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诠释对学生的爱

2009-03-15李煦阳

教师·下 2009年12期
关键词:宽容欣赏理解

李煦阳

摘要: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爱是基础,爱是本质,爱是师德的核心,爱是教师最基本的行为准则。那么作为德育工作者该怎样诠释对学生的爱呢?笔者从五个方面阐释了这个主题:爱是关怀;爱是理解;爱是欣赏;爱是宽容;爱是理智的处罚。

关键词:爱;关怀;理解;欣赏;宽容;处罚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有个十分精彩的比喻,他说:“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学生的创造心灵,就如同露珠,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倍加呵护。”这种呵护就是爱。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爱是基础,爱是本质,爱是师德的核心,爱是教师最基本的行为准则,爱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学生的一切。

那么,教师要怎样关爱学生呢?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考虑,注重从育人的高度去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去磨砺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提升学生健全的人格力量。

一、爱是关怀

关怀每一个学生,向学生无私奉献自己的爱。一旦学生这种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就可能唤醒学生的理智,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使师生之间的情感产生共鸣。高三117班的严××同学应征入伍了,他到我这转团员关系时说出了心里话:“我能当兵多亏了班主任方平老师,她对我的关怀让我痛改前非,是她让我实现了我从小的愿望——做一名光荣的军人。”原来,严××同学高一、高二时表现不好,与社会上的人来往密切,经常违纪且有抽烟的不良习气。进入高三后,班主任方平老师经过对其细心观察,多次跟他谈话才了解到,他父母常在外承包工程,对他关心少,疏于管教。从此方平老师对他关怀备至,天冷了叫他加衣,感冒了给他送药,及时解决他学习中的问题,违反了纪律也是耐心找他谈话,有了进步就马上鼓励他。他说:“这半年来是我十几年读书生涯中得到表扬最多的。也许超过了前十一年的总和。”在他生日那天方平老师利用班团活动课给他开了个生日party,并多次与家长联系,要他们多关心孩子的生活。严××渐渐地变了,违纪现象没了,不良习气改了,学习成绩进步了。今年十一月份顺利应征入伍,实现了自己的愿望。看来只有关怀学生,才会得到学生的爱,才会赢得学生的心,学生才会“乐其师”。

二、爱是理解

用理解筑起师生沟通的桥梁。“爱是理解的别名,是沟通师生之间的一座坚韧的桥梁。”C122班班主任李阳岳老师说:“理解学生首先要放下班主任的架子,接触学生,了解学生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在工作中,李老师充分利用三大空间去接触学生:一是星期日下午学生回校时到教室与学生坐在一起,拉家常、谈学习,询问他们回家的感觉,了解他们学习上的困难;二是三餐饭时,他到宿舍看望学生;三是晚休时深入学生宿舍,不仅仅是看纪律,更多的是坐到床沿与他们促膝谈心。寒风凛冽的夜晚,当他走到宿舍,看到宿舍因违纪被扣分,他不会马上责备他们。而是轻轻地步入宿舍,问学生“晚上睡得暖吗?”然后用手拉一拉被子,叮嘱几句“要注意身体”之类的话,虽为“蜻蜓点水”般的关怀,但学生往往感动不已,宿舍纪律在爱的感化下日益好转。

“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是全国师德标兵黄静华老师教育的出发点和座右铭。它包含着教师只有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从学生出发,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理解学生,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从而获得教育的成功。

三、爱是欣赏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是教师送给学生最好的礼物,擦亮我们的眼睛,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哪怕只有一点点。

有些老师常说:优点不说跑不了,缺点不说不得了。而“赏识教育”的观点恰恰相反: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不说逐渐少。盯着优点做工作可以使一个人身上的积极因素得到衍射与张扬,消极因素被压缩以至消灭,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所以,我们在教师中大力倡导赏识教育:赏识学生学习成绩的一点点进步,赏识学生行为习惯的一点点改进,赏识学生道德水平的一点点提高,从而达到从根本上转变学生、提高学生的目的。C123班一个叫杜××的学生,初中时就是一个电游迷,由于迷恋电游,成绩一泻千里,成了七中一名择校生。高一期间,仍是执迷不悟,各方面无一点起色。进入高二,班主任郭心灵老师将他定为实施赏识教育的实验典型。首先从发现其闪光点入手,肯定他书写认真,记忆力不错,特别适于读文科;然后指导他制定了奋斗目标。段考成绩揭晓后,我们发现他语文、政治、历史、地理都有了进步。为了强化这种进步,班主任又安排他在段考总结会上作为进步的代表发言,当全班师生用欣赏、羡慕的目光望着他时,他当即定下了下次考试英语、数学都提高十分的计划,这个计划对成绩好的同学来说,的确不算什么,但对他却是一种挑战。在老师同学的共同欣赏与鼓励下,他接下来的成绩果然达到了预定目标。且上网恶习没了,违纪行为消失了。类似的情况高一高二还有不少,这些同学无不由衷地说:“我们的进步,就是因为老师还看得起我们!”多么朴实的话,道出了赏识教育的真谛。用放大镜来发现学生的优点、学生的进步,这必将成为学生不断进步的动力。

四、爱是宽容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印度人看见一只蝎子掉进水中团团转,他立即决定帮它。他伸出手去想把它捞到岸上来,可就在他手指刚碰到蝎子时,蝎子猛然蜇了他。可这人还是想救它,他又伸出手去,蝎子又蜇了他。这时,旁边有人对他说:“它老是蜇你,你还救他干什么?”这个印度人说“蜇人是蝎子的天性,而爱是我的天性。我怎能因为蝎子要蜇人的天性就放弃了我爱的天性呢?”我被这个印度人的话深深打动了。“爱是我的天性”,说得多好!作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多么需要这种精神。我们德育处正是大力倡导以这种宽容之心对待学生,特别是对问题学生,对待犯了错误的学生。一方面提倡老师以宽容之心做学生工作;另一方面德育处在处理学生的问题上真正做到了宽容再宽容,慎之又慎。这样做,有时能使学生的一次重大违纪成为教育和转变学生、树立教师崇高形象的最佳教材。高二一男学生叫陈××,高一时多次违纪,不听老师劝告,受到德育处处分,产生了较强的逆反心理。进入高二,班主任多次做工作仍无进展。有一天上数学课不认真听,课后老师要他把上课讲的原题做一遍,他不但不做,反而与老师争吵,最后发展到用指甲抓破了老师的手。当时,老师非常伤心,所有在场的学生和其他老师都非常气愤。认为非把他送回去不可。事后,我们没有对此事轻率处理,而是协同家长、年级组做了多方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得到数学老师谅解后,德育处对陈××作出以下处理:让陈××同学在班上向老师公开道歉。听到这一处理结果后,陈××及其家长都泪流满面,意想不到的处理决定,让陈××深深地自责,他写了一份三千多字,十分诚恳的道歉书,在班上真诚地向数学老师道歉。最后,当陈××向老师深深鞠躬时,老师慈爱地揽住他,并向全体同学表示:“老师也有做得不够的地方,批评学生时没有注意到学生的感受,以后我要多和学生沟通……”在场的老师和同学全都热泪盈眶,全体起立为老师的宽宏大量鼓掌。班主任适时地号召同学们以最高的学习热情回报老师的宽容。接下来的日子里,该班学习数学的热情高涨,数学老师在同学心中的形象也愈加高大了。这就是宽容树上结出的善果。由于宽容,我们不仅可以挽救一个学生,还能挽救一个班级、一个家庭。试想,陈××被退学,他势必成为家庭沉重的心理负担,甚至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一个因素。从这种意义上说,我们用宽容挽救了一个学生,实际上是为家庭分忧,为国家出力呀!

五、爱是理智的处罚

《家庭教育报》登载这样一则启示录:《聪明的惩罚》:英国皮亚丹博物馆收藏了两幅图,一幅是人体骨骼图,一幅是人体血液循环图。这是当年一名叫麦克劳德的小学生的作品。这个孩子有一颗特强的好奇心,老想看看狗的内脏是什么样的。有一天,他终于杀了一条狗。这条狗恰恰是校长的宠物,校长知道了,决定给他以惩罚,罚他画两幅画。这就是该博物馆收藏的两幅画。麦克劳德后来成了一位有名的解剖学家,这就得益于校长对他小时候好奇心的保护和引导。这种给予麦克劳德的惩罚实在是高明!

在当前的教育大气候下,老师们谈“罚”色变,忌提“体罚”。但是我这里所说的“处罚”教育并不是大家口中的“体罚”,它完全不同于“体罚”,两者不可以画上“=”。什么是“处罚”教育?一言以蔽之:是指在关爱前提下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纠正、矫治的强制措施。这种教育方式是爱心关怀的另一种教育方式,说得时髦点,“处罚”教育也是爱心教育。没有处罚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处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懂得为自己的过失负责,而且感到是一种责任。一个能承担责任的人,才是现代人。他认为,教育本就是十八般武艺,表扬、批评、奖励、处罚,什么都应该有。

我们学校的德育工作者都深谙“处罚”教育。纪检组的体育教师谷臣彪老师对处罚教育有更深的诠释。例如,学生犯了错,他就会处罚学生,让他们投10个篮,或者是往返运球上篮。通过这种措施,学生的身体素质加强了,学习打篮球的兴趣也提高了,学校的篮球水平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尽管我们学校只有一个简陋的篮球场,但在连续两年的县中学生篮球赛上,我们学校拿到了两个第一。

我们认为,只要“处罚”教育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寄之以望、使之受益,那我们的“处罚”教育就是成功的。

回顾我们学校近些年的德育工作的点点滴滴,我发现学生工作唯有以爱心来感化学生,以恒心来管理学生,以诚心来对待学生。怀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态度来从事德育工作,这样才能达到“育人”的目的。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宽容欣赏理解
尊重、理解、宽容让他重新起步
我努力读懂“宽容”这首诗
宽容在班集体教育中的作用
错误也是一种课程资源
偏远地区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探究
德媒:中印尚难以做到彼此“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