢?“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剐有风味”呀!战国时的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秦时的明月汉时的雄关,三国的鼎足之势,西晋竹林七贤的隐逸,还有唐的风华与宋的儒雅,元的四海归一及明清的肃穆庄严。无一不美,无一不留下千古的传奇。

所以我说:历史因多彩而精彩。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吟咏徐志摩的佳句,我也轻轻掀开文学神秘的面纱。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放,李商隐“留得残荷听雨声”的低沉,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旷达,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各有千秋。

所以我说:文学因多彩而精彩。

你可以在梅雨潭边感受朱自清描述的绿色的陶醉,你也可以在西湖边聆听柳浪与黄莺的对答;你可以小桥流水人家,也可以古道西风瘦马;你可以手持长剑,独立朔漠,感受“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你也可以手握画笔船头赏花写韵,领略一下“斜风细雨不须归”的闲适。从西域到东海,从朔北到江南,绮丽的风光给世界增添一抹耀眼的亮色。

所以我说:自然因多彩而精彩。

何必再去争论红楼中的花魁呢?不正是有了宝钗的端庄,黛玉的优雅,湘云的开朗,妙玉的清高,熙风的泼辣,晴雯的俏丽,紫鹃的聪慧,平儿的细致,大观园才得以流光,《红楼梦》才得以溢彩吗?不正是因为有了各种个性迥异的人,才构成了这么丰富的社会吗?

所以我说:人类因多彩而精彩。

是的,太多了。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那就借我一双慧眼吧!用它,去领略春华、秋实、夏炎与冬寒;用它,去笑对阴晴圆缺、云来雾往。

只因我相信,只有万花齐放,才是春满人间,那又何必追求一枝独秀呢?

因为世界因多彩而精彩!

简评:这篇美文联想丰富,采用立体思维,对话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展开了多角度,多侧面联想:“历史因多彩而精彩”“文学因多彩而精彩”“自然因多彩而精彩”“人类因多彩而精彩”“世界因多彩而精彩”。视角的广阔,使本文闪现出夺人眼目的亮色。

【跟踪训练】

校园中,运动场边的树梢上,挂着一只断线的风筝。此前,你注意到过这只风筝吗?这只风筝有没有唤起你的某些记忆?

请以“折翅树梢的风筝”为话题写一篇散文,不少于800字,重在联想和感悟。联想和想象追求神似,感悟注意由事物推及情与理。

猜你喜欢

散文事物
遥想右北平(散文)
我与风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精品奖(30名)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评论奖(10名)
老苏(散文节选)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单独中的洞见
春的消息(节选)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