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培养能力为目标的计算机课程改革的探索

2009-03-17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09年12期
关键词:计算机能力课程

李 洋

长期以来计算机专业教学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和支配,强调知识的基础、理论的基础学习,忽视学生计算机实际技能、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和主动参与与实践意识的培养。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的实际技能的掌握受到较大程度地限制,这就需要我们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目前比较流行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合作学习理论为指导。对原有的计算机课程进行改革,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来提升学生的能力。

一、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改革措施

1,注重课程体系的实践性,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结构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新技术不断涌现并趋于成熟,开始走入课堂,这就产生了一些新课程,但是一些传统课程又不能丢掉,既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又能引入新的学科发展方向和技术。采取课程群是一个比较有效的解决途径。将相关的几门课程组合起来,构成一个群,设置主要的知识点,去掉这几门课程中重复的部分,使学生既能够掌握这些课程的精髓部分,又能节约一些课时。例如,在《微机原理》、《汇编语言》、《逻辑电路》和《单片机及应用》等,将这些课程归为一个课题,对部分重复内容进行整体设计和优化处理,形成形成前后连续的课程,并指定专门教师全程负责,综合安排内容与深度。通过课程群建设,一方面节省了教学资源和课时,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师和学生对相关课程融会贯通。

2,构建一个基于web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支撑平台

构建一个基于web的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支撑平台很大程度上弥补目前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统一的教学进度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的现状,为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充分沟通与交流提供新渠道,以达到知识分享和共同学习的最终目的。Web平台将与课堂教学形成优势,并具有以下特点:1,对基础不同的学生群体来说,实现个性化教学法2根据学生的等级不同,调节他的等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3,对学生的学习进度,提问的问题,常遇到的难点行进行深度分析。分析结果将为教师课堂授课提供参考依据。

3,重视计算机实训教学

目前,许多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和培养上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摆在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方面的一个重要课题。面对这样的状况,学校应将计算机的实训课程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设计实践教学体系。首先,明确实践教学目标,完善实践教学内容,建立相对而言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实训教学体系可以落实在每学期几周的小学期的实践教学和毕业设计中。其次,合理安排理论与实践的课时比例,课时比例不能一刀切,要根据不同的课程性质来决定,一般情况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的比例为1:1或3:2为宜。最后,实施与课程体系相匹配的考核方式,要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中,采用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法。同课程结业考核和过程性考核相结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加大了过程性考核在总成绩的比重。实训教学采用网络考试和学习支持系统,探索上机、作业、笔试和网络化考试等多种实训方式,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

4,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

(1)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指知识及技能的传授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有利于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自主学习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任务驱动为主线的计算机课在内容的安排上,不再以知识点作为线索,而是改用以任务为线索串联知识模块,组成教学内容。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任务驱动的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主动增加难度,从而使学生能学有所获,学以致用。例如在c语言编程中,我们可以设计贯穿所有c语言设计的任务“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学生在每堂课的内容,阶段性实现“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部分内容,最后当完成“综合应用”时,学生将实现整个系统。整个例子贯穿全部课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充分体现了任务驱动的思想。

(2)多层次教学体系

“多层次教学”思想源于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多层次教学是尊重学生的个性,促进所有学生发展的有效措施。教学体系可分三层:第一层是计算机基础课,第二层为计算机程序设计,第三层为计算机应用技术选修课。该体系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应用创新能力。第一层强调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同时。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特别强调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具备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自学新软件和计算机技术的能力。第二层以培养学生的算法设计和程序设计能力为目标,让学生提出问题一查找问题—讨论问题一解决问题,同时针对方向不同,开设一些课程深化学生在本专业应用能力。在学完第二层内容后,教师对该方案的深入理解和贯彻落实后,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和算法设计能力逐年提高。第三层学生学习了前两个层次的基础上,具备了较好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开设一此兴趣小组和工作室,帮助学习优秀的学生参加竞赛或开发新程序,增强学生的技能,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3)案例式的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在计算机教学中,我们也采用案例驱动的教学方法,每一部分的理论知识,都要配以相应的案例讲解来帮助学生消化和理解理论知识。即围绕一定培训的日的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生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通常为书面形式),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力试。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方法。案例教学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同时注重双向交流。在学JAVA语言时,教师讲解的案例一般是公司所遇到的问题,把对这些实际的问题的解决方案转化为课堂教学的生动案例,老师提供的代码级别的,定义规范,流程清楚,可读性强,具备参考价值,让学生看到这些编程技术的实际作用,在学习中慢慢渗透和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4)项目式的教学模式

项目驱动教学法是一种生动、灵活、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它以一个完整的软件开发项目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以项目的构建过程为线索安排教学步骤:教学过程由项目的任务驱动。这种开放性、创新性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克服以往的教学法的弊端,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掌握课程的精髓,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实用性,而且必须源于实际,最好能和学生实际工作、学习或生活相关;项目必须由任课老师亲自开发,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从整体上把握项目,也能从细节调整和控制项目的规模,并根据项目的重难点,有针对性实施教学。项目规模和难易度要适合,既能涵盖主要知识点、难易适中,又具备一定的整体性和挑战性。

5,培养和引进“双师型”教师,积极开展“双证书”教育

为了强化计算机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真正的应用型人才,学校应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方面选派教师到国外或国内科研机构进修,提高其专业素养,同时选派优秀的老师下企业中更新知识,去学习企业的管理,了解企业对毕业生知识、能力、素养的确切要求,以便修改企业学生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鼓励教师去跟踪当前的最新技术,与企事业合作搞项目,使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知识得到提高和更新。另一方面,学校还要引进实践能力强、理论基础好的企业软件工程师到校任教,聘请企业中的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或来校进行学术交流。

通过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既懂学科理论又懂专业操作、实践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双师型”教师团队,这样才能保证师资队伍的知识更新,适应计算机新技术飞速发展的要求。

此外,将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纳入教学教育,形成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与高等教育结合在一起的“双证书”教育促进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全面发展。“双证书”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满足就业市场对就业者劳动技能的要求,提高学生实践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让“双证书”教育成为计算机实践教学的突破口。

6,围绕注重能力培养的教材建设

建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教学思想与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是教学方法与经验的结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具有广泛的辐射作用。因此,要建立培养能力为目标的计算机课程体系,就必须有一批针对性强的优秀教材。这就需要我们从现在开始积极开展教材建设。根据学生的具体要求不断修改和完善课程体系所用教材,推进教材的改革,建设出一批精品教材。真正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计算机能力课程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计算机操作系统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