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基础教育中大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009-03-13张秀娟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09年1期
关键词:资源配置教育资源学校

[摘 要] 由于我国基础教育的资源配置失衡以及家长的择校观念从而导致一些“名校”班级人数极度膨胀,出现一种大班额现象。本文试图通过研究探析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并从教师、学生、教育质量等几个方面分析其造成的后果,提出在现有条件下解决大班教学问题的策略以期解决大班教学的问题。

[关键词] 大班教学;教育资源配置

一、大班教学的现状

目前,许多地区中小学“大班”上课的现象已经演变成司空见惯的事情:第一排学生的课桌紧挨讲台,最后一排学生背贴着墙;由于教室里面穿行不便,坐在后排的孩子只能从后门出来,从走廊绕到教室前门,才能走到黑板前答题;一名教师每天要批改作业200多本;40分钟一节课,教师用于维持课堂秩序的时间竟达五六分钟……这个场面听上去似乎有些荒诞,但它的确出现了。

我国中小学教室设计班额一般是45人,可是现在班额五六十人的十分普遍,七八十人的也不稀罕,有的还超过了百人。是什么原因催生了这些拥挤的“大班”?这样庞大的班级规模与素质教育的教学特点严重不符,势必将给教师组织教学带来一系列困难,无疑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正确认识和分析当前大班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想方设法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二、大班教学形成的原因

(一)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失衡

教育公平,历来被看作社会和谐的“瞭望塔”。 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没有教育的公平,也谈不上社会的真正和谐。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整体教育规模和教育水平已经有了极大的提升,但是资源配置不合理、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也逐步显现出来;在“能上学”的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后,“上好学”又成为矛盾的焦点。教育资源配置“失衡”仍然是制约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瓶颈”。优质教育资源基本上集中在城镇:县城内好的学校校舍宽敞,有图书馆、阅览室,还有多媒体教室等,而农村学校则显得“寒酸”许多;即使同一层次的义务教育,也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差距。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导致生源及质量、效益方面的差异在逐步增大;重点学校生源好,几乎都是超大班,拥挤不堪,薄弱学校却生源少而差。优质教学资源的不足,使“择校”、“择班”、“择师”的风气屡禁不止,甚至愈演愈烈。

(二)家长层层择校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随着城乡二元结构的改善,先富起来的一部分农民对子女的教育更加重视,对子女能够受到良好教育的渴求比对财富的追求更迫切,因此现在不少农村家庭都想方设法把孩子送到县城里的学校。从这种意义上说,大班额现象是社会城镇化加速发展的伴生物。与此同时县城里的家庭努力把孩子送进市里的学校;市里的部分家长又在努力让自己的孩子能够进入市里的热点学校。这层层递进的择校,使一些教育资源丰富、升学率高的名校成为众多学生家长瞄准的焦点。

(三)学校自身因素人为造成

由于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严厉制止乱收费,加之政府投入不足,有些学校为了降低办学成本减少开班数,节约师资而私自发掘生源,极力扩招是形成大班额的内部助长剂。在此过程中,学校成了企业,校长成了老板,孩子上学成为和学校的一场交易。“交钱上学,多交钱上好学校”的潜规则慢慢形成,成为“义务教育”口号底下真正的游戏规则。

三、大班教学带来的弊端

同一个教学班内学生人数越多,他们在相同时间内接受的教学信息越少,得到的辅导和信息反馈也越少,教学质量就相对较差。具体分析如下:

(一)对学生的影响

首先严重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我国中小学教室设计的班额一般为45人,但有些热点学校的人数接近百人。这样第一排学生的课桌紧挨着讲台,最后一排的学生背靠着墙,教室后门都打不开。前后排的课桌间距仅有20多厘米,瘦一点的孩子刚能坐下,胖一些的孩子则几乎动弹不得。由于人多空间狭小,室内空气浑浊,二氧化碳浓度高,严重损害学生的身体健康,一旦遇到传染病暴发,其后果不堪设想。

其次制约着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大班教学教师最重要的是维持秩序,因为人多,老师不鼓励讨论,不单怕吵,而且怕乱。老师上课时特别强调规矩,学生听课时必须闭口、背手,发言要先举手,若未经允许脱口而出,多半要挨批评。这样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老师只希望学生们乖,静静地听书,这种单向灌输知识的方法一切以老师为本,不论学生有没有兴趣,都要被动接纳知识,极难发展学生的高层次思维、创新能力等。

(二)对教师的影响

首先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由于学生人数多,作业量大,一个大班有七八十个孩子,大事小事都要来找老师,每次课间休息都成了“法官断案”时间,疲于应付。教师不堪重负,抽不出时间从事教学研究,也抽不出时间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教学成绩难以提高。

其次严重影响了教师的身心健康。很多学校为了让学生上课听得见,给老师配备了耳麦和音箱。但从音箱里发出来的声音又太大,时间长了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听力。所以从孩子的健康出发,老师们还是尽量提高声音,很少用扩音设备。这样就导致多数老师都查出身体有问题,尤其是咽炎。长期以往,必将损害教师的身心健康。

(三)加大了学生日常管理的难度。

大班教学人数过多,从而造成了学校资源紧缺,导致学校校舍、师资及相应的配套设施满足不了教学要求。为了避免放学时拥挤伤人事件的发生,有些学校必须分时间段放学。更有甚者由于人多校园空间小,做早操时,不得不分两拨进行。这就加大了学校的管理难度。

四、解决大班教学问题的策略

家长和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旺盛需求,导致了择校风屡禁不止。一些名校即使班额一扩再扩,也满足不了社会需求。家长只认“名校”的心理背后还是教育不均衡问题。学校之间的差异主要是政府的政策导向与偏差,因此要解决大班教学问题,政府要起主导作用。具体措施如下:

(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配置就是根据国家对教育发展要求,将存量资源重新调配,将增量资源按照一定规则分配。在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差别还很大的情况下,基础教育不均衡问题十分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学校应该是增加教育资源的重点,同时加强“薄弱学校”建设,缩小各学校之间的办学差距。如何通过国家的相关政策、制度使资源分配更加合理,同时建立配套的操作机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些问题解决了,才能体现十七大提出的“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的精神。

(二)加大教育投入

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强调把加强农村教育摆在了重中之重的地位,并进一步明确了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教育发展的方针。要扭转农村教育的落后面貌,首先在人员编制、师资配备上要优先向农村学校倾斜。其次必须要加大农村学校的布局调整力度。只有改变那种布点过多,规模太小,校舍破败的局面,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才能真正解决生源不足、教师不足、资金不足的困难,才能从源头上解决大班额问题。

(三)极力遏制择校行为

安徽省铜陵市通过各个方面的努力,在推行有效遏制“择校风”方面创造了奇迹,这证明“推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不可为,而是愿不愿为”。因此我们要借鉴一些成功的经验,认真规范转学准入制度,加大学生流动的宏观调控力度,使城区转学工作实现有序流入。同时要严格学籍变动手续,健全准入所必备的条件,在一定的居住地范围内,实行划片就近入学。

综上所述,要从根本上解决大班教学、解决择校问题,政府必须下定决心,像安徽铜陵一样,切实做到“(学校)同级同类同管理,(教职工)同工同酬同待遇”,将教育经费、校长、老师等资源真正实现自由调配,达到基本均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教育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东平.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2]袁振国.缩小差距——中国教育政策的重大命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5.

作者简介:张秀娟,女,安徽省宁国市宁国中学初中部一级教师,学历:大学本科。

猜你喜欢

资源配置教育资源学校
我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概述
把资源配置到贫困人口最需要的地方
学校推介
刑事侦查资源配置原则及其影响因素初探
辽宁:卫生资源配置出新标准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五老”是金钱买不到的优质教育资源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