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韩愈诗歌风格的成因及其演变

2009-03-15

飞天 2009年22期
关键词:韩愈诗歌

陈 曦

韩愈的诗奇崛险怪,戛戛独造,在中唐诗坛上独树一帜。对韩愈诗歌品评的著作浩如烟海,褒贬不一。赞扬韩诗的,司空图说“驱驾气势,若掀雷挟电,撑抉于天地之间”,叶燮说“韩愈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都承认他是开宗立派的大家。持贬抑论者,沈括说,“退之诗,押韵之文耳,虽健美富赡,然终不是诗”。王世贞以为“韩退之於诗本无所解,宋人呼为大家,直是势利他语。”。两种评论,各走极端。本文主要结合他的人生经历、当时的审美风尚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一、韩愈诗歌风格形成的原因

第一,韩愈诗歌风格的形成首先与诗歌本身的发展规律有关和审美风尚有关。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盛唐后,各体兼备,空前繁荣。有高适、岑参之悲壮,李白之豪放,杜甫之沉郁,孟浩然、王维之冲淡、空灵、恬静。这就给中唐诗人提出了严峻的现实问题,即在盛唐声律、气韵、风骨兼备之后如何写诗。韩愈鉴于李、杜两大巅峰之不可逾越,只得另辟蹊径,致力于诗歌革新,在诗歌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创造,从而开拓出一条与李、杜诗歌不同的创作道路,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次是社会政治环境和审美风尚有关。韩愈尚奇求变的诗歌风格,是他们变革的精神在文学上的反映。中唐社会百病丛生,矛盾交织,内忧外患不断,但政治上保持着一定的顽强活力,贯穿着不断改革的呼声。这种特殊的时代条件造成了寒士文人的心理特点:既现实又理性,既躁进功利,又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浓厚的忧患意识。韩愈就在这种乱后思治的时期,以儒家道统的传人自居,投身于恢复古道、重建唐帝国的社会文化结构的大业之中,并在诗歌中表现出来。就审美风尚而言,盛唐人那种昂扬威武、乐观向上的精神气魄消退了,代之以怀疑、困惑和幻灭;丰腴、健硕、大方的审美风尚逐渐被重神骨、尚瘦劲、多理趣的审美心理所替代。

第二,韩愈诗歌风格的形成与他的人生经历、吸取前人创作经验和友人的影响有关。韩愈一生宦海沉浮,两次南贬。政治的黑暗,仕途的险恶,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使他内心十分压抑和愤闷,甚至形成了双重性格。尤其是两次贬斥南荒,更使他怀着被抛弃的巨大忧愤和悲凉,在苦海中挣扎呼号,默默地体验着那种深入骨髓的痛苦。生活的动荡不安,盘亘于心头的忧郁和怨愤又不能直接地发泄,他只有把居心险恶的权贵及其爪牙的感觉印象移情于自然界险怪的东西上[1];又由于南方凶险的山水和地方巫风的影响,加上他本人喜欢汉赋,爱读屈原、宋玉和庄子的作品,促使他形成了奇崛险怪、以丑为美的诗歌特色。此外,韩愈对李白、杜甫极为敬佩,把他们看作诗作学习的最佳典范。韩愈学习李白奔放壮阔的气势、灵活多变和不受拘束的表现方法。韩愈的气质和李白相近,使他十分喜欢奇伟的事物。他的诗歌,往往也以这一类事物为对象,写名山大川,浩渺湖泽,连天白雪,都能敏锐地抓住这类事物气势磅礴,震慑人心的某些特点,并凭借自己的学力,创造出一系列崭新的意象。他学习杜甫,主要是杜甫的布局谋篇的方法、追求新奇之句和感时伤乱的现实主义精神。友人孟效师古创新的精神和搜集冥怪、盘空硬语的创作方法亦对韩愈产生了很大影响[2]。

二、韩愈诗歌风格的演变

第一,清新豪迈的早年诗(35岁前)。韩愈的早期诗,成功之作虽然有限,但是他在不断学习的道路上,诗艺逐渐走向成熟,风格逐渐形成,大抵以清新豪迈为主。在现存韩愈的诗里,《条山苍》云:“条山苍,河水黄。浪波■■去,松柏在山冈。”这是他走出家门,投入社会,开始游宦生活的第一首诗。写他站在高高的山岗上,远望苍茫巍峨的中条山,近眺奔腾东流的黄河,抒发了青年韩愈对人生的憧憬和未来的抱负。《青青水中蒲三首》是他唯一的情诗,以物起兴,用反衬手法,写自己的羁旅孤独和妻子对他的怀念,与汉乐府和《古诗十九首》十分相似,古朴率真且带有模仿的痕迹。《山石》写黄昏时蝙蝠乱飞的山寺,新雨后寺院堂前的芭蕉,若有若无的古壁佛画,阗寂无声的静夜,清凉的月色等,从而使人强烈地感受到深山古寺的幽静神秘。全诗白描,无险语僻字,为韩愈诗中所仅见,确是好诗。

第二,奇崛险怪的中年诗(36~52岁)。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数量最多,成就最突出,以“奇崛险怪”为主要风格,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奇崛中可见豪迈、雄伟、壮阔,这类作品占据韩诗的大多数,以五七言古诗为主,在艺术上十分成功。例如《调张籍》诗中:“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刺手拔鲸牙,举瓢酌天浆。” 诗人以其雄健的笔力,凌厉的气势,驱使宇宙万象进入诗中,表现了宏阔奇伟的艺术境界。全诗如长江大河浩浩荡荡,奔流直下,而其中又曲折盘旋,激溅飞泻,变态万状,令人心摇意眩,目眩神迷。《石鼓歌》这首长诗记述了石鼓文的起源、经历和价值的目的,章法整齐、气势豪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这首诗以接近散文的笔法,古朴的语言,直陈其事,诗人通过张署之歌,倾吐了自己不平的遭遇,心中的郁积。情调感伤而低沉,景色清丽而意境悲凉,全诗结构上起落多变,让人觉得奇崛险怪。二类则奇崛中苛求险怪,诘屈聱牙,是韩愈诗歌中比较失败者。例如《陆浑山火》虽然构思奇特,但出现了大量的怪字、怪句,使人不能卒读。《南山诗》《城南联句》意境上可取,但散文化严重,以议论和逞才为诗,亦不可取。

第三,清丽淡远的晚年诗(52~57岁)。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后不久回朝,历官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显职。韩愈这时已步入晚年,精神上已不及当年,政治热情在日渐消退,诗歌上恢弘的气势不再,诗人开始反躬自省,转向宗教。诗歌炼字而不留痕迹,气韵悠远,神似陶谢。这段时间他写了不少清新平淡的小诗,正是他晚年心态的反映。如《同水部张员外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送桂州严大夫》《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枯树》《南溪始泛三首》等。特别是像《送桂州严大夫》:“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甘。远胜登仙去,飞鸾不暇骖。”写桂林山水清新峭丽,堪称绝唱。此外,《左迁蓝天示侄孙湘》和《戏题牡丹》《独钓四首》之三等均是佳作。

韩愈402首诗作中,其中古风235首,格律诗167首。格律诗中,七律14首,五律39首,七绝79首,五绝21首,排律14首。韩诗的基本风格是以“奇崛险怪”为主,贯穿了各个时期;韩诗里的佳作和基本上好的占多数,失败的糟粕的占少数。我们不能仅仅只研究了一部分韩诗就轻易得出结论。清乾隆■编《唐宋诗醇》认为韩愈的诗歌因为作者性情所致。以奇险为主,但淡远清丽的诗歌,偶尔为之,其功力亦能和同代的人相匹敌,他认为这两种风格都是诗家的至高境界。韩愈胆力过人,先以“奸穷变怪”求异于前人,再用平淡自然归于自身。

总之,韩愈诗歌风格形成的原因包括主、客观两方面。韩诗的艺术风格是多样的,他以自己杰出的创作成就卓然独立于唐诗之林,并直接影响到宋诗。

【参考文献】

[1]邓潭洲.韩愈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2]王立增.论韩愈诗歌创作的艺术渊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5).

(作者简介:陈曦,桂林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文学硕士)

猜你喜欢

韩愈诗歌
论韩愈奇文《毛颖传》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两个”韩愈
七月诗歌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小小诗歌汇
一个诗人
诗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