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语习得中的交际策略实现

2009-03-11马兰萍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9年2期
关键词:二语外语教学外语

马兰萍

一、引言

二语学习中的交际策略是指学习者对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掌握有限,在自发的表达能力欠缺、交际意图的传达受阻时,有意识地使用的补救措施。交际策略是交际能力的一种体现,它反映出语言使用者如何调动有限的准确性和适宜性知识以达到交际目的。交际策略应用有助于提高二语学习者的交际能力。语言学家描述的交际能力包括四个方面: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其中策略能力指交际者所使用的应付策略,包括语题的引入、保持、结束、纠正、补救和改换话题方向的交际手段。

就外语学习而言,学习者必须学会组成第二种语言的新法则,而成为能操双语者。在外语能力达到相应的程度以前,学习者可能会使用一些不依常规的句子。这些句子的出现是由于“学生在学习外语时所处的独特语言状态。这可看成是母语的转移,也可看成是认知或语言共同性的作用”。这种由学习者在某一阶段所建立的目的语知识系统被称为中介语。由于外语习得的过程是以目的语为标准、不断充实和重组的过程,那么随着目的语知识系统逐步完备,中介语系统处于不断的重组状态中。交际策略是影响中介语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中介语构建的手段之一,其中转述和躲避为目的语交际者使用的频度颇高。

二、交际策略的实现

在实际的交际活动中,交际者有时无法拒绝交际策略的使用,主要原因有二:第一,很少有人是在完善地建立起目的语知识系统之后才开始从事交际活动;第二,处于交际活动中的人们并非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任何人都能谈论任何话题。交际策略应用的普遍意义自然由此而生。换言之,大多数人在目的语交际中都会遇到“力不从心”的情况和出于多种原因不愿意、不能够谈论的话题。可以由此认为,人们在使用转述和躲避这两类交际策略时的基本原因是语言程度和问题来源。转述和躲避交际策略的使用都与交际输出相关,即交际者对交际策略的使用出现在他们的口笔实践中。

例如,在课堂上老师对某篇课文的提问:Were the people there interested in the story?why?该问题出现的情况是:学生对该问题前一部分反应可能是Yes或No。从而表明他们对该问题已有自己的判断和领会;但对问题后一部分的反应,某些学生可能反应就较为缓慢甚至保持沉默。但当教师把why部分改为一般疑问句时,他们又能作出反应了。在某些情况下,学生并非没有弄清楚问题的实质,而是由于语言表述的困难便采用了一种形式减缩策略从而加以回避。以上的现象表明,由于口语水平的不足阻碍了他们进一步的言语行为的发生。

再如,在口头交际中对于某一单词的不熟悉或对其发音没有把握也能造成交际策略的使用。当要求学生表达“这套衣服太贵了”时,如果其对expensive这个词的发音念不准而又不想暴露这一弱点时,他的选择可以是:The price of this suit of clothes is too high.如果他确信能够念好单词expensive,那么他就可能说:This suit of clothes is too expensive.显然他对躲避策略的应用与“藏拙”有关。这里的“藏拙”具有保护自尊的意义。

同样,当交际者的词汇和表达方法不够充分时,也会在他们的笔语实践中有所反映。王振亚指出:“……在英语写作和汉译英考试中会采用躲避技巧。在写作中考生可以在两个层次——语义层和表达层上采用躲避技巧,即避开不会表达的内容或不会使用的表达方法”。通常,在目的语交际中表达遇到困难时,交际者面临的选择可概括为减缩策略或成就策略。成就策略就是设法解决问题;减缩策略则为调整原交际目标。一般情况下,在考试中所有考生都会努力完成卷面所要求的内容。否则,考试分数将受到不利的影响。现实迫使他们即使遇到困难也要采取成就策略,所以必须从语义层和表达层上采取相应对策。例如:“他不愿意接受你们的批评。”这句汉语的英语表层结构可以是:He was unwilling to accept your criticism.然而,如果忘记了unwilling的用法,就可以用refuse来替代,同时句子结构作相应的调整,为:Here fused to accept your criticism.

两句英文从深层结构上达到了近似,只是从表层结构上避开了不熟悉的表达方式。

以上例子表明外语学习者的个别词汇掌握不充分时可能采取的应付方式。有时躲避策略的运用会引起从用词到句子结构的较大改变。如果要求把“你和他互相拿错了对方的笔记本”这句汉语译成英语,其意念的表层结构可以为:We took each other's notebook by mistake.或I took your notebook and you took mine.虽然两种英译法存在差异,但在深层结构上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互相替代。因而在实际交际活动中都可以作为交际者的选择。

事实上,回避或调整交际目标也是在交际活动中经常应用的。请看下面发生在警察与街上行人之间关于选择问题的对话:

Q:How do you feel about the elections?Which way are you going to vote?

A:Well,it's a little difficult.On the one hand,there is the fact that our present system is a little unfair to the voters in some regions,so the Alliance have a point,there...But,on the other hand,we can't afford to have a period indecision...I shall have to see.

尽管行人有未尽之言,但其对于警察的第一个问题总算发表了一点看法;对第二问采用含糊其辞试图回避的策略而把交际活动导向结束。原因似与问题的来源有关。他可能不愿对一位不曾谋面的警察就这一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意见交换,一方面,他确实有关于第二个问题的言语行为。另一方面,他拒绝了正面的、直截了当的回答。正如王佐良先生所说:“然而‘交流问题还有另一面,那就是在交流中语言不是用来表达思想感情,而是用来遮盖或掩饰思想感情”。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目的语交际时交际策略的使用有时是不可避免的。这是因为目的语学习者在某一阶段建立的目的语知识系统尚不完备,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不断重组;另一方面也表明目的语学习者在交际活动中的敏锐、灵活和设法完成任务的欲望。再者,在交际活动中交际策略的恰当应用有时能够对完成交际任务有所帮助。

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具有策略能力的意识。因为这种能力是交际能力的一部分。然而目前存在于语言测试中的情况是:大多数题型出于保证试卷效度的考虑,试题的编制人员尽量防止考生在答题时使用某些交际策略。从普遍意义上看,考试呼应教学;一些影响大的考试又反过来作用于教学,即考试对教学产生指挥棒效应。长此以往,策略能力意识的灌输与培养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必然受到削弱,而外语学习者交际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就会在一定程度上被迟滞或被损害。因为,无论是外语教师或外语学习者都会关注测试的动向,并且由这种关注所带来的影响会随时反映在教学或学习中。显然,外语教学——外语测试——外语交际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更高层次上的有机调节也愈加凸现出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参考文献

[1] 龙千红.翻译促进二语习得与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2003(4).

[2] 高海虹.交际策略能力研究报告.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1).

[3] [美]保罗(Paul,D.).英语口语交际策略.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4] 朱秀萍.对外语口语交际策略的再认识.中国科技信息,2005(24).

[5] 王振亚.语言测试中的英语写作和汉译英比较.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3).

[6] 王佐良.英语文体学文集.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0.

(责任编辑 白文军)

猜你喜欢

二语外语教学外语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Less Is More”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二语习得简介》述评
Ferris与Truscott二语写作语法纠错之争
国内二语写作书面纠正性反馈研究述评
二语习得中母语正迁移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