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知识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2009-03-11张婧
张 婧
人们对人类语言本质的研究越深入,对语言的认识就更加全面。从“语言是从音位到句子不同层次上的结构成分组成的系统的”结构主义观点到“学习者学会使用语言结构成分去做事情即完成某种功能”的意念的功能法的看法,直到交往法的理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主要用来建立和维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上这三种理论对语言的认识越来越进步。结构主义的观点把懂得一门语言局限在掌握词汇和结构规则上。功能法的观点增加了需要懂得如何运用词汇和句法规则去做要做的事情。交往法的观点则认为要知道如何用语言去做事情,并把事情做好。语言学习者除了要了解所学语言的语法和词汇外,还要学习不同场合使用这种语言的规则和习惯。也就是说,要了解讲母语的人在各种场合如何运用语言,要掌握非语言行为的文化规范。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在语言的学习和使用中非常重要。所以作为英语教学工作者,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充分认识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跨文化因素,疏通语言渠道,成功地引导学生完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应树立文化意识并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
一、语言和文化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胡文仲曾指出:“语言不仅仅是一套符号系统,人们的言语表现形式更要受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社团的习俗,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和性格等的制约和影响。”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教学实践中,似乎认为只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而实际上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中屡屡出现歧义误解、语用失误的现象。就拿笔者的亲身经历来说,一个晴朗的英国早晨,我背着书包高兴地走在去学校的路上。迎面碰到我的一位英语老师,正当我要对他说出“Good morning, Andrew.”的那一刻,他的问候先传进了我的耳朵,“Are things looking ok in your garden?”,我一时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暗想道,“我住学校宿舍,怎么有自己的花园呢?”,Andrew似乎明白了我的不解,马上又说:“Are you feeling well?”这件事留给我的印象很深,因为缺乏文化知识,加上对英语在各种场合中的使用规则了解不够,就很难达到期望的交际效果。这让我在以后的英语学习中十分注重文化背景的学习。还有一次,我的朋友帮助一个英国人做了些事,那位英国人说“Thank you”表示感谢,回应这句表示感谢的话语时,一般为“You are welcome”,“Its my pleasure” 或者“Its okay.”但是我的这位朋友说了一句“Its my duty.”(这是我的责任)其实这样的回答给这位英国人留下的印象很可能是:我的这位朋友可能并不十分愿意做这件事,只是因为这是他的职责,所以才做。这与汉语“这是我的责任”的真正含义“您不必客气”有很大的出入。中国人以谦逊为美德,如当外国人称赞中国人某一方面的特长时,中国人通常会用“You are overprizing me.” 来回应,这往往会让说话者感到你在怀疑他的判断力;抑或是用“Where? Where? Im not as good as you've said”来回答,弄得外国人莫名其妙,不知所云。美国社会学家G.R.Tucker 和W.E.Lambet对于外语教学中只教语言不教文化有这样的看法:“我们相信,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想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相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语言的基础”。
二、中西文化差异
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可能存在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这被称为文化的偶合现象。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民族在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会有相同或相似的生活体验和经历。这种相似性会反映到语言中来。因而在英语和汉语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相同或相似的表达。但是,不同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历史环境不同,因而对不同的事物和经历有着不同的编码分类;不同的民族因不同的宗教信仰,也导致了他们独特的笃信,崇尚和忌讳心态;不同的民族因其发展的特殊历史过程也产生了本民族自己的历史典故、传说轶事。成语、谚语和格言是社会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种语言都有大量的成语、谚语和格言。特别是成语不仅难于理解,更难运用得当。我们不会忘记有的翻译把“胸有成竹”译为“There is a bamboo in ones stomach”使得外国人感到莫名其妙。其原因就是没有讲清“成语”产生的背景和它的含意,忽视了“文化”这一重要因素。谚语的使用也要十分小心谨慎,因为他们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把“挂羊头,买狗肉”译为“Hang up a sheeps head and sell dogs meat ——try to palm off something inferior to what it purports to be。”译文在直译后点明寓意,体现了原句风格和韵味。但忽略了西方人爱狗如命的文化心理。因为在他们眼里,狗是“Mans best friend ”(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对dog meat当然有反感。汉语“爱屋及乌”的英语对应表达是“Love me love my dog”而不是“Love my crow”,也反映了狗在他们心目种的地位。颜色在语言中的运用很普遍,但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颜色的反映和联想却不完全一样 ,甚至完全不一样。红色(red)在中国和英语国家都与喜庆有关。中国的大“红”对联,大“红”喜字,英国的“红”贺卡,“红”色信封,都表达喜庆的意思。但是中国人和英美人对“red flag”(红旗)的反映和联想却不一样。在英语中“red flag”指使人生气的东西,“waving a red flag”指做惹人生气的事,其原因是“red flag”在英语中作为“革命和共产主义”的象征,不少英美人仇视“革命和共产主义”,因此在他们眼里,red flag指使人生气的事,“waving a red flag”指做惹人生气的事也就不难理解了。白色(white),对多数中国人和英美人来说,所引起的联想是相近的,洁白(purity)或清白(innocence)。但英语中 “white lie”却不是白色的谎言,也不是清洁的谎言,谎言还能“清洁”吗?当然不能。在英语中 “white lie”是指 “harmless or trivial lie,especially told in order to avoid hurting somebody.”是指善意的谎言,为避免伤害某人说的谎言.在“走遍美国”英语教学片中,Marilyn 在Harry 来访Susan 时,谎称自己有事离开,以便让Harry和Susan单独在一起,这就是white lie.
此外,中西文化的差异还有很多,如朋友间见面打招呼时的差异,中国人见面多问“你吃了没有?”“你到哪里去?”;而外国人则说“How are you doing?”人们分手道别时,讲英语的西方人常用“Good——bye”或“See you later”来道别,可不少学英语的中国用一句“I'll go first.”来道别,汉语的意思是“我先走了。” 使得外国人感到不对“味”。“我们又不是去同一个地方,哪来你先走一步的问题?”。
三、树立文化意识,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
在英语教学中,应树立文化意识,应在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知识。这样做的好处是:文化知识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了解,语言则因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同步可以在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时进行。如:freeze这个词的基本含义是“冰冻”“结冰”。而在一个私人拥有枪支的西方社会中,“Freeze!”(“站住”“不许动”)却是人人皆知的日常用语。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有大量的口头流传和文字记载下来的典故,它反映了使用这种语言的人民的丰富文化遗产。使用这些典故可以润饰语言,使之丰富多彩,生动清晰。但如果不懂某个典故的来龙去脉,文化背景,这个典故就难于理解更谈不上欣赏。没有读过“红楼梦”就不能理解“林黛玉”是指多愁善感,整日闷闷不乐的女孩子。同样没有读过“罗密欧与朱丽叶”就也不能理解“罗密欧”是指英俊潇洒、多情的青年。不了解,没看过拳击运动的人,就难以想象“to be down and out”是指处于绝望境地而彻底垮台。这是从拳击运动义方被击倒(down)退出比赛(out)转义而来。了解这个文化背景,就会感到“to be down and out”生动形象表现力很强。没有读过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的希腊神话故事,就很难理解“An apple of discord”意为争斗之源。
除了语言本身所承载的文化涵义外,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人们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等都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底蕴。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还要适时地向学生介绍文化背景知识。例如:在中国我们称中年以上的人为“老”,是尊敬的表示,可在西方,“老”却意味着风烛残年,因此西方人都忌讳“老”,都不服“老”。所以西方的老人都不喜欢别人称其为老人(elderly people),在英国人们都用“年长的公民”(senior citizens)这一委婉语来指代老人。
综上所述,从见面、打招呼、告别到其他社交礼节的日常谈话中,在成语,谚语和典故的运用中,在使用比喻和他们所引起的联想上,英汉两种语言都有各自的文化背景,这种文化差异常常影响着对语言的正确理解和运用,因此,学习和运用语言,必须了解和掌握该语言的文化。只有真正掌握语言的“使用规则”——文化规范,才能得体地使用语言进行有效的社会交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为了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使用语言的能力,增强他们的交际水平,文化习得必须恰当地、灵活地和教学结合起来。
(责任编辑 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