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业余跆拳道现状分析
2009-03-15汤静
汤 静
摘要:文章深入地分析了兰州业余跆拳道的发展现状和形成目前不利局面的主要原因。并根据自己的调查分析,对道馆经营者、跆拳道教练员经常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解答,为业余跆拳道训练在兰州的持久、健康发展指明了道路。
关键词:兰州业余跆拳道;道馆现状;道馆经营理念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35-0122-01
跆拳道业余训练在兰州的正式开展始于2001年,至今已8年有余。考察业余跆拳道的发展,离不开对其训练载体——跆拳道馆、组成人员——道馆经营者、教练员、学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曾几何时,兰州的跆拳道馆也生意兴隆、人满为患,而今却多数逐步衰败、门前冷落。究竟什么原因造成了如此局面?本文力图通过深入的分析,运用自己的视角对此进行解答。
一、道馆现状
1.道馆越来越多、项目越来越普及,几乎每条主要大街都有跆拳道训练单位存在。但参与训练的学员总数未见增加,各个道馆的经营效益逐年下滑,已经有部分道馆因此倒闭。
2.各个道馆学员的礼仪、纪律水平普遍下降,训练作风差,和跆拳道项目的自身要求、兰州各个道馆的起初发展状态大相径庭。
3.学员整体浮躁、骄娇心态严重。普遍存在“喜欢实战、喜欢练品势”等思想。
4.参训学员低龄化。中学生和成年人越来越少,幼儿园、小学低年级学员占据大部分比例、家长对跆拳道文化、防身效果、技术体系比较淡漠,增进健康成了主要目的。
二、原因分析
1.随着项目的普及,潜在的消费群体(学员)的选择范围大幅增加,客观上起到了分流作用、而服装、器材等价格早已透明化、跆拳道也不再是新兴、时尚项目,学员以往的对异域武术、对异域文化的好奇、追求时尚等心态已不复存在。加之缺乏相应机构的有效管理、制约,各道馆均以降价为主要促销手段、以相互抹黑、互相贬低为基本营销策略,而这直接损害了学员、家长对跆拳道馆整体的认同,败坏了项目的声誉。
2.以前由于道馆数量稀少、学员对项目缺乏了解、加之获取相关信息的渠道不通畅,所以基本上教练怎么要求,学员就怎么做,没有疑问,呈现普遍的服从心态。而现在跆拳道已高度普及、道馆数量众多,学员选择范围大、对跆拳道多数已经有了自己的态度和认知,对教练的要求已经不再盲从。而道馆经营者和教练普遍为了利润而不敢大胆管理,风气不振是正常状态。
3.部分道馆以短期盈利为主要目的,部分“速成教练”由于自身技术、理论水平薄弱、执教经验缺乏、敬业精神和态度不足,只好以满足学员和家长浅层次需求为手段。
4.如此的经营理念和执教模式,必然导致其训练目的不明确、训练手段方法不科学,训练效果不突出。这就造成目前的兰州的业余跆拳道训练,既缺乏实际意义的防身效果,也无法实现跆拳道特有的精神塑造与礼仪培养,只能通过身体素质训练来增进健康。而跆拳道本来是健身、防身、修身三位一体的武道项目。如此有独立判读能力的中学生、成年人当然鲜有问津。
三、常见问题
1.“跆拳道是所有格斗项目中最不具备防身效果的东西,完全是花架子,中看不中用”: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是训练背离了格斗这个跆拳道的基础目标。目前普遍存在:练品势、竞技的目的仅仅是学会而不是在攻防实践中应用;缺乏把品势和竞技的实用性技术转移到攻防格斗中去的手段、方法、意图和必要的次数积累;更不要说以游戏和所谓的基本技术练习来消耗训练时间了。试想这样的训练怎么会有攻防效果?如果说跆拳道毫无用处,那么有多少人敢于站着不动,用血肉之躯接受和抵挡跆拳道技术的攻击?
2.“学员对学习跆拳道的兴趣不太浓。为了吸引学员,上课只好多做游戏、学员喜欢什么就练什么”:跆拳道本身是有魅力的,吸引人的,世界上有近7000万人在练习跆拳道就说明了这一点。如果学员缺乏兴趣,更多的还要在自己的课程设置、教学思想、训练手段方法上做文章。教学安排完全服从学员喜好是不正确的。首先,学员整体的兴趣和爱好并不完全相同,该如何取舍?其次,跆拳道馆的特色就是全面的跆拳道教育,它包含品势、竞技、击破、护身术、礼仪等多个方面。而通过训练,拥有正确的体态、仪态、心态,成为培养文武兼备的、有教养的人是跆拳道的最终目标。片面地服务于学员的喜好,必然造成和总体目标的背离。
3.“跆拳道的礼仪、精神文化教育根本没法入手:抓松了,没用;抓紧了,没人”:下面是笔者于2009年8月对兰州部分道馆的儿童班学员家长进行的调查:
从表中可以看出培养学员的意志、礼仪、品行是家长送孩子练习跆拳道的主要目的之一。关键是需要合理的手段、方法,不能简单、粗暴。
四、结论
跆拳道在中国的广泛开展,主要是由于跆拳道项目本身的形象包装、韩国文化的风行和2008奥运等体育竞技比赛的影响。兰州现行的跆拳道馆式教学并未深入展示跆拳道的本质特征、训练规律和独特魅力、并不符合学员和家长的实际情况及根本需要。为了跆拳道的长远发展,道馆经营者和教练群体必须克服急功近利的心态,进行长期、系统、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努力提高自身的技术、理论水平、执教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尽早地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
作者简介:汤静,女,兰州交通大学体育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运动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