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节为导语锦上添花

2009-03-15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23期
关键词:文学创作导语细节

王 荔

摘要:导语是消息的开头部分,紧接在消息头的后面,一般以简要文字突出最重要、最新鲜或最具吸引力的事实。而细节可以为导语和文章增色。

关键词:导语;细节;导语写作;文学创作

中图分类号:G2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35-0243-01

导语在消息写作中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是因为导语在消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消息是以告知人们新近发生的事实为目的的,记者写消息就是为了让受众接受他想要给受众传达的信息。受众怎样决定是否接受记者提供的信息呢?除了受众自身的需要外,导语是否吸引人是一个重要标准。导语的任务是提供信息、吸引读者。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去认真地阅读每一条消息,读者往往通过浏览报纸的方式来获得信息,根据人的心理特点,第一印象往往决定人们对事物的判断,根据第一印象决定自己对事物的喜好。导语写得好,人们就有兴趣继续阅读下文,导语写得空洞无物,毫无新意,人们会选择放弃阅读。因此,凡是有抱负的记者都将写好导语作为自己新闻写作的目标。

导语,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概括消息内容、背景的简短文字”。细节,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细小的环节或情节”。新闻细节,往往是被人们忽略掉而又十分有意义的新闻素材。一个成功优秀的新闻记者,就是要学会在高度概括、言简意赅的新闻导语创作中恰当运用好新闻素材的细小的环节或情节,为导语和文章增色。

在文学创作中,细节描写被大量地运用,大大增加了作品的可读性。消息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作品,它必须以实在的事实为依据,不能胡编乱造,只能是根据记者采访到的客观新闻事实,在结构和语言方面进行深加工,提高作品的可读性。导语为消息的开头部分,它的结构和语言为提高消息可读性的关键。那么,细节在导语中应该如何运用呢?

要明确导语写作中要注意的细节运用有哪些,笔者认为要注意三个方面:

其一,选材和结构上的细节。新闻媒体发展到今天,竞争十分激烈,不同媒体面对同一个事件,怎么才能胜出呢?选材的角度和文章的结构是其一个关键点。对于采访素材的拥有,决定导语以及整个新闻的质量。许多记者注重的往往都是新闻要点,注意大场面、大人物、大动作,忽视在新闻采访中细节的观察,往往一个好的导语,抓住了细节,以小看大,烘托主题。一句平凡的话语以及一个动作、一个眼神等肢体语言,往往都是创作导语的好素材,所谓“四两拨千斤”就是这个道理。苏轼说看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待一个事物往往有多种角度,导语作为消息的开头,若有一个独特的角度来吸引读者,就能在竞争中取胜。传统的新闻写作以倒金字塔为精髓,强调把最重要的信息置于导语。但新闻事实中有五个“W”,究竟哪个最为重要,读者最想知道哪个“W”,就是在考验记者的新闻写作功力了。面对同一个“W”,高明的作者一定会选取一个独特的切入点。

其二,效果上的细节。新闻作品发表之后,对读者都会产生效果。一般认为导语有四种,概述型导语、描述型导语、评述型导语、橱窗型导语,不同的导语会给读者不同的传播效果。导语采取何种方式来写作,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导语的效果。概述型的导语以一种直接陈述的方式,以简洁、平实、自然的语言,将信息“报告”给读者。新华社有关央行上调利率的消息《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双双”上调》中的导语:

中国人民银行18日宣布,从2007年6月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2007年5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是近10年来中国首次同时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

这一导语平实简洁,无一多余字眼,将信息完整地告知读者,使读者于阅读的第一时间获得最重要的信息。描述型导语则不同,它通过截取新闻事实中具有代表性的某一场景、某一画面,加以细致地描述,给读者现场感、真实性与可读性,增强感染力和表现力。

其三,修辞的细节。不同的表达方式给读者不同的感受,若能在导语写作中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会让导语增色不少。固然新闻导语需要言简意赅、概括主题,不是文学创作,但从新闻学的美感角度讲,在新闻导语中恰到好处地用好修辞,不仅不会画蛇添足,更会为导语锦上添花,给受众增加美的享受。浏览和观看许多报纸和电视新闻,大部分导语都流于平淡的概述,干巴而空洞,不能吸引读者的兴趣,少见出彩的导语。而修辞手法的多样性为导语的创新提供了基础。1988年7月12日,冰心文学创作生涯70年展览在北京开幕。《北京晚报》导语写得别具一格,令人赏心悦目:

昨天,热爱月季的冰心先生,接受了北京图书馆、中国现代文学馆献给她的一簇最美丽的月季——冰心文学创作生涯70年展览在北京图书馆开幕。

这条导语的作者打破了常规写作模式,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冰心文学创作生涯70年展览开幕比成是“一簇最美丽的月季”,自然贴切,新颖别致,不仅使导语更加简明扼要,而且使导语文采斐然,洋溢着诗意,流露出一种浓厚的人情味,给读者一种审美愉悦。只要因“文”制宜,巧加运用修辞,导语的语言便会大为增色、大放异彩。

猜你喜欢

文学创作导语细节
梅卓文学创作论
导语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阳光
本期专栏导语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导语
细节取胜
论文学创作中的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