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高考作文题的多义性

2009-03-14

青苹果·教育研究版 2009年2期
关键词:命题作文作文题短语

樊 丽

从近两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来看,命题作文、话题作文与新材料作文三分天下的格局继续保持,话题作文独领风骚的局面已不复存在,而命题作文与新材料作文劲头正足(2007年命题作文9道,新材料作文5道;2008年命题作文8道,新材料作文8道)。特别是近年来不多出现的命题作文是这两年的最大亮点。这种命题也不再是传统的主题限定性的命题,而是接近于无主题的命题。例如2007年的《必须跨过这道坎》(上海卷)、《怀想天空》(江苏卷)、《季节》(福建卷)、《提篮春光看妈妈》(安徽卷)等。2008年的《他们》(上海卷)、《好奇心》(江苏卷)、《带着感动出发》(安徽卷)等。这类命题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题目中的关键词常具有多义性,即隐含着多元内涵,它为考生自主立意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既然是无主题命题,题目又有多元内涵,考生就必须认真审题,对多元内涵进行筛选,然后确定立意方向,选择材料,布局谋篇。下面就谈谈作文题多义性的分析立意。

●关键词是单一的 2007年的《季节》、《我能》,2008年的《他们》、《好奇心》都属此类题。《他们》、《好奇心》这两道题比较朴实易解,没有比喻义或隐含的内容。以《季节》为例。《季节》题面直白、平实,文字少,考生似乎没有审题障碍。但“季节”的本义、比喻义、引申义所涉及的范围都非常宽泛,或实或虚,内涵丰富多元,写作的角度非常自由。考生可以从“季节”联想到人生阶段、性格特征、情感类型、命运变化、人物关系、社会形态、历史变迁、艺术形式……写出对“季节”的感悟或体验。下面是一些考生作文中的句段,从中可以看出他们的立意取向。“如今,高楼拔地而起,春天的草没有了立足之地;土地上铺满了水泥,夏天的溪流没有了流淌的河床;清洁工勤快,秋天的落叶没有了归根之所;“给季节留一个空间,让他们在城市安家,不要只让季节在稻田走过,也让季节在城市与人为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有这么多好人帮助,我相信这个城市的春天一定会更加温暖,更加美丽。”“属于宋词的季节已经消逝,取而代之的是如同秋季的萧瑟的现代社会。”

通过以上语段,我们可以发现考生的作文立意多元化,借写“季节”,写出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见解与反思。这与考生分析“季节”的多义性、联系的多角度、价值的多元化有很大关系。

像以前出现过的作文题《规则》、《转折》、《包容》、《读》、《肩膀》等,都属此类型,内涵都具多义性。

●关键词是对立统一的 比如《一步与一生》(2007年四川卷)、《走与停》(2006年重庆卷)、《人与路》(2006年江苏卷)等,都属于对立统一的关系型作文题。关键词是两个,除了要突出其辩证思维,更要注意两个词的多义性。

“一步与一生”引导学生思考“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的哲学命意。多数同学的立意是“一步是一生的关键”、“一步决定一生”、“正确的一步带来一生的辉煌”、“错误的一步铸成一生的遗憾”,这种立意太一般,太逼仄,也太武断。多义性的分析应该是:“一步”,不只是人生的“某一步”,它可以是“第一步”,也应当是“每一步”。要写出这“一步”与这“一生”的连带关系,即二者互为因果、互为条件、互为表里、共生共荣、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制约。实写这“一步”,虚写这“一生”。实实在在走“一步”,走“一生”,走出“一步”的轩昂,走出“一生”的宿命,走出“一步与一生”的生命之彩。考生还可以由“一步”和“一生”迁移、转换至“退与进”、“失与得”、“小与大”、“短与长”、“轻与重”、“近与远”、“浅与深”、“失败与成功”、“放弃与选择”、“艰难困苦与幸福美满”等的联系来写,这样可以使思维的空间更为广阔。

需要指出的是,双关键词放在对立统一结构中有时出现在短语里,例如“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2007年山东卷话题)、“行走在消逝中”(2007年浙江卷话题)。其中“记忆”是对生命意义的肯定,“风化”是指生命的消亡。“行走”是现实的运作,“消逝”是付出的代价。文章切入都可以具有多义性。

●关键词在短语或一句话中的 “必须跨过这道坎”(2007年上海卷)、“怀想天空”(2007年江苏卷)、“提篮春光看妈妈”(2007年安徽卷)、“举手投足之间”(2008年湖北卷)、“人之常情”(2008年天津卷)、“在自然中生活”(2008年重庆卷)、“带着感动出发”(2008年安徽卷)、“不要轻易说‘不”(2008年广东卷)。这些动宾短语、偏正短语的关键词不能一目了然的,要靠我们分析确定,要注意虚化和象征的概念。“坎”、“天空”、“春光”、“自然”、“出发”这些关键词内涵,不但提供了多元的想象空间,而且蕴含着象征的深度,既是一种限定,又具有多层次的展开余地。

以2008年安徽卷高考作文题《带着感动出发》为例。关键词是“感动”和“出发”,题目的重点应该是“出发”,“带着感动”是状语。不少考生单纯写“感动”,就偏题了。写作时,既要突出“感动”的内容,又要点到“出发”的特定情境,两者紧密联系,不可偏废。“感动”要实写。对于这道题目,其实我们的生活素材是相当丰富的,大至抗震救灾、自强不息的动人事迹,小到平淡无奇的生活中的事,以至促人醒悟、启人思考的日常细节,都可以写。这一层面对于绝大多数考生来说没有难度。而“出发”的多义性在于这是一种广义的存在,可以是一种真实的行走现实,也可以是一种虚拟的思想之旅。可以写“出发”的目的、意义、价值,写出“感动”的时间、目标以及行为过程。这两个关键词深浅得宜,虚实相生,显出了主旨的内在张力。一位考生作文写了“带着感动出发,在大自然的奥秘与美丽中行走,收获发人深省的哲思”和“带着感动出发,在人间社会的喧闹与冷暖中行走,收获感人至深的温暖”两个方面。其间将文学家的生命世界、百年奥运、南方雪灾、汶川地震等内容信手组合,既写出“感动”,又不仅仅止于“感动”,而是将感动传递,因感动而爱岗,因感动而敬业,将“出发”的内涵诠释到位。

再比如,《在自然中生活》这道题的中心词是“生活”,指一种生活观或生活状态。这种生活观和生活状态是在自然背景中体现出来的。“自然”有多义性,想象空间大,包孕着丰富的立意内涵:对自然的理解,对生活的思考,对世界的追问,对社会的寄望。可以确定的立意方向有:“在自然界中生活”、“在自由发展中生活”、“在没有人力干预中生活”、“在不勉强中生活”、“在不局促中生活”、“在不呆板中生活”等。考生可以筛选,但立意的深浅是可以比较的。

审题立意是作文能力的重要部分,针对作文题目中的多义性,增强审题意识和提炼意识,就能很快抓住要害,提升文章的档次。这一点值得同学们认真学习和深入探究。

猜你喜欢

命题作文作文题短语
初中英语词组高频考点聚焦
初三
动词与动词短语(二)
初三
本部两刊刊登的部分作文题与2016年中考作文题相同或相近
攻击和防御
就“题”取材 读写相连
命题作文“过程的魅力”
半命题作文如何补充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