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对西方杂音中国更加淡定

2009-03-17

环球时报 2009-03-17
关键词:骂声杂音底气

刘道衡

随着一些敏感“纪念日”的到来和临近,国外一些政治人物、媒体、团体和个人,又开始了几乎是例行公事的对华“骂战”。以往此时,中国人往往会很愤慨、很激动,或迫不及待反唇相讥,或字斟句酌逐条反驳,显得对这种骂声相当敏感,相当在意。可近来这种情况出现了相当的变化:中国人似乎不像过去那样“怕骂”了。

过去,中国人很在意外国人(特别是西方人)怎么看我们。中国近代有长达百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屈辱史,中国人在意外国人的“骂”,是对大国长期干涉中国内政的积怨所致。同时,中国是一个曾长期封闭的国家,对外交往少,对外国了解也少。外国传来的杂音,究竟是官方、准官方还是民间所发出的?其背后代表了哪个阶层的利益?发出这样的杂音,目的究竟是发泄、是挑衅,还是试探?由于不知彼,很难分辨,更难把握个中分寸和玄机。于是中国人以往的处理方式,便是不分青红皂白,对一切外来的不和谐音或推挡、或劈杀,一概作出尽可能最强硬的反应。

而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当面对外国的骂声时,中国人越来越淡定了:不再逐条逐句反驳,不再因一句话跳起来,而仅仅是阐述自己的立场,并在原则问题上表态;不再对某些刺激性的语言作瞬时反应,而是你说你的,我做我的,可听则听,不可听则否。这种变化原因何在?

在笔者看来,首先是中国人底气足了。中国如今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都成为世界举足轻重的大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民自信心也空前饱满,底气更足了,心态更稳了。有了充足的底气,稳健的心态,自然对那些外来的不和谐音听之淡定。涉及原则不妨驳之,无稽之谈则大可付诸一笑,有那么点道理的不妨听上一听。

其次是中国人耳聪目明了。如今不少国人对外国的政治体制、风土人情、民族个性、宗教文化甚至媒体风格都了如指掌。哪些是善意的批评,哪些是认真的探讨,哪些又是恶意的挑衅或谩骂,都能在此基础上予以分辨;哪些声音代表了政府立场,哪些不过是个别政客、个别团体的叫嚣喧哗,也都能心中有底。过去中国人对外国“骂声”的“怕”也好,“怒”也罢,许多都出于不摸底、不了解。如今中国对外国越来越知己知彼了,对外来“骂声”也自然不似以往那般每每反应激烈了。

有人曾说,医生没有怕鬼的,猎人没有怕狼的,这是因为医生都了解世上根本无鬼,而猎人对狼的禀性了如指掌,对自己的技艺信心十足。“不怕”源于对他人的了解,和对自己的自信。随着中国社会开放的进一步深化,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这种了解和自信会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充分,中国人对外来的骂声,也会有越来越坚韧的听觉神经,和越来越得体的反应。▲(作者是国际问题学者。)

猜你喜欢

骂声杂音底气
杂音
才华与底气
小儿心脏听诊杂音知多少
骂声中的浪漫
须警惕小儿“心杂音”
底气1
底气
父亲的骂声
骂声中的浪漫
有杂音不一定就是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