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群体心理理论在学生社团建设中的应用价值

2009-03-11苏英姿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9年2期
关键词:社团成员群体

苏英姿

一、群体与学生社团特征

群体是人们按某些相同心理和社会原则,以特定的方式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而产生相互作用的个体的集合。

学生社团是在学校管理部门的许可下,以共同的观念、兴趣、爱好、追求、目标为基础而自发组成的、自愿参加活动的学生群体。它具有共同的需要和目标并以此进行的共同活动;具有一定的组织形式,使其成员处于一定的关系中;具有自己的规范与心理上的相互依存关系。其群体特征具体体现在:自发性;群众性;自主性;实践性。

二、研究学生社团群体心理的意义

1.有助于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务。随着学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学生社团实际上已日益成为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和服务的重要的工作领域。学校学生社团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新形势下有效凝聚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

2.有助于学校繁荣校园文化。学生社团作为学校的一个特殊的学生组织,它在繁荣校园文化,丰富同学课余生活,提高学生个人能力方面等都起着重要作用。社团组织是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参与学生社团活动是学生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兴趣爱好,参与学校活动,扩大求知领域,锻炼交往能力,丰富内心世界的重要方式。

3.有助于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它既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渠道,又是党团组织育人的有效途径;不仅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校风、学风的一种直接表现形式,且对于营造学校的文化氛围,形成学校的历史传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学生社团群体对学生个体的积极作用

1.社会促进作用。有他人在场或许多人在一起从事同样活动时,可以提高个人活动(工作、学习)的效率,出现增量或增质,这叫社会促进作用。社会心理学认为:影响群体对个体产生社会促进作用的条件一是与活动任务的难度程度有关,若个人所进行的活动是简单的机械操作或手工操作,则有他人在场时可能提高个人活动的效率。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学生社团,都是学生基于共同的兴趣和爱好而自觉地组成的群众性业余团体,所开展的活动灵活、随意,难度不高,极容易产生社会促进作用。二是与能否表现个体优势行为有关,若个体所表现的是优势行为,则他人在场容易起促进作用。在符合以上两个条件的前提下,当活动是他人评价尤其是被教师或异性评价时,能起社会促进作用。当个体知道自己在群体中的努力程度是可以被鉴别出来时,当群体按个体努力程度给予报酬时,当感到任务艰巨个人有责任多作贡献时,就可以避免社会懈怠作用的产生。学生社团恰恰为个体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平台,使社会促进作用在社团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

人都需要一种良性发展环境:得到承认———自信增加———表现更好———更大成功,去体现友爱、合作、求知、探索、审美、和谐、创造等等美好的特性,使自己不断充实,不断完善。但人常常会因为自身弱势和遭遇逆境而使自尊心受到打击,丧失个人良性发展环境。而学生社团活动的广泛性,就给学生提供了展示各自特长的平台,使他们能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去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才干,得到他人承认。自尊心得到满足,心情则舒畅,继而更加充分地展示人的潜能。学生社团文化越是丰富多彩,个性发展就能得到越大的空间,其社会促进作用就体现得越明显。

2.从众的作用。个体不知不觉地受到群体的压力,在认知或行为上倾向于与群体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叫从众。美国心理学家阿希的实验证明:一个人对某些客体的评价受群体的影响,如果个人在认知和行为方面与众不同的话,他会感到有很大的压力,以致于不由自主地否定自己而保持与大多数人的一致。影响从众的因素有:一是群体的内聚力程度和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较高者难从众,地位较低者易从众,一般说来,新进入群体的成员大多都有从众的表现;二是个体需求和个性特征。个体有与大家保持一致的需求,有取得他人好感的需求,有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现状的需求,有不愿意受群体压力的需求,或者个体独立性不强,缺乏自信或智商较低,等等,都易从众。

在学生社团中,由于成员有着共同的兴趣和志向,很容易产生共同语言,在彼此情感的倾诉和倾听中,达到情感宣泄和理解,最终达到价值倾向一致性的目的,从而使内心的情感归于安全。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学生可以从先于他们加入团体的成员学习,培养他们的同类兴趣,在群体中,他们相互交往、寻求友谊、发展感情,获得自我尊重、自我体现、学会宽容等心理特质,形成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保持良好的心理态势。新老社团成员相互影响,通过从众,实现个性社会化。

3.服从的正面作用。服从是按组织要求、群体规范或其他人意志行事的社会心理现象。学生社团的领导人是由团体全体成员选举产生,选举具有较高的民主性,人格力量不同于其他群体领导人员,且都是同辈人,年龄相仿,沟通更顺畅,因而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团体领导人与团体成员之间因兴趣爱好而聚集在一起,经常“面对面”,拥有亲密和谐的空间关系;学生思维方式容易趋于绝对化,常走极端,陷入非此即彼的境界。以上学生社团特征都使得团体成员更容易服从,为团体的教育与管理提供了可能性。

4.去个性化现象是个体在群体影响下丧失了对自我的控制,失去个体感,产生一些与群体一致的行为。当个体自我意识水平很高,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角色,意识到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到自己对群体中发生的事情应保持而不能失去评价感时,他就能作出正确的自我导向,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

当代学生个性非常鲜明,时刻强调自我,主张自己的权利,在许多问题和事情上都有自己的判断,自我意识日趋于清晰成熟。这给学校的教育与管理都带来了挑战。但在学生社团活动中,学生参与到某个群体后,会按照群体的章程要求,不仅作为参与者的身份,还作为组织者,发起者,管理者,而淡化了学生个人角色。这些角色的转换,增强了团体成员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行动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社团合作意识。通过角色转移,学生们得以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问题,学会理解和善待他人。在一些服务型社团中,普通的社团成员也由学生的角色转变为一个社会工作者,他不再是社会消费角色,而是一个能给他人提供爱心和帮助的人。这种角色转移的感觉是美好的,有助于提升学生从个人情感和事务中走出来,关心社会大众的利益和幸福。

四、学生社团对学生个体心理的影响

1.促进个体社会化。个体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通过掌握社会经验即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行为规范,获得社会生活的能力,成为一定社会的成员。学生社团通过其具有特色的活动,不断地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认识世界方法的社会化;其社团的运作过程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着学生出现问题行为的可能性;影响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影响着学生的抱负和成就感。

2.满足个体的精神需要。在学生社团活动中,学生个体充当一定的角色,体会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找到自己的位置,满足个体的归属感。当个体表现出符合群体规范、符合群体期待的行为时,社团能给个体以支持、鼓励,使个体活动能坚持不懈,这样可以增加个体的力量感和自信心。群体能对个体的认识产生影响,使个体改善认识结构,产生对群体的认同感。

3.为学生提供行为动力。法国心理学家勒温的“群体动力论”认为:群体内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最能影响群体行为;群体行为的驱动力源自群体内部;群体与成员间的相互影响是群体的动力源泉。群体目标、群体成员的技能和能力、群体规范和群体压力、群体凝聚力和士气、群体的人际关系和解决冲突的能力、群体的领导者和民主参与、群体的心理氛围都无时不刻地影响着学生个体,从而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学校社团之间常有各种活动竞赛,展示社团之间的活力与特色,这都能成为学生行为强劲动力。

4.分散学生不良情绪。处于自我意识迅速发展时期的学生,对自己的期待值较高,内心体验比较丰富、细腻但感情较脆弱,自控能力差,常常会因一些小事,引起情绪大幅度波动。有时,这种情绪还被转化为一种长时间的心境,使人消沉悲观,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学生社团是一种较班级管理松散的自由团体,成员的联系也是暂时的。成员间没有固定的交往模式,更谈不上个人利益的冲突。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心里压力就会相对缓和,个体更容易在群体中受到接纳和帮助。有的同学在班级往往会因为某一事件带来的影响而游离于班组之外。在社团环境中,过去的阴影不复存在,个人能力可以正常发挥,社团活动就能一定程度的弥补个人对群体的需要,使学生们获得归属感。同时,学生社团开展各种活泼、生动的活动,很好地分散了学生们的不良情绪。

参考文献

[1] 范克新.肖萍.团体社会工作.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 蔡笑岳.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 牛俊红.浅谈学校社团建设.华北工学院学报,2003(4).

(责任编辑 孙晓雯)

猜你喜欢

社团成员群体
缤纷社团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K-BOT拼插社团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