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财经类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与要求

2009-03-08赤秀峰

关键词:财经类就业率专业人才

赤秀峰

摘要: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正式向社会大扩招,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时代进入“大众化教育”时代。由于我国还仍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农业向工业化、城镇化转轨过程中经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会一直居高不下。财经类毕业生与其他专业毕业生相比仍有较大优势。但财经类毕业生供过于求的现状使得就业压力增大,这就要求毕业生要有政治思想素质、良好的知识结构、主动地适应社会。

关键词:财经类高校毕业生就业供需分析

1财经类毕业生供需现状简析

1.1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随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也得到逐步得到完善。特别是从1999开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正式向社会大扩招,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时代进入“大众化教育”时代。全国的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以20%的速度大幅增长。

根据国家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我国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的数量由2000年的每年107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600万人,年平均增长率高达21.61%。由此带来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日益严峻据统计近几年的毕业生人数分别为:2001年万、2002年万、2003年212万、2004年280万、2005年338万,2006年413万、2007年495万、2008年559万、2009年为610万。与此同时,毕业生的就业率却逐年下降,2001年6月毕业生生一次就业率超过80%,2002年底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0%,2003年就业率降为75%、2004年73%、2005年72.6%。2007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水平在70%左右(截止当年12月31日)。

从中国社会科学院2009年《经济蓝皮书》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08年大学生毕业生就业率为65%左右;2009年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蔓延、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更加困难。

1.2财经类毕业生供需现状

1.2.1财经类毕业生定位对于财经类毕业生的定义,不同的机构有不同的看法,总的来说,财经类毕业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所谓广义的财经类毕业生包括所有财经类院校和综合类高校中经济和管理类毕业生,还包括财经类高校中非财经类专业的毕业生:狭义的财经类毕业生仅包括财经类专业《经济类与经济管理类的专业》的毕业生,即财经类常见的专业如:市场营销、金融、国际贸易、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统计、财税、经济信息管理、经济法等毕业生。

1.2.2财经类毕业生供需现状从财经类毕业生供给来看,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财经类各专业人才的需求一直都处于一种上升的趋势,即使是大学生人数激增、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今天,财经类专业的就业形势也明显的要比其他专业要好,在各地的招聘职位需求排行榜上,财经类专业中的市场营销、财会、管理等一直处于领先。因此很多高校都开设财经类专业,财经类毕业生数量增幅远远大于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平均增幅,从1991年到1995年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平均增长不到26%,而经济、管理类毕业生增幅则高达101.7%。特别是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大扩招,同时我国的经济以每年GDP超过10%速度快速发展,使得近些年很多高校都纷纷增开或扩招财经类专业外,各省市还纷纷扩建可新建财经类高等院校,一些非财经类院校和综合性大学见到社会对金融、国际贸易、财会审计、市场营销、经济法等财经人才需求火旺,纷纷上马兴办此类专业的大专班;一些成人高校、业余大学和职工大学也一哄而上,滥设专业,滥办学历培训班。造成了财经类毕业生数量猛增,质量难以保证,自己挤兑了自己的人才市场。

从财经类毕业生的需求来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近几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发展,整个社会对经济类毕业生的需求在总量上也相应增加,1991—1996年平均GDP增长率是11.9%;1997—2003年是8%,这是相对困难时期;2003年之后这几年又超过10%,特别是2007年我国GDP增长为13%,2008一季度的10.6%,到二季度的10.1%,按照“奥肯定率”及经济每增长1%,就业率增加,所以2008年前的财经类毕业生虽然供给增加很多,由于需求也增加,就业率有所下降,比其他专业要少得多。但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经济发展也遭遇巨大影响,2008年下半年GDP增长分别为9.3%和6.8%,2009年的经济更不容乐观,预计2009年GDP增长是确保8%。

1.2.3财经类毕业生就业市场供需不平衡“供过于求,价格低于价值”,这是我们都知道的“价值规律”。而国家连年扩大招生使得大学生的数量骤增,造成了人才市场上大学生供过于求的现状。

2未来5-10年财经类人才需求展望

由于我国仍然并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期阶段,而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一个中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同时在现阶段我国还仍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农业向工业化、城镇化转轨过程中,财经类专业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热门专业,虽然近两年毕业生出现就业难问题,但在将来的一段时期内,由于我国基本国情和基本国策不会改变,对财经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会一直居高不下,未来财经类行业中仍有较多热门行业。财经类毕业生与其他专业毕业生相比仍有较大优势。

首先,财经类专业现状和前景预测。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对财经类各专业人才的需求一直都处于一种上升的趋势,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559万,比2007年增加85万人。2009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19万,预计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

其二,就业途径更加宽泛。由于财经类专业课程设置较广,因此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也更为多样,如经济预测与分析类职位、市场营销类职位、管理类职位等。国民经济中的各行各业,无论是大型国有企业、三资企业,还是小型民营企业,都有不同程度的财经类专业毕业生的需求。

其三,市场需求较大且稳定。随着我国进入“后WTO时代”,财经类专业人才不仅不会过剩,而且远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如由于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在国内金融业快速发展和国外金融机构大量进入的背景下,金融财经业将出现更多的就业机会,仍有一些热门专业值得关注,像审计、保险等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便将有所增加,且升值空间巨大。由于金融服务业、银行需要多层次的人才,因此像座席员、操作员、银行柜员等一线基础性工作人员也有一定的需求比例。

3财经类大学毕业生素质要求

3.1政治思想素质是大学生根本素质,它包括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等内容。

通常,这一素质称为大学生的潜质,即潜在能力发挥的底域有多大。因为一个财经类大学毕业生,如果没有一个远大的理想,他的事

业就不会取得很大的成功。根据报道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深圳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这两家民营企业,他们的用人标准都强调大学毕业生应具备的潜在能力,包括职业生涯选择,奋斗目标的确定,以及团结合作和奉献精神等。而国家党政机关招手公务员对这一方面要求更是严格,基层单位和生产第一线对富有艰苦奋斗、脚踏实地精神的毕业生也是独有情钟。国有大中型企业对大学毕业生不安心求职工作,更是忧虑重重。近年来,北京的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在用人上出现了奇怪的现象:不用重点大学毕业生。究其原因,就是以往重点院校大学毕业生把该企业作为跳板,取得北京户口后,即辞职跳到外企去,给该企业带来许多麻烦和尴尬。这无疑使该企业对相应重点大学毕业生怀有抵触心理,以至陷入实际上既使严重缺乏人才也不敢聘用、不愿聘用重点大学毕业生的恶性循环之中。

3.2良好的知识结构是财经类毕业生高素质的关键内容。

财经类及相关专业知识基础,是社会需求大学毕业生以补充智力资源的最主要根据。所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之合理化是财经列毕业生求职的内在必备条件,不可忽视。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指大学生所拥有的各类知识的比例要恰当。

然而,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最终需要不仅仅是大学毕业生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而主要需要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各种方式、方法和手段的总和。是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和创造。它是动态的,而知识是静态的,能力与知识、能力与文凭之间不完全等同。能力培养是我国以往教育中所严重忽略的内容,当代大学生应该在了解这种教育背景的基础上,自觉地努力培养自我的诸多能力。

3.3加强身体素质的培养,提高自身的生理素质,也是我们每个大学生不容忽视的问题大学生的青春期特点,往往使他们忽略了身体素质的培养问题。在校期间,只顾埋头读书,不注意体育锻炼,体质虚弱,视力差,因而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的大学毕业生大有人在。身体素质是人的其它素质的基础和载体,大学生应居安思危,加强体育锻练和保健,把提高自身的生理素质作为一项”基本工程“来抓。

3.4主动地适应社会而不是梦想社会来适应自己大学毕业生所处的青春期,正是他们将逐渐摆脱家庭和学校的监护,走向独立的社会生活,成为更广阔的社会的正式成员的关键社会化时期。一些心理学家称之为“人生的第二次诞生”或“心理上的断乳期”。这一时期大学生所面对的许多复杂问题中,最为直接和重要的就是自我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社会是历史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有机统一体,它“先验地”存在于尚未完成社会化的大学生之前,象一个庞然大物,通过种种途径,暗示甚至强制大学毕业生来适应它,而这恰恰正是大学毕业生完成其社会化一般过程的本质,所以,大学毕业生在择业的过程中,要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主动去适应社会,而不再作幼稚的梦想,让一切为我而来。

3.4.1在校学习期间,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大学生在毕业之前积极主动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无疑会为日后择业奠定一定的感性认识基础与实践基础。

3.4.2毕业前,主动地接受学校的就业指导。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大学生贯彻大学学习生活始末的准备目标。自觉主动地听取就业指导专家的分析与建议,是大学生理性、集约地利用信息资源选择最佳职业的有效途径。

3.4.3勇敢地“推销”自己,争取择业胜利。几年磨一剑,多年的大学生活的精神准备及毕业前夕诸多就业信息的认真分析,最终要靠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供需见面”、“双向选择”之后而落定钟音。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要主动出击,勇敢地“推销”自己,则是这系统工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举足轻重。

目前,虽然近期对于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就业相当困难,但从长期来看,就业市场相当广阔。同时,随着市场经济以及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社会经济主体对于财经类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日益全面与综合。相对于过去而言,今天就业的压力已经逐渐转变成了综合素质的竞争。据调查的数据显示,现在企业对于财经类人才应具备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的要求也日益全面。据调查统计28.6%的单位需要会计学专业人才,32.9%的单位需求财务管理专业人才,22.1%的单位需要注册会计师专门化人才,2.1%的单位需要国际会计师人才,等等。

总之,财经类毕业生就业虽然面临重重困难,但在经济高述发展的今天,财经类专业的就业形势还是非常乐观的。

猜你喜欢

财经类就业率专业人才
“双平台嵌入式”的“粮味”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
高校应用型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
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
财经类MBA院校案例研发队伍建设研究
新时期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数据
就业率公布有高也应有低
财经类院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改革的探索
日本应届高中生就业率71.1%就业形势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