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职业院校新生心理健康问题探讨

2009-03-08

关键词:新生人格个体

逯 苗

摘要:高职生的心理健康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如何提高高职生的心理素质,解决高职生的心理问题,增强高职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我们高职教育工作者刻不容缓的任务。通过分析高职新生中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剖析影响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探索进一步加强高职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以增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依据和支持。

关键词:高职新生心理健康心理问题教育对策

0引言

近几年来,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主要问题是对环境变化不适应的比例较大,人际关系紧张,学习缺乏目标和动力,承受挫折的能力不强等。实践证明,解决学生存在的这些心理问题时,必须依据他们心理发展规律,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所以,认真研究高职新生心理问题的现状,探索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发展过程中和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心理问题,优化他们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全面、充分、和谐、主动地发展,是高职院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

1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1.1心理健康的涵义对于“心理健康”的概念解释,不同领域有着不同的看法,通常心理健康的定义既指心理健康的状态,也指维持心理健康,预防心理障碍或行为问题。结合其他的阐释,我们认为心理健康就是一种高效、满意、持续的心理状态,是认知、情感和人格等内在心理活动与外部行为的和谐、协调状态。主体在这种状态下能够适应当前和未来发展,能够愉快而积极地学习、工作和生活,具有生命活力,能够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

1.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概括国内外的有关研究,结合我国大学生心理发展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有如下一些规范。

1.2.1智力正常。一般而言,智商在90以上,为正常。智力正常是一个人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人适应环境、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心理保证,是心理健康首要标准。

1.2.2情绪良好。心理健康的人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总是占据优势。虽然有时也会有消极情绪体验,但能够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1.2.3意志坚强。心理健康的人通常具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具体表现为:①主动性、独立性强:②决不轻易放弃对既定目标的追求:③在复杂的情况下善于当机立断,迅速有效地执行决定和投入行动;④;能够控制与实现目标不一致的思想情绪和外界诱因,能忍受各种磨难与痛苦。

1.2.4人际关系和谐。表现为乐于与人交往,有知心朋友;在交往中保持独立,对人尊重、信任、理解、乐于相助;能与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

1.2.5自我意识正确。能够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做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分的期望与要求: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也能够定得切合实际。

1.2.6人格完整统一。人格健全主要表现为:一是人格具有独立性,即能认识自我,悦纳自我,二是人格完整协调,表现为人格结构的各个要素没有明显缺陷和自相矛盾,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相统一;三是人格积极向上,具有高度的社会义务感和责任感。

1.2.7社会适应力良好。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与社会的进步发展协调一致。

1.2.8心理行为表现符合年龄特征。应具有与同龄多数人相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

2高职新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表现

2.1大学生心理问题所谓大学生心理问题是指大学生个体在大学生活、成长和学习中产生的个体意识到或意识不到的主观困惑状态,其主要分为四种类型。

2.1.1心理成长问题,指个体整个人格系统健康、发展良好,本人不觉得痛苦、他人不感到异常、社会功能良好。

2.1.2心理不良状态,又称第三状态或亚健康状态,其持续时间短暂、损害轻微、能自己调整、心理状态改善较快较好。

2.1.3心理障碍问题,指个体在情绪反应和人格系统方面存在某些缺陷,从而导致在与外界接触及交流过程中遇到障碍和麻烦,不能有效地适应环境,但其认识能力还是正常的,意识清楚,对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有比较迫切的要求。

2.1.4心理变态或心理疾病问题,指整个人格系统或某个重要的心理机能发生较为严重的病变,导致不能自主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无法与外界进行正常的接触与交流。其特点有:强烈的心理反应(如空白感、忧郁、行为失常、意志减退等);明显的躯体不适感:损害很大,缺乏轻松愉快的体验,痛苦感极为强烈:需要心理医生的治疗,自己不能调节恢复。

2.2高职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表现通过对高职新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普查(使用UPI量表),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2.1环境适应问题学校环境对大学生尤其是对高职大学新生有重要影响。学习条件和方法的变化、生活习惯的变化、消费休闲的变化、语言隔阂等,都会给高职新生的心理带来巨大的影响。

2.2.2自我适应问题随着心理的发展尤其是自我意识的日渐完善,在大学初始阶段的青年人已经注意到自己的优缺点,并产生了强烈的充实自我、发展自我和强化自我的需求。但是,有的人在追求自我的过程中,没能够达到自己所期望的目标,由此产生适应不良。另外。学生的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比较混乱,他们往往在多元化的价值体系中很难找到自己的目标以及人生观,也即失去自我、失去生命的价值感和存在感。

2.2.3人际关系问题首先,要在短期内建立起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新生们往往缺乏必要的成功体验。其次在人格方面,部分大学生人格特质中存在着一些发展不良方面或缺陷,导致不能很好适应学习生活和消极的情绪体验。再次在人际交往方面,易出现交往障碍。

2.2.4性成长问题①性意识的困扰。青年人的性生理已经逐渐发育成熟,与之相伴随的性心理也基本成熟。新生们基本上都受到来自自我性意识的困扰,比如被异性吸引的体验、性幻想、性梦、遇到异性就脸红等,与性冲动相对应的还有对性的自我压抑。这些困扰通常都会带来一股程度的不安和躁动。但是,当这种困扰达到严重程度时,就会产生心理问题。②性心理的困惑。伴随性意识觉醒,随之而来的是学生获得一些不正确的性知识,或对性有不正当的认识,就会造成心理压力,严重的就会形成心理问题。在社会转型时期,面对大学生婚恋自由度的开放,有相当部分大学生在各种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片面追求性体验,这也带来了众多心理困惑。③性行为异常。在一些特定因素的影响下,部分大学生会出现性变态行为,并且严重影响甚至威胁着他们的安全感和平静的学习生活。

2.2.5学习目标模糊问题学生们刚从高考的高度紧张状态中解放出来,心理上都有一种轻松感。跨八大学之初,学习心态还未能调适过来,大部分新生都没有及时树立新的学习目标:即使树立了新的目标,由于角色定位不准,新目标就显得比较模糊,从而导致学习动力不强,学习兴趣淡化,学习理想缺失。

2.2.6其他伤害性不适应问题①对重大丧失的不适应。这些重大丧失有::严重的外伤或疾病、亲人亡故或重病、家庭遭受重大灾害、经济状况严重不佳、丧失重要的机遇等。②早年伤害性体验带来的不适应。少数新生在幼年、儿童时期甚至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历程中,曾经历过不幸的事件、境遇,并造成严重的伤害性体验。

3影响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

3.1外界环境因素

3.1.1社会环境因素社会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关系等。这些因素对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作用。社会的变化、生活节奏、社会风气、不健康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等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不可忽视的因素。从主流上我们应首先看到,当今大学生思想开放,容易接受新的观念和经验,性格开朗、独立,富于挑战性,不再为单一的价值观所束缚。当代大学生处在中西文化交汇、多种价值观冲突的年代,面对不同于以往的文化背景和多种价值选择,大学生们常感到茫然和疑虑。

3.1.2学校环境因素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因此,学校的生活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极大。学校因素主要有学校教育条件、学习条件、生活条件,以及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这些条件和关系,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新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3.1.3家庭环境因素家庭是个体生活的中心,是个体身心发展受到最早影响的生态因素。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不良的家庭环境因素,容易造成家庭成员的心理行为异常。其中,父母对待子女的态度是最关键的。Erikson指出,如果个体没有得到父母的细心关怀,而遭受忽视、抛弃、敌视,他们长大后可能会不信任别人和周围环境,尤其是不信任自己的能力,并能感受到持续不断的焦虑和脾气变化无常,形成神经官能症的性格结构。

3.2个体因素影响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的个体因素主要是个体生理因素和个体心理因素。

3.2.1个体生理因素影响新生个体生理因素包括个体遗传因素和躯体疾病或生理机能障碍,尤其是一个人的气质、智力、神经过程的活动特点等,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更为明显。众多调查研究和临床观察表明,在精神病患者的家族中,患精神发育不全、抽风发作、性情怪僻、躁狂抑郁等神经精神病或异常心理行为表现的人的占相当比例。严重躯体疾病生理机能障碍也是造成心理障碍或精神失常的原因之一。

3.2.2个体心理因素个体的心理因素主要从认知、情绪和个性等方面进行分析。①认知结构缺陷或各认知因素之间关系不协调。认知因素之间的不协调程度使人们期望减轻或消除失调,认知的严重失调,还会损坏人格的完整性和协调性,甚至导致人格变态。②情绪不稳定,自我控制能力弱。情绪是维持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稳定而积极的正性情绪状态,使人心情愉快、精力充沛,而负性情绪状态,则使人心境压抑、焦虑、精力涣散、失去控制,身体衰弱、无力。③人格不健全。人格因素又称个性因素,其是心理活动的核心。研究表明,对大学生而言,很多心理问题、精神障碍或问题行为都源自于人格存在缺陷。例如,谨小慎微、优柔寡断、敏感多疑等强迫性人格缺陷,很容易导致强迫性神经症。

总之,上述因素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着的,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往往是综合起作用的。因此,在分析和诊断新生心理问题时,应充分考虑到各种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进行治疗。

4加强高职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4.1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以提高高职新生的综合素质高校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增强新生的思想素质。

4.2建立相应运行机制,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使其正常有序地运转,就必须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运行机制。要提高实效性,必须以面向全体学生为主,个别辅导为辅。心理健康教育要有自己的科学方式,主要突出活动,但又不是纯粹的活动,而是通过活动让学生获得心理体验来改变自己的观念。

4.3采取切实可行的途径与方法,以优化学生心理素质。

4.3.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普及必要的心理学与心理健康知识,提高新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

4.3.2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其它学科课程紧密结合,形成~种协调效应。这不但有助于改变各科教学的现状,也是提高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4.3.3开展经常性的心理健康调查与研究工作。有意识地开展新生心理问题研究,进行归纳、整理,采取积极、主动的办法和措施,克服可能出现的情况。

4.3.4注重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助活动。通过给新生开办讲座,充分利用墙报、广播、报纸、宣传册等多种形式的媒体和手段,广泛开展知识宣传,普及心理卫生知识。

4.3.5有效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通过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可以及时疏通新生存在的心理障碍、心理冲突、心理困惑以及其它心理疾病,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

4.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校园精神氛围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这点对新生而言尤其重要。所以要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加强院报、院刊和广播电视的建设,坚决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侵蚀和影响。高职院校还要建立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以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从而建立和睦、融洽的人际关系,培养健全的人格、健全的心理,全面提高高职大学生心理素质。

总之,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当务之急,高职院校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高职教育工作者要在全面分析、研究高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和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真思考和寻找心理健康教育更有效的措施和途径,努力构建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以便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水平和心理适应能力,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

猜你喜欢

新生人格个体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