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与培养

2009-03-15苏智灵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23期
关键词:物流管理电子商务

摘要:随着电子商务的较快发展,物流管理也备受关注。一个完整的电子商务集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于一体,而优质、快速的物流体系是电子商务成败的关键之一。因此,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方面的人才培养成为重中之重。

关键词: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物流体系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35-0074-03

一、广西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状况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与网络化已经成为一种潮流,电子商务已逐渐成为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的新模式。作为一种新的商务活动形式,电子商务以其快捷、高效、低成本而备受人们青睐,发展迅速。电子商务的发展,直接影响到经济、商业、金融等各个领域,成为世界新经济模式的重要模式之一。

随着全球电子商务的发展,广西的电子商务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广西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接合部,还具有沿海、沿边、沿江的区位优势,无论从区位还是从区内资源状况来看均得天独厚。电子商务贸易模式的运用,对于提升广西外贸出口国际竞争力、提高贸易效率、降低贸易成本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将有力地促进我区的对外经贸的发展。然而,从目前广西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情况来看,虽然这几年有了一定的进步,但在全国还处于中下水平,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最突出的问题就在物流对电子商务的制约上。

一个完整的电子商务集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于一体,而优质、快速的物流体系是电子商务成败的关键之一。物流业是介于供货方和购货方之间的第三方,以服务作为第一宗旨。与其他行业或部门相比,广西物流业的发展相对比较滞后,与一些发达省份如广东、浙江省的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相比,在资源配置、服务水平、管理水平、现代化科技手段的使用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现行的物流体系很大程度制约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电子商务物流企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不平衡,信息化、集成化程度较低

广西的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不合理,在运输工具与运输方式上,线路里程少,密度和现代化水平较低,抗自然灾害能力弱;在仓储方面,大多是以行政部门为系统建立的仓库,面积大、数量多、仓储设备现代化水平低。

广西整个物流系统功能不强,仓储功能和运输功能缺乏协调,长途运输和短途配送缺乏有效衔接,各种运输方式之间配合不力,不同物流服务很少结合,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物流系统。

(二)信息技术应用相对落后,服务网络亟待形成与整合

目前,信息技术在广西的物流企业里应用不仅比较少,而且应用层次较低,计算机应用多局限在办公自动化和日常事务处理方面,大多数物流企业尚不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物流信息的能力。

在拥有信息系统的物流企业中,其信息系统的业务功能和系统功能还不完善,缺乏必要的订单管理、货物跟踪、仓库管理系统和运输管理系统等物流服务系统,物流信息资源的整合能力尚未形成。

另外,多数区内物流设备也都比较陈旧,包括立体仓库、条码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导向车系统、货物自动跟踪系统在内的物流自动化设施,应用不多。与国外以机电一体化、智能化为特征的物流管理自动化相比,差距很大。

为提高我区物流行业的服务水平,促进电子商务乃至各行业的发展,广西也不断制定各种有利于物流行业发展的政策。在2002年召开的全区推进流通现代化工作会议上,我区已制定出广西物流业5年内的发展蓝图,即逐步建立起以中心城市、交通枢纽、物资集散地和口岸地区为主的物流配送中心体系;自2005年以来,广西将每年投入1000万元支持市级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并建设南宁玉洞、江南、金桥、安吉四个物流基地。此外,还将在百色、柳州、防城港、贵港、河池等建立五大配送中心,一个占地585亩的大型石油港口物流基地已在北海市铁山港建成。2009年2月25日,国务院出台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物流业也被纳入本次振兴规划中,这将给我国、我区的物流业带来更多的机遇。

二、广西高职电子商务物流人才培养现状

广西的物流业刚刚起步,但已呈发展势头,今后,广西更需要越来越多的现代物流人才从事物流管理工作,推动广西电子商务及其物流业的发展。但是,当前我区接受过正规物流教育的人才很少,虽然有不少高校开设有物流专业,但设置时间不长,物流专业毕业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远远满足不了广西众多企业的需求。于是,加强培养我区的物流人才迫在眉睫。

物流管理是2001年首届全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工作会议上确定的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物流管理课程教学的研究开始成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议题。物流管理涉及的学科知识比较多,它不但涉及运筹学、企业管理、电子商务的知识,而且涉及计算机模拟、物流信息管理、物流软件的应用等,内容多而杂,对学生知识面的要求较高。但是目前各高校对于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教学目标并不明确,只是把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作为了解电子商务实现的一个环节,内容多为讲解电子商务物流有别于普通商务物流的运作流程与特点,使得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形单影只,与其余的核心课程联系不够紧密,同时给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的讲述带来很大的难度,

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交叉学科体系,以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为基础,以物流的合理化为基本原则,实现电子商务条件下顾客满意的物流服务目标,因此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教学,不仅需要讲授物流管理理论与方法,而且迫切需要丰富的实践性教学。学生无法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很难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培养的学生可能懂得有关的理论,却无法动手解决实际问题,形成所谓的“君子动口不动手”的局面。

三、广西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人才需求状况

为解决广西电子商务物流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探讨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适合模式,我们得先了解现阶段企业对电子商务物流人才需求的新动向和新改变。目前广西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呈以下特点:

(一)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就业面宽,单位分散,但竞争力不强

中国加入WTO后,国内外市场对接,电子商务网络逐步形成,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企业、政府的业务趋于电子化、信息化,企业的商业业态正在向连锁化、集团化、产业链群体化发展,因而各单位之间的业务沟通形式,将更多的是网上电子信息的沟通,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使整个社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既掌握信息技术,又精通商务管理的复合型电子商务从业人员更是社会急需。下表是部分企业2009年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信息:

从上表我们看到,在这些企业中,网络营销需求量最大,其次为与物流管理相关的岗位如物流信息管理、仓储管理、物流配送等,然后为平面设计、网站建设等岗位。对于网络营销,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可能会很胜任。但与专业名称明确对口的专业如物流管理、平面设计、网站建设等相比,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仍不占有优势。

(二)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相关的就业岗位较多

从物流运作的角度看,现代物流包括企业物流(企业内部物流和企业外部物流)、社会物流(即专门从事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两大部分。对于企业内部物流,存在着原材料、能源、配件、工具等的采购、储存保管、半成品或成品库管理、包装、分拣、配装等岗位群;对于企业外部物流,有分销计划、发送、运输、发布与接受电子商务购销信息等岗位群;对于专门从事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有储存、运输、调配、保管、分装加工、信息发布与接受、集装箱管理、报关、结算、货运代理、物流服务器管理等岗位群。这些岗位群各有区别,但在目前大多数企业实行信息化、电子化的情形下,各岗位几乎都离不开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可以说,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学生就业的岗位非常多,就业面非常广。

(三)企业对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人才的要求

企业对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人才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岗位知识要求

(1)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

(2)基本掌握现代商业、仓储、交通运输企业经营和管理基本知识。

(3)熟练掌握电子商务、网站管理与维护、信息交流等专业知识。

(4)熟练掌握物流技术,储运、配送、供应链管理等专业知识。

(5)掌握一定的商务英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知识。

2.职业岗位能力要求

(1)具有物流、储运、配送企业物流运作的基本能力。

(2)具有处理和解决物流现场问题的基本能力。

(3)具有计算机办公软件和物流软件的应用能力。

(4)具有应用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处理的能力。

(5)具有英语口语交流和商务谈判的一般能力。

3.素质能力要求

(1)实际操作能力;

(2)社交能力;

(3)团队合作能力;

(4)信息沟通能力;

(5)开拓精神。

物流业是一个综合性强、操作性强的行业,企业要的物流人才不是仅仅会管理仓库或者懂得某种运输方的、知识结构较为单一的人才,而是具有较为全面的物流操作和管理知识、可以同时胜任多个岗位、能够对所执作业进行全程全方位监控、优化和提升的,并能够随着行业的发展而快速成长的复合型物流技术和管理人才。

四、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思路

综上所述,可得出结论:高职院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应以需求为导向,为社会的经济发展服务,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1.高职电子商务物流专业应以培养企业第一线的物流技术应用、物流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宗旨。

2.以物流企业的实际工作岗位(群)所需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确定高职物流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3.以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在加强学生品德修养、人文素养和文化知识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实用技术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培养。

(二)课程设置

根据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本专业课程设置要灵活,要具备三个特点:(1)适用性——面向行业,贴近地方经济特色,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按需按岗设置课程;(2)职业性——针对具体职业岗位所要求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特性选择课程内容;(3)综合性——打破学科界限,关注相关专业领域最新技术发展,突出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使专业设置管理始终保持超前性。

根据以上特点,我们认为,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的可进行如下设置:

1.基础课程。该类课程主要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计算机文化基础、体育、国防教育与军事训练、形势与政策教育、卫生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教育。主要培养学生必要的政治思想、思维方法、道德、品质、修养、体质、语言、工具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技能与素质。

2.职业基础课。包括:电子商务概论、市场调研、市场营销、国际贸易概论与实务、商务英语和写作、商务谈判和礼仪、企业财会基础、电子商务与物流。

3.职业技术课。包括:电子商务与数据库应用(SQL)、网络营销、物流管理实务网页设计。

4.实训课程。主要是指以技能实训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课程。包括:市场调研与策划实训、电子商务概论实训、网络营销实训、网页设计实训、物流综合实训、

5.岗位实习。主要是指直接面向行业和岗位,让学生从认知、感知到完全适应职业岗位的课程。包括:专业认知考察、岗位见习、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社会实践。

6.职业选修课。物流信息技术、汽车驾驶等。

(三)教学模式

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要求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教学改革,创建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强调能力本位的综合化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改革常规的课堂教学方式,综合使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法”、“学生助教”等多种教学方法,强调对学生发散性思维、动手能力的开发和培养,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和对技能的掌握程度。

2.推进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在专业课的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视频进行教学,并定期让学生在网上跟踪国内和国际上物流产业的最新发展信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扩展学生的视野。

3.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中心,建立起了具有高职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性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技术应用能力的途径,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突出高职教育特色的关键。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包括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两部分。软件建设包括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技能模块和实习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硬件建设方面主要是注重加强校内实验室、实训中心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4.是拓展实践性教学,经常组织学生到物流公司、大型仓储基地、货物集配中心等处实习,形成对物流系统各个结点以及工作岗位的感性认识。

5.强调对学生社会认可技能的培养,争取让每个学生毕业时拿到一书多证(一张毕业证,多张职业技能证),真正体现新的教学模式的特点,突出学生“能力本位”培养目标的要求。

(四)师资力量

教师、教材及教学设施设备是办学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保证专业教学质量的根本条件。其中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最重要的要素。由于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是一个理工与经管交叉型、复合型新型学科,是一个需要广泛学科基础理论训练和扎实应用实践能力培养的专业,因此,需要学校投入大量的资金和师资。而目前广西已具备相应的师资和教学实验环境的高校还是少数。教师教学负担过重,欠缺相应的实验与实践环境,本身进修机会少,更谈不上有充裕的时间和资金与企业合作开展科研项目,使得院校的电子商务物流专业教学及人才培养跟市场需求脱节。

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1.加大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专业的资源投入,进行电子商务物流实验实训室的建设。

2.鼓励教师与企业挂钩开展课题,有条件的地方,“走出去,请进来”,鼓励老师到电子商务或物流企业中兼职,或邀请相关企业经营者到学校授课。

3.增加院校与国内同行同业交流合作的机会。

五、结语

随着广西电子商务发展步伐的加快,电子商务物流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我们应充分认识人才需求的特征与类型,在人才培养上,与行业相结合,与工作岗位相结合,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有机接轨,推动职业教育与电子商务的良性发展。

作者简介:苏智灵(1973- ),女(壮族),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物流管理。

猜你喜欢

物流管理电子商务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子商务
基于电子商务理念下的物流管理优化新策略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电子商务人的核心能力
期刊订阅电子商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