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种感官 促进学生数学化学习
2009-03-10解晶栾燕
解 晶 栾 燕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2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让学生经历“称”的过程,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对重量有进一步的体验,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活动中,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与人分享,培养学生统计、分析问题的能力。
3.以多种形式的操作感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难点:建立1千克和1克的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天平、砝码、硬币、盘秤、两袋盐、水果、奶、快餐面、豆子、大米等。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1.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好吗?老师想请3名同学到前面来,谁愿意来?
(3名学生分别是胖、中、瘦。)
师:请你们3个互相背一背,然后说一说自己对同学的体重有什么感受。
生:我觉得小明最重,小洋最轻。
生:我觉得小明比小周重。
生:我觉得小洋很轻。
师:看来,人是有轻有重的。那我们身边的物体是不是这样呢?现在就请你在桌面上任选两种不同的物体,用两只手掂一掂,然后说说你的感受。
(生掂物体,感知轻重。)
生:一袋盐和一袋奶比,盐比较重,奶比较轻。
生:一袋盐比一袋方便面重。
生:一块橡皮比一本字典轻很多。
2.揭示课题。
师:看来我们身边的物体也是有轻有重的。那你们知道在生活中有哪些计量物体重量的单位呢?
生:我知道克、千克和吨。
生:我知道公斤和斤。
生:我还知道毫克。
师:你们知道的真多。在这些单位中,毫克、克、千克和吨都是国际上通用的重量单位,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克和千克。(板书课题。)
[评析: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以积极的情感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为接下来的探究性学习做好铺垫。]
二、实践体验,建立概念
1.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1)称一称
师:同学们,要知道物体到底有多重,我们可以怎么办?
生:用秤称一称。
师:你们在生活中都认识什么秤?
生:我认识弹簧秤。
生:我认识台秤。
生:我认识电子秤和天平。
师:看,这些就是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秤。(课件展示各种秤。)
师:今天我们要用到盘秤和天平。老师看到在你们的桌上都放着规格一样的两袋盐,谁知道两袋盐有多重呢?
生:1000克。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我看到袋上写着一袋盐是500克,那两袋盐就重1000克。
师:那让我们用秤称一称,验证一下好吗?谁会看这种盘秤,说说怎么看。
生:现在什么也没放,指针指向0。如果指向1就是1千克,指向2就是2千克。
师:也就是指针指向几,就是几千克。这里的重量单位是千克。谁愿意拿两袋盐到前面来称一称?
生:(称出2袋盐的重量。)正好1千克。(师板书:1千克。)
[评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在活动中自己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
(2)掂一掂,估一估
师:现在请同学们把两袋盐放在手上掂一掂,感受一下这1千克的重量。(生操作感受。)
师:现在我们进行一次比赛,好不好?请同学们借助1千克盐的重量带给我们的感受,估计一下你们小组几个水果大约重1千克,看看哪个小组估计得最准确。
(生用袋装水果,估计重量。)
师:现在请每个小组派一名同学到前面来称一称。
生:我们小组估计7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多了一点。)
生:我们小组估计8个橘子大约重1千克。(少了一点。)
生:我们小组估计6个梨大约重1千克。(正好。)
师:你们小组是怎么估计这么准确的呢?
生:我们小组先是掂一掂两袋盐,再掂一掂5个梨的重量,感觉有些轻,又加了1个梨,再掂一掂,差不多,才认为6个梨的重量大约是1千克。
师:你们觉得这种方法怎么样?
生:这种方法很好,可以估计得更准确一些。
师:他们一边估计,一边比较,有一种严谨的学习态度,希望其他同学也能向他们小组学习。
师:那你们能不能调整一下,用他们说的方法试一试,再感受一下?(生进行调整。)
师:大家看这回差不多是1千克了。
[评析:对于2年级的学生而言,空间观念还不是很强,所以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数学活动。通过掂一掂、比一比、估一估,学生的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共同活动,引导学生逐步建立空间观念,感知1千克的重量。]
(3)找一找,猜一猜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感受到了1千克的重量,那在你们准备的物品中有没有大约重1千克的?小组同学互相交流一下,看看估计的准不准。
生:两袋挂面大约1千克、4袋奶大约1千克……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也有两样东西。(出示:一大堆棉花,一小堆铁钉。)你们猜猜哪个重?
生:棉花重。
师:为什么?
生:因为棉花那么一大堆,比铁钉多,所以棉花重。
生:我猜可能一样重,因为铁沉。
师:到底哪个重?怎么办啊?
生:用秤称一称。
师:怎么样啊?(显示都是1千克,一样重。)
师:刚才说棉花重的同学,你们现在有什么想法?
生:物体的轻重不能只看堆的大小。
师:是啊,物体的体积大,但不一定重;体积小,不一定就轻。我们应该通过实际的感受和测量得出结论。
[评析:教学中,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思考、操作,教师适时的演示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逐步推导归纳得出结论,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究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思维能力。]
(4)拎一拎
师:老师还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东西,已经放在每组的桌子底下。(大米:2千克,沙子:3千克,油:5千克)同学们拿出来拎一拎,感受一下这些物体大约重几千克?
(生分组拎物品,感受重量。)
2.建立克的质量观念。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估一估、掂一掂、拎一拎,对千克一定都有了自己的感受。老师这里有一枚2分硬币,让我们来称称它的重量。(放在台秤上。)
师:怎么样?
生:太轻了,指针根本没动。
师:那这枚2分硬币还能不能用千克做单位表示它的重量呢?那应该用什么单位来表示呢?
生:用“克”做单位。
师:想知道它的重量吗?我们可以用天平称一称。(师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
师:(放一个1克的砝码。)这枚2分硬币有多重?
生:1克。
师:用手掂一掂,感受一下1克的重量,谁能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生动手操作,感知1克。)
生:太轻了,我好像一点感觉也没有。
生:太轻了,手里好像什么都没有。
师:这1克的重量非常轻,看看文具盒里还有哪些物体的重量大约是1克。
生:扣、两个曲别针、一个小药片……
师:同学们再用手掂一掂文具盒里比较小的文具,估计一下它有多少克?
生:一支铅笔大约10克,一块小橡皮大约7克……
师:同学们估计得都很准确,老师看到每组的桌面上都有火腿肠,那你能不能估计一下它有多重?(大约50克。)
师:那一盒饼干呢?(大约100克。)
[评析:教师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方法,整个探究学习的过程充满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体现了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3.建立千克与克的联系。
师:老师这里有1袋大米,小组同学轮流掂一掂,借助刚才50克和100克重量的感受,估计一下这袋大米大约有多少克。
生:我估计1袋大约100克。
生:我估计1袋约重150克。
师:老师告诉大家,课前老师已经称好了它的重量,是200克。
师:那计算一下5袋合起来重多少克呢?
生:1000克。(板书:1000克。)
师:我们把这些大米放到盘秤上称一称,重多少啊?
生:1千克。
师:(指黑板。)你说的是哪个1千克?
生:第一个1千克。
师:通过实际称重,我们又知道这些大米的重量是1千克。(指板书:1千克1000克。)那这两个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相等。)
生:1千克1000克。
师:(板书结论。)我们还可以用字母来表示千克和克,谁知道用什么字母来表示?
生:千克用字母kg表示,克用字母g表示。
师:那我们还可以写成1kg=1000g
三、总结延伸
师:这节课,我们通过实际操作,亲身感受并了解了千克和克的实际重量。我们看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课后,请同学们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更多的实际问题。
评新:
新课程的教材力求体现“课程标准”的实质,也就是体现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比较、验证中自己去观察、归纳、总结。本节课教师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数学化学习,注重在数学活动中培养情感。在一系列富有趣味的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快乐,并能自觉地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一、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在活动中自己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整个探究学习的过程充满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体现了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学法指导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指导他们动手操作、体验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究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思维能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提供实践和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得到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学习知识不是一个简单的接受过程,而应是一个发现的过程,一个创造的过程。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比较、思索、发现,才能真正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进而领悟、内化为自己所有。为此,教师在积极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同时。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在合作和交流中学生感受到了克和千克的实际重量,始终处于好奇、好学的学习情绪中。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得,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三、从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的:无论从数学的产生还是从数学的发展来看,数学与现实生活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学生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才能够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所以教师通过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又蕴涵着数学问题的活动,让学生不仅可以多次体验常见的物体的重量,逐步建立起重量单位的正确观念,而且还在这一过程中了解一些有关的常识。通过感知,拉近了抽象的“重量”与形象感知的距离,使学生感到容易理解。
整节课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始终处于好奇、好学的学习情绪中,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得,都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个人简介
解晶小学高级教师,哈尔滨市优秀班主任、数学学科骨干教师,道里区学科带头人。曾在市“苗苗杯”和“进取杯”教学大赛中获特等奖,在区连续三届数学教师基本功大赛中均获一等奖。在教学中,她善于“运用发展性教学手段,促进学生数学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