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悲凄的美学意蕴

2009-03-15

飞天 2009年22期
关键词:穆斯林古典悲剧

徐 冰

“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作家霍达凭借其高超的创作功力,以精巧的构思,通过时空穿梭的叙事方式和“月”、玉”交错并行的两条线索,向读者展现了最纯洁的梦想、最凄美的爱情和最痛楚的命运,感动了几代中国人。本文即以“新月”为切入点,通过阐释其意象,来分析它凄美的美学意蕴和韩新月无法逃避的悲剧命运。

一、“月”的意象功能

所谓意象,就是寓“意”之“象”,是指将创作主体独特的思想情感融入客观物象,使其成为包含隐喻、象征、暗示等深层意蕴的具体形象。月本无情,人却有意,“月”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使用最为频繁的意象,衍生出含蕴不尽的象征喻指。月是忧伤,“杨柳岸,晓风残月”;月是浪漫,“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月还是相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千百年来,月还是那个月,挂在天上,但文学作品中的月却因为承载了人们丰富的情感而变得摇曳多姿,曼妙婀娜。

二、“新月”的意象及韩新月的悲剧命运

“月”是作者霍达在其作品《穆斯林的葬礼》中使用的一个重要意象。“月”即指回族少女韩新月。美丽聪慧的她,怀着对学业的期许、对爱情的期望,刚刚踏上人生青春旅途时,却因绝症而不得不离开这个让她无限眷念的世界,带着不舍,带着遗憾。她的悲剧人生和多舛命运正是通过“新月”这一意象传达出来的。

(一)中国古典文化视角下“新月”的意象

在我国古典诗词中新月象征美丽,如新月如眉,让读者从美如新月的娥眉展开联想,想象到她的明眸她的皓齿。新月又象征希望,如新月如芽,使人自然联想到它由新月至半月、圆月和残月的无可限量的发展[1]。当韩子奇给女儿起名时,不仅仅是因为她出生时天上挂着一弯新月的缘故,一定还饱含着希望女儿如新月般美丽纯洁的美好愿望和对女儿未来人生寄予厚望的殷切期许。但是,玉易碎,月易缺,这又使月深含一种悲剧性底蕴。在这部小说中,新月这一意象体现了中国古典美学中的阴柔美,其所具有的清朗爽洁之韵已被淡化,而突出了它柔婉凄清的悲剧之美[2]。

“弯弯的一道新月从西南方向的天际升起,浮在远处的树梢上空,浮在黑黝黝的房舍上空,它是那么细小、玲珑,像衬在黑丝绒上的一枚象牙,像沉落水中仅仅露出边缘的一只白壁,像漂在水面上的一条小船,这小船驶向何方?”[3]在小说第二章《月冷》中,韩新月出场,在父母为其高考志愿发生争执时,她来到院中,看见天上的一弯新月,如象牙般美丽精致。但在这个心中充满苦闷的少女眼中,此时的新月更像是一只即将沉没,无力挽回的白璧,是在苍茫天地间不知驶往何方的一条孤立无援的小船,折射出她在面对不可预知的未来人生时,内心深处充斥的彷徨与无助。“天上的月亮有自己的运行轨道,从容不迫地向前走去,她呢?她现在却在一个十字路口,茫然徘徊”。这里“新月”的意象传递给读者一种淡淡的忧伤,新月毕竟不是满月,纤纤一抹挂在天上,似柔弱无力的女子,暗示韩新月无法选择和掌控自己的生活,摆脱不了悲剧性的既定命运。

韩新月不能选择自己的身世。生母梁冰玉与父亲韩子奇在异国他乡流落飘零时产生爱情,将她带到了人世。但这段为世俗和教义所不容的爱情注定是短暂的。当姐妹反目、恋人背弃时,生母含泪再次远走他乡。韩新月从此失去了母亲温暖的呵护,在养母冷漠的情感中成长起来,就像一弯新月挂在清冷的夜空,孤独而寂寞。

韩新月不能选择自己的健康。在她为学业理想发奋努力、孜孜以求时,当美好的爱情叩响她少女的心扉时,突如其来的病魔把她推入了绝望的深渊,就像一抹细细的新月,弱小无助,突如其来的一片乌云就能遮蔽她全部的光华。

(二)伊斯兰文化视角下的“新月”的意象

小说中的“新月”又被寄寓了一种独特的伊斯兰文化精神。穆斯林对新月情有独钟,在他们看来,新月象征上升、新生、幸福和吉祥。因此,穆斯林用绿色的新月旗作为伊斯兰教的标志,用一弯圣洁的新月标志来装点神圣的清真寺宣礼塔顶。韩新月这个人物也由此被蒙上了一层浓浓的宗教色彩,成为伊斯兰教的象征,显得神圣而不可亵渎。因此,当恪守教规、古板蛮横的梁君壁发现女儿韩新月竟然违反教规与汉族青年楚雁潮相爱的事实后,不顾新月重病在身,不仅横加阻拦,甚至还说出“我宁可看着你死了,也不能叫你给我丢人现眼”的残忍话语。

柔弱的韩新月无法决定自己的爱情。当楚雁潮的真挚爱情让她找到人生的真谛,使她在身患绝症放弃希望时又重拾生活的勇气时,无情的教规又横亘在她和恋人之间,再次将本已被绝症折磨得奄奄一息的她逼上了生命的绝境。

新月终于不堪重击,离开了她的亲人和爱人,离开了这个她满怀期待和希冀的世界。当她来到这个世界时,“天上挂着一弯圣洁的新月”。但令人遗憾的是,新月最终没能变成满月,在人生旅程刚刚开始时就戛然而止,永远定格为“墓碑上浮雕出的一弯美丽的新月”。这残酷的轮回似乎早就预示着她过早凋谢的人生。新月“在圣洁的斋月死去,在庄严的开斋节出门”,融入了明净悠远的天空,成了天上的那弯神圣静穆的新月。尽管新月象征着美丽纯洁,但却注定是残缺的,是一种悲剧性的伏笔。她的身世、绝症和宗教信仰都使她注定只能成为一弯残缺的新月,不能继续其走向圆满的旅程。

当韩新月的恋人和亲生母亲来到她的墓前悼念时,“西南天际,一弯新月升起来了,虚虚的,淡淡的,朦朦胧胧,若有若无……”此情此景下,“新月”这一意象再次象征了新月生命的脆弱和命运的悲剧。天上新月依旧在,人间新月何处寻?这种强烈的物是人非的感觉让他们肝肠寸断,唯有将他们无尽的思念寄予天上这一弯虚虚淡淡、若有若无的新月。

天上,新月朦胧;地上,琴声缥缈。小说就在这凄美的意境中结束了,留给读者无尽的悲哀与不舍。

[参考文献]

[1]朱恒.中国古典诗词新月意象探微[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1).

[2]《穆斯林的葬礼》意境艺术剖析[EB/OL].http://www.citychinese.com/bbs1/dispbbs.asp?boardid=389&ID=5253.

[3]霍达.穆斯林的葬礼[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徐冰,燕山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穆斯林古典悲剧
Chapter 23 A chain of tragedies 第23章 连环悲剧
印尼·雅加达
古典名画神配文,第一幅就笑了,哈哈
英国穆斯林更重国家认同
画家的悲剧
穆斯林在欧洲与居民互认度迥异
近视的悲剧
轻古典风
不希望历史“悲剧”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