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好“刺猾距离”
2009-03-10
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周围留出自己能够把握的独立空间,而这个空间是任何人都不可以侵犯的。在和陌生人打交道的时候,你一定要控制好与对方的距离,不可过远,也不可过近,因为交往双方的人际关系以及所处情境决定着相互间自我空间的范围。
“剌猬效应”与人际距离
有这么一个故事:两只相爱的刺猬,由于寒冷而相拥在一起。但谁都知道,长长的刺刺痛了彼此小小的身体,无奈之下,它们只好保持足够的距离,默默地忍受着寒冷。可是天气越来越冷,两个小家伙谁都受不了刺骨的寒风,下意识地又凑到了一起,经过一番努力,它们终于找到一个最合适的距离:既能获得对方的温暖而又不至于刺痛彼此。
看到这里您可能会哑然失笑,其实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刺猬效应。刺猬效应反映了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即每个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周围有一个自己把握的自我空间,它就像一个无形的“气泡”—样,为自己“割据”了一定的“领域”。
为此,一位心理学家试图用实验来证明这一论断:他在大学里选择了一间刚刚开门的大教室,当里面只有一位同学时,心理学家走进去,并坐在他或她的旁边。试验重复进行了整整80个人次,最终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一个空旷的教室里,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够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自己坐下。尽管心理学家尝试着变化自己的位置,比如分别坐在被试者的左边、右边、前面或后面,但是被试验者在不知道这是在做实验的情况下,更多的人选择立即默默地远离到别处坐下,有人则干脆提出:“你想干什么?”
由此可见,人们对这个自我空间的保护意识很强烈,人的这个自我空间一旦被侵犯,就会产生不舒服、不安全的感觉,甚至因此恼怒。
个人空间是相对的,它的范围的大小由交往双方的人际关系以及所处情境所决定。简单地说,合适的距离取决于你和对方的亲疏关系和所处环境。
但很多人并不清楚这一点,他们总是把握不准这个距离,不是太近就是太远,太近会让人觉得不安全或不舒服,太远则让人觉得你不够热情,两种情况都会引发别人的反感。
比如,某男爱上了琼珊,他觉得时机成熟了,便斗胆向她求婚,没想到却当即遭到了拒绝。琼珊皱着眉头对闺中密友说:“他竟在离我3米多远的地方谈这种事。”还有一个女子,第一次到新搬来的邻居家做客,她先是把墙上挂着的物件一一摘下来拿在手中把玩,后来还坚持要进邻居的寝室参观,最后终于被主人严辞拒之门外,因为她未经允许就擅自打开一瓶未拆封的香水。而那瓶香水自主人妻子去世后就一直没有被动过。
向女孩求婚,其实是件很有技巧的事,不但要让心目中的爱人觉得你重视她、喜欢她,还要懂得向她暗示,你在乎她的感受。上文中那位男子,完全没有考虑到琼珊的想法,3米的距离只是一个公众的距离,这样的距离,不管男人说得多么动听,只会让琼珊觉得他们的关系还不足以谈婚论嫁。他这样做是不真诚,甚至有戏弄她的嫌疑。而那个被扫地出门的女人,她实在是太没有分寸了,越界的亲密距离只会招人反感。
看完这两个案例,你一定会迫切地想知道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如何划分的,以及如何把握好距离的分寸感。
关系与距离
刚才我们提到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由双方的人际关系以及所处情境决定,即你和对方是什么关系就要保持什么样的距离。
关于这一问题,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给出了清楚的解答,它将人际交往划分了四种区域或距离,各种距离都与双方当下的关系相称。
●亲密距离。这是人际交往中的最小间隔或几无间隔,即我们常说的“亲密无间”,其近范围在15厘米之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触手可及”,彼此间可能肌肤相触,以至相互能感受到对方的体温、气味和气息;远范围也仅是15厘米~44厘米之间,面对面能够清楚地看见对方的表情和眼神,身体上的接触可能表现为挽臂执手,或促膝谈心,仍体现为亲密友好的人际关系。
●个人距离。这是人际交往中稍有分寸感的距离,少有直接的身体接触。近范围距离为46厘米~76厘米之间,相当于两臂的距离,仅能保证相互亲切握手,友好交谈。这是与熟人交往的空间。如果与素昧平生的人保持这种距离,就会构成对别人的侵犯。远范围是76厘米~1 22厘米。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进入这个空间,不过,熟人之间保持的距离更靠近远范围的近距离一端,而陌生人之间谈话则更靠近远范围的远距离一端。
●社交距离。这已完全超出了亲密或熟人的人际关系,而是体现出一种社交性或礼节上的较正式关系。近范围为1.2米2.1米,相当于一个人竖躺在两人中间的距离,一般在工作环境和社交聚会上,人们都保持这种程度的-距离。社交距离的远范围为2.1米3.7米,表现为一种更加正式的交往关系。公司的经理们常用一个大而宽阔的办公桌,并将来访者的座位放在离桌子一段距离的地方,这样与来访者谈话时就能保持一定的距离。如企业或国家领导人之间的谈判、工作招聘时的面谈、教授和大学生的论文答辩等,往往都要间隔一张桌子或保持一定距离,这样就能增添一种庄重的气氛。
●公众距离。这是公开演说时演说者与听众所保持的距离。近范围约3.7米7.6米,远范围在10米之外。这是一个几乎能容纳一切人的“门户开放”的空间,人们完全可以对处于空间的其他人“视而不见”,多用扫视,少有注视,因为相互之间未必发生一定联系。因此,这个空间的交往,大多是当众演讲之类,当演讲者试图与一个特定的听众谈话时,他必须走下讲台,使两个人的距离缩短为个人距离或社交距离,才能够实现有效沟通。
显然,相互交往时空间距离的远近,是交往双方之间是否亲近、是否喜欢、是否友好的重要标志。因此,人们在交往时,选择正确的距离是至关重要的。
调节距离的弹性
当你了解了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划分后,你就能通过判断与对方的关系来决定距离,但是,距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你需要懂得如何调节距离的弹性,做到不近不远,不亲不疏,这需要一些技巧。
●在不同情境中调节距离。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是可变的,且具有一定的伸缩性。这由具体情境,如交谈双方的关系、社会地位、文化背景、性格特征、心境等决定。当情景不同时,你应当因势调节距离。
●文化背景差异。由于文化背景差异,每个国家和每个民族对“自我”的理解都不一样。比如北美人理解“自我”包括皮肤、衣服以及体外几十厘米的空间,而阿拉伯人的“自我”,仅限于心灵,他们认为作为物质的肉身,只是心灵的寄存体、暂歇地,是身外之物,精神和心灵才是真我。因此,交往时,往往出现阿拉伯人总嫌对方过于冷淡;而北美人却接受不了对方的过度热情的情况。你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前,需要了解一些他们意识形态上的状况,以免引起对方的反感。
●社会地位差异。一般情况下,社会地位高的人要求有更大的自我空间,因此无论你和对方的关系到了怎样的程度,你都需要和他保持比一般人更远一些的距离,过分亲密对他来讲,无异于不尊重。
O'P~-格差异。一般来说,性格开朗的人较容易容忍别人的靠近,他们也愿意主动去接近别人,他们的自我空间较小。而性格内向、孤僻自守的人对靠近他的人十分敏感,即便你是他的好朋友或是家人,你都要保证和他的距离控制在一定范围。
●尊重别人的隐私。即便是最亲密的人际关系如夫妻,也应彼此保留一块心理空间。这种尊重表现为不随便打听他人不愿意、不主动告诉你的事,不追问他人的秘密等。过度的自我暴露虽不存在打听别人隐私的问题,却存在向对方靠得太近的问题,容易失去应有的人际距离。
●要有容纳意识。容纳意识要求我们尊重差异,容纳个性,容纳对方的缺点,谅解对方的一般过错。“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清澈见底的水里面不会有鱼,过分挑剔的人也不会有朋友,没有容纳意识,迟早会将人际关系推向崩溃的边缘。
(李磊苗一梅/《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