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科学活动“草莓奶茶”问题情境的剖析与思考
2009-03-14许林军
许林军
在科学活动中教师往往以问题来引导幼儿讨论,从而促使活动向着自己预期的结果发展。但是,如果教师语言不明确,带引幼儿讨论时问题焦点不断转移,易致使幼儿答非所问,无法使活动收到预期的结果。现以科学活动“草莓奶茶”中的三个问题情境为例来进行剖析。
问题情境一:在幼儿品尝了自己制作的草莓奶茶后,教师:你尝到草莓的味道了吗?幼儿:没有。幼儿A:奶茶好甜哦。教师:像什么一样甜?幼儿A:像冰糖一样甜。教师:他说草莓奶茶像冰糖一样甜,有谁吃过冰糖?……
剖析:教师想通过“你尝到草莓的味道了吗?”这一问题来检验幼儿制作的草莓奶茶在味道上是否达到了预期结果。但是,在幼儿回答了没有草莓的味道后,问题的焦点却发生了转移。教师没有按照自己预设的目标继续引导幼儿讨论,而是被幼儿的回答所牵引,依据幼儿的回答,层层设问,使讨论的问题越来越偏离预设目标。
思考:教学目的是教师教学活动的“导航标”,教师在活动中的提问应尽可能地围绕预设目标进行。教师要善于甄别幼儿的回答,对和教学目的相一致的回答给予引导,反之,则尽量将答非所问的幼儿引导到教学目的上来。如当幼儿A回答“奶茶好甜哦”时,教师可说:“A的草莓奶茶好甜哦,那你们的奶茶是什么味道的呢?”
问题情境二:在幼儿尝不出奶茶有草莓的味道后,教师:为什么大家没有在草莓奶茶里吃出草莓呢?幼儿D:因为它融化掉了。教师:融化掉了,融化在哪里?幼儿E:融化在奶茶里了。教师:那应该吃出来还是吃不出来?幼儿F:吃不出来。教师:那应该怎样才能吃出来?……
剖析:教师问“为什么大家没有在草莓奶茶里吃出草莓呢?”意思是问为什么没有吃出草莓的味道。但由于教师的语言不够准确,致使幼儿理解成为什么吃不出草莓粉,从而答出“融化掉了”。教师随后的提问仍然过于含糊,幼儿的回答当然也就无法朝教师预期的结果发展。如果教师将“那应该吃出来还是吃不出来?”改为“那应该吃出来还是吃不出来草莓的味道呢?”那就有可能收到峰回路转之效,引领幼儿回归到“有关草莓味道”的话题上来。
思考:提的问题只有明确具体,才能为幼儿指明思维的方向。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既要注意用语的简要,又要注意用语的精确,切不可模棱两可。如果教师一开始就问:“为什么大家没有在草莓奶茶里吃出草莓的味道呢?”那么幼儿的回答就可能是“草莓粉太少了”或“茶水太多了”等,从而就顺应了教师预设问题“在奶茶里添加多少比例的草莓粉”的需要。
问题情境三:在幼儿不能答出奶茶中草莓粉太少之后,教师:你们觉得刚才制作的奶茶是否要增加一些草莓粉?你制作的奶茶香不香啊?幼儿:香。教师问幼儿B:你觉得呢?你的奶茶需不需要多放一点草莓粉?幼儿B:要。教师问幼儿C:你觉得你制作的奶茶怎么样?幼儿C:很不错。教师再问幼儿C:真的很不错吗?……
剖析:教师在一句话中一连问了两个问题,幼儿往往倾向于回答第二个问题,这就脱离了教学目的——让幼儿知道草莓粉达到怎样的比例才能使奶茶有草莓的味道。再者,教师的第一个问题过于封闭,幼儿往往会回答“要”,而不会涉及添加草莓粉的比例问题。另外,对幼儿C的提问虽然开放,但却偏离了“在奶茶中添加多少比例的草莓粉”这一中心话题。
思考:在一句话中。教师应避免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应围绕预设目标设计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使幼儿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回答问题。如可把问题“你们觉得刚才制作的奶茶是否要增加一些草莓粉?”改为“你们觉得在奶茶中要放多少比例的草莓粉呢?”这既限定了幼儿回答问题的方向,又可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来回答问题,幼儿可能会答出“一半”“一小勺”“四分之一”等。
就上述活动过程而言,教师设计的三个问题在意图上是层层递进的,即通过“草莓奶茶有没有草莓的味道”引出“为什么草莓奶茶没有草莓的味道”再引出“草莓奶茶中添加多少比例的草莓粉才有草莓的味道”。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提问方式,致使三个问题被割裂开来,不能和谐统一于整个活动之中,也就使得活动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