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早期阅读成为宝宝的包袱
2009-03-13刘艳梅
刘艳梅
张欣是一个3岁宝宝的妈妈,她很早就开始抓宝宝的早期阅读教育,每天规定时间让儿子背古诗、读儿歌、讲故事,并给儿子购买了大量儿童文学作品和录音带。儿子一开始似乎有些兴趣,后来在不断的强迫督促下,渐渐产生了逆反心理,还出现了头疼、脾气暴躁等不良后果。经过心理专家诊断,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爸妈忽视了宝宝身心发展的规律,造成宝宝心理压力过大。忽视规律,急于求成,严重的还会致使宝宝出现心理行为问题,如饮食障碍、情绪障碍、遗尿、多动和抽动(如挤眼)等。
年轻的家长们大多认识到早期阅读的重要性,但由于很多家长不懂早期阅读,很容易走入如下四种早期阅读的误区。
1、忽视宝宝身心发展规律
一些父母不顾宝宝心理认知发展阶段,想当然地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图书供宝宝阅读。在北京、天津、武汉等大城市的调研发现,很多父母给宝宝选择的课外阅读材料是《唐诗三百首》及一些拼音、图形、情节复杂的文章。很多书籍已超过宝宝的认知,使宝宝一开始就对阅读产生畏难情绪。如果通过早期训练。使幼儿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这是教育上最大的失败。科学的早期教育必须是尊重儿童,包括尊重他们的人格、兴趣、需要、心理发展特点等。
2、狭隘理解阅读的内容
谈到阅读,家长们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看书、识字。其实,阅读对幼儿来说,除文字外。图画、各种情景和成人的语言都是他们的阅读材料。幼儿触摸书籍、观察各种事物、听成人讲故事、自己复述故事、发表自己对故事的理解,都属于阅读的范畴。在幼儿阶段。如果能让宝宝充分利用眼、耳、口、鼻、手五个人体的感觉器官,更多地接受外界的各种刺激信息。都可以理解为一种阅读。
3、将识字作为首要目标
说起早期阅读,人们往往把阅读与识字联系在一起,于是有人便把识字当成阅读。识字是学习书面语言的一种内容和方式,但不是唯一的。大量的、系统的识字不是学前儿童早期阅读的内容,而把识字多少作为早期阅读的首要目标更是一种误解。家长应该明白,让年幼的宝宝进行与阅读有关的活动。并不在于让他在阅读中学习到多少知识,而是让他掌握一些与阅读活动有关的准备技能,培养阅读的兴趣,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从而促进其今后的正式阅读。
另一方面,识字和阅读又密不可分,不能脱离阅读谈识字。现在市场上有些纯文字的识字卡片属于脱离了阅读的识字。其实。在阅读中自然识字更能激发宝宝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语感。成人在引导幼儿识字时。要克服急于求成的心态,在阅读图书的过程中,先培养幼儿看图讲故事的能力,慢慢地、自然而然地在给他们念故事的过程中,在口语和文字一一对应的互换过程中,让他们学会辨别一些出现频率较多的文字。
4、忽视亲子阅读
很多家长愿意花钱却不愿意花时间。对亲子阅读参与不够。亲子阅读是培养宝宝早期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亲子阅读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让宝宝理解阅读的内容,而是给宝宝一种感官的刺激。美妙的图画可以给宝宝带来视觉的享受。规范优美的语言可以给宝宝带来听觉的刺激。书的质感、清香可以让宝宝充满好奇心,从而对阅读产生兴趣。最重要的,亲子阅读可以满足宝宝的依恋心理,增加亲子间的情感交流。
Tips:在宝宝早期阅读培养中,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1、选适合宝宝身心发展的书。选书不仅要考虑宝宝的兴趣爱好,宝宝的认知发展水平。还要从书的质量和对宝宝的安全性进行考虑,比如书角会不会戳伤宝宝,书的纸张颜色、光泽度、色彩、画面会不会对宝宝视力造成影响。
2、重视亲子阅读的作用。在给宝宝阅读时,要与宝宝进行互动,可以让宝宝看图说话,充分引导宝宝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也可以边讲故事边提简单的问题让宝宝回答。
3、创设良好的阅读气氛。用书来装点家庭,让家中处处充满书香。父母要树立良好的榜样,要有喜欢阅读的习惯。
4、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引导宝宝阅读。比如看到路上的路标、电视上的广告、物品外包装上的文字,要引导宝宝进行阅读。当宝宝看到书中的实物时,要告诉宝宝这就是在书中看到的XXX,让宝宝体味到读书的乐趣。
5、把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每天利用一段时间给宝宝讲故事,在讲故事的时候,家长一边讲一边指着书中的字,让宝宝把好听的故事和书上的字联系起来,激发宝宝识字的欲望。宝宝有了强烈的识字愿望,不仅识字效果好,还能增加亲子关系,避免因爸妈强迫宝宝学习而恶化了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