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展示真实的自我
2009-03-10王光辉
王光辉
前些日子班上一女孩的行为令我颇感头疼,甚觉苦恼。举两件事例:某日,我在上完数学课后正准备离开教室,她跑到我面前说某某同学说她“坏话”,在“告状”的时候嘴里竟然还含着一根棒棒糖。学校明文规定学生不能在学校里吃零食,她不但不遵守,竟还当我的面吃!又一日中午,我带着全班同学到校图书室看书,事先我对他们说:“你们已是六年级的学生,应看一些有意义的、对你们的写作和增长见识有帮助的书,最好不要看小人书。”但当我在巡视时,却发现她在偷偷看小人书,即使我走到了她的身边,她也无丝毫畏惧之_心,仍然看得津津有味。
带着满肚子的“火”,将这些事说给班主任听时,他却有些惊讶地说:“我知道这个女生平时比较调皮,但她在我面前从来不敢这样。这可能是你平时对他们太温和,被宠坏了的缘故吧!”回想平时,我总鼓励学生在老师面前不要拘束,有话直说,把老师当朋友看待,现在想来这似乎有“管理太松”之嫌。于是我思来想去,突然有“顿悟”。
教育问题是否可做如此思维?从表面看,此女生在教师面前肆无忌惮,一点也不将老师放在眼里,的确是被我“宠坏”了,是我教育的失误,今后对犯错误的学生要严加批评,多加约束。但如果换一种思路去想,若没有我平时的温和、“师生平等相处”的观念,那可能就会出现班主任所说的“她在我面前从来不敢这样”的现象,该女生同样也绝不会在我面前展示出自己的本性,展示出一个学生所不敢在教师面前露出的另一面。试想如果孩子不能在我们教师面前真实地展现自我,我们又怎能了解和掌握孩子的心思,全面把握他们的心理,又如何能针对性地对其进行疏导和教育呢?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明白这一点,我们不妨改变一下自己看问题的角度和思路。事物都有正反两面,就如一张白纸上的黑点。如果你只注意到黑点,那么你眼中就是一个黑色的世界:如果你注意的是白纸,那你就会拥有一个洁白、宁静的心境。有了这样的心境,再利用小孩子想亲近我们(其实孩子天生是喜欢与老师亲近的),在我们面前不设防的契机,对他们加以教育。在学生对教师没有排斥心理的情况下,我们将会在孩子身上收获很多。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世上具有高学识,在任何科学方面享有大名的人,没有一个是在教师的管束下得来的。”为了避免未成年的学生走上歧路,需要教师和家长的适当引导,让他们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但在教导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在不伤害学生的前提下,使孩子的表现欲在好的方面能得以释放,变换角度与思路去看待孩子的行为。
思想创造财富的能力是难以想象的,思想观念的更新带给人类的进步更是超越任何人为的束缚。21世纪的教师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变换思路去看问题,才能正确地引导我们的学生朝着好的方面发展,也才能使他们拥有更美好的明天!
(作者:江苏省新沂市新店镇郑沟学校德育主任)
责任编辑:杨雪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