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学校全面发展
2009-03-10张宝和
张宝和
当前,中央号召在全党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这就要求我们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核心思想;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及其蕴含的科学性、规律性,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下面我就我校如何落实好科学发展观谈些个人的看法。
一、建构先进办学理念,领悟科学发展观深刻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的理念贯彻到学校工作方方面面,用发展的观点谋划工作全局,用发展的观点检验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实现学校各项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学校要在发展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理论层面上对科学发展观进行总体的把握,对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方向、发展规划等进行理性的反省和建构。
对农村小学而言,应该如何对学校进行定位,是学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也是从根本上为学生做好服务工作的要求。首先,要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考虑学校的工作,人的发展不是孤立存在的,学生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小学的工作更应该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好基础。其次,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总体设计学校的工作,我们培养的人才是多方面的,社会也需要多种类型的人才。因此,我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内涵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努力构建和谐校园,实现学校的全面、协调、科学发展。针对农村学校发展现状及通州新区教育发展的要求,我校本着“求真务实,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坚持“一切为了学校的和谐与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进步和健康”的办学宗旨,奉行“尽职、奉献、服务、创新”的工作作风,确立了“学校和谐加发展,教师特点加创新,学生全面加特长”的办学目标,推行“以一流的学校管理、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育质量,打造令人民群众满意的优质教育”的管理计划,走科学发展之路。
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我校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在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学校发展各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先后获得区“田径重点校”、“文明礼仪示范校”、“春华杯”课堂教学优秀组织奖、“十五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工会”、“卫生工作先进集体”;市“模范职工之家”、“百所好家长学校”、“小黄帽路队制先进学校”、“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单位”、“百所课间操优秀校”等荣誉称号。
二、坚持以人为本,凸显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重要基地,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担负着责无旁贷的重要职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办学理念,把广大师生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以实现广大师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学校发展,让学校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师生。
1、确立以教师为本的教育思想
任何学校管理的核心都是人,教师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有各种需要,渴望自身价值的实现,这些正是作为生命体的人的主要特性。学校管理要正视这特性,在注重管理的科学化、有序化的同时,要以教师的发展为本,树立人本主义的现代教育管理理念,实施民主管理。为达到这一目标,我校努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良好优越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充分体现每个人的人生价值。我校狠抓两支队伍建设,即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在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方面,我校精于打造一支团结向上、务实创新、学历达标、结构合理的领导班子。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我校提出了在不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同时,注重中青年教师思想上的培养,近两年新发展党员13名,不断扩大了党支部力量。目前,我校教师队伍建设以“尽职、服务、奉献、创新”八字方针为宗旨,以点带面,抓典型培养骨干,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从而涌现出了一批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
同时,我校进行动态管理,讲究“管”的科学,“理”的艺术。要求校领导与同事以诚相待,工作上严要求,生活上常关心,注重“以人为本”的情感管理,对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悉心指导,帮助他们尽快在教学上成长;对中老年教师关心他们的身体、家庭生活乃至子女上学就业等情况。
2、构建“一切为了学生”的育人氛围
“以学生为本”,一是要把“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贯彻到学校的每一项工作中,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和“选择性”,尽最大可能满足学生在学习时间、方式、内容和生活等方面的需求,努力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各种优质的服务。二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深入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以学生为本”的核心。多年来,我校领导班子在校长的带领下,全体师生不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如今,中心校以及各完小在现代教育设施配备上发生了根本改观,有力的保障了教学一线需求。校园环境面貌也焕然一新,各种植被的种植布局与管理、人文教育景点的建造以及各教室、专用教室的布置等,均体现了为学生创造“三园”(求知的学园、活动的乐园、生活的花园)的理念。为此,我校连续几年被市、区评为花园式学校、校园环境管理示范校。
三、求真务实,革故鼎新,促进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落实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创新。要从学校的整体事业出发,多考虑学校的发展,少考虑自己的名利,要勇于创新,敢于失败,善于用新观念、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处处体现理念、思路、措施的创新性,把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作风体现到各项工作中,坚决克服投机取巧、避实就虚、拈轻怕重、循规蹈矩的思想和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校的全面发展。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必须树立以学生学习和发展为本的教育质量观。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只有不断改革,才能使学校课堂教学有源头活水,常清常新。听课、评课是领导深入一线研究、指导教学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目前,校领导坚持与教师们起钻研大纲、教材,亲自抓好教育教学工作,保持普通教师角色;还坚持每周听课、评课,深入了解教师的教学状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学校的发展上,学校倡导“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发展思路,把深入开展教育科学研究作为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源泉活水。“十五”期间,我校承担的几项区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在通州区首届教育科研成果评审中,一项成果获得二等奖并入选了《通州区首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集》,一项成果获得三等奖,多篇论文先后发表在市、区各级教育刊物上,办学经验曾多次在市、区级会议上交流。
在观念创新中,我校领导班子遵循“修德、启智、育美、创新”的校训,坚持学生全面、全体发展与个性、主动发展相结合:坚持常规教育教学管理与科研创新相结合;坚持制度化管理与‘以人为本相结合的管理理念。坚持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注重学生的能力与自主性的培养和发展。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学校的德育管理的目标构建以爱国主义为主线、以养成教育为基础、以道德建设为核心的学校德育体系,通过精心设计、组织和实施系列有序的德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具有社会主义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等良好品德,形成学校德育创新特色。
总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在学习,贵在实践。我们必须在办学理念、以人为本、教育创新等各个方面,进一步转变观念,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北京市通州区马驹桥镇中心小学校长)
责任编辑:樊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