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浓缩 时空的超越
2009-03-15赵凤兰
托马斯·斯特恩·艾略特堪称是英美现代派诗歌创作和新批评派的一代宗师,其代表作《荒原》是现代诗歌的里程碑。诗人用忧国忧民的情怀体悟人世与人生,用哲学家的敏锐目光去观察整个人类与人性,展示了《荒原》主题永恒的意蕴。黑格尔在其《美学》中指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即“意蕴”是由艺术作品的“外在形状”所显现出来的“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1]。这表明艺术作品的意蕴是一种以美为核心的内容,它“灌注生气于外在形状”而显其形。这其中,形而下意蕴层,是诗作中通过特定的社会历史内容所传达出的比较明确、具体的情感和观念; 形而上的意蕴层则超越了特定的社会历史内容,是带有全人类性的、永恒的精神体验和哲理思考,体现了审美意蕴的聚光点,其涵盖的意义是普遍性的,跨越时空的,是对生命终极意义的探索。《荒原》深邃的主题意蕴即是时代的浓缩,又跨越了时空的界限,具有历史的共时性和历时性。
该诗描述了现代人空虚无聊、虽生犹死的生活,表现了一战后笼罩着西方的绝望情绪和人们面临的精神危机,深刻揭示了现代西方社会人们普遍的孤独、焦虑和恐惧心理。荒原描述的不仅是一战后英国也是整个西方世界虽生犹死、道德沦丧、悲观失望、精神危机的横向画卷。诗人纵观古今,心灵醒悟,发出内心深处的感叹,如何拯救现代西方社会,表现的更是救赎的渴望,体现了诗人高度的社会历史责任感。
艾略特旁征博引,大气恢弘,涉及5种语言和56部前人的作品,读者无不为其博才而征服。诗中大量运用神话原型,因此《荒原》蕴涵艰深,意象繁复,晦涩难懂。《荒原》通过“渔王”的神话,描写了一片干旱荒芜的大地,荒原上人们生活单调,精神空虚,不生不死。艾略特援引古罗马讽刺家佩特罗尼斯的《风流韵事记》里的一段话作为诗序:“因为我亲眼见到古米的西比尔吊在一只玻璃瓶里,当孩子们她:‘西比尔,你想要什么?她总是回答说,‘我想死。”此序为该诗奠定了死亡与幻灭的基调。这预示了荒原人对于活着的厌倦和恐惧和对死亡的渴望。在荒原上,生命的躯壳业已失去活力,存在的痛苦需要死的麻醉,生的意志亦已枯竭。20世纪西方世界的人们大多追求享乐主义与拜金主义。对物欲无止境的追求,使得他们无暇顾及精神层面的需求。心灵为金钱和贪欲的沉渣所蒙蔽而丧失了爱的能力, 有欲无爱。诗歌陈述的是物欲的故事,揭示的是精神、灵魂的空寂、落寞;陈述的是个人的某种经历和对于自身存在的探索与沉思,其涵盖的意义却是普遍性的,是对人生、世间芸芸众生生命终极意义的探求与思索。诗中引用《哈姆雷特》第四幕第五场中奥菲莉亚精神失常后向生活告别的话“明天见,好太太,明天见,好太太,明天见”而结尾,给人悲怆失落之感。奥菲丽亚代表着纯洁的“天使”,也是王子的精神归宿,可在无情的现实面前,她变得绝望疯狂,而后溺水而死。这象征了原本神圣纯洁的圣杯在情欲横流、精神颓丧的荒芜中堕落了、迷失了,“荒原”因圣杯的迷失而充满了绝望。诗人给读者勾勒出一个庸庸碌碌,无所追求,精神空虚,追求感官刺激的丑恶现实。激情的游戏过后, 两人没有任何情感的沟通,只是满足本能的需要,女人在绝望之极威胁说:“我要披头散发地走到大街上去!”但男人事情完了就没事了,没什么反响。他们的爱仅仅停留在“老鼠爱大米”的水平与层次。性这一联结人与人之间精神情感的途径已经降低为一种低俗、满足肉体需要的关系。精神的孤独,彼此的冷漠,势必会产生希望的泯灭和对生命的麻木与厌倦。从宗教意义讲,爱情即信仰。荒原无爱,荒原人的病根在于他们的信仰危机。这正是《荒原》的核心意蕴——即人类社会和人的存在在精神上的瓦解、颓废状态。再如第一章60-63行描绘伦敦:
并无实体的城,
在冬日破晓的黄雾下,
一群人鱼贯地流过伦敦桥,人数是那么多,
我没想到死亡毁坏了这许多人。
伦敦人生活单调乏味,人们如同行尸走肉。内涵尽失,形式的存在还有意义吗? 世界大战使人们看到生命的脆弱与短暂,西方新一代开始追随享乐主义,放弃了对原有生活信念和传统的坚守。人们对传统价值观的颠覆与否定实质上是对精神存在意义的漠视与否定,是对其自身存在意义的漠视与否定。工业化机器大生产的推进又促使人们对物质成功的追求,这便是美国梦。在意识形态上,达尔文 “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这一生物界低等动物存在的法则被人们奉为人自身存在的法则,而摒弃了“人的法则”。一切为了生存,一切为了利益。人们虽然也在求知,但求知的目的是为谋生和赚钱,而非获得对人生正确的理解。现代人的认知只能是一些支离破碎的意像而不能形成一套对世界存在系统的完整的理解。精神颓废了,那形式也就丧失其存在的意义,这恰是《荒原》源何而荒的根源。《荒原》描绘了一幅极度荒诞的现代社会图景,渗透出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悲剧感和空虚感,体现了诗人有心无力的无奈。然而诗人对西方人精神荒原的思索又向广度和深度扩展,希望通过东方佛教的博大智慧,净化心灵,复苏人性,最终拯救人类,体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诗作的意蕴既渗透在西方社会悲剧之中,又有超越这种社会悲剧和时代悲剧的、对整个人类生存状况的一种体悟与感叹。在诗章中诗人使用了与但丁《神曲·炼狱篇》有关的引喻———但丁在诗中表达了对那些既无法升入天堂又不能坠入地狱的灵魂的悲叹,而艾略特对人类生存状况的荒谬性进行了哲学意义上的反思,这种反思反映出超时代的终极思考。《荒原》是一座象征之林,现代人精神世界的荒芜和凄凉这一主题透过种种意象而跃然纸上,它凝聚着诗人思辨的光辉。这些象征和隐喻, 都超越了个体的有限生命,超越了具体时空,是对生命终极意义的寻思,展示了诗人“念天地之悠悠怆然而涕下”的情怀,此中所蕴涵的悲剧性和思辨感就带有形而上的意味。因此,《荒原》的审美意蕴就在于超越了形象本身,超越了具体的阶级、民族和国家,而具有深广的概括性和普遍性。《荒原》的“永恒主题”则是超越了时空的界限,具有历史的前瞻性和开放性。
《荒原》的主题意蕴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和历史性,即展现了战后一代人理想和信仰幻灭、道德沦丧的思想境地,让20世纪的西方读者的确从《荒原》灰谙、死亡、颓废的描写中感受到一战后西方的衰败景象,并产生出极大的共鸣。而今天,无论东西方的人们大多在追求物质的享受,利益的满足,权利的占有,忽视精神意义的存在,漠视灵魂的提升和道德的醒悟,忙忙碌碌却不知为何而奔波。21世纪可以说物质财富充足,可是精神世界却是一片荒漠。诗人焦虑的目光又穿透了人性的弱点, 体现了诗人对现代人精神信仰哲学意义的反省, 这种反思交汇于历史的纵向轴与地域、国度的横向轴上, 反映出超时代的终极思考。由形而下的意蕴升华到形而上的意蕴体现出诗人的大智大悟,诗作的“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心智的启悟和灵魂的提升,引发我们去自觉地思索人生的真谛。由此,《荒原》博大精深的意蕴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蔡玉辉.李培培.《荒原》中的诗化“我”及其诗学
蕴涵[J].外国文学,2005,(5):97-101.
[2]金明,刘绍辉.艾略特诗歌的艺术特征[J].河海
大学学报,2001,(3):85-89.
[3]曲世民.论荒原的艺术美[J].黑河学刊.2004,(3):
58-61.
[4]王晓青.带韵律的牢骚与有节奏的抒情——《荒
原》与《凤凰涅磐》比较[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
学报,2002,(1):54-58.
[5]吴晓红.《荒原》中的现代哲学精神[J].江汉大学
学报,2005,(4):35-38.
[6]张燕军.意识流:模糊性、矛盾性、对话性—从意
识流手法在艾略特诗歌创作中的运用谈起.外国
文学研究,1999,(1):54-57.
(作者简介:赵凤兰,白城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