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全面可持续发展之对策
2009-03-13沙凤林
沙凤林
截止到2007年底,全国大规模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农远工程)建设基本结束。农远工程的建设改善了农村中小学落后的办学条件,搭建了农村教学信息化的平台,给农村教育教学提供了大量优质资源,为推进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提升农村学校整体教育质量,促进农村教育信息化,均衡城乡教育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虽然全国规模的农远工程建设已经结束,但是如何使已建成的农远工程持续发挥整体使用效益,使之真正成为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德政工程、惠民工程,这是摆在人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如果对此找不到科学答案,则会使农远工程的应用效益大打折扣,农村教育蒙受损失,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到破坏。为此,教育及有关部门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兼顾,从长计议,抓维护,保应用,使农远工程为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长远效益。笔者认为,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着眼全局,找准抓手,着力完善好六种机制。
●运行维护保障机制
大规模农远工程建设结束后,欲使其继续发挥应有效益,根本在于运行维护保障机制的建设。首先,从政策层面上说,作为国家工程的农远工程要实现正常运行维护,政策层面的保障不可或缺,由政府及相关部门出面,制定出确保农远工程运行维护的政策、法规或条例,从根本上保障农远工程的运行维护。其次,要从资金上确保农远工程运行维护所需资金。在当前形势下由政府主管部门(教育、财政、发改委)根据工程运行维护的实际需要,经过必要的核查、监督与确认,再由财政部门委托教育部门直接将所需资金足额划拨到工程项目学校,也可以由政府采取资金转移支付的办法,确保农远工程运行维护所需资金足额到位,决不能因资金短缺造成技术设备闲置或损坏,导致影响农远工程整体效益的持续发挥。资金的投入应当重点保障硬件设施设备的运转维护维修、技术升级改造、软件资源开发及相关培训工作。在落实自己保障的前提下,狠抓技术保障。以县(市、区)为主导,以学区或中心校技术骨干为主力,信息技术教师配合策应,组建工程运行维护技术服务队,深入农远工程项目学校开展服务,发现故障及时排除,并对项目学校技术员进行必要的指导与培训,确保农远工程有效服务于教育教学。
●资源整合共享机制
实现农远工程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优质教育资源的持续有效提供。为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客观实际情况出发,按照教育规律办事,认真做好农远工程全面可持续发展工作。农远工程教育资源建设的实际情况是工程建设过程中,投入了相应的财力用于资源开发建设,基本满足了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但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资源应用的数量需求不断扩大,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人们发现原有资源已经很难满足工程项目学校教育教学的需求,学校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已有教育资源进行深加工,优质资源方能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去。随着农远工程大规模建设的结束,这一情况将会越发严重。因此,实现农远工程教育资源的全面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打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校内之间的教育资源壁垒,充分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其次,在学校内部还要走好三步棋,即拿来、整合、研发。拿来是指根据教育教学客观需要,一方面,按照省级以上主管部门推荐的电教教材目录,认真订购适合本地及本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另一方面,由电教部门指导学校教师接收、下载、存储、利用农远工程推送的教育教学资源。整合是指根据本校教学实际需要,将电教部门提供的资源、农远工程相关资源、校本教学资源、教材教学资源、教师自有教学资源(无产权争议资源)等多元教育教学资源加以整合,形成具有本校特色、适合本校应用的教育教学资源,供本校教师使用。研发就是根据教育教学具体需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教育资源开发,用以满足教育教学对资源的需求。总之,必须在教育资源充分共享的基础上,多元化开展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满足教育教学对农远资源建设的迫切需求。
●教育教学应用管理机制
农远工程的生命力在于教育教学应用,离开了教育教学应用,其存在的价值将无从谈起。如何加强农远工程的教育教学应用,通过教育教学应用促进农远工程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加强教育教学应用管理机制建设应当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二是加强教育教学应用制度管理;三是开展好教育教学应用评价。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一要抓好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使他们站在教育教学改革前列,创新教育教学理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育人质量的高度来认识农远工程教育教学应用。树立充分利用农远工程,大力开展教育教学实践的信心和决心,利用农远工程搭建的信息化教学平台和所提供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大力推进农村教育信息化进程,加速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二要抓好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使他们在技术上真正掌握利用农远工程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本领,能够得心应手地使用农远教育教学平台与资源,高质量地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活动,以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教学效果最优化。在教育教学应用制度管理方面,农远工程项目学校应当制定出相应的教育教学应用管理制度和教育教学应用指标体系。廊坊市香河县的具体做法是以县教育局为主管,以农远工程项目学校为主体,将农远工程教育教学应用纳入常态教学活动,统一规定每学期应用农远工程硬件设备和软件资源进行教学课时,小学不得少于课时总数的30%,中学不得少于课时总数的20%,并对教学过程采用抽查、访谈、考核等办法加强教育教学应用过程管理。廊坊市的其他县(市、区)也都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农远工程教育教学应用具体管理办法,同时也都收到了明显的教育教学效果。这些做法很值得借鉴。在教育教学应用效果评价方面,廊坊市努力通过教学评价形成一套有效的激励与制约机制。调研中发现,该市有些县(市、区)把农远工程教育教学应用考评结果与学校的创优评先结合,与个人教学业绩、升职晋级等挂钩,有力地调动了学校和教师应用农远工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性,如有些学校积极探索不同学科应用农远工程开展教学的新模式与新方法,挖掘农远工程教育教学应用潜能等等。
●教育科研引领机制
农远工程是远程教育家族中的重要一支,是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新事物,目前尚没有成功的经验可借鉴,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农村教育工作者和教师)和教师发扬敢为人先的创造精神,积极探索农远工程建设、管理、应用等方方面面亟待破解的难题,为此,必须充分发挥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的引领作用。
廊坊市在“十一五”开局之际,及时出台了《廊坊市“十一五”教育技术科研课题管理办法》,使教育技术课题管理有章可循。在此基础上,认真开展教学光盘播放、卫星教学收视和网络计算机教室三种技术模式下的教育教学应用研究与实验。市教育局承担的国家级重点课题《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研究》获准立项后,迅速在全市设立100余项子课题。此外,尚有教育技术科研课题省级72项,市级150余项。全部课题研究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形成了以国家级重点课题为龙头,省、市级科研课题为两翼的课题研究态势。实践证明,这一做法有力地促进了农远工程的全面与可持续发展。
●综合功能扩展机制
应用于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质量,这是农远工程的核心功能。此外,借助于农远工程信息化平台与优质教育资源,农远工程服务于教育教学以外的其他功能理应得到发掘与扩展,例如,教师专业化成长、学生自主学习、服务“三农”、“党建”等。只有使农远工程综合服务的外延适度扩大,才能够进一步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与广泛支持,从而促进农远工程的全面与可持续发展。
在教师专业化成长方面,农远工程应当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包括教育改革、教育创新、教育技术等各种事关教师成长的信息化资源,组织、引导他们通过光盘播放与卫星接收、上网查询与下载、在线学习与交互等方式开展自我提升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促进教师终身学习。也可以借助校园网利用农远工程开展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活动,使教师在培训和教研中不断成长。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可以通过开放计算机教室、开展信息技术课外活动小组活动等方式,充分利用现有农远工程信息化平台和教育教学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新知提供便利。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和家校网实现学校与家庭的信息化链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健康发展。在服务“三农”、“党建”方面,农远工程项目学校应当借助地利优势,利用农远工程搭建的惠及农民、促进党建的信息化平台与提供的信息资源,通过光盘播放以及其他农民和农村党员干部喜闻乐见的形式,使他们有效获取信息,充分利用信息,培育新型农民,培训党员干部,服务农民致富,加强农村党建,从而有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只有这样,农远工程在农村这块沃土上才能得到全面与可持续发展。
●融入教育信息化机制
教育信息化是系统工程。从地域上划分,教育信息化分为城镇教育信息化和农村教育信息化。农远工程是农村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与城镇教育信息化一道,纳入整体教育信息化体系。把农远工程置于教育信息化整体中去,农远工程的建设内涵才会不断得到充实,相应工作才会拥有长远意义。
从技术建设层面上讲,农远工程应当与校园网建设、家校互联互通、数字化教育等方面进行有效整合,作为教育信息化具体实施步骤,通盘考虑,整体推进。从资源共享层面上讲,各种教育资源都可以通过远程教育实现共建共享,这其中就包括农远工程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把农远工程教育教学资源通过互联网上传,把其他信息化资源通过互联网下载,在上传下载中融入教育信息化体系,并从中发现新的切入点与增长点,以此实现农远工程的全面与可持续发展。
总而言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农村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远工程建设为农村学校办学搭建了信息化平台,为农村教育教学提供了优质信息资源,为农村教育改革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为农村教育事业的大发展描绘了美好前景。农远工程大规模整体建设的结束,标志着农远工程的重点由工程建设转移到工程应用。为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农远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在工程运行保证、资源有效利用、教育教学管理、科研课题引路、着眼整体推进等方面做足做好文章,实现农远工程整体效益的长期有效发挥,为农村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推进和农村教育事业的腾飞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