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控制探讨

2009-03-08李小玲苏家嘉

关键词:定额成本核算核算

李小玲 苏家嘉

摘要:成本管理是指对施工过程中所发生各项费用进行计划、组织、管理和控制,并尽可能使之降低,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一种科学管理活动,它贯穿于施工活动的全过程和每个方面,本文分析了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对策,旨在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施工企业成本管理降低成本

1成本管理的现状

随着企业外包的盛行,有的企业忽视了成本管理,出现了“以包代管”现象,造成施工成本过高,在利益驱动下为了抢任务、抢收益,不惜拼设备、拼人力等,造成企业的发展后劲逐步下降。有些企业在落实成本管理工作和目标时缺乏系统性、严密性、综合性;有的有综合性指标、却没有具体量化指标;有的有指标,没有考核;有考核,没有奖惩;有的停留在传统性、经验性成本管理上,视野不够开阔,没有把价值工程、运筹方法等现代科学管理技术运用到材料采购、施工生产管理中,影响了降低成本目标的实现;更有甚者,成本管理不善损失浪费严重。损失浪费现象表现多种多样。

例如:①购置材料、设备时拉关系,搞回扣,舍近求远,使材料成本提高。②材料堆放现场无人看管或不加精心管理,被窃、自然损失等经常发生。③重进度、轻质量,返工浪费时有发生。④部分施工企业,办事不讲实际讲排场,挥霍浪费,用公款请客送礼。⑤财务开支无计划,管理无章程,领导说了算,随意开口子。

2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乱挤成本。未能区分工程施工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将一些不能直接列入成本的支出直接列入,违反成本核算和管理规章制度,人为增大成本,减少利润。

2.2成本核算错乱。没有划清不同成本核算对象之间的成本界限,成本科目混用,因而使各成本归集和分配不实。

2.3工程项目成本混用。有的施工企业同时拥有几个施工项目,有的领导为了自身的利益随意调节项目之间的成本,造成会计核算不实,事实不清。

2.4材料进出控制不严。材料账目不清甚至没有,材料采购没有一定的预算盲目采购,检查、验收、领用控制不严。

2.5工程项目中成本不实。有的施工企业把不好处理的业务费通过虚增成本解决,有的以施工作业单的形式来掩盖,虚增成本,减少利润。

2.6工程施工期拉长,成本加大。有的施工企业的施工队伍人员素质不高,劳动纪律性差,技术和强度不够,工作进程缓慢,工期延长,这样就加大了直接成本人工费的支出,使得超预算、超定额,成本无法控制。

2.7成本核算工作基础薄弱。由于施工企业项目多、工期长、涉及面广,涉及成本核算的人员较多,而核算人员所掌握的知识不全面,业务素质总体水平普遍不高,造成一些企业成本核算质量差。同时,计划、统计、定额、计量、检查、考核等制度不健全,出现计划不周、统计不真、定额不全、计量不准、考核不严等情况,造成成本严重不实,乱挤乱列现象存在。其次是不能合理的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使成本核算工作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3强化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

3.1建立健全责权利相结合的目标责任成本管理体制企业的管理层应当制定和完善本企业的成本责任制和监督考核机制。在下达承包任务时,不仅将质量、工期、安全等控制指标写入任务书中,而且将成本控制指标也写入其中。对于完成任务较好的项目部给予合同额一定百分比的奖励;反之,对于未完成任务的项目部,应查明原因,总结教训,给予一定的处罚。

3.2实现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成本管理,确保实现成本降低率事前控制,就是预测预控,先算后干,即编制施工成本预算,确定成本控制目标和成本降低目标然后实施到工程施工各个环节中去,实现全员参与。

事中控制,即对施工成本形成的直接人工费、材料费、还有间接费得分摊等做到做到边干边算,严格执行各种定额,要有严格的纪律和手续,对于任何有碍降低成本的现象要及时发现,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纠正,确保成本降低目标的实现。

事后控制,即做好工程结算成本的核算,业绩的核算、分析,并撰写出完整施工总结分析报告,具体评价成本管理工作的“得”和“失”。

3.3强化施工现场管理通过严格的岗位责任和健全的规章制度来约束现场管理人员。严肃工作纪律,堵塞管理漏洞。不断改进施工机具和作业手段,对每一个工程项目进行检查排队,对管理混乱的在建工程,该停工的停工,该警告的警告,使现场管理达到“环境整洁、纪律严明、物流有序、设备完好”,努力使现场管理水平登上一个新台阶。

3.4定期开展财产物资清查为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和完整,企业必须定期清查。建筑企业由于在建工程项目多,物资堆放分散、消耗、转移变动大,所以必须定期对债权、存货和固定资产进行逐项清查盘点。所有的工程物资和设备应派专人负责,以保证账物、账账相符,发生差错及时处理,在施工过程中控制非正常损耗和浪费。条件具备的企业,可单独成立设备租赁单位,从事设备材料的调度和开展对外租赁业务,加强维修保养,或将施工设备、设施由总公司统一安排。会计人员通过清查盘点掌握企业财产物资状况,分清其需用和闲置、正常和不良之后,进一步加强对财产的内部管理和控制。

3.5强化企业内部审计内部审计重在检查和评价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筑企业的内部审计范围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大多数企业在外地均设有分支机构,工程项目资金、成本数额巨大。为此,企业必须设立专门内审机构,定期对其收入和支出的核算盘查,盘查是否隐瞒或少计收入;查明是否按照财务制度制定然后经审批程序进行报销:并利用“企务公开”形式对职工公布审查结果,以取得强化监督和控制的目的。其次,对每个工程项目成本予以审查,检验成本的真实性,以确定盈亏。其中对材料采购的步骤进行评价,请购单是否已经由负责预算的主管人员批准,入库时是否由专人负责验收保管发放。对大宗材料是否采取类似“政府采购”实行公开招标竞价,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前提下使用材料是否做到节约。审查和评价有助于强化内部审计,有力推动内控制度进一步健康实施。

3.6充分发挥成本核算在成本管理中的作用成本管理要与定,额管理、成本分析、核算队伍建设结合起来:①成本核算工作的有效离不开严格的定额管理。严格执行定额管理,可以减少各个环节上出现的漏洞。因此,企业必须做到消耗有定额、开支有标准、指标有考核。并且经常分析定额的执行情况,及时找出执行定额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调整和改进定额。②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相结合。开展成本分析是企业进行成本控制,搞好成本核算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针对当前市场价格多变,施工企业成本数额大,成本构成复杂的实际情况,必须严格建立和完善成本的日常分析,避免成本控制过程中的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⑨成本核算和强化核算队伍建设相结合。核算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核算质量的高低。因此,企业必须加强核算人员的学习和培训,使他们不断吸收新知识,提高业务工作能力。核算人员还要掌握施工管理知识,密切配合各个部门的工作,以推动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猜你喜欢

定额成本核算核算
公立医院零修工程预算与定额库编制问题探讨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三新三化”在LNG接收站概算定额标准中应用的探讨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有效对策
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对策
损害赔偿举证责任的双刃作用——对提高定额赔偿立法趋势的质疑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
对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