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农业节目的一些思考
2009-03-15马建中
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电视作为强势媒体,宣传“三农”、服务“三农”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农业节目如果失去了农民群众的需要和支持,就失去了存在的根本。如何使农业节目让农民真正爱看,新时期新的历史使命要求农业节目必须更加贴近“三农”。
第一,了解“三农”需求,找准节目定位。农业电视节目是办给农民看的,是针对性很强的服务类节目。农民最讲究实惠,节目要让农民喜欢,看了有用,所以我们必须关注和了解农民最需要什么。在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的形式,了解农业、农村、农民所需,据此来确定栏目的宗旨和节目的定位。
首先,要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宗旨不动摇。在节目设置上,应根据农业、农民和农村的需求,来确定各类农业节目的比例。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要了解农民的所思、所盼和所想,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农业、一切为了农村、一切为了农民。
其次,在节目创作理念上要突出特色,强化民生。农村电视节目的品牌定位包含节目定位与理念定位两个方面。节目定位就是要将电视节目的焦点聚焦于广大的农村观众。理念定位即明确电视媒体在传递信息上的价值取向。节目定位要准,指导性要强。节目必须有强烈的“农味”,即要具有“乡土气息”。
最后,要注意农村收视群的划分,做好收视群体分析。目前,在农村社会已经分化出许多不同的社会群体,他们在对待电视节目的态度、选择信息的角度上有明显差异,只有对这些观众的具体需求状态有了清晰的认识,注重研究农村各类观众的差别和变化,才能真正赢得农村观众的喜爱。
第二,根据“三农”需要提高节目的质量。如何更好地去做农业节目,是摆在节目编导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这就要求我们了解三农对信息的需求,据此来制作节目。
目前,农民最需要的信息种类集中表现为四大类信息:宏观类信息,即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信息;实际操作类信息,即新技术、新品种等;市场类信息,即农产品价格、销路、供求等信息;科技知识类信息,即科学文化常识、教育、卫生、健康等知识。其中实际操作类信息在三农信息中占有很大的需求,农业技术推广它是给农民介绍相关农业技术的电视节目,主要是为了推广新兴科技, 提高农民种养殖水平,帮助农民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因此它具有很大的实用性,并且能为农民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
在节目制作过程中,由于节目的对象是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民, 要想让他们看懂,在涉及科学道理时,一定要讲透、讲清楚,尽量讲的通俗易懂。因此,讲透科学道理,注重通俗性是制作农业技术推广节目中的重要环节。讲透科学道理,首先,要保证自己所说的科学内容是准确无误的。科学内容正确了,因果关系才能连贯,观众才能看得明白。如果科学内容本身不准确,相应的因果关系就会混乱。其次,要深人了解观众的思维方式和语言现状。一般来说,我省农民的农业科技普及率较低,人们生活节奏相对较慢,思想相对保守。在这种情况下,技术推广节目语言就要更加平实、节奏不能太快、技术的好处和优点要多讲。最后,还要在语言的应用上下功夫,要讲透科学道理,注重通俗性。不管是专家讲述、解说词或采访对象的语言,都要尽量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既要吸引人,又要贴近观众的生活和思维。一般不要用太深奥的专业术语,不要借助复杂的数学公式来说明道理,更不能站在专家的角度去讲去说,避免给观众留下艰涩、混乱甚至错误的观念和印象,使其难于理解或接受。这在实践中会带来很多麻烦,甚至造成技术应用不当的破坏性后果。要把农业技术推广节目做好,做的吸引人,最基本的就是要遵循人类的普遍思维规律。
第三,注意农民习惯,合理编排节目的播出。农业节目的播出首先要符合农民的收视习惯,满足农民的要求。农村和城市生活习惯不同,收视习惯也不一样。农民有着特殊的“农情”,随着季节、农事及天气的变化,生活规律常常会被改变。因此,农业节目首先应该考虑农民的劳作规律和忙闲季节的变化,合理安排播出时间。农民的劳作规律常常是白天出工,晚上休息,只有在休息时才有闲暇时间看电视,因此,农业电视节目的主要播出时间一般应该安排在晚饭后,但也不宜太迟,以免影响到第二天的劳作。同时,节目播出时间应根据季节变化进行调整,做到适时、适事,及时把农民急需的信息送到他们手中。
在合理配置对“农”节目播出时间,以实现电视传播的最大效益化的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在节目布局的安排上要加大对“农”新闻宣传力度,力求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接近性;二是要努力构建对“农”电视品牌栏目;三是努力增强对“农”服务意识。开拓农村电视市场,要力避“捞一把”的短视行为,应把服务意识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农民兄弟的“欢心”。
第四,深化“三农”服务,增强节目影响。农业电视节目的制作应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才能扩大社会影响力。首先,加强与政府职能部门和教育科研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充分利用政策资源、科技资源和智力资源,制作出科技含量高、实用性强、深受群众欢迎的科普社教节目。作为地方电视台,要发挥地域优势,介绍农业技术,要适应当地的农情,符合本地的实际。制作的农业节目应具有权威性、专业性、实用性和电视专业水准,能引导农民走上致富之路。解读政策要准确、讲授知识要实用、传递信息要及时,要为农民提供有效的专业化服务。其次,要利用技术手段吸引观众“爱看”。农业生产过程本身并不具有复杂的过程,在制作节目时,要尽可能多地利用高新技术来表现主题,尤其是运用画面语言,使节目更具有欣赏性。农业电视节目的画面语言应多采用醒目的近景和特写镜头来表述。办好农业电视节目,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注意,但最重要的是将最实用的知识呈现给农民,让农民喜欢。最后,农业电视节目是面向农民这一特定群体、农村这一特定区域和“三农”发展的特定需要的专业性节目。就目前来说,要在农村打开电视市场,就必须围绕如何为农民增收做文章,尤其要增强对农村的信息服务、科技服务以及法制服务意识。长期以来,由于农村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电视传播应发挥自己的优势,尽可能多地给农民以致富的信息服务。特别是现在,广大农村面临着新一轮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受众一直渴望有效的科技服务。而要实行真正有效的科技服务,就必须紧紧围绕社会化服务,加大对农业产业化,提供技术、信息、生产资料、市场流通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报道。要结合季节和当地产业特点,有所选择,有所侧重,使农民能真正感到此类服务的实用性和价值。此外,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法律的保障,电视传媒应充分利用国家依法治国的大背景,积极引导农民守法经营,讲求诚信,勤劳致富,守法致富,努力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制水平。
总之,制作农业节目时,必须按农民的收视需求和习惯决定节目内容、选择节目表达形式。农业电视节目在内容上要以农业的专业性政策、信息、技术、技能、经验等为主,满足农民在这些方面的特定要求,同时按照农民的收视习惯来编排和包装节目。
(作者单位:马建中,甘肃省广播电影电视总台电视经济频道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