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为媒会名人
2009-03-14耿仁亮
耿仁亮
过去,平常人要拜见名人极为不易,要拜见身为高级官僚的名人更比登天还难。但也有通过一些巧妙的方法,拜会了名人甚至是身为高级官僚的大名人,一时传为佳话。这里有三则故事,说的是梁启超、孙中山拜见张之洞,毛泽东拜见夏默安的故事。说来也巧,他们能拜见这些名人的共同妙法是通过他们才思敏捷的巧妙对联。
有一年,梁启超去湖北江夏(今湖北武汉)讲学,他趁此机会拜访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张之洞对梁启超的才学早有所闻,假意不允,只是出联试他。他缓缓道:“听说先生才华横溢,文采出众,老夫倒想见识见识。我这里有个上联,想请你对个下联: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先生来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此联既包含四水,又总括四时,且嵌入地名“江夏”,而“谁是第一,谁是第二”的劈头问,更是叫人难以置答。从联面上看,这里的“四水”是指中国从北到南的四条大河: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而联中的“江”字按习惯是专指长江——长江当然是中国第一大河,所以说“四水江第一”;“四时”是指“四季”,夏在四季中居第二,所以说“四时夏第二”,同时这两者又构成了地名“江夏”二字。而从联意上看呢,张之洞这个对联实际上又是在向梁启超叫板,意思是:你这小子来江夏见我,那我们俩人在今日之中国,究竟“谁是第一?谁是第二?”潜台词自然是“老子第一!”
梁启超略加沉思,对出了这样的下联:“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先?何敢在后?”这里的“三教”是指儒、佛、道;而“三才”是指天、地、人。古代儒、佛、道三教中以儒为首,在天、地、人三才中,则以人才居末位,“儒人”则是指读书人。他把自己的身份“儒人”拆开,以“何敢在先,何敢在后”巧对“谁是第一,谁是第二”。梁启超所对的下联工整自然不说,而且意义含蓄深远,既挫了对方傲气,又不失宾主之礼。张之洞一听,应变之快、口吻之大、气魄之伟、语句之整不同凡响,于是收纳他为晚年得意门生。
无独有偶,孙中山拜见张之洞的情形同梁启超如出一辙。据说,清光绪年间,孙中山留学归来,途径武昌总督府,想见见湖广总督张之洞。孙中山当时给他的名片上写的是“学者孙文求见之洞兄”!张之洞看了大为不满:一个平民布衣,竟敢与我这封疆大吏称兄道弟?简直不知天高地厚?于是他在那名片后面写了这样一个上联:“披一品衣,抱九仙骨,狂生无礼称愚弟。”然后叫门房把这名片还给他。
张之洞出联狂傲无礼,且拒人千里之外。但孙中山气度不凡,心知这是让其对对试才,略一思索,见后坦然对道:“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对答不卑不亢,有理有据,文字高雅,气势慑人。张之洞接过一看吃了一惊,因他的上联流露出轻蔑之意,孙中山的下联“布衣亦可傲王侯”于平缓中透露出大有压倒对方之势,心想这人不仅才智不低,行文不俗,而且流露出一种常人没有的豪迈之气——恐非凡夫俗子,日后当有大作为,于是赶快让人开门迎接这位风华正茂的读书人。
毛泽东拜见名人虽然也是对对为媒,但情形略有不同。相传,1917年暑假,毛泽东与好友萧子升到安化游学和做农业调查。在安化,他们听说劝学所所长夏默安先生是该县的名流,曾毕业于前清两湖学院,任该县劝学所所长,著有《中华六族同胞考说》、《默安诗存》、《安化诗抄》等书,博学多识,便登门求教,曾先后两次拜谒,夏默安先生拒而不见。毛泽东又一次登门拜访,虚心求教。夏默安先生忖度良久,心想相见何妨,顺便试试他的才能,便吩咐下人说:“请你告诉他,见我可以,但必须与我对句,答得上来,就进来谈谈,答不上来,就请自便。”下人按照夏默安的嘱咐,出去传话给等候在那里的毛泽东。毛泽东思忖片刻,说道:“可以。请你转告夏老先生,按照他说的办。”进去后,夏默安提笔写一上联:“绿杨树上鸟声声,春到也,春去也?”示意毛泽东对。毛泽东思索一番,提笔写出下联:“青草池中蛙句句,为公乎,为私乎?”
上联构思新颖,将鸟声拟为人语“春到也,春去也”,使鸟声占据了春天的始终。但下联更见奇妙,把蛙叫声写为“蛙句句”,愈显人格化,“为公乎,为私乎?”两个疑问句,将毛泽东同志公而忘私的博大胸怀充分表现了出来,隐含典故,反诘得体,寓意深邃。对句天衣无缝,精巧谐趣,表达了毛泽东同志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情操。夏默安对毛泽东的才华惊异不已,立即热情接待,并留居食宿,彻夜长谈,视为挚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