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台广播电视节目创优的几点思考

2009-03-15李延平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23期
关键词:全员精品题材

摘要:地方台广播电视节目创优,不能以单纯的夺大奖、争奖杯为出发点,要摆正节目创优的位置,既要为提高地方台影响力服务,还要以打造本土品牌为前提,更要成为节目市场竞争的武器。要健全地方台创优的机制,以加强编采播队伍建设为前提,苦练编采播人员的本领,培养精品意识,提高编采播水平,提升地方台节目质量。在节目创优上,应注重特色选题、新颖形式,本土题材。

关键词:地方广播电视台;节目创优;节目品牌

中图分类号:G2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35-0241-02

笔者从事广电工作已经30年了,几乎每年都要参与自上而下的广播电视节目创优活动,并获得过省、市、国家级优秀广电节目奖项。为了创优获得名次,单位不惜血本,全员发动,安排“能工巧匠”选题目、巧构思、细打磨,把拿手的作品呈献上去。应该说这样的创优活动,对地方台广电编采人员是一次“拉练”和“考试”,对提高地方台节目质量也是一个促进和提升,这无可非议,但从广播电视节目创优实践中发现的几个问题,值得思考。

一、摆正地方台节目创优的位置

节目创优,对地方台来说,不是无足轻重的事,而是节目立台,打造本土节目品牌,提高竞争软实力,赢得受众市场的战略性抉择。综观各地方广播电视台,无论是提倡“新闻立台”,还是“经营兴台”,其最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会归结到提高节目质量,打造节目品牌,扩大受众市场这个基本点上。所以,从地方实际出发,以节目创优带动整体节目质量的全面提升,以品牌打造作为节目创优的侧重点和着力点,这才是提高地方广播电视台竞争软实力的有效途径。

(一)创优要为提高地方电视台影响力服务

作为地方电视台,不仅承受着境外媒体的巨大压力,而且还要承受国家、省级卫视收听收视的冲击,要想在强敌如林的环境中赢得更大的受众市场,只有在全面提高节目质量上下工夫,除此之外,别无他途。而要想把每个栏目都办得很好,作为地方台来说也不现实,只能选择一些贴近性强的本土题材,做深做透几档有特色的栏目或一批节目。只有把这些节目(栏目)办得有相当水平和特色了,才能将大部分受众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因此,开展节目创优工作,实际上就是从点到面扩大地方台影响力的明智选择。

(二)创优要以打造本土节目品牌为前提

精品节目不等于品牌节目,而品牌节目大多是从精品节目的塑造开始的。在传媒的品牌战略中,其节目的知名度、美誉度和高品质直接构成了品牌的内核。而这个内核就是由一批拿得出、叫得响的优秀栏目(节目)支撑的。可以说,没有节目的创优,就没有节目的品牌,而没有品牌节目的台,就一定没有像样的受众市场。我们梅河口电视台、广播电台近年的传播实践告诉我们,过去那种空泛地提高节目质量的口号是缺乏实际意义的,只有全神贯注地办好一批有特色的精品节目(栏目),才能凝聚人气,形成市场品牌,进而提高全台的市场竞争力。就目前梅河口广播电视来看:广播的“生活顾问”、“农民之友”、“梅河之春”、“小说连播”;电视的“百姓家园”、“社会聚焦”、“梅河口艺苑”等,就是近年来精心打磨,全力推出的两个媒体的重要节目品牌,也是拉动收听收视率始终在高位运行,并带动了广告的收入,其功在创优、利在品牌的效应不言而喻。

(三)创优要成为地方台赢得竞争的武器

作为地方广播电视台来说,偏处一隅,其影响力和号召力有限,而节目创优,较之于经营创收更能提高一个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种软实力的竞争,综合体现了一个广播电视台的队伍素质、管理水平和市场潜力,同时它也直接影响商家投资重点的选择。一般而言,商家在大品牌的市场推广布局中,往往一个区域只选一个城市为立足点,然后向周边辐射。而选择什么地方,除了商机考量外,媒体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也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所以,收听收视率高,受众市场发育充分的城市必然成为首选。这也是地方台节目创优,打造品牌所获得的直接商业回报。梅河口台近30年来,一直都是全省优秀广电节目的创优大户,连续多年在全省获得大奖,今年我台“社会聚焦”中的电视专题片《千里寻亲记》,一举夺得全国首届民生类电视节目评选二等奖。加之我台有一批叫得响、受众欢迎的名牌节目或栏目,随着整体节目质量的逐年提升和一批品牌节目(栏目)的潜心经营,才有了在全省广电系统乃至全国享有较好的声誉和地位。这其中就是节目创优带来的无形的影响力。

二、健全地方台节目创优的机制

节目创优,不是个别节目(栏目)的单打独斗,而是一个带全局性的战略协作过程,需要从队伍建设,资源分配等方面着力,进而形成良好的创优机制,为精品生产提供制度保障。

(一)创优编采播队伍建设

就宏观来说,创优是每个新闻工作者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也是全面提高队伍业务素质的客观要求。所以说“全员创优”的提法是符合当前地方台工作实际的。那种认为花点钱,抽几个精干人员,在年底搞一个选题进行突击创优的做法和不惜花钱请“枪手”,完全将创优托付外台,只为拿奖的做法,显然是与创优的初衷格格不入的。须知,创优是手段,不是目的,创优是一个持续的生产实践过程,而不是短期行为。创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全员素质的提高和节目质量的全面、持续提升上。所以,创优团队的建设尤其重要,它不但需要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创优组织、协调班子,更需要全员的精品意识的增强和积极参与。

1. 培养全员精品意识。把精品创作意识灌输于编采播队伍的日常节目生产中,让每个人从题材选定,报道策划到作品包装都要按创优的要求去做,力争全面提升节目质量,并作为常态性工作的内容。同时台编委会统筹广播、电视的重要选题策划,每季度梳理一遍,从而发现有特色的地方题材或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典型意义的题材,然后集中人财物的力量,重点经营好这些有冲击力的题材。这样做的好处是:既有面的带动,又有点的突破,通过创优工作不但有面的提升,而且能获得质的突破。

2. 苦练“内功”,开展岗位练兵。根据创优的要求,要从打基础开始,近年来我台连续开展了历时数月到半年不等的岗位练兵活动,以创优、评优为契机,灌输全员的精品意识,激发编采队伍的创优热情。今年记者节前,我台又开展了一次编采播全员大练兵活动,规定时间、地点,采编播同步进行,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最后评出优秀记者、优秀摄像、优秀编辑、优秀播音员的名次。

3. 邀请专家会诊,解剖“麻雀”。在练好基本功的基础上,我台拿出一部分外台的精品和自己初选的题材,邀请省广电协会的有关权威专家进行会诊和点评,全员参加,从而使采编人员在选题、包装和节目策划上看到自己的差距,找准努力的方向。

(二)创优激励机制

节目创优是一个需要各方面配套协调的战略性工程,它需要激励机制的建立,需要对有限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在这方面我台在资金上舍得投入,积极提供节目创优经费。无论是人才培训和走出去,请进来的相关活动,还是重点题材的立项经费,都由台编委会统筹,以期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而在重点经营某个题材时,则打破各媒体的界限,实行全台一盘棋的做法,合理抽调骨干人员,满足创优需要。如本台创作的电影录音剪辑《过年》,就是由电视台负责剪辑,主创人员和演员则是全台挑选,开创了全台合力打造一个精品节目的先例。电影录音剪辑《过年》,荣获2004年度吉林省广播电视文艺奖二等奖。同时,同时还设立创优奖励基金,对凡是获得省级以上荣誉的作品进行相应奖励,及时表彰创优有功单位和人员,极大地鼓舞了采编人员的创优热情和士气。

三、地方台节目创优的几点思考

(一)应注重特色选题

创优题材的选择是创优成败的关键。笔者认为:一是这个题材是否切入了当今的时代主题,是否把握了时代脉搏并对舆论或公众有积极的引导意义。二是看这个选题的社会关注度,也就是其舆论的放大效应。有些选题在当地确实是热点、难点,公众十分关注,但如果将其置于全省及至全国的现实背景来考量,其影响力又往往大打折扣,缺乏对大众舆论的引导作用。三是选题的同质化倾向也是影响作品获奖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民生问题、产业双转移问题及至当今的金融危及问题等,这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如果以这些题材作为创优选题,关键就要看其在全省甚至全国的典型意义如何,深度挖掘的力度如何了?如果流于浅表性的一般意义的报道,那其获奖的概率几近于零。

(二)形式应该新颖独特

在节目创优中,内容决定形式,但反过来形式的新颖鲜活往往能更好地揭示和反映主题。这里所说的形式包括视角独特、体裁新颖,表现鲜活、制作精良、包装缜密等。有了好的选题,关键就看从什么角度表达主题,如何表达、如何包装了。一般而言,以小见大的主题,往往是从轻松的话题或角度入手,进而发掘出其深远的现实意义;而太过严谨的主旋律题材我们可以通过文艺小品、电视散文和精辟的新闻述评来加以表现和揭示;重大的时政新闻,我们也可从民生的视角去折射其现实的时代意义。

(三)应选择本土题材

实践证明,越贴近生活的地方题材,往往能最大限度地反映个性化和差异化特征,最能体现本土特色。而这些特色往往具有时空的垄断性和排他性,为地方台的节目创优走向全省乃至全国提供了独特的契机和比较优势。在这方面,深入挖掘本土的民族、民俗、文化的特色题材,应是地方台提高创优竞争实力的着力点,尤其是反映民族、民风、民间艺术、地方人文的题材应要格外引起关注。

作者简介:李延平,男,梅河口电视台专题部记者,研究方向:广电节目撰稿。

猜你喜欢

全员精品题材
强化化工企业全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生产能力
河南油田开展全员劳动竞赛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全员校运会,全员齐参与
心经精品
心经精品
心经精品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6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3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