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林则徐对两湖盐务的整顿及其成效
2009-03-09萧致治
萧致治
[摘要]盐课约占清政府全部财政收入的1/6,是清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1837年林则徐任两湖总督前,由于四邻私盐的买卖猖獗,造成淮盐大量积压,严重影响盐课收入。林则徐出任两湖总督后,采取得力措施,堵缉邻私,搜查夹带,补偏救弊,很快取得突出成效。
[关键词]林则徐;整顿盐务;成效卓著
[中图分类号]K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881X(2009)01-0083-04
盐课是清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记载,清政府财政收入定额为45 176 121两。其中盐课7475 879两,占了全部财政收入的16.5%,仅次于地丁。而在清政府12个有盐课的地区里,两淮地区盐课最重,定额征收3 355 327两,占了全部盐税的44.9%。在两淮中,淮南是淮盐的主要产地,销售于江苏、安徽、江西和两湖地区。其中两湖销额最大,几占60%;江苏、安徽、江西三省共只占40%多一点。由此不难看出,包括湖北、湖南的两湖地区,在全国盐课中居于何等重要的地位。
按照定额,淮南盐场每年应销盐1 395 510引(每引400斤),内两湖地区应销淮盐779 900引,实占55.89%。但两湖地区并非全食淮盐。按照清政府划定的销盐范围,湖北施南府六县和宜昌府的鹤峰、长乐两州县,例食川盐;湖南郴州、桂阳州及衡阳府之酃县共计11州县,例食粤盐。另外,有些规定食淮盐的州县,因为离淮南太远,清政府根据情况,允许湖北宜昌府属之巴东等四州县借食川盐;湖南永州府属之道州等五州县借食粤盐;湘西镇箪等地苗民聚居区借食川盐。
由于两湖销售淮盐关系国家财政,清朝中央政府相当重视。道光十七年(1837年)三月初,林则徐受任湖广总督刚刚抵达湖北境内,即接到军机大臣转来皇帝谕旨,要求他到任以后,即严令各属官弁对淮盐设法疏销。谕旨中说:“林则徐曾经署两江总督印务,于盐务素所熟悉,其楚省应销淮南盐引,早应成竹在胸。现当接任之初,尤宜尽心筹画,不分畛域,督饬文武员弁巡商,实力整顿,堵缉邻私,搜查夹带,庶官引日形疏畅,而国课益见充盈矣。”林则徐受任湖广总督则是他正式出任总督的起点。道光帝对他的信任与期望,激励他益发尽职尽责。因此,三月初六日禀告他已于昨日接任总督的同时,即附片保证,决心要“恪遵圣谕,将堵缉邻私、搜查夹带两事实力严办,务使令行禁止,弊绝风清,断不敢稍任疏懈”,力求积存在楚岸的40多万淮引,以及开江尚未抵岸的淮盐,得以疏销。
一、对邻境私盐的堵缉及其成效
在两湖地区,当时疏销淮盐的最大障碍是邻私侵占严重。产于四川的川盐从西部侵入;产于山西的潞盐以及芦盐、票盐又从北部及东部侵入;产于两广的粤盐则从南部侵入。各路私盐以低廉的价格,用走私方式,通过水路或陆路,侵人淮盐销地,造成淮盐严重滞销。林则徐抵达湖北后,眼见各路私盐严重侵占淮盐引地,即把缉私作为“第一要务”,督促各地印委员弁,分投堵缉,“核计月余之内,已报获私贩三十八起,私盐一万八千一百七十余斤,人犯八十六名。”最为可贵的是,林则徐不但严令督促下属官弁加强查缉,而且通过亲身调查研究,弄清各路私盐走私实况,分别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将缉私工作落到实处,使缉私收到显著的实效。
湖北襄阳地区,与河南水陆相连,犬牙交错。河南食用的山西潞盐,自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改为商运民销后,听任民人随时购买,不拘引数,皆可转运行销。特别是潞盐收课很轻,成本甚低,售价不及淮盐一半。如果只在河南销售,获利甚少。但是一经灌入襄阳地区,与重课的淮盐立即在价格上形成鲜明的对比。人们莫不舍贵食贱,以致襄阳地区名义上是淮盐的销售地,实际上民间普遍食用潞盐。随州“岁额应销盐四千六百八十六引,因界连豫省,久被潞私、票私侵灌,每至片引不销”。如何改变这种局面,湖北曾采取减价敌私办法,官运20万包赴襄阳低价销售。由于价格差距过大,仍然不能敌私。自林则徐抵任后,督促襄阳官弁加强缉查,酌派游巡。三个多月里,尽管破获20多起,但多是零星小贩,未能破获大伙巨枭与积窝囤户。林则徐见效果不佳,乃于七月乘视察汉水汛情之便,亲赴襄阳地区考察,严令襄阳地区营县官弁赴各处要隘昼夜侦拿。两天之内,襄阳知县纪昌期终于拿获张添禄囤盐3000多斤;襄阳城守营千总马鹏程等拿获张车等犯,并私盐3 300多斤。不久又在魏家集地方查获囤盐越贩之魏世耀等8名,起出私盐30000余斤。私贩闻风,纷纷敛戢,督销官盐,日有起色。
林则徐经过深入调查,发现这些囤积私盐大户,多半不在襄阳境内,而在邻近襄阳的河南省边境。如河南新野县之白河与唐县之唐河,皆是潞私顺流运往襄阳要道。以前为了堵禁潞私人境,于襄阳境内唐白两河会合之两河口地方设立卡座,查禁潞私。盐枭为了对付查禁,很快改变策略,即在运船未到两河口之先,舍舟登陆,将盐起运上岸,囤积在两省交界的一些店铺里。这些店铺白天卖其他货物,夜晚则专运私盐入襄销售。这些地方路径纷歧,查禁常常顾此失彼。而要赴囤聚之处缉查,又碍于隔省地界,员弁兵役不敢冒昧前往。林则徐考虑到单靠加强境内缉查,即使可以收效于一时,却不能根本解决问题。为了堵住潞私流入,必须争取河南当局的支持。因此,他根据《两淮盐法志》“毗连淮界之盐店,例应撤退30里外”的规定,奏请清廷谕令河南当局,将河南州县与湖北省连界30里内盐店撤除。在奏折中,他恳切地指出:“淮课最重,几至十倍于邻省,一被邻私越界售卖,在邻省课轻之地并无所加,而淮南课重之盐尽为所挤,是以连界撤店之例不得不严。”他又考虑到河南省城与襄阳连界之店相距太远,鞭长莫及,执行起来不无困难,特请求谕令河南抚臣,责令南阳府属县汛各员,“嗣后将连界三十里内照例应撤之盐店,即由襄阳营县咨会南阳府属文武,一体差催撤退。如再抗不遵撤,即将盐包起到襄阳充公,并将囤户差拿究办”。此外,为了鄂豫边界同类情况一揽子得到解决,他同时奏请“与德安、黄州等属连界之信阳、罗山、光山、商城等县越界票私,亦请一体撤店,以免浸灌。”并将河南州县与湖北连界三十里内盐店应行撤退各处地名列出清单,请求照例撤退,“其有偏僻村镇一时未经访知者,查出一体办理”。
湖南的衡阳与永州,界连广东广西,邻私路路可通。另有永兴县之熬锅,改煎影射,浸透也很严重,从而造成衡、永两府粤私充斥,且有浸灌长沙之势。对此,林则徐不但督令当地官弁加强缉查,还添派候补通判贾亨晋驰往会拿,务得大伙巨枭。终于很快查获私贩王万余及船户廖信成等多起,抄出私盐共计37000余斤。风声所及,私贩销声匿迹。疏销官引,出现转机。林则徐又乘赴湖南校阅营伍之便,亲赴衡阳、永州等地视察,发现缉查方面暴露严重漏洞,亟须补救。原因是衡、永各地,只在水陆要隘设卡稽查。可是,湘粤交界之处,跬步皆山,路径丛杂。走私盐枭结队成群,抄行间道,很容易躲过关卡,致使私盐仍能大量侵入。为了堵塞这个漏洞,林则徐与当地官员商议,拟把卡巡改为游巡,以便随处探明,随处截拿。但这样必须多派兵役,联络声势,才可避免逞凶拒捕。于是嘱令当地官弁核定试办。同时责令衡
永道张晋熙会同湖南盐道李裕堂督办,终使“久不销引”的衡州一带,粤私减少,淮盐销售转畅。
二、对盐船夹带私盐的惩治
除了堵缉邻私,搜查夹带也是督销淮盐的一个重要关键。林则徐在加强缉堵各路私盐的同时,对于江船夹带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鄂东黄州武穴一带,是盐船进入湖北的停泊之处,其为夹带脚私所占者,屡见不鲜。为了防止盐船夹带售卖,林则徐特委派试用知府但明伦驻扎该处,“凡有盐船入境,亲行催趱,并将水痕风色察验报明。如有水迹不符及无故逗留,立即究办,闻船户奸贩皆惮其严。”
盐船夹带之外,由云贵来的铜铅运输船也常夹带川盐到两湖地区私售。为了堵截川船夹带,从1818年后,清朝地方当局特于湖北巴东之官渡口设立总卡。凡有川船经过,皆须查验始能放行。然而,铜铅船只经过官渡口,往往飞流而过,不听稽查。道光十五年六月间,前湖广总督纳尔经额已经奏奉上谕严查夹私,但尽管上谕皇皇,却是令行而禁难止。林则徐继任后,本着整饬盐务,杜私卫引宗旨,加强稽查,又连续发现铜铅船违法夹带事件。道光十七年三月,贵州龙泉县知县童翠,领运铅船26只过官渡口,并不遵令泊岸,而是顺流直下。后经巴东知县饶拱辰派役随同卡员,追赶到下游之新滩,才交护宜昌镇倭仁布就彼验放。四月间,又有云南大关同知彭衍墀,领运铜船24只过官渡口。亦不靠岸,兵役追至斗山沱,经倭仁布等起获水手所带私盐793斤。此外.经过访查,林则徐又得知,近来铜铅船只多于川省泸州马头,及酆都县之离沱子,忠州之洋渡溪,云阳县之城河口,巫山县之江东嘴、青石峡、跳石一带,装买厂店川盐,其经过夔州关口,亦因胥役得规,听其偷漏,对淮盐销售大有妨碍。为此,林则徐再次奏请清廷谕令四川总督,转饬夔州知府,于各船过关查税之便,将所带私盐一并查起。并令泸州、酆都、忠州、云阳、巫山各州县切实钦遵前奉谕旨,加意稽查。得到道光帝的赞许,朱批“所奏甚是”。同时另发谕旨,要求各地切实查禁。
缉私人员不遵法度,甚至视盐务为利薮,骫法营私,与私枭内外勾结,通同作弊,是私盐泛滥的重要因素。林则徐认为,对于这些违法缉私员弁,如不严办,就无法杜绝弊源。为了力挽痼习,他主张对髋法人员加倍严惩。宜昌镇左营外委黄帼祥,先缉获无犯私盐两起,共181斤,起意卖钱人己,并将盐19斤自行留食;后来又查获私贩吴癞子,将犯人纵放,留盐280斤,和兵丁邓大治等变钱分用。林则徐认为,黄帼祥多次查获私盐肥己,故纵私枭,玩法已极,如果按照“巡禁私盐,故纵者与犯人同罪”律判刑。即杖一百,判徒刑三年,还是情浮于法,应将黄帼祥从重发往新疆充当苦差,以示惩儆。还有湖南常宁县知县邵菜,办理盐务向不得力。道光十八年九月,凶横巨枭成群经过常宁,邵菜又未察觉,导致这伙巨枭在衡阳县鸡窝山胆敢逞凶拒捕,致使一名巡役毙命,五名兵役受伤(这伙枭犯亦有两名被格杀,11名被捕,私盐10189斤被收缴)。林则徐经过审讯,确认邵棻难辞失察之咎,请旨将他“先行摘去顶带,以示惩儆,仍责令认真堵缉”,以观后效。
三、对官弁的奖惩激励及其它整顿
整顿盐务,官弁勤惰是一个重要因素,甚至起着关键作用。在当时官弁玩忽职守、怠玩成风的情势下,为了促使各级官弁认真疏销淮引,堵缉各路私盐,林则徐抵任后,除派遣得力官员分赴各地督促外,还责令湖北盐道于克襄及汉岸总卡委员武昌府同知陈天泽综司其成,按月按季核计各州县销售实数,分别功过,给予奖惩。黄安县知县刘坤琳盐销短额,林则徐即将他撤任查办。各州县由此再不敢怠慢,促销和缉私工作得以显著加强,成效也很显著。单是道光十七年,据湖北、湖南两省统计,即共获私盐100多万斤。
过去缉获私盐,按照成例,都是变价出售,以售款分别给赏和充公,并不从中提取盐课。林则徐考虑民众食盐皆有定数,“多销一分变价之盐,即少销一分额行之引”。这样,变卖挤占正额,对于盐课收入不无妨碍。特请“变通其法,将所获私盐变卖之价,先按引盐课则,提缴正款钱粮”。如此,变价既可以补官课之亏,其盈余仍可给赏充公,实为两全之策。
允许贫民挑卖官盐,化莠为良。挑卖私盐的穷苦人民,多是为了生计才走上贩私、卖私之路。为了化莠为良,照顾这些贫苦人的生计,林则徐采取给出路的政策,允许他们改悔,由各处官盐子店给发票证,让他们改充官盐肩贩,将官盐挑往乡村售卖,卖完缴价。如此,官盐可以扩大销售,肩贩皆有生路,偏僻村庄也可买到官盐,并不得借口食私,实为一举多得。陈康祺在《郎潜纪闻初笔》中,赞为“化莠为良之第一法”。
按照销盐定额,宜昌府属之鹤峰、长乐两县,只销川盐水引564张,陆引810张,数量不大。这样的销量,如果只为接济两县民食,“不图越界侵销,则专配大宁一场,已属有赢无绌。”查大宁盐场离驻扎淮盐委员之万户沱仅450里,运售最为方便。而过去供应鹤、长两县川盐的,除大宁场外,还有相距700多里的云安场,及相距3200多里的犍为场。过去驻万户沱的淮盐委员系由两淮盐政委派。委员不得其人,常欲远运犍为之盐,以便侵灌荆州图利。致使川盐除销售鹤、长两县外,还大量通过宜昌,侵灌荆州淮引销售范围,严重妨碍淮盐在荆州地区的销售。为了堵死这条川盐侵灌荆州之路,林则徐特奏请清廷批准,鹤峰、长乐两县食盐专由靠近的大宁场供给,不再配售犍为、云安两盐场之盐。同时咨商两江总督兼管两淮盐政陶澍,驻万户沱委员改由楚省委派驻办,以便就近约束。从此,云安、犍为之盐得免下灌荆州,“疏销淮引甫有转机”。
四、结语
林则徐从1837年4月9日抵达湖广总督任所,到1838年11月27日奉命离湖广总督任,启程晋京。他在湖广总督任上,为时不到20个月,由于发扬了他一贯真抓实干的作风,“督同盐道悉心筹议,立定章程,广疏导之方,严贿纵之禁,并将各处卡巡酌量更易,务使堵缉疏销,事事胥归实在”。同时针对过去盐销不合理旧规,采取一些补救措施,终使淮盐疏销大有起色,堵缉私盐也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据核计,道光十七年,湖北、湖南共销售大盐713 664引,完成销售额的94%,另外缉获私盐1014844斤,变卖提课,核入销数,计2 537引之多。合共销盐733 201引多。如和此前三年比较,则比道光十四年多销9 225引,比道光十五年多销7 0481引,比道光十六年多销3 087引。道光帝亲笔朱批“好”。道光十八年,截止十月上旬,即林则徐离任前,已销过官盐533 980引之多,比十六年同期多销72 000多引,比十七年同期多销50 000多引。“自此以至年底,若能畅益加畅,可冀大有起色。”
责任编辑桂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