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教学设计

2009-03-11徐赐成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幸福感

[关键词]希腊哲学,幸福感,思想演变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教学设计

徐赐成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09)21—0017—09

一、设计思路

本课内容反映的是古希腊哲学的发展历程,这“既是对西方优秀思想文化的回顾,也是对今天我们的现代化建设的有益补充”。课文从两个方面介绍和说明了古希腊哲学是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古代希腊产生的智者学派开始摆脱宗教世界观的束缚,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这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苏格拉底,“则使伦理学立足自身”,不再试图基于世界观或者在世界观中解释个人幸福与全体利益的协调和规范,于是德性成为真正的知识,人本身成为理陛思考的核心,从而把智者学派的人文主义倾向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这些思想对后来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课内容包括希腊哲学的创始人泰勒斯、智者学派的代表普罗塔哥拉、西方哲学的奠基者苏格拉底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五位哲学家及其哲学观点。理解和认识这些哲学思想,把握希腊哲学发展的内在线索,都是很难的。这样的学习内容对于高中学生来讲是深远的、晦涩的。哲学是智慧之学,人生需要智慧,故而离不开哲学之助。那么,考察、认识希腊哲学要义,并把它与学生对生活意义的思考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并促使学生超越浅层次兴趣,而深入于对人生情感、态度、信念的思考,就无疑是教学设计的主要追求。教科书对本课内容,只重点介绍哲学家的思想观点,对他们的生平一笔带过,更没有相关的经典故事对哲学观点进行诠释,学生感到课文比较枯燥。怎样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这也是教学设计成败的关键;课文内容的头绪较多,从最初的自然哲学到社会哲学、人的哲学,是如何发展的?推动希腊哲学精进的内在动力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发展趋势?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教学过程的流畅,学生的理解和认识希腊哲学的价值和意义,都是十分重要的。

本课教学设计追求哲学问题的生活化理解,力图引导学生从人生和生活的角度切入思考,认识哲学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是源于哲学家对生活的认知和理解,其结果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生活和人生。因此,教学设计时首先要准确确定教学主题。本课课题即要求我们教学设计时要注意将“人”放在中心位置,突出“人”的地位和内涵的变化。哲学是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人对世界的认识”是为了什么?“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用古希腊哲人的观点就是为了幸福,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我们认为只有它(幸福)才是人的目的。”“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无疑给人们讨论和洞察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前提。仔细想想,“为了幸福”可以用来概括课文的全部:自然哲学在观察的基础上试图解释自然、认识环境,有助于消解人们对于自然的神秘感,可以收获一份内心的安全感;智者学派重视人的认识和判断,在辩论中体会生活的价值感;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重视知识、德性、正义、真理,这些有助于提升人生活的道德感。如此就勾勒出了古希腊哲学发展的一条线索:“安全感——价值感——道德感—_追求人类生活的幸福感”。其次是优化问题设计。课文内容呈现的是哲学观点,理解的时候需要把观点变成问题,以问题开启学生的思维,习得思考的方法。最后是教学资源的选择,选择的标准是两个:有助于学生理解哲学问题,有助于增强学习内容的趣味性。

本课教学时间为1课时,面面俱到的掌握既不可能,也是教学大忌。可取的做法是,牢牢抓住一个主线即“精神觉醒”。如果充分理解了精神觉醒的意义,就可以进而重点突出“人文精神之源”这一单元教学主题,帮助学生理解“人文主义”这一思想的主旨,为下一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奠定认知基础。

二、说明

本课教学设计源于一次省级公开课教学活动。在接到任务确定课题后的三个星期内,两个星期用于确定教学主题和梳理资料,一周用于备课和试讲。由于这节课内容深、容量大、要求高的特点,我在备课中进行大量阅读和思考,并请教了很多师友,如赵亚夫教授、任鹏杰主编和郭富斌老师等。我还利用给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6级学生上《历史教师教学技能》课的机会,请教了王大伟教授,和历史文化学院的学生们进行了两次探讨。赵亚夫教授就此特别指出:这个主题很好,整合课文的力度很大,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但教学中要做到让学生体会到而不是教师讲出希腊哲学的“追求幸福感”。

特别要感谢的是《历史教学》的吴丹编辑,在收到我这篇案例后的半年时间里,多次通过邮件和电话与我交流沟通,从教学立意、史料运用到遣词造句都予以了悉心指导,他的督促促进了我的阅读、思考!即便如此,这节课需要研究的内容依然很多,正如著名哲学教授叶秀山在《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的后记中所说的那样,我国对古希腊哲学的研究还很不够。那对古希腊哲学的教学研究可能就更不够,这篇案例权作用来解剖的“麻雀”,祈请方家指正。

三、过程设计

导入:大家好,很高兴和大家共同学习。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纽约出版的《人民年鉴表格手册》列出了世界十大思想家,孔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位居前三名。大家都知道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了“仁”和“礼”的主张,重点探讨怎样做人社会才能和谐,国家才能安定;而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所代表的古希腊哲学家探讨的重点主要是:做一个怎样的人才有价值,才更幸福?今天,我们来学习岳麓版必修Ⅲ第11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共同探讨希腊先哲们对人生价值和幸福的探讨和追求。(板书: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意图:在中外思想家对比介绍中引出新课学习,点明学习的主题“做一个怎样的人才有价值,才更幸福”。高中生对历史学习的要求是兴趣和思想性的结合,导课从学生的“已知”(孔子)到“未知”(古希腊哲学),符合学生的心理期望。

细节1:要了解古希腊哲学,我们就必须先追溯一个人:他是一位科学家,第一次成功测出埃及金字塔的高度;他是一位天文学家,第一次准确预测日食;他也是古希腊的第一位哲学家,被称为古希腊的“哲学之父”。在日月星辰的王国里,他顶天立地、万古流芳。他就是出生于古希腊米利都的泰勒斯。泰勒斯是梭伦的朋友,是梭伦改革的坚定支持者。

意图:泰勒斯被称为西方的“哲学之父”和“科学之祖”。简要介绍其生平有助于学生理解其哲学思想的来源。介绍泰勒斯与梭伦的关系,是因为学过“梭伦改革”后,学生对梭伦已有所了解,以他为新旧知识联结点,将学生思维引向未知不至于太突兀,同时也为他们理解希腊哲学发展的社会政治原因作些铺垫。

问题1:在古希腊时代,人们对自己生活的自然环境充满好奇和不解,对其探索也是各民族

的共性。(板书:一、探究世界的本原)泰勒斯用“水”来解释自然。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他的主要哲学观点以及他是如何得出“水是万物的本原”这一认识的?

意图:强化学生对泰勒斯哲学思想的了解,指导学生用好教科书,引导学生思维的发展。为了便于学生回答,我提供后人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材料一:可能是泰勒斯看到了万物都要靠水来滋润……动物的生活更不可须臾离水……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

泰勒斯观察到,“水的变化形式最明显:河流聚成三角洲,水结为冰而后又化为水,水还能变为蒸汽,蒸汽成气,气以风的形式煽起火。”

——(美)唐纳德·帕尔玛《快乐学哲学》

泰勒斯可能注意到……水结成冰或化为蒸汽又变回水的现象。

——(挪威)乔斯坦·贾德《苏菲的世界》

第一是因为希腊人面向大海,什么事情都容易和水联系起来。第二也许是因为水没有固定的形态,你要说世界万物是用水做成的,你就比

较容易想象。

——啊兆武《西方哲学精神》

细节2:这些材料虽然来自后人对泰勒斯的认识,但都认同的一点就是泰勒斯“试图不依据神话去说明事物的终极基础”,而是直接面对大自然,用观察等方法探索物理,虽然结果可能有误,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他已经有了科学意识。

意图: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体会自然哲学的特点,用自然的方法研究自然,目的在于认识自然。这既与以往的神话传说不同(更科学),也是哲学发展的重要表现。学生由此可以体会为什么称泰勒斯为“哲学之父”和“科学之祖”。

问题2:从今天来看,这种解释正确吗?它在当时人们对自然界还不能准确认识的情况下,又具有什么价值呢?我们还是先来把问题分解一下吧!首先看这个命题试图在解释什么问题?这种解释与过去的解释有何不同呢?对世界的本原能作出解释又意味着什么?

意图:如何认识“水是世界的本原”这一哲学命题的历史意义和当时的现实价值,是理解的关键。没有基本的价值认同就无法感受其在哲学以及人类认识史上的意义。对这一组问题的层层剥离式解决既是价值认同的建构,也是思维方法的训练。

细节3:这一时期继泰勒斯之后,还有一大批人,也试图用观察的方法对“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做出回答,比如,毕达哥拉斯(约前580-约前497)主张“万物都是数”,赫拉克利特(约前540-约前480)主张“万物的本原是运动”,德谟克利特(约前460-约前370)认为“宇宙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尽管他们做出的解释是不同的,但都认为世界是可以解释的。能对人类生活的环境进行研究并做出解释,从而获得一种认识和智慧,这是人的精神开始自觉的表现。这样,人类的精神就逐渐地从对自然的畏惧、崇拜中解放出来。同时,对生存环境的认识所形成的安全感,会在内心形成并逐步增强,这是自然哲学发展的一大贡献。(板书:自然哲学安全感)

意图:介绍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和德谟克利特等人的观点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这一时期哲学发展的历史阶段特征,并从中认识泰勒斯哲学思想的影响力。

细节4:人们认识到了“万物是可以理解的,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但是,一个新的问题又出现在了人们的心中——“人在万物中处于什么地位呢?人与人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板书:二、探究社会关系)围绕这个问题的探索,在古希腊兴起了一个智者学派,其中的代表人物是普罗塔哥拉。普罗塔哥拉(约前481-约前411)是公元前5世纪希腊哲学家,智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和伯里克利(前495—前429年)是挚友,是伯里克利改革的坚定支持者。(板书:普罗塔哥拉)他的主要观点是“人是万物的尺度。”

问题3:请同学们想一想,怎么理解这个观点呢?

意图:通过对问题的转换设计实现教学内容的自然过渡,并力求从中解释古代希腊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动力。指出普罗塔哥拉与伯里克利的关系,意在进一步提示学生认识到哲学的发展与当时的社会现实,尤其是政治体制和政治生活有着密切关系,为最后探究古希腊哲学的发展原因做好铺垫。

问题4:还是先对问题进行分解:这句话强调的重点是什么?这种重视人的价值,强调人的尊严的思想,应该属于后来所说的一种什么思想呢?有什么意义呢?请同学们体会“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这句话究竟强调的是人的哪一方面能力呢?仔细体会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意图:再次体会“问题分解”的思考方法,并在理解这一观点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对其的价值判断和意义认同。进而让学生感觉到希腊哲学发展趋势及其必然性。

细节5:普罗塔哥拉强调每个人都可以对事物作出自己的判断。他曾经用了一个非常直接明了的例子来说明他的观点:“一阵风刮来,对于正在挨冻的人来说觉得是冷的,而对不挨冻的人则不是。”他依此例来帮助人们理解个人在自然和社会生活中所应有的地位和价值,通过这些,可以得出智者学派是西方人文主义的源头的结论。由此古希腊哲学由自然哲学发展到了社会哲学阶段。(板书:社会哲学西方人文主义的源头)

意图:充分肯定智者学派在人文主义思想发展史和哲学发展上的意义。因为智者学派反映了古希腊从神的范畴到从自然的范畴,再到从人自身范畴认识世界的重大转换,具有重要的转折意义,只有从“自然哲学”转向“社会哲学”,才有可能最终走向“人的哲学”,只有认识人本身,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人的“精神觉醒”。

细节7:古希腊“智者学派”的兴起与雅典当时的民主制度有重要关系。希波战争后,“平民政治”代替了“贵族政治”,个人地位提高了,所有公民几乎无不参与了政治。问政需要知识,学问便不再是少数人的事了,已经普及到一般公民。在雅典街头,也就出现了空前的热闹。智者学派在雅典民主政体下,以辩论和授徒为业,享受着自我创造的生活幸福。同时,他们也对现实做出批判,从而推进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材料2:在古希腊民主政治确立以前,古希腊人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既定的,神授的,也是最好的,以服从法律为最高职责。他们只知道服从命令,而不问命令从何而来,命令是否正当。“在智者学派以前,无一人曾想到过检验一下法律,问一问法律自称的合法权力究竟基于什么。”

——[德]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上卷)

意图:概括智者学派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政治基础对学生来说难度是很大的,因为这不仅是理解的问题,更需要调动在学习必修I时的知识积累。通过材料的补充,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智者学派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相互的推动作用。

细节8:智者学派强调个人在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但如果两个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和理解不一样怎么办?智者学派非常善于运用辩论来解决分歧,他们从辩论的胜利中获得成功感、满足感和创造感。(板书:创造感)为此,

他们广收门徒,收取学费,专门传授辩论的技巧,公开充当了教师的角色。智者学派也因此被称之为“雅典的老师”。但是,他们太注重辩论结果的成功了,以至于为了辩论的成功,否认世间有客观的标准和永恒的真理,忽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认为没有是非之别,价值标准只跟人的需要和兴趣有关。这就陷入“诡辩”了。

意图:点出智者学派的特点和不足,为进一步深化思考和学习新内容奠定基础。智者学派和辩论的风气是须臾不可分离的,这就必然要考虑当时的社会需要;智者学派理论的不足又成为希腊哲学发展的新动力。

材料3:普罗塔哥拉在收授弟子教人打官司时订下合同,学生入学时先交一半学费,毕业后第一次出庭胜诉时再交付另一半学费。学生欧提勒士学成后一直不肯替人打官司,当然也就不交付另一半学费,普罗塔哥拉决定起诉他。

普:如果你在此案中胜诉,你就应按合同约定交付学费;如果你败诉就必须按法院判决付给我学费。总之无论胜诉还是败诉,你都要付给我另一半学费。

欧:老师您错了,这场官司无论胜负我都不用付学费。如果我胜诉,根据法庭判决我不用付学费;如果我败诉,根据合同中我第一次出庭胜诉才付学费的约定,我也不必交付学费呀。

意图:通过这个经典案例帮助学生认识智者学派重视辩论技巧、凸显个人智慧,但在实践上却往往陷入纷争之中而难以自拔的特点。他们在享受着辩论智慧快感的同时,也经受着更深的思想折磨,这促使希腊的哲学家们不断思考和超越,由此推动着希腊哲学的不断进步。引导学生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对教学和思维的推进十分重要。

细节9:如果大家围绕同一问题展开辩论,就会出现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事物会变得更加混乱和复杂。“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认定人和人的感觉才是判定一切的准绳,从而否定了神的至高无上。因此黑格尔称这是一个“伟大的命题”,因为它强调了人的价值,人的作用。但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个人的感觉对判断活动的意义,其理论很容易被当做感性论的理解,这就导致人们意见纷起,各持一端,自以为是。只要听凭感觉、情绪的支配,造成这种局面是必然的,这就为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看来,人们如果不遵循一些评判的标准是非常麻烦的。人究竟该怎样生活?怎样的生活才是正确的和幸福的?人们必须去询问自己的内心。(板书:三、探究人的内心)对这类问题,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前469—前399,是雅典著名的哲学家。重点研究人的伦理道德问题)给出了影响十分深远的回答。

意图:从智者学派的不足出发,将课堂教学引向苏格拉底所代表的古希腊哲学发展新阶段是合情合理、合乎学生认知需要的。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希腊哲学的发展进步是建立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的,这是文化发展的一条基本道路,也是中西文化发展中的一个区别。

细节10:苏格拉底对“人是万物的尺度”进行了批判,并在其基础上提出了“有思考力的人才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他说,“人的无形意识是世间万物的最后尺度;塑造命运的不是上帝,而是我们自己。”这里,他把人的理性看做是人的本质和最高存在形式。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强调的是人的感觉,而“有思想力的人才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强调的重点是人的思考力。这两种观点虽然关注的重点都是“人”,但普罗塔哥拉强调的是人的感觉,而苏格拉底强调的是人的“思考力”,即理性。

意图:通过比较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观点,使学生清晰地感觉到二者间的传承关系,也从中真切地体会到苏格拉底对希腊哲学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有思考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是人民版教材中的观点,岳麓版并没有写,在讲课中运用这个观点无论是认识古希腊哲学的发展还是理解苏格拉底本人的其他哲学观点,都显得很有必要。

细节11:“有思考力的人才是万物的尺度”,但人的“思考力”,特别是正确的思考力又来自于哪里呢?要培育一个人正确的思考力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苏格拉底说,要有思考力,就需要具备知识和美德。而知识和美德,就要靠学习去获得。(板书: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

意图:通过问题之间的过渡和衔接,就可以把苏格拉底的主要思想观点进行有机的整合,这既是知识的建构过程,也是思维的训练过程,从中我们也能体会苏格拉底的心路历程。

材料4:一个青年问苏格拉底:“怎样才能获得知识?”苏格拉底突然将这个青年推到海里,海水淹没了年轻人,他奋力挣扎才将头探出水面。

苏格拉底问:“你在水里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空气,当然是呼吸新鲜空气!”

“对!学习就得使上这股子劲儿。”

有了知识就能涵养美德。苏格拉底认为“人正是因为没有认识到美德的本质才被引入歧途的”。人的行为之善恶,主要取决于他是否具有相关的知识。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才能趋善避恶,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都是无知的结果。因此,他提出“知识即美德”。

材料5:一天,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对他的学生说:“这是我刚从果园里摘下来的苹果,你们闻闻它是什么味道?”闻过的学生都说:“是苹果的香味。”柏拉图最后闻,然后说“我什么味道也没闻到”。苏格拉底笑着说“看来只有你是你自己”。苏格拉底把苹果传给学生看,学生们呆住了——那是一只蜡做的假苹果。苏格拉底说:“学生们,你们犯了一个重大的错误,就是过于信任我,没有选择相信真理。而且这么多人都跟着错,说明你们人云亦云,这是你们没有主见、放弃自我的表现。”

其实,苏格拉底所说的“美德”的内涵就是坚持独立思考,坚持真理。这和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所倡导的“德”是有所区别的。知识可以涵养美德,但人们为什需要知识呢?苏格拉底回答说:“认识你自己!”认识自己就是认识自己的不足,承认自己的无知,从而激发人获取知识的愿望。由此,苏格拉底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对后世西方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意图:通过故事加深学生理解苏格拉底的“知识即美德”“认识你自己”的思想深意。只有深入理解并建立起这些观点之间的联系,才能真正理解苏格拉底思想的价值。

细节12:后来,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约公元前427—前347年),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唯心论哲学家和思想家,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使唯心论哲学体系化的人。他的著作和思想对后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进一步发展了苏格拉底的思想,明确提出“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大主德。认为只有正义的生活才是幸福的生活,人的思考力主要就是为了维护正义。他的《理想国》所追求的目标就是“正义和幸福”。(板书:柏拉图:正义和幸福)

意图:柏拉图在课文中只是提到,没有详细介绍,但从认识的需要和知识的过渡上,都需要明确他在希腊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细节13,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前

384—前322,是柏拉图的弟子),非常尊敬老师,但并不因此而放弃自己的独立思考。对前辈的思想既有继承也有批判:他强调人要有丰富的知识,他本人精通二十多种学问,被称为是“知识最丰富的哲学家”;同时他也强调人要敢于超越已有的知识,进行知识创新,他创立了逻辑学,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还强调人要敢于坚持真理,敢于超越老师和权威去追求知识和真理,他发出了“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呐喊,认为只有理性才会使人获得真正的内心的幸福感。(板书: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材料6:亚里士多德写到:哪怕能够帮助一个人获得真正的幸福,就已感到很满意了,但如果能帮助民众或一个国家得到幸福,则更美好,更神圣。

——(德)帕普罗特尼《西方古典哲学简史》

意图: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不仅促进了哲学本身的发展,也进一步明确了哲学的功能——“帮助人获得真正的幸福”。通过对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学习,再结合这段材料,引导理解希腊哲学发展的价值追求,提升对希腊哲学的认识。

细节14,亚里士多德倡导“求知是人的本性”的理念,这种理念诱导了人类主动去寻找各自的“求知欲望”。如果自我没有求知欲,那么自我的本性就是不完整的。这种观点在实践中无疑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通过“求知是人的本性”这一口号,他把人类的意义归结为求知,把求知当作人性的表现、人格高低的象征,这无疑是古希腊哲学家们对西方文化作出的巨大贡献。黑格尔说:“如果真有所谓人类导师的话,就应该认亚里士多德这样的人了。”

以后但丁《神曲》中“知识+美德=天堂之路”、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爱因斯坦的“科学就是为科学而存在的”等口号乃是“求知是人的本性”的历史回响。事实上正是在这种精神下,西方的科学思想和艺术思想才真正地深入到了人的内心世界,为以后的思想启蒙和工业革命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板书:学习、磨砺、心灵哲学)

意图:亚里士多德、但丁、培根、爱因斯坦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人物,通过对他们思想的联系,有助于学生理解“精神觉醒”的含义和意义,也有助于升华课堂教学。

问题4:这三代师徒都是哲学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们是哲学史上最伟大、最完美的师生“三人行”。苏格拉底由认识你自己推及知识即美德,柏拉图主张只有哲学家才配做国王(精英主义),特别强调服从领袖不要梦想个人自主,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强调善、中庸等的现实效果),他们对知识的基本看法中都少不了善与正义及其对公民个人幸福、城邦福祉和国家利益的意义。他们站在西方文明的发源处,西方文明因他们而分外光辉灿烂。结合所学知识,探讨造成古希腊思想文化发达和哲学思想活跃的因素有哪些?

注:第一,希腊自然条件优越。与外界接触多,便于继承和吸收周边地区的文明遗产;

第二,社会经济发达。有利于公民意识、自由意识和独立意识的成长;

第三,社会政治制度先进。城邦的精髓便是公民的集体治权,这种以人为本的民主政治,有利于民主法制观念的产生和发展。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使参与政治生活成为每个公民生活的重要内容,面对这种社会生活的变化和人在社会生活中日益突出的中心地位,有些学者开始怀疑社会现实和宗教,试图从实际出发去研究世界万物的本来面目,提出一系列普遍性的问题,于是哲学诞生了。

第四,希腊先哲们的勤于探索,善于思辨,勇于创新,注重传承和发展。

意图:学生在感受了古希腊哲学的风采和魅力之后,对其不断发展的原因产生兴趣是一种自然的反映和要求。同时,探讨这一问题又能勾起对以往学习中相关知识的回忆和重新建构,是新课程学习所必须坚持的。学生在探讨中会给出多种解释和分析,教师在教学中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良好的心态。

本课内容反映的是古希腊哲学发展的简要历程,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由自然到社会,最后到关注人的精神解放的历程,但始终是围绕“人”和“精神觉醒”展开的。我们可以用下图来作为本课的知识结构,也是理解本课内容的线路图。

四、总结与反思

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永远是有落差的,教学设计可以很完美,但教学实施永远都不可能完美。按照本课的教学设计展开的教学实施,尽管得到了师生的好评,但从改进提高的角度上讲,仍感到有一些难题需要突破:

导课最为难。学习内容难度大,怎样导课能让学生轻松地开始本课学习就很关键。我先后设计了三种导课方式:一是直接从“幸福感”人手,“请同学们谈谈你认为什么样的生活是幸福的?”从而导入“安全感”;二是从“轴心时代”导入,开门见山地指出,东方的古中国创造了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主流思想,那么同时代的希腊在思想方面有什么样的创建呢?三是本文开头的导入。

第一种导课方案被同事否定,理由是一开始就提出“幸福感”学生会觉得突兀,而且这样的认识应该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体察到的;第二种导课方式被我自己否定了,理由是既没有创意还引入了一个需要解释的新概念一“轴心时代”,这与学习主题关系不够紧密。最后选择了第三种导课方式。但从我的要求来看,这也并不是最满意的,在引起兴趣、点明主题、启迪思维方面还不够新、奇、巧。

观点难讲透。比如讲“人是万物的尺度”时,我是侧重强调了该观点的意义和价值,对它的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只是点到为止,如果这里不讲透,学生以后很难有机会再来学习和重新认识这一观点,也许这是一种遗憾。再如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我只能根据本节课教学主题的需要,从他们丰富的思想中选取个别观点进行阐释,相对于他们思想的博大精深来说,感觉本课对他们的介绍都显得很单薄。

实施难如意。教学中有些师生互动的环节很难有效展开,尤其是难以按照设计需要展开,从而影响了互动的实际效果。例如为了帮助学生感受“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弊端,我通过PPT展示了一个红色的圆,据此让学生回答“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几乎全都说看到的是圆,没有反映出人的认识的差异性,就难以认识这一哲学命题的问题。这一方面说明随着年龄和教育程度的变化,人的认识逐渐趋同。同时也说明,这个设计还需进一步优化或调整。

总结难轻松。在课堂总结环节,用PPT呈现了课文知识结构,并从中总结提炼出“安全感”“创造感”和“道德感”,最后归结到“人的幸福感”。从设计上来讲体现了较强的逻辑性和结构性,但在这点上的师生共鸣程度还不够。

从教学实施的情况看,这节课的思想性强,思维含量高,教学内容的整合力度大,课程资源使用精准。但学生在学习中的投入还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学生兴奋度还应再提升。结合本课内容的实际情况,学生学习兴奋度的提升空间还是有的,完全可以做得更好。经过课后反思,我觉得至少可以考虑再设计两种学习方式:

一是在学习哲学观点时,需要引进一些故事以帮助学生理解,但什么故事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我想离学生的生活越近越好。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除了我们要善于研究生活外,可以考虑让学生谈谈他们对这一观点的理解,提示他们举例说明。不能主观认定他们理解哲学观点一定都很困难,实际上有不少同学是有着很好的理解的。这在我自己的日常教学中已经多次被验证。

二是设计辩论,围绕“人是万物的尺度”“知识即美德”“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等主题。这种辩论可以在课堂上随机发起,不一定要刻意准备,不为辩论结果,只为加深理解。思想文化史学习需要多一些思辨,不能一味地接受。引入小辩论无论是对于加深理解、转变学习方式还是活跃课堂气氛,都是值得提倡的。

猜你喜欢

幸福感
北京市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研究
结婚不是幸福的唯一途径
PRIZONE 随行冰箱
获得幸福感很简单
过度保护会剥夺幸福感
画与话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幸福感与感幸福
你们这样搓狗,狗不要面子吗!放着我来!
再谈影响国民幸福感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