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结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2009-03-09张继荣

关键词:心理品质家校民主

张继荣

摘要:青少年学生的成长环境主要有学校、社会和家庭。其中,家庭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家长是否有效的配合学校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决定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家校结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是学校责无旁贷的义务,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败的关键。因此,引导家长协同教育,家校结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关键词:家校结合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方法

正文:

青少年学生的成长环境主要有学校、社会和家庭。其中,家庭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凸现,究其实质,相当一部分与家庭教育有关。家长由于缺乏相关的教育知识与技能,在家庭教育中,往往使用威吓、粗暴、唠叨、讽刺等手段对孩子进行“好心式”教育。其结果损伤了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但另一事实又告诉我们:由于传统教育的形式单一,学校教育效果容易被家庭教育的负面作用抵消。由此可见,家长是否有效的配合学校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决定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因此,引导家长协同教育,家校结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那么,家校结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有哪些呢?

一、确立共同的合理的教育目标,实施共同教育计划。

学生是发展中的个体,有着需要不断成熟和完善的人格形成过程,这个过程有可能出现多种情况:家校表现不一,重学校教育轻家庭教育或反之等。教师或家长要学会客观地分析具体情况,及时全面的相互了解孩子的各种需求,注重对这种了解的预见性、前瞻性。不要轻易的对孩子的发展下结论:这孩子完了。这种武断的认识是由于家长与教师对孩子的期望值或高或低,并因此而树立了不合理的教育目标所致。教师和家长应意识到:人无完人,更何况他们是发展中的未成年人。因此,学校和教师要根据学生在校的表现,与家长进行沟通,同家长一起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具体实施方法,在摸清不同孩子的各种需求上,家校确立适合不同差异学生的合理目标 ,实施共同教育计划。这种家校结合、协同辅导的模式,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

二、情理结合,家校互动,扩展并深化教育活动主题。

传统教育渠道单一,忽略了家校教育合作发展的优势与前景。其实,引导家长协同教育,对家长进行主题活动的“启蒙教育”,是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间接途径之一。只有家长及时了解并接受了学校教育的主题思想,具有了相关的教育知识与方法,才有说服教育子女的权利与资格。正所谓“正人先正己”。而学校,将这种可利用资源与自己的直接教育互动起来,才能更好的深化教育主题,让教育效果扩展延伸到家庭教育中,对学生的具体行为养成有更深刻的指导意义。但在这种互动过程中,家校双方要互相配合、互相交流、互提建议,注意情理结合。因为家庭与学校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同的教育优势。但以情感人、以情育人、晓之以理、以理服人是双方共同的优势。家、校双方只有把握住这条共同的途径,积极的配合,互动于教育活动中,才能真正教育好孩子。

例如:学校与家庭制定共同活动方案,学校及时将相关活动内容与知识以信息、宣传手册等形式告知家长,并邀请家长以录音、信件等不同形式参与必要的活动。家校双方抓住最佳教育时机、缩短双方的心理距离,一切从孩子的需要出发,共同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追求实效,家、校合一参与评价,创造和谐民主的氛围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是一种内化的过程。因此,对教育效果的评价不能简单的以“分数多少,参与的次数多少”给予量化。所以,在求真求实的基础上,家长、教师要说真话、讲实话。及时的把学生情况、发展 变化告知双方,避免传统“美化、丑化”现象,让家、校双方从实事求是的角度,本着对孩子一生负责的原则参与评价,这样做,既可以让孩子相信家、校的教育,不给孩子说话、造假的机会,也可以避免养成“学校一面 、家中另一面”的双重性格。这一点,可以借助当前的评语改革共同进行。让家、校双方创造出和谐、民主的教育氛围,让孩子在宽松的家、校园地中成长。

通过以上“确立共同目标、互动、参与评价”等途径,家校可以携起手来,变学校“孤军奋战”的教育为“全民总动员”的互动教育,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进入生活。那么,在互动过程中,有什么好方法呢?

(一)民主教育法。包括说服教育与民主对话。这两种方式是相辅相成、互相推动、促进教育效果的。但是,谈民主是一个谈了多少年也没有结果的话题,不少家长有了对民主的认识,但落实于行动中,却总是忽略民主。而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孩子认识世界的是非、美丑、荣辱观念的变化迫使家、校不得不民主。因为,各种心理品质的形成,都以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判断和评价水平为突破口、以针对性强,透明度高、情理结合等让学生感兴趣的形式,激发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晓之以理,才能解决好他们的心理问题,教育他们形成正确道德认识,转变错误的观念。这样的过程需要大量的反复的说服与对话,才会取得教育的效果。而家、校必须摆正“学生为教育主体”的地位,与之面对面、心对心的交流,才能实现民主。

例如:知心对话卡的使用,让父母、教师与孩子通过这种方式自由交流,化解面对面的不适感。久而久之,民主风气一旦养成,面对面就变的从容 。

(二)情境养成法。包括情境熏陶、情境感染。和谐民主的教育情境是培养孩子健康心理品质的重要方法。因为人的情绪和情感是相互感染的,孩子的性格,大多是在家庭和学校生活中养成的。因此,诱发孩子的情感体验,把教育要求内化为孩子的需要与动机,动之以情的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品质,是情境养成法的基本要求。它要求家、校双方一方面创设民主、宽松的教育情境,感染和熏陶孩子,缩短家长和孩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家、校双方要积极引导孩子带着丰富的情感认识问题,进入教育情境,让孩子保持持久与稳定的情感接受教育,获得美好的正确的情感体验.

例如:家、校互动过程中,家、校、生共听“爱,既是奉献”散文及歌曲。双方情感上的交流是同时的,体验是直接的,让双方都深刻品味到“父母与我,教师于我”之间爱的交流,这样的情境下,双方能将心里的话说出来,让听者有心,说者有意。

(三)榜样互荐法。榜样对学生人格行为的模式作用毋庸置疑。研究表明,学生模仿最多的是父母、教师和同学。因此,首先,家、校双方要加强自身的榜样示范意识,以身作则,力求身教胜于言教,其次,树立正确的榜样,推荐典型人物做学生的榜样,引导学生创造性的模仿榜样,是家、校双方共同的责任。以往的传统的教育模式,只注重了榜样的示范作用,却忽视了什么样的榜样才是学生需要的,并乐意模仿的。所以,家、校双方要做到:真诚的推荐双方为榜样;家、校及时交流信息,共享彼此教育资源;直面现实,尊重孩子的选择,帮助孩子确立正确的学习方向。

总之,家、校双方只有团结合作,做到彼此了解,相互支持、互树威信,同心协力 ,才能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和谐统一,有效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

猜你喜欢

心理品质家校民主
普通高中家长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中国式民主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江苏省儿童七项心理品质调查报告(下)
旧民主和新民主如何互适共存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尼日利亚 民主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