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动辞发 文以入情
2009-03-10吕宝刚张新光
吕宝刚 张新光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5年级第9册第14课《一夜的工作》。
教学目标:
1.了解周总理一夜的工作,初步学习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
2.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探究能力、朗读能力、自学实践能力,创设新型师生关系。
3.体会周总理的工作劳苦,生活简朴。
教学重、难点: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流程:
(播放有关周总理日常工作的录像,介绍周总理工作情况。)
师:这就是新中国第一任总理——周恩来。白天,他日理万机,不辞劳苦。到了夜晚万家灯火渐渐熄灭,人们慢慢进入梦乡,而总理办公室的灯光却依然明亮。这堂课让我们随作者何其芳去看一看总理灯下——夜的工作。(板书:一夜的工作。)
师:预习课文了吗?老师要了解一下,你们通过自己读书,读懂了哪些内容?
生:从题目我看出总理工作了“一夜”,时间很长。
生:本文写作者陪总理审稿,看到总理一夜工作的情况。
生:这篇文章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生:我读课文后知道周总理是一个生活简朴、工作劳苦的人。
生:本单元训练重点是表达真情实感。
师:很好,课前进行细致的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师:预习时读课文了吗?
生:读了。
师:你预习很认真,背诵有利于学习文章时对字词句的掌握。还想不想再读,好,想读我们就读,自由读,大声读,哪一部分你最感动,多读几遍,边读边按你平时的学习习惯作标记,读后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你又有什么新的体会?
(生自由读,讨论交流。)
师:刚才老师板书写错了“夜”字,请同学跟老师对空书写。
(重写“夜”:点、横、撇、竖、撇、横撇、点、捺。)
师:谢谢同学们帮老师重新掌握这个字的写法,刚才同学们讨论很热烈,我们一起来研究行吗?
生:行。
师:那谁先来汇报?
生:我从“那是一间高大的……如此而已”,这一部分读后感到很惊讶,作为国家的总理,他的办公室陈设却是那样的简单。
师:想象一下,作为一国的总理,办公室应该什么样子的?
生:富丽堂煌、华丽,我从电视中看到外国的总理办公室繁华而气派,而总理办公室却极其简单。
师:想看一看总理办公室什么样吗?
生:想。(播放总理办公室内、外的录像。)
师:这就是总理曾在此工作了24年的办公室——中南海西花厅,正像课文中谈到的,这的确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让我们走进去看一看——你现在想说什么?
生:总理的生活这样简朴,我十分敬佩他。
(板书:生活简朴敬佩。)
师:那么就通过朗读把你的感觉表达出来吧!谁来读?
(生指名朗读。)
师:他读得怎么样?谁来评一评?
生:读得很好,“极其”“如此而已”重读。
师:是啊!有道理,那我把“如此而已”去掉,行不行?(出示课件。)
生:不行,如果拿掉,就说明室内可能还有其他陈设,只是作者没写出来。
师:那这么关键的词应该怎样读?
生:“如此”重读,“而已”轻而慢。
师:这也就是说周总理办公室极其简单,那“极其”这个词该怎样读?按你们的理解去练一练。
(生练习读。)
师:(指名读。)他读得怎么样?好,我们就像他一样去读。
(生齐读。)
师:老师听出来,我们新中国的总理生活就是这样简朴,作者就是靠描写景物来表达真情实感的,这是表达真情实感的一种方法。(课件出示:归纳方法。)
师:谁再来汇报。
生:我从“这时候,值班室的……并没有因为多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这句话体会到总理生活十分简朴。
生:“一小碟”、“数得清”、“并不多”都可以看出总理工作量那么大而吃得却那么少,我敬佩他。生:“好像”这个词说明实际已经增加了分量,然而显得还是那么少,可见总理平时吃得就更少了,所以我敬佩他。
师:对于这段话还有不同的感受吗?
生:总理让作者同他一起吃花生米、喝茶,可见他平易近人。
师:是啊,这就是新中国的总理,在日夜操劳后,用以充饥的却仅仅是一杯绿茶和一小碟数得清颗数的花生米,把你的敬佩之情再读出来。
(课件出示相关文字生朗读。)
师:谁还想汇报?
生:我从“总理指着桌上一叠一尺来厚……到时候我叫你”体会到工作时间很长,一夜之间需要批阅那么多文件?
师:想象一下,总理批阅的都是什么样的文件?
生:少数民族的纠纷、硝烟弥漫的战场、台湾海峡的枪声……
师:是啊!这都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大事,刻不容缓却需要在一夜中完成,你现在体会到什么?
生:总理工作十分劳苦。
师:你再读读,这部分还有什么体会?
生:从总理的话:“我今晚……”可以看出总理每个夜晚都这样工作。
生:总理自己工作,让作者睡觉,他十分关心下属。
生:他把作者带来的文件放在最后,可见他工作态度十分认真。
师:是的,你们体会很深,一处看似寻常的叙事,却能激发起这样深厚的情感。可见,叙事也是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
生:我从“他不是……而是”看出总理工作之认真。(课件出示:3句话。)
生:我通过“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出他工作认真,关于审阅这个词我回家查了字典。
生:“相当长”时间看出工作劳苦,批阅一份文件就需要这么长时间,一叠一尺来厚的文件是一夜的时间。
生:我找到“看、画、想、问”这几个动词,也能体现总理工作劳苦。
生:“有时……有时……”可见总理在认真地推敲、思考。
师:这些词都写出了周总理工作劳苦,在读的时候要突出出来,你想读哪句就读哪句,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谁来读?(找3名同学,打乱顺序读。)
师:那我们一起来读吧!你喜欢读哪句就站起来读。
(生一句一句齐读。)
师:是啊,新中国刚刚成立,百业待兴,国家需要这样一位好总理,人民更需要这样一位好总理,因此在回来的路上——(师范读第7自然段。)
师:作为一个普通的百姓,你看到我们有这样的好总理,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十分佩服他。我十分崇敬他。(板书:崇敬。)
师:好,让我们和作者一起来表达这份崇敬之情。(男声读、女声读、齐读。)
师:此刻,作者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他想高声对全世界说……这段话应读出什么样语气?
生:骄傲、自豪。
师:从哪些词体现出来的?
生:我从“高声、全世界、每个夜晚”体会到的。
师:把这份骄傲、自豪高声读出
来,想读的就站起来。
(指名读、齐读这一部分。)
师:“一夜”——“每个夜晚”什么关系?
生:这是作者产生的联想。
师:联想也是一种表达感情的方法。(课件出示:归纳的方法。)
师:周恩来总理经过几十年来的不懈努力,以他杰出的政治才能和外交家的风范,赢得了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瞩目与爱戴。因此,当这位为新中国的建设鞠躬尽瘁的老人与世长辞之际——(播放关于周恩来逝世的录像。)
师:这是周总理生前留下的最后一张照片。(出示照片)你们看,这位为新中国奋斗了一生的老人,表情凝重,极目远方,他仿佛在期待着什么。他期待着什么?
生:他期待着祖国早日繁荣富强。
师:那你能不能用一句话告诉总理,他的愿望实现了?
生:周总理您放心吧,中国已经加入WTO了!周总理您放心吧,“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已经成功发射了。周总理您放心吧,2008年奥运会已经在北京召开!周总理您放心吧,APEC会议在中国召开了!周总理您放心吧,香港、澳门已经回归了,台湾将在不久的将来回到祖国怀抱!
师:周总理一定会放心的,孩子们,让我们记住史册中这伟大的名字——周恩来,让我们永远记住周总理灯下——一夜的工作!
评析:
《一夜的工作》是一篇传统课文。吕老师在设计中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主学习;设计学生发展的台阶,让学生主动发展;策划学习的指导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增长才干。
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有这样几个突出的特点:
一、谨遵新课改精神,体现以读为本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的时候时刻遵循这个原则,让学生通过朗读来感知、感悟。彻底地摒弃了烦琐的分析、空洞的说教,代之以多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的内容,领悟文章的主题。课堂中,诸如此类读的训练,体现得极为显著。如回来的路上,作者联想部分。我设计了多种读的形式,男生读、女生读、齐读、个人读,让学生认为哪句好,你就读哪句,想读你就读。这样的朗读始终贯穿全课堂,使课堂充满了朗朗的读书声,真正贯彻了“以读为本”教学训练导向。
二、精心创设情境,促进自主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精心创设情境,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情趣,引发他们学习的创造思维。根据本课的难点,教师主动创造情境教学,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图像显示,音像表达,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周总理日常工作的繁忙,他在全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心中的地位。这样很自然地传授了知识,使学生处于形象的情境之中,对周总理的崇敬之情得到进一步升华,教学重点和难点也迎刃而解了。
三、拓展信息空间,体现课外延伸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利用阅览室、图书馆、网络等查阅资料,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由于课前学生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因此在学习课文时,能将课文内外有机结合,深入理解课文。如:在讲到周总理要批阅一叠一尺来高的文件时,老师问:都可能是些什么文件呢?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知道建国初期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新中国工农业的发展、少数民族的纠纷、人口普查问题等等。这样不仅体会到总理的工作量大,还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在课内适当地引用课外的资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和阅读量,同时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经历情感体验,激活创造思维
在教学中吕老师始终以“情”贯穿全课堂,以情感人、以情导学。临下课时,出示总理生前的最后一张照片,问学生:“看,总理眼睛望着远方,他仿佛在期待着什么呢?”学生答道:“期待祖国的强大。”吕老师又说:“是的,那你能不能对总理说一句话,让他放心,他期待的事情实现了?”……学生的情感再一次得到了升华,有了更高的飞跃。这种情感的体验,不是教师硬塞给他的,而是学生自己一步一步体验到的。这种情感的体验是自然而然表露的。
个人简介
吕宝刚中学高级教师,省语文学科教学能手,哈尔滨市优秀教师、语文学科骨干教师、语文学科兼职教研员。在全国“创新杯”语文教学大赛中荣获一等奖。他在教学中善于“激情引趣,激活思维”,课堂教学富有浓重的人本性,教学语言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