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韩国语教学中的文化知识渗透
2009-03-15夏艳
夏 艳
中韩两国位置毗邻,一衣带水。自古以来就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有着非常密切的交流,特别是中韩两国建交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对韩国的关注日渐升温。人们通过各种媒体了解韩国,在中国逐渐形成了“韩流”的热潮,由此出现了各高校韩国语专业报名的火爆场面,至今为止已有一百多所高校设立了韩国语专业并进行了正规的韩国语言教育。但由于起步较晚而且发展速度迅猛,造成了部分语言教学方面的缺陷,其中文化知识渗透的不足正是其中之一,由此形成学生语言学习的肤浅化和机械化。
第一,文化在韩国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近些年来,语言教学界愈发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文化渗透因素。奈达认为,“语言和文化是两个象征性体系,我们用语言所说的一切都有意义,不论是指定意义,社会意义,外延意义,还是内涵意义。我们所使用的每一种语言形式都有其固定的含义,表达的是不同语境下的文化含义,因为语言和文化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并且文化比语言的表达更为宽泛。”由此可以看出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方面,语言体现着文化,文化将自己的精髓渗透在语言之中,通过语言这面镜子能够体现文化的特性;另一方面,文化还会对语言产生制约的反作用,它的每一个微小变化都会对语言产生直接影响。
语言的习得过程就是文化理解的过程,文化利用语言这个工具来传承和发展。学习者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了解了文化,同时通过文化的理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语言不仅仅是人们进行意识疏通的工具,而且也是反映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价值观念、民族心理和性格特征的一个平台。因此通过语言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考察其社会特性。
语言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语音﹑词汇和语法,还要透过这些表面的语言规则来分析和熟悉背后的文化知识。这要求学习者要从新的高度来认识语言,即从使用这种语言的人的角度出发去观察事物和表达观点。将语言和文化融会贯通的教学才是地道的外国语教学,这既符合语言教学的规律,也符合人才的培养目的和社会需求。
第二,中韩文化差异在语言方面的表现。朴甲洙认为:“‘语言文化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由语言所形成的文化,这可以作为文化的代表形式存在;另一个是作为语言背景的文化,这反映在语言生活或者单词和语法方面。”人类使用的语言包含着社会文化,所以任何语言的使用都在表现着这种文化。由此看来,学习韩国语的过程实际就是学习这个民族文化的过程,能够熟练地运用语言就表明已经很好地掌握了这个民族的文化。
语言的语法规则没有法律的规定,只是大众约定俗成的一种共有规则体系,它的目的旨在能够进行有效的意识沟通。各个民族的语言都有其独立的文化背景,而这一独特性势必会在语言的运用上体现出来。韩国语的基本语法结构是句子以“主语—宾语—谓语”的形式构成。由于句子顺序比较自由,所以除定语外其他成分可以根据需要颠倒位置。它的主语往往省略,尤其在一问一答式的对话中,其他句子成分也可以省略。看韩剧时我们可能会觉得主人公说的话很短,但是字幕的翻译却很多,原因正是在这里。
韩国语的敬语也是一个很独特的语言现象。我们汉语里的“我”只有一种说法,但是韩国语却区分为两种,平阶称用于同同辈或晚辈的对话,而谦称则用于同长辈或上级的对话。除了“我”以外,韩国语中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在使用时都有其严格规定用于同哪种身份和年龄对象的对话。而这种文化特性正是由于韩国长久以来和中国的毗邻关系而受到儒家礼教影响在语言方面的体现。
此外在惯用语和俗语方面韩国语也有很多体现其独特性的用法。很多学习韩国语的中国学生,他们往往在没有文化背景的情况下只能凭字面意思去猜测,而这个时候教师的讲解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需要细致解释的正是这样带有文化现象的语言区别,让学生逐渐接受这种语言同母语的区别是文化渗透性教学的最终目的。
第三,韩国语文化教学的现状及文化知识渗透方案。在进行文化知识渗透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时
间问题。在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结合的问题上,鲁健骥先生认为:有人“把文化仅仅理解为古代的经史典籍、政治思想、典章制度等所谓的‘大文化。如果把语言教学中所强调的文化理解为‘文化习俗,即‘小文化,那么,就不是‘无文化可言了。从某种意义上讲,任何语言形式都能负载一定的文化内涵,语言形式只有赋予它一定的文化内涵,才是有意义的。”语言和文化结合的方式完全可以多样化、生活化和零散化,不必等到学生的语言达到能看懂有关文化内容课文的程度才进行文化教学。所以在任何语言学习阶段,结合文化的教学都可以实现。
首先,教师本身文化知识缺乏,重知识灌输而不重文化背景铺垫。现在很多高校的韩国语教师没有经过文化方面的专门学习而造成其本身的文化素质不高,所以教学过程中很难实现文化知识的渗透。高校韩国语教师应具备的文化素质包括:扎实的韩国语言功底,恰当生动的汉语表达方式,广博的民俗礼仪规范和历史地理知识,前沿的时尚动态视角,适时融合文化讲解语言知识的能力。
其次,学生受母语思维习惯影响较大,母语的正负迁移并存。韩国语和汉语同属阿尔泰语系,在现代韩国语中的词汇70%是标准的古汉语词汇,很多接近中国南方的闽、粤、吴语发音,这样的特性为母语为汉语的学生在词汇记忆方面提供了很多了便利的条件,只要掌握了汉字的韩国语发音就可以很容易记下单词。但由于在语序和具体使用词汇上的差异,有很多中国学生以为只要把汉语按发音翻译过去韩国人就可以听懂了,这样直译汉语的方式造成的结果是母语的负迁移突显,形成“汉语式韩国语”。针对这样的现象,为学生多创造和韩国留学生交流或者直接到韩国本土学习的机会来使其自然的习得语言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再次,教材及教学手段落后,学生对文化学习的兴致不高。现阶段的高校韩国语教学大多还停留在使用固定教材进行黑板粉笔式教学的阶段,而文化知识的教学只是通过书本的讲解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的。由于教材内容的抽象和枯燥,很多学生对单纯的文化讲解没有兴趣,只是为了记忆而学习。如果在语言文化教学过程中能够增加多媒体的使用和以文化体验的方式进行会让学生有更直观立体的观赏和体验机会,不仅可以激发其学习兴趣,对语言的学习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任强,游建民.语言教学与文化渗透[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9).
[2]薛正花. 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J],青海师专学报,2008(2).
[3]张华. 英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J],科学之友,2007(12).
[4]刘春芬. 浅谈语言教学与文化[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2).
(作者简介:夏艳,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