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迪金森诗歌

2009-03-15杨晓丽

飞天 2009年22期
关键词:女诗人爱默生女性主义

“生态女性主义”一词是法国女性主义学者弗朗索瓦·德·埃奥博尼在《女性主义或死亡》中首次提出的。她呼吁妇女进行一场生态运动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指出“对妇女的压迫与对自然的压迫有着直接的联系”[1]。生态女性主义是女性主义与生态学思想结合的产物。如今生态女性主义已渗透到哲学、文学、经济等领域。虽视角呈多元化,但始终有两个不变焦点,即女性和自然。自然在文明发展史中被视为被征服与统治的对象,是没有发言权的他者,与自然地位相仿,女性代表父权统治下人类社会的他者。生态女性主义者从批判西方现代世界观中的等级二元论及统治逻辑着手把自然和女性受压迫和蔑视的遭遇相提并论,指出解放女性和解放自然须同时被认知。“我们真正想创造一个生态社会,那么,它不仅应该是一个免除了有害物质和生态灾难威胁的社会,一个免除了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毒害的社会”[2]。只有真正摈弃了父权制思想、人类中心主义、阶级主义、帝国主义、种族主义和精神性信奉等其他形式的压迫,人类才会拥有一个男女平等、人类社会与自然万物和谐发展的生态化社会。

迪金森是美国19世纪杰出的女诗人,是与艾伦坡、惠特曼齐名的现代派诗歌先驱。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她是一位活在世上鲜为人知,谢世后才闻名的传奇女诗人。最先翻译迪金森诗歌的学人江枫先生曾说狄金森“上承浪漫主义余续,下开现代主义之先河” [3],这是对她最恰如其分的评价。她的诗歌感情真挚、意象丰富、结构奇特,既有浪漫主义的色彩又充溢理性的思维。狄金森生前只匿名发表过8首诗,死后被发现创作了近1800首诗歌。闭门独处、归隐幽居却才智超群的女诗人内心世界极丰富多彩,孤寂漫长的岁月里她认真探索生命的真谛,探索人类与自然和男女两性的真正含义。这些诗歌主题都与生态女性主义思想不谋而合。因此本文拟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来解读迪金森诗歌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一、自然

生态运动试图在理论和实践上为自然发言,与自然地位相似,女性代表父权思想统治下人类社会的他者。在西方文明发展史中,父权意识支配着世界,信奉人类中心主义,随时准备征服和改造自然。人类对于自然的侵略等同于男性对于女性肉体的侵略,生态女性主义者认为正是这种父权制思想造成自然环境的恶化。自然是客观存在的,人类是后来居住者,所以自然拥有自身独立内在的价值。因此人类不应总征服自然,而应维护自然界动植物的生命,建立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平等与和谐。

很少有人像女诗人艾米丽迪金森那样,人生和诗歌都如此的贴近自然。从她诗作的内容和风格看,《圣经》、莎士比亚、17世纪的玄学派诗歌、19世纪的英国女作家及超验主义都是影响她诗歌创作的源头活水。爱默生被认为是迪金森的“文学与精神之父”。爱默生强调个性的解放,摆脱神学、教条主义及传统思想的束缚,提倡“天人合一”,认为“自然是人类精神的化身”[4]。爱默生反对权威崇尚直觉,提倡用直观去感知世界追求真理。这种思想深刻影响她认识世界、体验世界的方式,她诗歌中有明显的超验主义烙印。

她强调直觉、强调瞬间的感官反应,坚持有自己的思想。她反复探讨死亡、灵魂不灭等主题,可见她与爱默生的“超灵”思想一致。她以超验主义构建自己的信仰殿堂。她对上帝的否定体现在她对自然的颂扬中。她认为最幸福最平静的时候就是与大自然共存。她与爱默生的自然观相近,认为语言的主要功能在于反映大自然的真实面目,文字是自然现象的符号。在迪金森的笔下,自然中的一切皆拥有灵魂,以至诗人渴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迪金森写诗全部是心灵深处丰富情感的自然流露,足不出户的她极善将任何映入眼帘的东西用鲜活语言采撷入诗,以其独到的见解和敏锐的观察力探寻其深邃的意蕴。文风质朴清新,笔法轻柔细腻。她诗歌中的自然是有哲理意义的自然,是感情化的自然。生机和凋零融合在一起,一会儿大自然使“幼树凋零”,一会又“给大树披上了绿色的头发”,大自然赋予她思考的睿智。她的诗歌被亨利.詹姆斯称为“灵魂的风景图”。在这些描述中,她展示出一幅自然与人类生生相息的和谐生态环境的画面,体现生态女性主义所倡导的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的新型伦理关系。

二、女性

在卡林·J.沃伦看来,父权制的等级制度、价值二元论和压迫性统治的思维模式对妇女和自然造成损害。价值二元论把事物是分成相互对立的双方,价值等级制度给予一方更高地位、权利和威望,并认为男性等同于“人”,属于精神世界,女性等同于生理和自然的领域,属于物质世界。男性要优于女性。统治的逻辑使屈从地位被证明为合理的。所以人类对于自然的侵略、男人对女性的统治和支配都是合情合理的。这一观点长期占据西方主流文化。

迪金森性格羞涩古怪,溶合加尔文派的“内视”,加以超验主义哲学色彩和对立事物溶合转换思想的强化,主宰了她整个生命和诗歌创作。作为女人来说,她可以结婚、充当生育工具、做男人的陪衬和附属品,但她却止步于父权传统的婚姻藩篱前,保持自身人格的独立,她的独身无形中颠覆和超脱束缚人类思想的传统二元论。她终身不嫁,成功的创造了一个与外界接触通道隔绝的空间。她逃离世俗世界,逃离这个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强加给女性的种种禁锢,维护了自己的自尊、独立和权利,作了一名自由的女诗人。

在诗歌创作方面,迪金森坚持走自己独特的创作道路。她不拘泥于传统写作技巧和形式,大胆颠覆传统诗歌。她善于用不规则的语法形成了形式转变和语义复杂来丰富诗意,尤其通过大量的破折号和任意的大写来袒露她内心世界中跳跃起伏的思维轨迹和难以名状的情感波涛。格律方面她也独辟蹊径,不仅使用圣歌和民谣格律,还用多种松散格律和“蹩脚”的韵脚来表现她丰富的感情。孤寂的女诗人没有孤寂的思想,迪金森在诗歌创作中独特不羁地表达着,诗作极具独创性和生命力。同生态女性主义把女性作为焦点一样,女性永远是迪金森的一个重要主题。她的诗歌是女性觉醒的标志。她努力使自己从父权制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再屈从于男性,致力于建构一种生态女性主义新的道德价值和社会结构,不愧为女权运动先驱。

注:该文系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922023)

【参考文献】

[1]露罗斯玛丽·帕特南·童.女性主义思潮导论[M].艾晓明等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70.

[2]Zimmerman,MichaelE.Environmental Philosophy:From Animal Rights to Radical Ecology[M]. New Jersey: Prentice-Hal,Inc.,1998.325.

[3]江枫.狄金森抒情诗选[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

[4]黑格尔.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作者简介:杨晓丽,太原科技大学外语系讲师)

猜你喜欢

女诗人爱默生女性主义
微言大义
塞姑?颂鄂尔多斯女诗人
女性主义的三次浪潮
Feminism in The Princess Focused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ncess and Her Father
女性爱情观的崛起
360岁
爱默生的“尊严”
女诗人用诗揭韩国诗坛泰斗性骚扰
从韩国古典诗话看朝鲜文人对山东文人的认识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