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

2009-03-14

家庭用药 2009年2期
关键词:降糖胰岛抵抗

张 丹

在降低血糖上,西药有口服降糖药和注射胰岛素等多种方法,但利弊共存。西药作用机制明确但单一,其常见的各种不良反应,常常使患者患得患失。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已有一定的历史。然而,现代医学界包括很多的患者都心存一个疑惑“中药能降糖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因为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证实,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具有良好的前景和独特的优势。

中医药从整体着手,不仅考虑控制目前的症状,还顾及病程发展和预后,降糖机制呈现多途径、多渠道、多靶点的特点。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研究的进展,中药及其有效成分降糖作用的研究已深入到细胞、分子水平,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改善胰岛素抵抗

在大量2型糖尿病患者中胰岛素抵抗是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发现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上的新治疗靶点,开发新药,是目前糖尿病治疗领域的热点。中药有效成分的研发也取得了初步成果。对以胰岛素抵抗为主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相应的中药,可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从而更好地控制血糖。

保护胰岛B细胞

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是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发生的必要因素。在空腹血糖升高及糖耐量异常阶段,胰岛B细胞功能就已损伤50%,被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其胰岛细胞功能仅剩20%~30%。因此,保护胰岛细胞残存功能是糖尿病治疗的关键。如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逆转受损的胰岛细胞功能,将更有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其寿命。研究发现,生地、黄连、黄芪等中药可减轻自由基对B细胞的损伤,改善其超微结构、增加B细胞数目。某些单味中药或复方可防止胰岛B细胞凋亡,刺激正常胰岛B细胞胰岛素的分泌,还能促进胰岛B细胞再生,从而在疾病早期修复胰岛B细胞功能,降低糖尿病发生率。

防治慢性病并发症

各种糖尿病及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与氧化应激关系甚密。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方法和方剂十分丰富,对糖尿病的不同过程有对应的理法方药。我科根据糖尿病的特点组成的协定方,在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上,不仅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症状,同时具有抗氧化应激、改善胰岛素抵抗及胰岛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病情。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吸收了中医、西医治疗中的特点和优势,使二者有机结合,各取所长,融会贯通,从而可能提高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潜力。

(作者每周一下午、周五上午有专家门诊)

猜你喜欢

降糖胰岛抵抗
做好防护 抵抗新冠病毒
人工胰岛成功用于小鼠
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门诊药房2型糖尿病的药学分析
人工胰岛成功用于小鼠
有些人需要强化降糖
拥抱改变
ATP在大鼠胰岛分离中的保护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