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评谈

2009-03-10

中国经济信息 2009年3期
关键词:潜规则文凭村官

权力与潜规则

深圳龙岗区舞王俱乐部的一把火烧出了其行业的一个潜规则,那就是相关部门没有认定标准,这种自由裁量权,明目张胆地制造了利益的空间。

消防工作做得好不好,金钱说了算。当经营者发现通过金钱可以摆平一切的时候,也就把兴建消防设施搞得马马虎虎,甚至连表面文章都不做了。这里便涉及到相关职能部门的利益,也就是利益造成了潜规则的直接原因。

一但经营者与撑握权力的人联合起来,潜规则也就变成了不成文的显规则,到了这个时候,不管是不是别有用心,都有可能陷入权力所造就的利益泥潭而不可自拔,自然会被别有用心者利用。

分析到这里,究竟是什么造就了潜规则就有了答案:权力。而权力之所以能够造就潜规则,还在于权力不受监管,或者消弭监管,这就使得权力和利益的链条逐渐形成有机整体。

公路升级

自从开征燃油税后,国家将逐步取消二级公路收费,这让一些“二级公路”感到很不安,因为这意味着断送了他们的财路。二级公路取消收费后,不但失去了滚滚财源,一些地方还要面临着如何解决收费人员就业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取消收费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车辆从自己的眼皮底下过,却又不能再伸手要钱,这对于那些“收费已成习惯”的“二级公路”来说,显然是不习惯和不舒服的,他们又怎可善罢甘休?

国家规定,二级及以下的公路不再收费,而一级公路则是容许收费的,如此一来,一些“二级公路”就盯上了“一级公路”,只要将自己“晋升”一级,就可以继续收费,继续圆自己的“发财梦”了。如此一来,升级改造二级公路就成为一些地方的头等大事,各地纷纷蠢蠢欲动,欲抬高自己的“公路身价”,以便行继续收费之实。

显然,一些“二级公路”的改造升级,是司马昭之心,升级不是本意,收费才是他们的目的!

钱够用就行

寒假前,有一学校校长在教职工例会上说,党和政府对教师无限关心,给大家补发了绩效工资,我们要知足了,不要和人比,人比人会气死人。钱够用就行。

人是会思考的高级动物,触景生情,怎么不会去比一比呢?钱够用就行。这句话普普通通,但它说得很实在,拿来思考颇有哲理,用之于指导个人的行动,不会迷失方向。

从钱多钱少来看,如果说真要硬性比,的确会“气死人”,沿海地区、发达地区,同样的职业,他们的待遇高得多。而在同一个地方同一个单位,差别照样存在,若是点点滴滴地比,心里是难以平衡的。

家有黄金数吨,一日只吃三顿;家有高楼大厦,一夜只睡一床。一个人钱财无数,当在衣食住行基本解决时,每天用的只是那么多,如果说用之于非法交易,则是违法乱纪,将受到法律制裁!倒不如没有。你看,多少贪赃枉法、利欲熏心、利令智昏者捞了那么多的钱,还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因而,在待遇上还是不攀比为好,钱够用就行!

“村官”的尴尬

如今,“村官”是大学生就业的一条出路,但在现实中“村官”面临着三种尴尬。

一是双“剩”。即大学扩招引发的大学生过剩;继续深造和已经就业剩下的大学生。二剩的大学生只好来吃“村官”这碗最后的“皇粮”。连“村官”也坐不上的三剩大学生只有吃老本、领低保的份了。

二是“包养”。大学生“村官”实际上是被政府“包养”起来的。而政府之所以要“包养”大学生“村官”,是因为政府必须要为这些年教育扩招埋单。

三是“半成品”。大学生“村官”有双重性,即是脚踏两只船,一只脚在城市,一只脚在农村。他们既不是完全的干部,又不是纯粹的农民,实则是介于二者之间的“半成品”。因为“村官”的出路,要么是入村成为民(成)品,要么是返乡成为官(成)品,其实后者才是他们想要的归宿,而这两条路同样艰辛。返城报考公务员,还是千军万马拥挤独木桥,报考者芸芸,通过者寥寥。而入村落户相对来说要稍好一些,因为一旦落户农村,就可以从村务管理中获取报酬,同时可以兼营其他产业获得收入,再加上政府补贴,应该是收入还不错的。难题在于,多数大学生不愿意扎根农村,同时村民也未必愿意选他们当村官以享受各种待遇。

大学生“村官”只有承认自己“双剩”的身价,看清自己“半成品”的身份,摆脱被政府“包养”的处境,真正扎根农村,从农村沃土中汲取养分,与农民齐奋斗、与农村共发展,才可能走出一条光明的前途。

“权力文凭”

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近日批评现在有些干部学历越来越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却越来越低,面对复杂局面,或束手无策,或工作方法简单生硬。

此言一语道破了官员手中文凭的“含金量”与“含权量”之别。我们可以接着问下去:学历高了,为什么处理问题的能力低了?为什么那么多官员乐于取得高学历?高学历是怎么取得的?当然,更直接的问题是,官员要高学历做什么用?

官员文凭在我们这个国度里早已成为一个,“文凭腐败”问题。而在这种现象的背后,是官员读硕、攻博之风愈来愈盛,不少官员摇身一变就成了某某名牌大学的硕士或博士,甚至硕导、博导。

“权力文凭”现象是一种危害甚大、败坏学风和社会风气的陋习,看似各得其所,实则是两败俱伤,一方面败坏了官员的公信力,另一方面加剧了学术腐败。

“山寨”,创新的天敌

如今,社会上最流行的东西无疑就是“山寨”产品了。何谓“山寨”产品?“山寨”产品就是不是正规厂家生产的,很多产品都是比较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

如今,抄袭、改头换面变成了一种“山寨”文化,这股歪风邪气迅速吹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从始作俑者“山寨”手机开始,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山寨”版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山寨”不但成为流行用语,更有厂商突发奇想引进了“山寨”明星肆意敛财。

“山寨”产品就是模仿品牌产品而出笼的,说白啦,就是厚颜无耻地抄袭别人的劳动成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主创新的能力,就会被动挨打,这样血的教训怎能忘记呢?因此,我们必须要自主创新,如果容忍“山寨”产品继续泛滥下去,我们何时才能成为经济强国?

猜你喜欢

潜规则文凭村官
唱村官
不单纯以“文凭证书”识才——营造“高可成低可就”的人才聚集磁场
“95后”女村官的乡村振兴梦
巴西要发电子文凭
让优秀“村官”有奔头
建阳 建阳区在书坊乡开办中专班老区群众自家门口拿文凭
清代阅卷潜规则
我要当个好村官
“工士学位”不只是一纸文凭
办公室潜规则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