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每一根草都能开出自己的花”

2009-03-10刘俭国

中小学校长 2009年1期
关键词:艺术学校课堂教学

刘俭国

一、“让每一根草都能开出自己的花”提出的背景

2000年,随着扬州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量农民工涌入了城市,他们在为城市建设出力流汗的同时,也提出了解决子女入学就读难的诉求。根据扬州市邗江区人大代表的议案,2001年,扬州市邗江区政府召开了专门会议,决定在扬州西区建设所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以解决周边群众孩子入学难的问题。

2002年,在扬州西区的农田里,天蓝色的美琪学校教学楼落成了,在它的周围是一片有待拆迁的村庄和一条尘土飞扬的石子路,学校周边大大小小正在建设的小区有五六个。由于地处城郊结合部,位置特殊,学校的生源状况十分复杂,不少学生来自边远地区,文化基础、家庭教育背景较差。据统计,学校的在读生中江苏省外的民工子弟占了40%以上,其余学生也大多是农民拆迁户的子女,不少学生在小学阶段根本没有学过英语,学生的基础和城区成熟地段的学校是无法相比的。建校的第一年,学校各年级各学科的均分都处于全区的下游位置,不少学科是倒数第一。不少学生家长对孩子的前景感到悲观,有的孩子甚至萌生了辍学回家的念头。

针对这种情况,美琪人从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入手,提出了“让每一根草都能开出自己的花”的教育理念,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为学生着想,从关心每一个学生做起,不断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开展各项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而且使学生学业成绩稳步提高。

二、“让每一根草都能开出自己的花”的理论依据

“让每一根草都能开出自己的花”,从理论上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首先,它的理论核心是教育平等,也就是孔子所讲的“有教无类”。美琪人追求“让每一根草都能开出自己的花”也就是追求教育机会的均等,让学区内每一个适龄儿童享受到优质的义务教育。

其次,它强调“每一个学生皆能成才”的教育观。教育是一个“生长”的过程,只要精心培育,每一根草都是能开花的,尽管有的花可能开得并不大、并不艳丽。我们都坚信,经过教师的精心培育,每一个学生都能取得属于他自己的成功。

再次,它提出了尊重个性,差异化发展的理念。“让每一根草都能开出自己的花”是多元智力理论在教学实际中的通俗解释。加德纳(HowardGardner)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多元智力,这些智力因素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程度的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所以,应该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出色的。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方式存在差异,学习个性差异是巨大的。所以必须对学生的学习个性抱以赏识的态度,怀着积极、热切的期望去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促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有差异地发展。

三、“让每一根草都能开出自己的花”的办学实践

1、“—个都不能少”

美琪学校两千多名在校生中流动人口子弟所占比例超过35%,针对这种情况,美琪学校要求全体教师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特别是要做好外来生、后进生的工作。校长班子多次强调“老百姓把孩子交给了我们,就是把家庭的全部希望交给了我们,这个责任重于泰山”、“孩子的父母到扬州来务工,就是为扬州的发展建设作贡献,我们要做好本职工作,让他们放心地去工作”。这些观念现在已经成为每个美琪人的工作准则,大家认识到,解决老百姓子女的入学问题,就是解决了他们家庭的发展问题,是为大众的根本利益着想,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表现。

为了“一个都不能少”,美琪学校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全面落实特困生的读书问题;学校通过“阳光卡工程”、“爱心捐赠”活动等形式为困难家庭筹措资金,仅2005年学校就通过上述渠道解决了115个孩子的困难。当出现孩子因家庭贫困面临辍学时,上至校长,下到每一个同学都会伸出援助之手。为了让来自安徽怀远的金某某同学安心读书,学校领导和班主任十多次到他家家访,解决他的实际困难。

2、从最后一名关心起

学生天生是存在差别的,应该对之实行以“平等考虑”为基础的“差别对待”,即在平等的基础上以不同的方式对待不同的对象,使学生能够享受最适合的教育。为了让每一根草开出自己的花,让每一个学生成功,我校提出了“从最后一名关心起”和“四清到位”的补差方案。就是要求每一个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能够做到“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月月清”,不让任何个学生轻易掉队。为此,学校采取了以下工作措施:

①工程分包,实行“导师制”。具体说就是将各班的“学困生”以一带二,或一带三的方式,分配给具体任课老师,要求该老师对所带学生多谈心,鼓励其信心;多辅导,巩固其基础,促使学生不断发展。

②搞好“互帮互学”活动。要求各班成立若干学习小组,让学生采取“伙伴学习”的方式,通过“互帮互学”活动实现“日清”。

③抓好周检,做好“家校联系”工作。所有班级在周五进行周检测,对学生一周学习的状况进行总结,对学生提出提升建议,并填写好“家校联系单”,家长阅看签字后,各班将“家校联系单”于周一上午送教导处备查。这样,有利于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提升教育的效率。

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美琪学校几年来没有个孩子因成绩落后而辍学。2005、2006、2007、2008年中考,美琪学校低分率均为零,是区内唯一一所连续四年低分率为“零”的学校。

3、倡导赏识教育

“让每根草都能开出自己的花”需要像像园丁侍弄花草一样去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去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没有期待就没有教育”是美琪学校所有教师的共识。老师们深知,没有期待就没有赏识,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在他们眼里,所有的学生都是有待雕琢的璞玉。特别是那些暂时的“学困生”,他们更需要教师期待的目光,要像挖掘金矿一样去发现他们的优点。

在美琪学校《向管理要质量》手册上,明确要求教师要用科学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来对待孩子的缺点,把期待与赏识作为教育的主要手段。同时,学校也通过讲座、观摩课和班主任沙龙等形式来讨论期待教育、赏识教育的方法、技巧,让教师懂得“期待”、学会“期待”、运用“期待”,提升教育教学的效率和品位。

4、坚持“有效教学”的指导思想,实施“先学后教”的课堂模式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能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有效教学”必须包含三个方面:1、让学生“想学”;2、让学生“会学”:3、让学生“学好”。为了学习兄弟学校的

先进经验,学校于2003年派全体初中部教师到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听课、学习,后来又多次安排相关同志到洋思学习先进经验,学校制定了《“学洋思,质量兴校”方案》,走“质量立校、科研兴校、改革活校”的发展路子,初步形成了学校教学管理的特色。在此基础上,学校多次邀请蔡林森、郑万钟等专家开设讲座,组织教师论坛,深入学习和研讨有关理论,让“有效教学”的理念成为每一个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2008年,学校又多次派人到江苏省南京市东庐中学、江苏省常州市后六中学等地去学习有效教学的先进经验。

根据本校学生基础差、底子薄、学习习惯有待养成的现状,美琪学校把抓好学生的预习工作作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切入点,提出“先学后教、过程前移”的课堂教学策略,从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入手,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美琪学校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分为四步自学展示(发现问题)——探究学习(研究问题)——课堂整理(解决问题)——当堂练习(信息反馈)。

学校同时明确指出,学校提出的教学模式是一个大的框架,各学科还应该针对不同课型提出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每学期都要开展课堂教学模式研讨周活动,各学科分课型上研究课,展示自己对学科教学模式的思考。在美琪的课堂上,照本宣科、题海战术已经成为历史,教师指导下的展示、探究、整理和练习成为主流,学生不仅学得扎实而且学得轻松。学校在考核课堂教学的时候,有几个硬指标,首先就是学生是否感兴趣、学得愉快;其次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方法是否得到提高,最后才是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

5、在活动中促进成长

为了促进孩子全面发展,“让每一根草都能开出自己的花”,学校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为组长的艺术教育领导小组,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艺术教育管理运行体系制定了艺术教育发展规划,建立和完善了艺术教育各项规章制度,如《开展兴趣小组、艺术团体、第二课堂的管理制度》、《音乐、美术器材的使用和管理制度》、《学校艺术教育的工作条例》、《实施艺术教育的措施》等。

学校大力开辟了课外艺术教育活动,使课堂教学得以延伸和补充。利用课余时间,举办兴趣班,积极开展课外艺术教育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有兴趣的项目,发挥自己的特长;借助青少年活动中和南京艺术学院扬州培训班等组建了中国舞、国标舞、儿童画、国画、素描、电子琴、古筝、钢琴、硬笔书法、软笔书法、鼓号队等多个艺术活动团体。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到自己的小乐园,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使他们的技能得到了锻炼,情感得到陶冶,特长得到了展示。学校还利用班队课、重大纪念日、节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通过各种艺术活动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学生们艺术才华得以展现,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学校涌现出一大批艺术骨干苗子和优秀的艺术人才。

四、“让每一根草都能开出自己的花”的审视与超越

学生的发展潜力是无止境的,教育的实践与探索也是无止境的。现在,美琪人在原有的基础上对“让每一根草都能开出自己的花”又开始新一轮的审视,又有了新的思考。

1、由“能开花”向“开好花”发展

建校几年来,“让每一根草都能开出自己的花”的定位还比较低,它倡导通过赏识教育让学生取得属于自己的成功即可,这主要是受生源质量的制约。但是,国家的建设、民族的振兴需要高素质人才,学生今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打下更好的基础,满足于“开花”肯定是不够的。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美琪学校的人才培养将力求实现从“能开花”向“开好花”的转变,不断激励学生向着更高的人生阶梯攀登。

2、由“开一朵”向“香一片”提升

国家的教育方针指出我们的教育是要培养“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让每一根草都能开出自己的花”就不能只是在一个方面“开花”,而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努力使学生这根“草”开出几朵、甚至一片“花”,实现由“开一朵”向“香一片”的提升。

3、由“培育开花”向“自由生长”转型

“让每一根草都能开出自己的花”理念的提出是有其独特历史背景的,是基于建校初期“一穷二白”的现状提出来的。现在,学校已经取得了一定进步,学生在学校的教育、熏陶之下,素质已经有所提升,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因此,实现学生由偏重于接受教师指导向“自己学习、自由成长”的转型不仅,必要而且也已经具有了现实可能性,这个“让”字得改一改了。今后,学校将围绕“自主学习、快乐成长”主题,更加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与创造能力、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形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以学生自主活动为手段,让学生在开放性的活动中进行个性化地学习、成长与发展,实现由“培育开花”向“自由生长、自主开花”的转型。

“让每一根草都能开出自己的花”,是美琪“平民化、个性化、发展性”办学思想的集中体现。通过倡导赏识教育,坚持“在活动中促进成长”,实施“有效教学”,使学生“人人都发展,个个有进步”。只要我们都能“从最后一名关心起”,用爱心去播种希望,校园里这一根根“小草”就一定不仅能“开花”,而且能开“好花”、“香花”,形成红紫烂漫、生机勃勃的美好春光。

(作者: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美琪学校校长)

责任编辑:樊平军

猜你喜欢

艺术学校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纸的艺术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学校推介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