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领跑经济增长第一棒

2009-03-09高善文

投资与理财 2009年1期
关键词:消费政府经济

高善文

2009年以后的中国经济增长恰如一个接力赛:跑第一棒的是政府的经济刺激政策,这也许需要1~2年的时间。

最近的数据使人们对2009年中国经济走势的担心更趋严重,而令人感到鼓舞的变化是政府及时调整了经济政策的取向,并在货币和财政政策等方面都采取了大胆和坚决有力的措施,假以时日,这些措施应当会逐步收效。在目前的情况下,应当如何评估中国经济在2009年以后的前景呢?

中国的出口正在承受着三个方面的压力,这包括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大幅度升值、美国住户部门的去杠杆化过程以及全球经济正在进入衰退局面等,其中至少前两项因素的影响将持续比较长的时间。从历史上看,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中国的实际出口增长率下降接近15个百分点;在2001年的科网泡沫破灭期间,出口下降接近25个百分点。以此来猜测,2009年中国的实际出口增长率很可能进入负值区间,例如-10%左右。

中国的私人部门投资目前至少承受着两个方面的压力,一是房地产市场冻结对许多相关行业的影响;二是大宗商品价格2008年7月份以来的暴跌形成了企业的去库存化过程,并影响了基础原材料和替代能源的开采、加工和冶炼等商业项目的经济合理性,例如在石油价格处于50美元水平时“煤变油”项目的合理性是需要重新评估的。

中国私人部门消费的强劲增长在2008年10月份走到了尽头,尽管此前两个季度在汽车、建筑装修等领域私人消费十分疲弱,总消费增速并未受到明显影响,但这一情况最近出现了转变。促成消费减速的原因是比较清楚的,这既包括资产价格波动形成的财富效应的释放,也包括就业恶化、收入增长预期下调带来的全面影响。

当然,并非所有的数据和变化都那么差,在财政状况相当稳健的基础上,最近政府宣布的雄心勃勃的财政刺激计划,无疑会对总需求形成有一定力度的临时支持;中央银行降息的速度和力度也超过了我们此前的预期,这为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提供了重要的保护,可以防止需求在短期内的快速下滑对企业形成致命的打击。

从草根层面的情况看,面对需求的快速下滑,企业削减生产、降低价格、控制库存和投资、降低人工成本的努力相当普遍,这显示中国的企业对需求和价格信号可以做出灵敏的反应,表明中国的经济体系已经具有相当大的弹性和韧性。

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背景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暴跌为中国提供了重要和难得的战略机遇:在短期内看,如果2009年中国进口原材料的到岸价格下降30%(这并非极端的假设),那么经济将受到接近2个百分点的刺激。如果考虑到2008年受大宗商品涨价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受到接近2个百分点的抑制的话,增速的落差可能在3~4个百分点之间,这几乎相当于预期的财政赤字的落差了。

因此,总体来看,中国经济目前既面临一些短期因素的强烈冲击,也面临一些中长期因素的调整压力;在经济数据快速滑落的背后,我们能够看到经济体系弹性的显著增强,看到强有力的政策应对,看到危机所提供的一些重要机遇,这使得我们对经济的调整前景可以抱有合理的信心。大体来说,2009年以后的经济增长恰如一个接力赛:跑第一棒的是政府的经济刺激政策,其目的是弥补私人部门需求的下滑,为经济调整留出必要的时间和空间,这也许需要1~2年的时间;将要跑的第二棒是房地产市场的解冻和恢复,并带动相关投资和消费的增长,这时政府的财政货币政策就可以逐步正常化,这可能要到2010年以后才会出现;最后一棒是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调整的基本完成,这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实现。

猜你喜欢

消费政府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国内消费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新消费ABC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经济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