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视小市场 探析大流通
2009-03-15吴文喆
摘要:商贸流通是繁荣市场、发展经济、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环节,建国60年尤其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各县在商贸流通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获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发展。但是,长期来由于重城市轻农村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农村的发展一直被忽视与边缘化,对农村市场尤其虚场的研究,鲜有人问津。笔者通过多年的调查与分析,透视泸溪县农村虚场这一小市场,对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流通,作了独到的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农村市场;墟场经济;商贸流通市场
中图分类号:F5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35-0128-0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商贸流通服务业在促进生产、引导消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商贸流通的顺畅与否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每个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合理建设市场、发展商贸、搞活流通,以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对于实现新农村“内贸外一体化、贸工农一体化、建设大市场、发展大商贸、搞活大流通”的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进一步了解农村流通市场发展的情况,我们对泸溪县农村墟场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与分析,并在基础上对如何搞活泸溪农村流通市场建设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一、泸溪县商贸流通市场的基本情况
近三年来,泸溪县商贸流通市场得到长足发展,商业网点建设发展迅猛,截至2008年底,拥有市场17个,商业网点380个、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6.8亿元,同比增长17.8%,集市贸易成交额共计5亿元,人民群众的购物环境得到巨大改善。商贸最发达、物流最集中的地域主要是白沙、武溪和浦市,市场功能最完备,物品最丰富的是县城白沙。
1.泸溪县农村商品贸易市场现状
泸溪为国家帮扶贫困县,地处湘西州南大门,管辖15个乡镇,150个行政村,总人口28.8万人,其中城镇居民4.6万,农村居民24.2万。从地域和人口看,农村广阔天地,全县农村13个乡镇拥有集市15个,场地开放式、经营分散型,商品贸易流通除赶墟场外,平时主要靠小卖部、夫妻店、代销店等来进行。它们遍布全县各个乡镇与村落,乡镇所在地与公路沿线的较多,而大小村寨的零售店都是独家垄断,经营的多是村民急需的低档的生活日用品。2008年底,全县注册的工商经营户3800个,农村只占1580个(其中浦市为820个),全年农村商品贸易成交额为3.3亿元(含墟场),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8%(白沙、武溪两镇占52%)。较为成形的封闭式多功能的农贸市场不多,目前只有浦市、合水、潭溪3个,且设施简陋老化,场地狭窄,摊位数量少,平日多是闲置不用,只到赶场日才被使用,市场管理人员各只配置1人,其工资收入为自收自支,每年只需向县市场中心交纳3000~6000元的管理费。
2.泸溪县农村墟场的现状与特点
墟场,是在固定的地点定期集中做买卖的场所。北方叫“集”,南方叫“墟”,泸溪称“场”,把赶墟叫“赶场”。“赶场”的形成,缘于“以物易物”的需要,因长期在乡村流行而成为一种民俗。泸溪“赶场”大多成形于清末民初,最早的当属洗溪场,历史有千多年,浦市场有300多年,最迟的是小章场,才20余年。全县15个“场”分布在13个农村乡镇,规模较大的为浦市、兴隆场、洗溪、合水。墟场的场期都为5日一场,大体沿公路采用“插花”式错开,因都是占据交通要道露天为市,亦被称为“马路市场”、“阳光市场”,赶场的时间比较短,一般在5~8小时,赶场人数少的3千多人,多的达2万人。赶场的人多来自方圆20里内的本乡或外乡外县村民,近处的结伴而行,路远的如今是搭乘私家农用车来回,场景甚是热闹。据统计,全县15个农村墟场市场面积为123000平方米,摊位数23900个,全年赶场人次在150万左右,商品成交额为2.3亿元,占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33.8%,占全县农村商贸流通总额的70%,墟场成了全县农村商贸流通领域名符其实的主角。
纵观泸溪15个农村墟场,它之所以千百年来为广大农民所钟爱、延续和繁荣,主要体现在它具备独特的四大功能:(1)它是农村商品流通、农民获得生活所需的集中地。这里物流最旺盛,商品最丰富,价格最便宜,交易最便捷,可以任意选择与买卖。(2)它是农民情感宣泄与信息交流的汇聚地。平时忙于家务与农活,只有此时,到场上可以走亲访友,互通信息、喝茶闲聊、家长里短或交流农活经验等,可尽情放松愉悦,尤为青年男女,场上是谈情说爱、对歌倾慕的理想处所。(3)它是农村独特风俗与传统文化的展现和传播地。泸溪为多民族地区,民族服饰、民族饮食、民族风情、民族工艺等传统文化极其丰富独特,通过墟场可以尽情展播。(4)它是农民了解政府政策和现实动态的情报地。日常农民忙于劳作,消息闭塞,很少知晓外面的世界,主要通过赶场来了解政策,明白世态。
二、泸溪农村流通市场存在的问题
1.市场结构不合理。现代流通市场的游戏规则决定,市场必须走专业化道路,专业市场作为本地工农商走向国内外大市场的重要流通手段,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一个地方经济社会的外向度。而泸溪农村都是墟场+代销店式的商贸流通,没有一个专业市场,没有一个批发市场,严重制约了本地产品的市场拓展面和竞争力,虽有不少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如椪柑),但在盛产季节,沿路和街道两旁,随处可见,没有固定交易场所,不仅不利于管理,也无法保护农户利益。
2.市场经营环境差。泸溪13个乡镇15个墟场均为露天,没有封闭市场,天气变化严重影响墟场活动;过去是“三步一摊五步一店”,如今是“步步摊,步步店”,摊多地窄,人流拥挤现象普遍;三教九流齐聚一场,来去自由,行为无限,无组织无秩序,缺斤少两,偷摸扒窃时有发生;特别是墟场大多在公路上活动,交通堵塞状况十分严重,且商品没有分类,交易没有分段,这种状况直接制约了市场功能的发挥。
3.农产品档次偏低,成交额小。简单、低档、初级的商品交易占主流地位,在墟场上经营的既有小商小贩或城乡个体经营户,更多的是自产自销的农户,商品多以初级产品为主,经营服务水平相当落伍,农产品商品化率十分低下,全县15个墟场共有摊位23900个,场日成交额只有318万元,平均每个摊位为134元。同时,小商小贩因整体文化素质不高,追求短期效益利益驱动,交易行为不规范,假冒伪劣商品横行。
4.墟场环境卫生状况差
泸溪农村墟场都设在交通要道上,因人多地窄,摊位窄小,交易起点低,货物堆放杂乱,人声鼎沸,15个墟场没有一个公共厕所,没有一个公共供水设施,只有2个垃圾回收池,使得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垃圾污染、食品不卫生等现象非常普遍,脏、乱、差程度十分严重。
三、提升泸溪农村流通市场的思考
1.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率
繁荣农村市场,发展农村经济,关键在于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它是实现农民增收和提高农民购买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目前,泸溪县农村农产品商品化水平严重低下,表现在:(1)从农民的经济收入结构看,2008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224元,不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75元)的三分之一,而且农民收入中的农产品生产经营性收入比例普遍偏低,非农性收入(外出务工或其他经营)比重日渐增大,已达64%,全县外出务工6万余人,不少村寨只剩老人与儿童,只能从事简单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和商品交换。因而基本被排除在现代市场流通经济的循环体系之外,城乡两重天状况十分突出。(2)从农产品商品化现实水平看,农产品生产以家庭小规模方式为主,交易以简单的形式就市而不随行,个体生产、分散经营的组织形式严重分化了农户的市场主体力量,使之在农业商品经济关系中处于极其弱小的地位。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农户在种植之初多带有很大盲目性和随意性,缺少市场信息和技术指导,使得农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缺乏品质检测和分级分类标准;销售时又没有定向的目标市场和对象,全凭自己肩挑背扛到附近墟场出售,其结果获利微薄。农业生产手段的传统落后和农村土地资源的分割经营,很难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当前除加快全县农副产品的流通领域的硬件规划建设外,应逐步推进初级农产品的升级加工,着重提高农民在商品经济关系中的平等地位和交易中的应得利益,大力提高农民购买能力和消费水平。
2.整肃农村日用品流通环境
农村日用消费品的流通,直接承担着保障和满足广大农村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的商业职能,而理顺和建立适宜农村日用品流通发展的市场环境,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和解决“农民放心消费、商人规范经营、政府监督有序”三者关系,从而促进全县现行农村商品流通机制向一个互制互动、有序良性的循环机制转变。目前状况是“农民买廉、商人贩假、监管缺位”的市场环境状况非常普遍。我县农村市场在买方卖方双重制约下大都处于原始或初级的市场阶段。从现实状况看,须解决三大矛盾:一是农民对现实生活需求和购买力同理性消费之间的矛盾。受购买力限制,农民对商品的品质与安全常局限于直观感觉,“只求价不求质,只求有而不求好”成为农民的普遍消费心理,廉价的生存需求是多数农民消费的主要动机,如果没有相应购买力作支撑,就无法实现农民正常的生活需求和提高他们的理性消费意识。二是商业经营的利润期待和市场条件同农民生活状况之间的矛盾。吸引商业资本进入农村的最基本驱动力在于商业资本对市场的利润期待,而目前我县农村市场状况是以农户个体兼营为主的流通模式,整体呈现“散、乱、差、小”,即网点分布随意散乱而缺乏合理规划,经营环境差而商品质量得不到保证,经营面积偏小,品种单一,缺乏专门的经营人员和基本的商业常识,投机色彩较强,因而农村商品流通的商业价值在传统模式下难以正常实现。三是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的地域广阔和网点分散同政府有效监管之间的矛盾。全县15个乡镇仅有6个工商所一二十号人,其作用基本上是对已注册的经营户收取管理费,政府对农村市场的监管职能整体处于缺位状态。农户个体经营的流程就是从周边县镇集市以较低价格批发回商品,带回乡村后再售给村民消费,从中赚取批零差价。在整个经营过程中,工商、税务、质检、卫生等主管部门由于农村点多面广、地处偏远而难以连续有效地发挥监管职能,使得农村市场成了假冒伪劣商品的倾销地。因此,整肃农村商品流通体系是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应着力培育良好的农村市场经营环境,在消费需求、购买能力、商业经营和政府监管等要素之间形成一个有机互动的市场机制,从而促进农村市场的真正繁荣和市场体系的长续运营。
3.创新农资产品流通新模式
农业生产资料(如种子、农药、化肥、农机等)是专门服务于农业生产的特殊商品,是农村商品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全县农资流通市场仍存在假冒伪劣、肆意涨价、服务性差、监管乏力等混乱现象。因此,在供应来源、质保检测、销售渠道、技术指导、价格监督、售后服务和损害赔偿等环节,应在通过创新机制上进行调整规范,建立和完善适应农业生产发展、服务广大农民的农资产品流通新秩序。首先,加大对农资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等领域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因为其最终消费使用者是社会经济双重弱势群体的农民,他们是在通过繁重而廉价的劳动承担着解决全民粮食供应安全的重责。因此,要实行有别于其他商品的低利低价调节政策,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加以扶持,从而促进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和农村市场的不断繁荣。其次,应调整放宽对农资经营主体的不合理限制,鼓励企业直接面向农村开展销售经营和技术指导,从进货渠道、运输储存、特品管理、技术指导、售后服务和责任追究等环节规范监管。最后应积极培育和扶持专业性的农资经营企业,鼓励和帮助他们采取连锁经营的形式扩大经营网络,对农民进行农耕育种、栽培、养护、农机维修等方向的专业服务。同时完善农资市场监管体系,加大对假冒伪劣行为的处罚力度,从而较好地保护农民群体和正规经营者的正当权益。合理规划我县农资流通模式,使全县逐步形成以经营企业为主体,专业服务为内容、农民利益为中心、政府监管为保障的农资商品供应体系。
4.探索城乡商品流通梯度消费式样
建设农村商品流通体系,重在解决农民的购物便捷和消费安全问题,基于城乡发展与居民收入的客观差距,应采用全县市场一体化的商品流通梯度消费式样,坚决舍弃过去那种“城乡二元结构分割处理”模式。根据城乡不同消费需求和消费水平实行相应的商品供销配备机制,将城市供应日趋饱和的成熟商品通过市场机制引导向农村市场逐渐拓展和转移,确保农村市场商品的物美价廉和消费安全,有利于对全县市场实行统一的政策和监管,在不同时期实行有效的动态调整;有利于企业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和拓展市场区域,从而促进农商经济的互动发展,同时还可将农村优质的农副产品运往城里经营,通过双向流通经营实现额外的商业利润。
5.强化政府在农村商贸流通中的监管力度
市场是衡量县乡社会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各级政府和领导要本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理念,牢牢绷紧市场经济这根弦。特别是对还很弱小但前景广阔的广大农村流通市场。一要合理布局,科学规划,把市场建设同小城镇建设有机结合,狠抓硬件建设,对现有15个乡镇的市场进行改造和提升,增强其配套功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布局和服务,使泸溪的交易市场趋于合理化、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二要培育专业市场,加快泸溪特色产品向外辐射的力度,本着建一个市场,带动一个产业,促进一方发展的观念,拓宽泸溪产品的流通渠道。三要完善市场管理,通过优质服务与引导,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树立以人为本,文明经商理念,形成宽松一律、清洁整齐的购物环境,对违反商贸流通规则的行为要及时坚决地课以处罚,促进泸溪商品交易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6.着力打造农村商贸流通中的民族文化品位
泸溪市场特别是具有代表性的15个农村墟场,经过千百年的演化,如今,它不仅沿袭固有的经济职责,更表现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墟场文化。赶场的人们不再仅满足于买卖一些必需的生活用品与农产品,更是去场上放松、沟通、展现与享受,其中尤以传统民族文化最为引人关注,比如,风味独特的饮食,咿咿呀呀的古戏,独具特色的民族工艺(傩面具、凿花、刺绣、苏萨编织、根雕、菊花石雕、杨柳石雕、篾扎、抬春、榨油、蜡染、竹编版画、浦市鞭炮、油纸伞等),隆重神奇的民族歌舞(跳香、苗鼓舞、舞龙灯、上刀梯、咚咚奎、挑葱会、沅水号子等),娱乐各异的地方习俗。还有浦市烟气氤氲的茶馆、良家潭、潭溪场景壮观的“三月三”、“六月六”……全县各类传统文化保护项目共计16类205个,这些富有泸溪特色的服饰、工艺、饮食与习俗,经过长年的演化,已成为兼融经济与文化的特殊商品,更是广大农民长年来乐于赶场的重要诱因。更能体现泸溪的个性、品位、文化与知名度,如着力打造,将会带来巨大的效益回报,值得我们去琢磨与探索。
对泸溪农村墟场文化的建设与打造,应抓住特色,坚持保护与挖掘并举,实施“五动”,创新发展。一要行政推动。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原则,政府大力作为,政策上引导,经济上扶持,协调上服务,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文化经济人的传承作用,建立健全优秀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机制,形成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的创新氛围。二要上下联动。墟场文化的传承与繁荣需要各乡镇、各主管部门及村寨农户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利用墟场、报刊、电视、网站及会议等形式介绍,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小学乡土教材中开设教学内容,鼓励通过财政扶持、社会组织和个人捐赠等形式建立传统文化保护基金会,具体由县、乡文化馆、站牵头,通过各类培训,组织各种比赛,以老带新促成传帮带,确保传统文化不失传。三要活动拉动。县、乡、村要把展现、推介、传承地方特色饮食、工艺、习俗与歌舞等传统文化作为大事来抓,做到有组织、有规划、有经费、有措施、有目标,定期与不定期组织“中国湘西·泸溪椪柑节”、“全县民族民间艺术节”、“全县特色饮食、工艺、歌舞擂台赛”、各类品评会、展销会、演唱会,做到一年四季,季季有赛事,月月有演出,周周有活动,逢节必庆,全力展示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打造泸溪动感墟场。四要人才引动。农村传统文化尤为非物质文化,大多是口传心授代代相传,培养传承人成为问题的核心和纽带,必须建立健全农村文化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机制,创造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拓宽人才渠道,把那些熟悉农村生活,热爱民间艺术的青年吸引进来,用走出去请进来方式进行培训辅导,提高其素质与技能,使之成为农民演出队的台柱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人。五要项目拉动。要创新传统文化式样,发展墟场文化的艺术与经济价值,必须用科学的发展观去引导农村艺术产业和项目,积极挖掘泸溪15个墟场文化的资源优势,在继承与发展中搞好对外交流,在配合农家乐、休闲山庄、乡村旅游、农村超市等项目,用文化产业来拓展农村商贸大流通,形成从文化资源、文化产品、文化商品、文化产业到文化市场的良性循环道,通过一个个富有潜力的文化项目,增强泸溪传统文化的活力,从而使之在保护中继承,在继承中借鉴,在借鉴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市场,作为民族贫困地区,必须要有前瞻的眼光,依托自身的优势,以保护传统文化为前提,以发展经济、繁荣商品流通为目标,精心规划,加大投入,强力推行,使泸溪墟场文化在及时抢救、保护与挖掘中得以提升与光大,进而有效攀升泸溪的品位,繁荣泸溪的经济。
参考文献
[1]陈春芳.泸溪民俗文化[M].
[2]谢心宁著.湘西探秘[M].
[3]张淑芳.墟场文化建设的思考[J].怀化师专学报,1997,(2).
[4]泸溪县志.
[5]泸溪县商业网点建设十一五规划.
作者简介:吴文喆(1962- ),男(苗族),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泸溪县人,中共湖南省泸溪县委党校高级讲师,工会主席,研究方向:经济管理、县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