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著、快乐、幸福
2009-03-10孙明
孙 明
记得有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茫茫大海里,几只饥饿的海豚在觅食。忽然,它们看到在海洋深处流动着一大群鱼,此时它们如果冲向鱼群,鱼群就会被冲散。于是,它们尾随在鱼群后面,用特有的声音向大海深处召唤,一只、二只、三只……越来越多的伙伴游了过来,当海豚的数量聚到一百多只的时候,奇迹发生了——所有的海豚游动着环绕在鱼群周围,形成一个球状,把鱼群全都围拢到中间,它们分成小组有秩序地冲进球形中央,当中间的海豚吃饱以后,它们就会游出去,替换外面的一队伙伴……就这样不断地循环往复,直到最后一只海豚得到了饱餐。
细细品味故事中的“海豚现象”,不禁让我们深深感到一个团队的力量是惊人的,它甚至可以无坚不摧,可以造就成功的个人。我们深知“优秀的教师团队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发挥团队的整体力量,才能更好地促进每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才能产生1+1>2的团队协作效应”。这正是对我们经纬小学数学团队的发展与成长的诠释。在这个团队中有推出教学风格的特级教师做领头雁,有名声远播的名优骨干教师做中坚力量,更有崭露头角的青年教师和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为团队注入新鲜的血液。用我们的话说:“这个团队是有一根‘价值线把大家凝聚在一起——那就是共同追寻小学生学习、成长的快乐与精彩。”
在团队中,每位教师都最大限度地发挥着自己的潜力,目标一致、团结合作、共同进取,正是那份钻研的执著、那份合作的快乐,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感受到成长的幸福。
做研究型的教师,我们是执著的
2003年,我们的数学团队真正组建起来了。这不是为了赶时髦,也不是流于形式,它真正来源于教师发展的需求,来源于学校发展的需求。团队的组建令大家兴奋不已,我们大家民主制订组织机构、各种制度以及保障措施等。我们通过开展专题培训、主题研讨,引领团队教师形成求真务实的精神;提倡每一位教师写“教学日记”、“教学反思”、“教学案例”,努力营造实践反思的研修氛围;我们在团队中推出“一课多讲”、“特色课堂”、“师徒擂台”等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书香团队、好书推荐、书苑评谈的读书活动,凝聚崇尚学习之风。
团队教师善学、善思、善辩蔚然成风。她们常常会在看书的时候,把有启发、有新意的文章或段落摘记下来,还要讲给其他教师,让大家共同分享;她们也常常会为设计教学中的一个环节,一个问题而冥思苦想,甚至翻遍了图书室的书架来寻求答案。
团队中的刘琳琳老师把“数学课的‘数学味与‘生活味”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她在自己的调研总结中写道:“数学课堂教学需要必要的‘生活味,需要让孩子在生活场景中理解数学、应用数学。我们常说,数学教学要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不能只‘烧中段,应该是‘烧全鱼。‘生活化应与‘数学化结合起来。而且生活化情境也应是有选择的,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应有浓浓的‘数学味,应避免虚幻和幼稚化倾向。”刘老师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提供给大家,恰好,团队中解晶老师要做一节“路程、速度、时间”的观摩课,在揭示这三个抽象的概念时,借鉴了刘老师的经验,把“班级竞选运动会赛跑选手”这一真实情境引入课堂,破除了学生在理解概念上的障碍。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速度”只是一个平均数,并不是真实存在的数量,解老师想方设法,几经尝试——用模拟课件演示不够真实,用真实的汽车行驶录像演示又找不到收录好的数据……最后突然想到把刘翔在世锦赛上夺冠的录像素材引用过来,路程110米,时间12.98秒,从计算和录像观察两方面对比,理解速度是一个平均数,实现了课堂上难点的突破。
正如郑毓信教授指出的:“我们所追求的不是由‘学校数学向‘日常数学的简单‘回归,而是两者在更高层次上的整合。”
徐辉老师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方面有自己的方法。她善于把握每一位学生跳动的“脉搏”,经常在课前结合一些问题进行调研: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是什么?哪些知识已经掌握、大概有多少人掌握?掌握的程度怎样?哪些内容学生自己能够学会、哪些内容需要合作学习?哪些需要教师讲解、点拨和引导?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学习起点,对教学程序进行精心的预设。例如在教学“5的乘法口诀”时,她让会背的同学一起背出来,再抓住每个口诀的意义,让学生用摆学具、画图形的方式演示出来,既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又抓住了教学的关键。
团队中的吕杨老师这样评价她的课:“徐辉老师关注了学生的学习状态,面对课堂生成——一部分学生已能熟练地背诵九九乘法口诀中的部分口诀,她灵活机智地调整了教学程序,如此开放的课堂,为学生合作、交流提供了广阔空间……”团队成员的每一点进步中,自然离不开自己的顿悟和努力,同时也离不开团队的帮助。
能和同事们一起探索钻研,我们是快乐的
提起讲课,田佳老师喜欢一个人对着黑板,反复演练;吴春燕老师则爱琢磨,把自己想象成学生,设想如何提问,如何回答;李燕老师善于在课堂上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真实的想法;何华老师常说:“没有精心的预设,课堂就不会出彩。只有多想象,为一个教学环节设计无数种预案,准备几套方案,课堂才能灵动起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每一次上课都是磨出来的。”这是我们每个人的共同感受。上课前,拿到题目,每个人都就如何切入、如何设计提出意见,一个思路不行,再换一个思路。然后主讲者将这些意见吸收进来,第二天继续讲课,然后继续提出意见。如此反复,直到把课讲透为止。一个人上课,其余人比讲课者更忙碌,更辛苦。上一堂成功的公开课需要准备多长时间?我们的回答是:至少一个月!
二年级的何华老师述说了她的一次经历。“一次团队教研,我作为主备教师,备课时,组内教师纷纷为我提供资料、献计献策。试教时,团队的老师共同深入课堂磨课,帮助我深入解读教材,设计符合学生实际和新课程理念的教学预案。经过反复试教、听课、讨论,我满怀信心地向全校展示。听课后,不同年级的教师聚集在一起,毫无保留地发表个人见解。无论是授课者还是听课者在团队思想的碰撞中都增长了智慧,常常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徐辉老师在一次问题争论中深深感受到集体碰撞的火花是最多的:新课教学之前还要不要“复习铺垫”呢?有的老师认为这样教学指向性太强,会使教学枯燥乏味,甚至限制了学生探究的空间;有的老师认为新课前复习铺垫的主要目的,一是为了通过再现或再认等方式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相关旧知,二是为新知学习分散难点,应该要。团队教师形成了两方辩论,各持己见。问题的焦点逐渐指向后者,大家觉得常常有教师为了使教学“顺畅”,设计了一些过渡性、暗示性问题。甚至人为设置了一条狭隘的思维通道,使得学生无须探究或者稍加尝试,结论就出来了。这种把知识咀嚼烂
了再喂给学生的所谓“铺垫”,对于发展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是不利的。所以复习铺垫的尺度要掌握好,只要有必要,则无可厚非。
在激烈辩论中探讨如何上好数学课,成为我们团队研修的重要“节目”。这是工作,同样也是一种愉悦的休息。每个人都感到交锋的快乐,表达的自由,成长的喜悦。经过这个过程,不同层次的教师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骨干教师也发挥了引领作用。青年教师说:“我们从原来的不知所措到开始摸着门道了。”这并不是空话!因为团队所独具的专业魅力使每一位教师都感同身受,教师们都认识到“我离不开团队,如果脱离了团队,这份收获不知会迟到多长时间”。可以想象的是,我们这样的团队成长起来以后,当教师们以开放的胸襟聚在一起为某一节课反复琢磨的时候,在这些团队中一定会产生巨大的知识之流和思想之流,而这个强大的急流会产生无限的生长势能。
教师们深有体会:“在这样的研究氛围中,我们学会了在平时的教学中集中关注点,根据兴趣点和困惑点有意识地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学习,研究意识也随之增强,对教学现状会有阶段性的不同层次的不满足感。关注课堂的视点被切换到关注设计中的理念,养成了在听课、听报告和讲座等学习活动中特别留意与研究课题相关的信息的思考习惯。”
“日积月累使我们教师不再为没有题材入文而犯愁,课堂出现的精彩片段或遗憾之处以及反思分析、不期而至的点滴感受甚至是信手涂鸦的内容都可以成为我们的题材,少了急功近利的追求,多了水到渠成的和谐。”
沐浴在教师专业成长的春风里,我们是幸福的
王瑶老师是团队中涌现出的又一颗新星,上学期,她参加道里区名优教师风采展示。为了总结王老师的教学特色,我们团队进行了跟踪听课,跟踪指导。每一次试讲我们都组织团队教师参加,名师引领,团队促进,使她的课堂教学水平在这一阶段有一个飞跃。在会议当夫,王老师为全区教师做观摩课,获得了一致好评。其实,最终的成果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种历练的过程,让大家都有很大的收获。
最初,王瑶老师曾经对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程序严谨、提问精细恰当、采用多种媒体、时间控制恰到好处等等孜孜以求,以为一堂好的数学课应该密不透风,滴水不漏;应该天衣无缝,无可挑剔。还记得她曾3次在团队研修日为大家上了同一节研究课一《万以内数的读法》。3次上课,每一次都为大家提供了研磨的素材,每一次都有不同的修改,每一次都是对个人和团队整体的提高。
第一次教学后,大家一致认为:“这样设计是牵着学生按照课前精心制订的程序进行了教学,这种把学生的认知起点假想为零,这种所谓的结构严谨、由易到难,小步子乒乓式答问,看上去进程流畅。学生答错率很低,但这恰恰掩盖了学习的本来面目。”于是大家讨论如何把读数这种抽象的数学教得富有趣味,有的老师认为应该在课堂上有全面的目标追求。大家把一堂数学课从教学目标的角度分为3个层次:有知识技能方面的序列发展要求,有思维能力方面的序列发展要求,还有情感态度方面的发展要求。有的老师认为在教学形式方面大家觉得应该让所有的学生活动起来,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在游戏和比赛中学习数学,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
融合了大家的建议,王老师第二次上了这节课。虽然这次学生表现非常积极,场面气氛也十分热闹,但细细回味后就会发现,这种活动和游戏只是表面上的“繁荣”,少数学生在进行游戏,多数学生只是“旁观者”,没有真正参与;只是外在形式上的活跃,数学思维的含量并不高。大家开始进一步反思自己的观点,认识到:数学的课堂应该是学生发展的天地,数学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学生享受教师服务的过程。于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追求“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追求真实自然下的动态生成。
第三次教学,王老师准确把握学生的现实起点,进行了有效的教学预设。引导学生亲身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在王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建构新知识。可以说,这是真实有效的师生互动过程,是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
名师作用的发挥,更重要的是她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引领。常言道,教师是立校之本。正是有了名师、学科带头人发挥了辐射示范作用,才有了青年教师的茁壮成长,培养优秀的个体,带动优秀的群体,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团队中的每一位教师如花蕾般吮吸着甘露,散发着馥郁的芬芳,成长的幸福在这里荡漾。今年学校新分来的本科生侯名珍说:“虽然在经纬小学工作的时间仅仅几个月,但我深切的体会到我们这个团队是朝气蓬勃的,积极向上的,无时无刻不创新的,随时随地变动的,富有深厚人情味的个性化的团队。”
水本无华,相荡乃生涟漪;石本无火,相撞乃发灵光。团结就是力量,这是不变的真理。我们的团队时时刻刻在印证着这句话,传承着经纬小学“和衷共济、和而不同、和合创优”的学校文化。正是这种团队文化,为教师拓展了一个向上无限生长的自由空间,在这个空间中教师们感觉到心胸开阔,并在这里幸福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