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用学的角度看莎朗.斯通的“报应门”
2009-03-15卓家薇
摘要:文章从语用学知识中的语境、所指和指示语等视角分析了莎朗·斯通关于中国四川地震的一番谈话,尝试解释引起口水战的原因。
关键词:语境;指示词;跨门化交际;莎朗·斯通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35-0252-02
一、背景回放
2008年5月底,演员莎朗·斯通接受媒体采访,说了关于中国汶川地震的一段话,受到了数以百万计中国网民的愤怒围剿,理由是“无视生命者,没有资格讨论生命!”尽管莎朗·斯通已为其言论道歉,然而她被撤换掉四部正在制作的电影,估计损失5600万美金……[1]
受标题所吸引,笔者在网上找到视频[2] ,却感觉莎朗·斯通的话被恶意裁剪了并被故意地塑造成了恶人。我们来看一下莎朗斯通的原话: [3]
J: Have you heard about the earthquake in CHINA? /S:..../J:How you feel about it? /S:You know it was very interesting because at first,I am not happy…because I dont think anyone ... And I had been concerned about,on how should we deal with ...And all these earthquake and stuff happened and I thought: Is that karma?When you are not nice that bad things happen to you? And then I got a letter,... And that made me cry. …And it was a big lesson to me,that some times you have to learn to put your head down and be of service even to people who are not nice to you....”
该口水战的歧义在于:(1)文中的指示语it所指到底是earthquake(地震)还是指后面的思想转变?(2)Is that karma?“那是一个报应。”还是“难道是报应?”下面本文从语用学知识中的语境、所指与指示语的角度来对该分歧进行分析。
二、语境、所指与指示语
(一)语境(context )
所谓语境,就是使用语言的环境,这种语言环境对使用者的言语活动起着解释或制约的作用。语言学家们把语境分为静态的语境与动态的语境[4]。
静态的语境是语境先于交际过程而存在,交际受控于语境。动态的语境,就是把语境置于发展变化的言语交际过程中进行研究,即研究交际者一方面如何受到语境要素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如何能够借助一些语言手段来“操纵”语境要素,如发话者可以有意识地“操纵”共有知识,使得受话者激活共有知识中的相关要素,并且加入交际过程中的即时信息,而有效地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
(二)所指与指示语
在日常语言交际中,尤其是在特定的语境中,有时会遇到对说话人所说的每一个字、词的意义你能理解,但仍然无法听懂说话人所讲的话的意思究竟是什么,如:
例1:And just think of it,if he hadnt fallen out of bed,Id never have found out about it! [5]
主要原因是由于我们无法确立he和it的所指意义。因此,要理解一段话语,我们不仅要理解其中字、词的意义,还必须搞清楚在某一特定的语境中代词的所指。
所谓“所指”实际上是交际双方共同参与和合作实施的一种言语行为,也就是指示语。指示语直接涉及语言结构和语境之间的关系。语言中指示语词语的指称和它们在构成语句时的含义,往往取决于话语的语境和说话人的信念或意图。[6] 没有特定的语境,没有语境信息,某些词语的指称和含义就无法清楚,句子就不可能得到正确的理解。英语中只有从语境中才能确定其所指意义的指示词有方位、时间、篇章和社会指示词等。几乎所有的上述指示词如脱离它们的话语情景都会造成所指混乱或交际失误与障碍,有的还会引起严重后果。
指示词的所指和它在语句中的含义是以语境为转移的。在明确的语境提示下,指示语的指称对象和它在语句中的含义才可以确认,这就是指示语的指示用法。而有一些指示语表示的是普遍适用的泛指也叫非指示用法,除了用于泛指外,还有一些只能在话语中起前、后照应作用的,这就是前照应用法和后照应用法。例2:Mike arrived school early and he was very cheerful. 此中的he 是一个前照应,它同前面出现的先行词语所指称的Mike互指;例3:Here is the 8 Oclock legend……其中的here则是后照应,它与后面的legend的具体内容互指。
第三人称代词常用作前照应。与句中的先行词互指,不随语境变化而变化。它们的指示用法中的指称对象往往要在产生话语的语境中才能找到,这样的第三人称指示语一般称为话语指示或语篇指示。
在跨文化交际中,指示词的指示用法和这种非指示用法会被混淆起来,导致误解。
对斯通的采访话语中,出现了三个it,第一个it为前照应,是记者自己前面提到的地震;而斯通回答中的“it”则比较容易引起歧义。如果是前照应,则变成“it”指的是地震,得出“地震很有趣”的结论;而实际上,在她回答“it was very interesting”后,接着阐明原因at first…and …and then…因此,采访中的第二个it为指示用法,为话语指示或语篇指示,它的指称对象是莎朗·斯通从起初产生怀疑“地震是否一种对中国人做错事的报应”的想法,到因为感动于某组织的言行使她认识到自己产生这种思想的错误之处,最后悟出“纵使他人错待与你,自己有时也要低头奉事”的道理的整个一个过程。而第三个it则是与第二个it的指称对象相同。至于Is that a Karma?是个问句,如果看了视频,对此毫无异义。问句的语用作用表示为不确定,而肯定句则有“下结论”语用意义。
我们来看当时充斥大部分网络媒体的标题:“某女星竟说中国地震是报应!”“莎朗·斯通公然侮辱中国蔑视四川地震全球哗然”……典型地属于断章取义的话题,利用指示语“it”意义的不确定性,刻意误解他人原话以吸引点击率。媒体选择最吸引眼球的点没错,这是新闻规律。可还有一条新闻铁律,就是真实。起码,得告诉读者某句话的前后语境,让他们自己做分析判断吧?莎朗·斯通坚称言论被渲染,尽管香港有线娱乐新闻台的执行董事徐小明承认翻译有瑕疵[7],但有刻意误解之虞。如果不是从前后话语的整体和说话当时的情境来使用话语,而是“随意挑出来的”,那么就像列宁所指出的:“如果不是从整体上、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如果事实是零碎的和随意挑出来的,那么它们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也不如。” [8]有学者也认为,新闻学核心原理就是公正性。而“新闻不公正性包括:事实的不准确、不完整、不全面、不深入、没有解释、没有背景、没有语境。” [9]
莎朗·斯通未必存心和中国过不去,和大多数好莱坞明星一样,她也积极参加各种慈善活动。还曾经在2007年被授予“上海亲善大使”。当时的莎朗·斯通对中国极尽赞美之词。大多数明星都关注于环境、人权、疾病等问题,对政治问题一般没什么兴趣。但是由于娱乐界明星们在公众中有广泛的影响力,因此,各色政治势力都想通过影响好莱坞明星,来获得政治利益。随着近年来中国的迅速发展,美国许多保守的政治势力,加大了拿人权、宗教等问题向中国施压的力度。一些海外游说团体也希望利用明星们的公众号召力来影响民意。比如达赖集团,他们跟一些好莱坞明星来往甚密,从而使这些明星成为 “藏独”势力的代言人。外媒一贯质疑中国对西藏主权、攻击西藏民族宗教政策。而由于我国对于这些外媒的歪曲报道鲜有反映,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民众心理的巨大落差,而后掀起的怒潮又成为西方攻击中国推行“民族主义”的借口。[10] 但个别新闻媒体不应该因此,或者为了某种目的,违背职业道德刻意曲解原始信息,制造耸人听闻的新闻。如此做法就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对语言造成污染与损害。
三、结语
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尝试解释了莎朗·斯通的“地震报应门”事件。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同的民族由于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语境因素。交际的双方若不能进入同一文化背景之中,就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而使交际失败。
这场口水战以斯通的再三道歉而慢慢平息。或许莎朗·斯通并未因此改变在某些敏感问题上与中国主流观点完全不同的看法,甚至还对普通的中国人抱有偏见,其实不同的人抱有不同的处世理念,当然会持有对一些敏感问题的不同看法。有不同看法是无可厚非,不妨大家坐下来摆事实、讲道理,交流彼此看法,相互吸收对方意见中于彼此有益的部分,先求同,再存异,部分争议尚悬而未决,不妨先暂时搁置起来留待他日解决,这正是多元化世界里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http://ent.ifeng.com
[2]http://www.youtube.com
[3]http://www.chinanews.com.cn/yl/kong/news/2008/05-30/
1267242.shtml
[4][5]何自然,蒋艳梅.语境的动态研究[J].外国语,1997,(6).
[6]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7]http://ent.163.com/08/0605/09/
[8]列宁全集(第23卷).
[9]李希光.新闻学核心[M].南方日报出版社.
[10]沈月明.翻译、引用外国媒体对华报道须实事求是[J].媒介批评,2008,(7).
基金项目:该文系广西教育厅《新时期非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新探》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0705MS132)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卓家薇(1969- ),女(壮族),桂林理工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与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