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科类高职生顶岗实习面临的困境及策略选择

2009-03-17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09年12期
关键词:文科类顶岗高职生

张 泽

顶岗,顾名思义,是在生产一线的诸多岗位,从事生产性劳动,实习就是让学生适应工作环境,了解工作事宜,熟悉工作流程,为以后正式工作做准备。各类高职学院在安排高职生离校走入生产一线,进行劳动锻炼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做了有益的、带有开创性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一定经验,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是高职生特别是文科类高职生顶岗实习走不出的困境,它关系到我国整个高职教育的成败,必须引起全社会对高职教育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一、文科类高职生顶岗实习面临的困境

顶岗实习自开展以来,就全国总体状况看,工科生做得较文科生好,文科类特别是财经类专业、文秘类专业“顶岗实习”拓展不开,甚至面临失败。主要原因是此类专业企业提供的对口岗位有限,而且涉及到商业秘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中,学校出于“一厢情愿”,企业只是走走过场,履行形式罢了,造成学生的顶岗实习出现如下状况:

1,岗位不对口,万金油式的顶岗实习

调查发现,大学生实习岗位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推销员、市场推广、行政文秘、营业员和技术维护等。极大部分学生实习的方式仅限于观摩和学习,谈不上教育性实习,至多就是打打粗工,实习经历和所学专业的相关度仅有7%。而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岗位,实习单位唯恐躲避不及。如会计专业,很少有企业愿意让实习生接触账目;而文秘和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去整理卫生和端茶递水,形象好一点的,到门厅当迎宾小姐的大有人在。笔者对2006级360名应届毕业生进行顶岗实习的问卷调查发现:30%的人评价自己在做“机械体力劳作”,如文件装订、打字等;27%的人说“无法完成企业规定的销售任务”;20%的人称自己是“廉价劳动力”;90%的实习生觉得实习岗位不能发挥自己所长,实习中运用到的知识,主要是英语和普通计算机操作。这种把顶岗实习的学生当勤杂工、万金油式的实习严重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违背了顶岗实习的初衷。

2,实习单位不稳定,游击队式的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基地,游击队式的,打一枪换个地方的作法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突出地表现在:实习单位的选择没有提前找好,有了实习任务临时与实习单位联系,更有甚者为了应付检查,头脑一热,随便编一个实习任务,随便应付一下,这就是典型的“四无”实习,即:无实习目的、无实习计划、无实习要求、更无所谓实习结果。表现在实习单位方面,少数顶岗单位事先根本没有接受实习生的意愿,迫于面子,才极不情愿地接受毕业生顶岗,所以没有考虑安排实习教师,更没有考虑培训计划,这样的顶岗实习是典型的凑合行为。

3,依赖中介机构,贩卖式的顶岗实习

近几年,高职教育发展迅速,专业方向更新较快,专业教师教学偏重,联系实习单位的时间少而又少,很多学校的做法是委托社会中介机构介绍实习单位。笔者了解到,80%的文科类专业都是这么做的,这些中介不是从学生专业出发,也不是从学校角度去考虑,他们的目的就是通过介绍毕业生到单位顶岗,从中得到中介费,信誉好的中介机构接受学校委托还能找到专业基本对口的相关企事业单位让学生顶岗实习,绝大多数就是收了中介费,随便找几家用人单位,有的甚至将学生像商品一样,倒卖好几次,学生意见大,家长有反映,社会反响更强烈。

4,只有形式没有效果的顶岗实习

由于学校与实训单位存在貌合神离的现状。导致学生的顶岗实习出现如下恶性循环:重视实习形式,而忽视实习效果,不管学生是否达到实习目的,只要学生参与了,把相关的实习表格填写完毕,有实习单位的公章,就算实习任务完成了;考核内容单一,仅对实习生某一方面进行考核,如只对实习项目或实习结果进行考核,而没有对实习生的实习思想、实习过程等进行全方位的考核,考核没有真实性;评价方法简单,没有班组的考评和实习生之间市开互评议,甚至没有实习单位的意见。

二、走出文科类高职生顶岗实习困境的策略选择

从以上文科类高职生顶岗实习面临的困境来看,追根求源,是因为学校没有自己稳定的、工学结合、校企深度融合的实习基地,因此导致学生顶岗实习流于形式,从而引起对学生顶岗期间的松散管理。文科类高职生顶岗实习欲走出目前的瓶颈,必须从如下几个方面加大推进力度。

(一)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深度融合方式

解决学生的顶岗实习,关键的一步棋是搞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深度融合。主要有这样几种方式可供选择:

1“前校后厂”合作式

学校可以利用一些大型企业将接收职业院校的学生实习作为形象工程,以期通过社会效应获得政府或社会在其他方面的支持,或欲将市场细分渗透到学校,以求得天时地利人和等心理,学校可给他们提供场地,企业单位可以将其一条生产线、一个营业部或其他生产、经营性的实体安排在学校,由企业派责任人或承包人负责日常的管理与经营,学校提供技术咨询、技术工人或其他方便,实行自负盈亏,但该公司的大部分岗位必须由教师和实习生来顶岗。如文科类开办金融机构、实习超市、会计服务公司、宾馆招待所、旅行社。工科类则可开服装制造业、机电业、制冷与维修、信息处理等公司。学校不花钱或少花钱解决了学生和教师的顶岗实习,企业又得到了来自于政府和学校的各项优惠和便利,实现校企双赢。

2,“校外实习”协作式

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是解决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训、实践和就业等问题的根本出路。学校可根据现有专业和专业发展的需要,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有目的、分步骤地选择企业信誉良好、专业对口、企业实力雄厚、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知名企业合作,在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接收并负责管理学生的顶岗位实习。笔者所在学院作为江苏省经贸类流通服务业的牵头人,2004年成立了“江苏现代服务业职业教育集团”,并被推选为理事长单位,与“江苏五星电器有限公司、南京中央商场、南京新百、苏宁电器集团、苏果超市”等一大批作为副理事长单位的大型商贸企业,以及与作为常务理事长单位、理事单位的许多兄弟院校达成共建实训基地共识,建立了广泛而深入的协作关系。

3,“订单式”合作式

“订单式”合作式是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形式,合作方一般是大型企业,企业合作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学校按其要求培养所需的应用性技术人才,学生在入校时即与企业签定就业协议,在校二年学习专业理论课程,最后一年由协议单位安排顶岗位实习,实行半工半读。该模式要求学校与企业有广泛和长期的合作历史,而且这种合作必须建立在校企互信互认、互惠互利的基础之上。因此,高职院校必须主动利用各种资源与相关企业建立广泛的、多层面、多层次的紧密合作。

4,“实体公司”轮换式

彻底解决文科类高职生顶岗实习的最好途径是学校自己成立实体公司与校内实训基地融合为一体,老师首先成为各部门的负责人,对外承接并开展实际业务,对内轮换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完全采用企业化运作方式。笔者所在的学院会计系正在筹建将日

常教学与实训、培训、专业业务开展融为一体的“会计集团教学公司”,解决了困扰我院多年来的财经类专业“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两张皮的难关。不仅比较好地解决了实训、实践条件不足、顶岗实习岗位欠缺的矛盾,更重要的是加强了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让教师深入企业,深入实习基地,成为行业专家,进入行业前沿,占据行业制高点,将专业岗位变化、技术升级融入行业发展中,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健全和落实对实习基地和实习生的管理和考核制度

抓好学生的顸岗实习,第二步棋是健全和落实对实习基地和实习生的督导和考核制度。

1,建立巡回制度,与实习单位沟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建立巡回督导制度,加强对实习生的教育和管理是极其重要的,学生离校到生产一线顶岗实习,一般安排6-12个月,这个时间,对学生来说是很长,没有精心组织和管理,是很容易出大问题的。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出现的急躁情绪,心理落差,工作辛苦疲劳,以及生活、操作安全、生活安全,工种调换等等问题,都需要巡回老师及时沟通、协调。

2,完善考核机制,实行双向评价,强化评价效果

由于生产实习的特殊性,许多高职院校一直以来对学生实习的考核比较粗放,缺乏行之有效的考核手段。顶岗实习的考核可采用平时监控与期末答辩相结合、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的方式进行。其成绩评定采用优、良、中、及格、不及格5级评定,对考核不及格者应要求其重修该顶岗实习实践性环节。对顶岗实习单位或实习岗位未获指导教师认可的、顶岗实习期间发生重大错误被企业劝退的、实际实习天数不足规定天数的80%的、《顶岗实习记录本》记录内容不足1/2的,直接取消其考核资格,责其重修,以加强考核的严肃性。

顶岗实习考核体系,可以从实习记录、企业鉴定、学校鉴定三方面,按3:3:4的权重进行。对实习日志及周小结,要求做到认真及时、真实全面地完成平时记录的填写,对专业知识、企业管理等内容及时总结。该项由指导教师依据平时检查的情况进行考核。企业鉴定包含企业方平时的考核意见和实习期末给出的考核等。考核人可以是生产管理部门或者学生的师傅。学校鉴定是针对学生实习任务书中要求完成的专业课题及班组管理小论文进行答辩式考核。由顶岗实习考核小组具体操作,其组织方式类似毕业答辩,但可更侧重于学生的叙述,且答辩涉及的广度和深度不宜太大。通过答辩可以很明显地考察出顶岗实习的优劣。这样考核,虽然难度要大一些,步骤要多一些,过程也要复杂一些,但考核的效果应该更好一些。

猜你喜欢

文科类顶岗高职生
文科类跨专业综合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试论文科类硕士研究生就业困境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论高职文科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独立学院文科类毕业生四位一体的就业体系构建研究
要为高职生打造更多的“学习路径”
在顶岗实习中加强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