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习得”理论对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的启示

2009-03-11周秀苗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9年2期
关键词:语言习得外语语言

周秀苗

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克拉申提出了当今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语言习得”理论——监察模式,其中的输入假设和情感过滤假设是其核心部分。其基本内涵是:“语言习得”是一种潜意识的获得语言能力的过程。情感对语言输入的过滤作用,像一个过滤器一样控制习得者输入和吸收语言量,而语言输入只有通过过滤器才能到达语言习得机制,并为大脑所吸收内化。学习者语言的多少取决于情感过滤的强弱。只有降低情感过滤,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学生才能积极地习得。根据克拉申的“语言习得”理论,英语课堂听说能力的提高取决于以下两个条件。一是视听材料的选择。不能选用单一的听力教材,也不能只用影像资料,应该两者兼顾,合理搭配;二是情感因素的培养。在英语视听说课堂中学生必须具有强烈的听说的动机和愿望,针对学生学习动机不足的问题,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强调听说在外语习得和外语交际活动中的重要性,在视听说课上教师要尽量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努力降低学生的焦虑程度。

“语言习得”理论观点对英语视听说教学具有很大的启示,主要是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中语言材料的选择、教学活动设计、分级教学、课堂环境四个方面,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该广泛借鉴应用。

一、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要合理选择视听说材料

视听说教学在我国经过20多年的探索实践,无论是在设备的配置、教材的开发利用,还是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发面都有很大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聋子英语”、“哑巴英语”已经成为学生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听说能力的提高成为许多学生学习英语的一大难题。探索出有效的视听说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听说的能力已成为现阶段学校英语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输入假设”语言输入的观点,语言输入为语言习得提供了原材料,只有语言材料的大量输入才可以为学习者提供许多选择和实践的机会,故而上好视听说课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选择难度恰当、学生感兴趣的视听说材料。所谓难度恰当是指所选教材的内容难度应略高于学生的现有水平。难度如果过高,学生难以达到“可理解的输入”,难度过低则无法达到提高语言能力的目的,二者都不利于二语习得的发生。

二是注重语言学习材料题材的多元化。题材单一会使人产生厌倦感,不断重复相同或类似的话题只会让学生不厌其烦,所以题材的多样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不断变换题材,才能保护和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是注重语言学习材料体裁的多元化。现有教材的影视材料除了新闻纪录片、访谈片、科教片等电视节目外,应尽量增加反映当前最前沿的知识和热点问题的电视节目,使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科技、政治方面的知识及词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视听说课相关学科知识欠缺的不足。同时,为了保证体裁的多元化,视听说材料还可以选用英文原版电影甚至动作性强、语言少的动画片。在影片选择上,既要安排与时代同步、反映时代脉搏、与学校生生活贴近的新片,又要保留一些内涵深刻、发人深省的经典影片。总之,通过教材的多样性增加教材的趣味性,通

过趣味性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二、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要科学设计教学活动

根据语言习得依赖大量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理论,不仅需要学习者广泛地接触语言材料,还要直接参与交际,通过各种交际手段使所接触到的语言材料变成真正可理解性的语言材料。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为主题,使他们感到有话可谈,在轻松、活泼、自然的你追我赶的气氛中进行“视、听、说”活动,自信心得以增强。惟此才有可能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这门外语。

1.课前活动设计

课前活动是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第一步。每次课前,教师结合课堂视听内容布置小组任务。例如某次课的教学内容是影片《魂断蓝桥》,教师在前次课结束时布置任务,要求各小组为该影片设计制作一个宣传广告,方式手段不限,由教师和其他学生在下次上课时共同评价打分,谁制作的广告最具煽动性、最吸引观众谁就胜出。任务布置后,小组成员根据教师的设计和指导,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各种手段收集与任务相关的材料,认真研究,熟悉相关内容,并对材料进行分析、归类等加工处理。这一研究、处理过程就已经实现了学生对相关内容、背景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后期的视听说训练和课堂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堂活动设计

(1)预热活动。各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由教师和其他同学联合打分,选出最佳成果奖,教师就各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另外,根据每次课的不同教学内容,教师还可以就语言学习材料中的语言与文化难点设计预热练习或趣味性的视听说任务,为进入正式的视听说训练做准备。

(2)视听活动。播放影片或其他影视材料前,教师最好带领学生将课前发给学生的背景知识、语言点及思考题复习一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材料,促进可理解输入。视听活动中,教师视情况和需要在必要的地方暂停播放影片,以便讲解语言要点、难点,介绍文化背景知识等,这样才能增加学生可理解的输入量。

(3)说的活动。这一环节往往被教师和学生忽视,认为仅仅是做练习,对答案。其实这一环节的重要性不亚于之前的任何一个环节。语言学习既有输入又有输出,输入是输出的前提和基础,而输出可以巩固和强化输入。语言的输出对语言习得具有积极正面的意义。视听说课如果仅仅停留在“视”和“听”的阶段,就成了影视欣赏课,也就无法达到《要求》规定的“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目的。因此,视听结束后,还要进行语言的输出——说或写。课堂讨论是鼓励学生“说”的主要形式,但一定要注意课前应将本次课所要讨论的主题或思考题告诉学生,学生可以就这些话题查阅相关内容,为课堂讨论做好充分准备。除了课堂讨论,还可以通过其他形式促进学生输出,如:复述、总结、对话、角色扮演、配音、口头概述、即兴演讲、辩论等。这项活动有助于学生熟悉掌握英语的语音语调,提高辨音能力。

3.课后活动设计

语言的运用对语言习得及其重要,而短短几十分钟的课堂教学远远无法满足学生运用语言的需要,只有将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才能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语言的机会。外语教学的目标就是将课堂所学到的语言技能运用到实践中。所以视听说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还应走出教室,走出校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检验自己的语言能力,同时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实践中实现语言训练的视听说三位一体。为此,可以开展相关的社会交流活动、语言实践活动、研讨会等等,这样既可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又能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及其他综合能力。

三、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要实行因材施教

为了使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听说训练,促进学生听说力水平的提高,可以将视听渐进课程分为初、中、高级三个层次,采取考核分级原则,将学生编入相应水平的班级,从而使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获得可理解的语言输入,从而保证视听说分级教学中因材施教原则的贯彻执行。同时,视听说分级教学有利于构建新的视听说教学模式和优化课程体系。分级教学考虑了学生的动机、智力、情感和个性方面的差异,设计了多层次的、适合学生水平的课堂活动,减少情感过滤,以获得最佳的语言输入。

四、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要优化课堂环境

传统的外语课堂教学过分强调教师“讲授”的作用,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这种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轻语言交际训练的课堂教学环境是十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外语运用能力的。根据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成功有效的视听说课堂教学所提供的教学环境是应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使用外语的场所和机会,让学生沉浸在使用外语的环境中,进行有意义的交际,并能激励学生参加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交际活动。此外,情感假设认为,求知欲强、自信心强、焦虑程度低都有助于第二语言习得。在设计视听说任务时,所选的话题应是学生感兴趣的或是亲身经历的,因为兴趣是影响语言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比如在看完影片《刮痧》之后可以让学生就中西文化对孩子的教育观进行对比,结合影片中的内容和自身的经历,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这种具体的、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往往会使他们产生较大的兴趣并能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并能降低学生的情感过滤程度,使“输出”变得更加自然流畅。

综上所述,克拉申的“语言习得”理论对学校英语视听说教学有极大的启示作用。学校英语视听说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外语教师要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大语言输入量,降低情感过滤作用,帮助学生习得语言,达到提高学校英语视听说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胡春洞.英语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 於齐放.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与外语视听说教学.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4).

[3] 徐春英.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与外语教学.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4).

(责任编辑 孙海燕)

猜你喜欢

语言习得外语语言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高职高专英语的语境化教学研究
地方高校开设语言实践课的必要性及优势
对小学语文教育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