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心理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困境与解决策略
2009-03-09张二虎
张二虎
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而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直接影响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因此,研究中小学心理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面临的问题,探索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促进其职业生涯顺利发展,提高职业满意度,对于稳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队伍,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师职业生涯的诠释
职业是“跨越个人一生的相关工作经历模式”,是“一个人的工作经历进展过程”。[1]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职业是一个行为过程。其次,这个行为过程与个人所从事的某种工作有关。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在其一生中所承担工作的相继历程[2],是个体获得职业能力、培养职业兴趣、职业选择、就职,到最后退出职业劳动的完整职业发展过程[3-4]。教师职业生涯是指教师的职业素质、能力、成就、职位、事业等随时间轨迹而发生的变化过程及相应的心理体验与心理发展的历程。
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有关教师职业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的设想和规划。笔者认为,心理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应该包括自我身份的认同、对自身发展目标和预期成就的设想、对心理健康教育岗位的设计、对自身专业成长寻求帮助以及对工作环境的考虑等方面。
二、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困境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颁布十余年来,许多学校不仅配备了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并且开展了丰富多彩、各具深度和特色的教育活动,非常值得肯定和赞扬。但是,目前心理教师的工作现状和职业生涯发展面临的困境同样值得我们深思。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职业身份认同的困惑
1、是心理健康教师,还是心理咨询师?
在团体心理辅导课、心理讲座以及专门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多数教师能够意识到自己是心理教师。但在个别心理辅导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困惑:自己是心理教师还是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师是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咨询师具有一系列职业要求,这些要求往往与心理教师的角色有所冲突。极易导致心理教师身份认同的困惑。
2、是心理健康教师还是行政职员?
由于心理教师的编制尚未明确,除了极个别优质示范校,多数学校的心理教师身兼数职,哪里需要就往哪里安排,心理健康工作倒成了业余。
(二)专业认同的困惑
虽然越来越多的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以及心理咨询专业的毕业生走上了心理工作岗位,但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迫切需求。目前一线心理健康教师多数经过社会职业资格认证的心理咨询师或者教育部门心理健康教师上岗短期培训。尽管没有心理学专业背景,但是他们对学生充满真挚的爱,以对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和执著追求,默默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他们更迫切需要长期、持续、可发展的专业化培训。
由于相关的背景知识不完善,心理教师有时难免会产生内心矛盾感,觉得很难自如地运用相关理论和技术解决问题。同时,由于学生心理问题的复杂性(如存在家庭教养方式、父母关系等深层次问题)以及缺乏后续专业技能引导,心理教师在助人自助的同时容易产生资源枯竭感。
(三)职业生涯设计的困惑
心理教师在成长过程中十分渴望获得专业的督导和帮助。由于我国心理教师体系还不够完善,心理教师对自身职业前途的设计很迷茫,对自身发展的目标、预期成就和发展途径都不太清晰。
从外职业生涯发展来看,心理教师的职称评定、业务考核、发展思路很模糊。心理教师应属教师系列,但由于自身是行政职员,没有班主任工作量、或者没有课程等因素直接影响职称的晋升。有的心理教师不得不走政治课教师或德育教师的生涯道路,也有的老师最终改教其他学科。
从内职业生涯发展来看,心理教师的个人专业成长、继续学习、接受督导的专业训练很难实现。一方面学校研修经费不足,主要满足高考考试科目或者主学科,心理教师少有机会学习。另一方面,有的心理教师自费参加了许多培训学习,但在日常工作中又没有应用之处。这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心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上述因素直接导致了心理教师的职业生涯困惑。
三、走出困境的对策
(一)积极调整心态,明确自身任务,形成专业角色认同
中小学心理教师应该明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是面向全体师生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二是对需要帮助的师生进行个别辅导,第三就是应对个别的极端情况,能够找到转介机构或专家。
心理教师应学会识别心理问题,不要扮演“救世主”,应该在自己的能力与职责范围内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扰。虽然取得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但是自己的教师角色不能忽视,不能像心理咨询师那样接待严重心理问题或者心理障碍来访者,更不能态度中立。因为教师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心理正常的学生,他们处于人格和价值观逐步定型的发展阶段,需要积极正确的引导。心理教师有义务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在处理问题的态度和立场上要有一定倾向性。
同时,还应积极完成行政性事务,主动开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坚信心理健康教育事业有为才会有位。
(二)通过各种形式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学习,实现专业化发展
目前,我国中小学心理教师的专业水平,无法与国外教师系统的学历教育和专业培训相比。但是,他们所担当的心理教育任务却十分繁重:团体心理活动课、个别心理咨询、全体学生的心理档案建设,甚至一些团队活动都需要心理教师来负责。不少教师因工作量大而处于疲于应付状态。
如果条件允许,中小学心理教师可以参加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或直接考取心理咨询相关方向的研究生,完成学历教育的专业化进程。此外,应积极参加正规化、专业性强的心理咨询理论和具体技术培训。通过培训矫正自身的心理困惑,学习先进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了解专业伦理规范和法律规定,加强自身心理修养和专业实践,在实践中持之以恒地努力,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素质和心理素养。
(三)各级教育部门应关心心理教师的生涯发展,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
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落实包括心理教师的岗位、培训、考核、职称评定等方面的整个支持系统。可以根据本地区心理教师的数量和情况,聘请师范类大学的心理系对教师进行定期辅导。
依托区县教师研修中心,组建心理教师梯队。从一般心理教师、优秀心理教师、心理专家到精神科专家,构成四级心理督导体系。
总之,心理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需要全社会给予关注,更需要政府行政部门创设机制、搭建发展平台,促进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事业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